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语文课程的本位在于学习语言_
 

语文课程的本位在于学习语言_

发布时间:2019-01-28 03:46:03 影响了:

  我作为本市高中语文新课改示范课教学比赛评委之一,有幸听了本市几位青年教师的示范课,收益匪浅。但也明显感到,有些课架空语言,脱离文本,过多地强调拓展,缺乏真正的语文味,课堂效益很低。示范课尚且如此,平时教师上课就可想而知了。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是与部分教师对新课改后语文课程本位的迷失有关。
  
  一、语文课程的本位
  
  语文课程的本位是什么?要弄清楚这个问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前,语文课程的性质被不同的声音,弄得稀里糊涂。理论上的混沌,必然带来教学实践上的混乱。平时大量的日常教学,是一回事:顺着旧轨道,按步就班,我行我素,扎扎实实搞应试教育。参加语文活动时,是另一回事:刻意求新,各种教学法层出不穷,提问式、导入式、讨论式、课件式;又是图像,又是歌声,又是拓展,又是合作。热是热闹到极点,但这种快餐式的课堂教学,到底有什么实效,学生的内心到底有什么收获?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想清楚:中小学究竟为什么要设置语文课?洪堡特说:“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二者的统一性超过了人们的任何想象。”可以说民族语不仅是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最重要的载体,而且是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本身。对下一代进行民族语的教育,是传承、延续、发扬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必然选择。而这个任务在中小学的各门课程中毫无例外要由语文课承担。换言之,中小学设置语文课的目标,就是为了对下一代进行民族语的教育。语文教学说到底就是民族语教育,即母语教育。而我国传统的民族语教育的经验,概括的说,主要凭借对范文(它们是运用民族语的典范)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民族语的感悟能力和热爱民族语的感情,并使学生在掌握民族语的过程中受到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熏陶;同时又通过写作的训练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民族语的能力。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
  学习语言不是纯客观的认识过程,也不是纯知识性的感知过程,而是一种带有浓厚主观色彩的反复涵咏的感悟过程,而这种感悟,包括对文字符号所负载的思想内容、所渗透的情感韵味等综合性的感知和领会。所以,让学生实实在在的接触文本,实实在在的触摸语言、玩味、感悟语言,以及对语言背后的价值取向的感知和人文精神的悦纳,才真正是语文学科的本位。
  
  二、品味语言的途径
  
  既然课堂上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应该是为了学生能更好的亲近语言,赏析语言,感受语言,并由此获得独特的生命感悟,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更快的达到这一要求呢?我认为:最有效的方法,是充分体味、揣摩、感悟文章中重要的语言点。语言的关键点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形式,即哪些语言的表达是特殊的,甚至是变形的;二是内容,即品味重点词语、重点句子、重点段落。切入的最佳方法,当然是“读”,真正让学生读进去。只有读细、读深、读透,才会有体会、有感受。
  那么,从具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而言,有哪些可操作的且行之有效的实现路径呢?我认为较好的有下列几种:
  1. 口诵心悟法。因为诵读的特殊性,决定了口诵必须要心悟。如果没有心悟、没有思维,学生读来读去都在文意的外围游离着,这种诵读是无效或低效的。有教师是这样处理《木兰诗》第六段的:他先要学生谈谈如何处理这一段的感情,学生认为应该读出“喜悦之情”。于是,学生读起来语调欢快,节奏轻快。教师问:“是不是所有的情感都读出来了?”学生们开始沉思,经过讨论,认为一开始的“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运用铺排的手法,渲染了喜迎的气氛,应读得欢快如歌,酣畅淋漓。至于“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一小组认为应该读得欢快,另一小组认为应该读得缓慢。经过激烈的争论,最后一致认为开始要快读,表现木兰在“开”“坐”“脱”中急切回家的感觉;后来要慢吟,在“著”“理”“帖”中细细体味木兰恢复女儿身的温柔。“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学生认为这一句要读出惊叹之情,犹如平地惊雷:英雄竟是女儿身!这段美文,可谓一波三折,大起大落,读来情致百生。学生在诵读中细腻、深刻地理解了花木兰,深切地感受到语言的美丽。如此引导学生反复交流,反复感悟,由读到悟,再由悟到读,才能把经典的语言悟透。这样的学习语言的过程,是语文课区别于其他文科类课程的主要标志之一。
  2. 推敲分析法。词语是文本的基本建构单位,尤其是一些关键词,往往凝聚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表达意图。多花一些时间推敲文本的关键词,往往能引导学生找到破解文意的钥匙。对课文的耐人寻味处,进行比较、咀嚼、揣摩,才能真正走进作者丰富的精神世界。如鲁迅《纪念刘和珍君》中的“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这一段,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血色为什么是“淡红”而不是“鲜红”?悲哀为什么是“微漠”而不是“浓郁”?只有结合语境反复揣摩,才会发现作者的遣词是多么准确,传达的感情是多么贴切,潜藏在文字背后作者想说而又没有明说的意思又是多么意味深长。品味语言,只有潜入文字背后,走进作者心灵,含英咀华,才能深得个中真味。
  3. 想象体验法。作品中,有的意境无法言传,只能意会,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用自己的体验去补充它、感悟它。如有老师教《故都的秋》“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一句中的“夹”字,引导学生想象体验“夹”的滋味,“零余人”的苍凉和漂泊感很快便在学生的心中升腾。教“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引导学生想象这十个汉字所传递出的旷远、荒凉、静寂之感和体验一种寂寥、苍茫、雄浑之美。想象和体验,不仅能让学生从一个个方块字的组合中,看出一幅画面,一片场景,一段人生悲欢,而且还能让学生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地理解文本。
  责任编辑黄日暖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