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中学文言文教学方法探析 [初中文言文教学探析]
 

中学文言文教学方法探析 [初中文言文教学探析]

发布时间:2019-01-28 03:44:08 影响了:

  内容摘要: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就初中语文教学作出如下探讨: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抓住学习文言文的关键――朗读,指导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培养语感。
  关键词:文言文 教学 兴趣 朗读 方法 语感
  
  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文言文,一方面是为了解我们的过去;另一方面通过这些有张力与韵律的诗文,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笔者三十年来致力于初中文言文教学,现谈些个人的看法。
  
   一.兴趣――学习之动力
  
  1.迷住学生
  “迷”,有多个意思,这里是指“醉心于某种事物,发生特殊的爱好”(《新华字典》),如“着迷”“入迷”“痴迷”“迷醉”。“迷”住之后,就会产生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什么费力,什么困难都不在话下。
  2.抓住时机
  文言文的教学不能孤立进行,应随即给予穿插教学训练。如教完《〈世说新语〉两则》之后,向学生介绍《世说新语》,课外让学生搜集记载聪颖机智少年儿童故事的文言文,抄在黑板上,上课课前阅读,了解故事内容,体会古今语言的差异,体会到古代语言的精炼、深奥。
  3.激发兴趣
  运用现有的课堂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好奇心强,学习文言文有浓厚兴趣。合理地利用这一心理需求,平时或课前五分钟适当讲一些与文言文有关的轶闻趣事、寓言、典故、成语故事、文言名句,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好奇心。
  
  二.朗读――理解之源泉
  
  对初中生而言,学习文言文最大的难点可能在于按文言文的节奏、停顿读顺课文。因而在教学中应加强朗读指导,把读通读懂文言文作为文言文教学的目标之一。读与思结合,读与讲结合,教给学生读的方法,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内容,读中体验文章情感,读中赏析文中的精妙之处。
  1.初读课文,扫清文言障碍。在这一阶段,教师应指导学生正确的语言停顿,在朗读中提高语感能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读明白”与教师讲述下学生“听明白”,效果是大不一样的。这是学生在读与思的过程当中,反复体验语言形式和文章内容,进而领悟而来的,便于知识记忆积累,进而培养能力。
  2.精读课文,领悟赏析。学生对课文进行了熟读,甚至达到成诵的程度,自然会从诵中感知和领悟文章的内涵和境界。文章的情感和道理,可以通过诵读来领会和感悟,通过反复诵读可以根据教学目的,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完成对文章的字、词、句、篇等方面的理解赏析。
  3.熟读深思,质疑问难。钱理群在《语文教育门外谈》中说:“对课文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和疑问”。学生诵读的过程,就是他们自学课文的过程,也就是他们领会知识,提出疑难的过程。一定要鼓励,引导学生在诵读学习之中就发现疑难,提出问题。只有如此,学生才会带着疑问,有兴趣地学习。
  
  三.方法――“教是为了不教”
  
  1.个性理解,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文注释,工具书及有关书籍、资料,达到对疑难问题的自行解决,这种方法是学生解决疑难最重要的一环,利用工具书和有关资料是学生以后人生学习文言文乃至其他知识的主要途径。
  2.相互合作,解决疑难。学习文言文,疏通文句是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因为只有疏通文句,才能深入了解文言文字词等知识,把握文章思想内容,完成其他教学目标。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纳、分类,交由小组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去读懂课文,解决疑难。
  3.利用语境,揣摩词句。老师要让学生动用平日积累的文言文知识,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来理解词义。词义要结合它所在的句子的意思来判断,而这个句子的意思,又必须结合其所在的全篇文章的内容来判定。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语感是人们凭借主体直觉性,对语言产生的自动的、丰富的、敏捷的反应力,是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直觉化技能,语文教学要十分重视语感培养。学生文言文知识水平、能力提高,仅仅靠每册课本中的那几篇文言文的学习是不能解决的,它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结合课文学习逐步扩展到课外文言文阅读上去,只有达到一定量的积累,在反复的阅读训练中,才能获得语感。
  
  陈树清,浙江省衢江区莲花镇初中教师。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