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失街亭谁之过 [“失街亭,谁之过”又辩]
 

失街亭谁之过 [“失街亭,谁之过”又辩]

发布时间:2019-01-24 04:07:04 影响了:

  街亭失守,常见的原因分析有三:   一、罪在马谡。他仗着“凭高视下,势如劈竹”、“置之死地而后生”等几条空洞的兵法,公然违背孔明“下寨必当要道之处”的命令,遭致惨败。
  二、责在诸葛亮。“大事去矣!此吾之过也!”“是吾不识贤愚,以致如此!”诸葛亮的自责可作明证。
  三、错在北伐战略。蜀汉、曹魏双方兵力悬殊,诸葛亮意欲动用奇谋取胜对方,但这与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不合。
  另有一种看法认为,对刘备忠心耿耿的诸葛亮希望在有生之年,希望服从自己的意愿,通过重用马谡,来证明其识人之才,以锻炼马谡,为蜀汉政权储备将领,但这付出的代价之惨令多少文武将才扼腕长叹!
  是是非非,一言难尽,先让我们来回顾刘备白帝城托孤的一个细节――
  先主以目遍视,只见马良之弟马谡在旁,先主令且退。谡退出,先主谓孔明曰:“丞相观马谡之才何如?”孔明曰:“此人亦当世之英才也。”先主曰:“不然。朕观此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丞相宜深察之。”
  这是临终之前的刘备在承认自己“智识浅陋,不纳丞相之言,自取其败”的情况下,且“以目遍视”之后告诫诸葛亮的一句话,其郑重其事及信用价值自不待言,他对国家继承人的问题之重视可见一斑。刘备临终之言字字烙印在孔明心中,这可以从马谡被斩之后诸葛亮的自悔之词得之:“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今果应此言。乃深恨己之不明,追思先帝之言,因此痛哭耳!”诸葛亮对刘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生以“复兴汉室”为己任。千百年来,他一直以“匡扶好皇帝,治国平天下”的“忠臣贤相”的光辉形象活在人们心中,逆刘备而用马谡之说显然不能成立。诸葛亮任用马谡戍守街亭当另有隐情。
  蜀汉后期,诸葛亮年事已高,作为深受先主重托的国相,他要考虑的问题繁多而复杂。宫廷稳定、接班人马、征讨曹魏等一系列问题经常令他“食不甘味,寝不安席”,这些都成为诸葛亮实现“伐魏复汉”大业道路上的绊脚石。其中,接班人问题一直困扰着日理万机的诸葛亮。
  马谡跟随诸葛亮多年,其为人品性、学识才情,有着“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之奇才的旷世国相,不会一无所察。马谡与司马懿刚一对阵,“蜀兵见之,尽皆丧胆,不敢下山”。马谡所带军队有没有经过实战演练?“马谡将红旗招动,军将你我相推,无一人敢动。”马谡的号召力何在?“谡大怒,自杀二将,众军惊惧。”马谡的将领风范何在?“寨中大乱,嚷到半夜时分,山南蜀兵大开寨门,下山降魏,马谡禁止不住。”马谡与他的军队有没有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马谡如此一败涂地,如此威信全无,如此军纪不严,诸葛亮一无所料?在街亭激战过程中,其他将领奋勇当先,拼命厮杀,而傲慢轻狂的马谡却不见了踪影,如此军事统率才能,诸葛亮岂能始料不及?诸葛亮的智慧远在司马懿之上,司马氏尚且知道马谡“徒有虚名,乃庸才耳!孔明用如此人物,如何不误事”,孔明自己反而不知?他任用马谡恐怕另有目的。
  孔明祁山大点兵之时,军令相嘱用马谡、谨慎王平待辅佐、高翔列柳屯救兵、魏延据要总接应、赵云邓芝布疑兵、躬自统兵出斜谷这六步骤一气呵成,环环相扣,其胸有成竹之态、稳操胜券之志足以令人确信,街亭早已成为囊中之物,而结果却完全走向正常认知的反面,这实在发人深思。诸葛亮以军令状相挟,让马谡执掌帅印,却以上将王平掣肘,为何不让王平取而代之?诸葛亮就不怕犯下“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兵家大忌?诸葛亮为何亲自嘱托王平“下寨必当要道之处”,而置主帅马谡于不顾?其间的道理可谓用心良苦。其实,正因为有王平掣肘和激将,马谡狂妄自大、刚愎自用、恃才而骄、目中无人、心无法纪和急功近利的人格缺陷才暴露无遗。请看马氏狂语:“吾素读兵书,丞相诸事尚问于我,汝奈何相阻耶!”显然,他连诸葛亮也不放在眼里。正因为有王平掣肘,正因为王平不停地以“吾累随丞相经阵,每到之处,丞相尽意指教”之语加以激怒,马谡才在背离诸葛亮旨意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不知随着时间的推移,马谡的后脑勺上会不会多出一块像魏延那样的反骨来?
  诸葛亮是一个能够知晓天命的神人,天文地理、政治军事、人情世故无所不精,“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道理他不会一无所知。实际的情况是:汉魏力量对比,孔明心知肚明,孟达失事,诸葛亮更增引退之心。朝廷不稳易成内外之患,此次一出祁山之前,他上奏给后主的《出师表》中,“诚宜开张圣听”、“亲贤臣,远小人”这些说法不是含沙射影,“攘外必先安内”也不是毫无根据。街亭失守,诸葛亮亡羊补牢之举真乃千古绝唱,干脆利落至极,关张设疑、张翼修道、大军整装、马姜断后、三郡退避、搬取姜母六步骤真可谓滴水不漏。诸葛亮一生谨慎,为何胸有成竹的他,却以“空城计”的玩险形式,与自己的性格大开玩笑?退步抽身之志,修身养性之思,养精蓄锐之虑恐怕早已成形。
  如果诸葛亮真的视马谡为人才,以锻炼马谡为上,以为蜀汉储备将领为主,他应念及旧情,念及马氏宗族对蜀汉政权的突出贡献,为自己一念之差害了马谡而痛哭,但在街亭之战总结大会上,他自己偏偏直言不讳:“吾非为马谡而哭……乃深恨己之不明,追思先帝之言,因此痛哭耳!”诸葛亮走不出刘备的阴影,马谡也禁不起街亭之战陷阱式的严峻考验,最终难逃一劫。
  如果说街亭惨败错在诸葛亮识人之误,那么,对于在华容道滥徇私情而放走劲敌曹操的关羽,诸葛亮非但不斩,反而誉之以“义释”,而马谡虽然误失街亭,但在众将领语重心长,以存留智谋之臣、威慑劲敌为由,为马谡苦苦劝诫的情况下,诸葛亮仍以一纸军令状为据,将马谡“挥泪”而斩,却是为何?曹操与街亭,孰轻孰重,此二者怎能相提并论?
  仔细研究不难发现,蜀汉政权在后期进程中一直徘徊在恩怨相报的怪圈中,关羽、张飞被害,刘备对报仇之事誓不罢休,刘备病故,诸葛亮时刻不忘知遇之恩,诸葛亮辞世,姜维难舍诸葛之德。诸葛亮一直活在刘备的影子当中,后主一直是他的一块心病。诸葛亮虽能预知天命,无奈年事已高,眼看着蜀国后继乏人,大敌当前,他怎能不考虑当前和今后的人事问题?
  “街亭虽小,干系甚重。”“今司马懿出关,必取街亭,断吾咽喉之路!”这街亭之咽喉恐怕正是马谡之咽喉,这街亭之战恐怕正是断杀马谡的一把钢刀。正因为诸葛亮是个旷世忠臣,他能用锦囊妙计除掉魏延,就不能用瞒天过海之策摆脱马谡对蜀汉政权的威胁?只不过多增加一点感情投资而已。
  认清了上述细枝末节,“失街亭,谁之过”的问题已没有任何讨论的必要。
  (作者单位:如东县双甸高级中学)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