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初中语文活动课的教学策略 初中语文活动课
 

初中语文活动课的教学策略 初中语文活动课

发布时间:2019-02-03 03:50:25 影响了:

  语文活动课是初中课程改革中的一次结构性改革,它以全新的课程理念和实施方式,构建了更加开放的语文学习环境。人教版普通初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确立了新的教学体系,每册书每一单元设活动内容,以活动为载体进行听、说、读、写训练。每单元分别以“认识自我”、“体验情感”、“感悟自然”、“关注社会”、“走近经济”等为主题,所有单元均有活动设计,活动与本单元主题密切联系,是课文学习的自然延伸和拓展,实现了活动与语文的有机结合,构建了语文“活”和“动”的机制。遵循“以活动促发展”的教育理念,设计具有自主性、体验性、探究性的活动课,是义务教育语文实验教材的鲜明特色,符合当前基础教育课改革的方向,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环境,也为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创造了条件。语文活动课要想充分发挥其优势,真正取得实效,还有赖于活动过程中周密的安排和合理的调控。在语文活动课的试验和研究中,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遵循主动性原则
  
  语文活动课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如果仅仅是一部分学生参与活动,那么便失去了语文活动课实施的意义。教师要调动每个学生的主动性,确保让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参与其中,化被动为主动。以前的语文课堂,是优秀生展示自己的舞台,后进生由于基础差、反应慢,虽有兴趣参与活动,却很难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如在抢答、演讲中,后进生相形见拙,使他们失去了自信和参与活动的勇气。如果这种局面持续下去,必定形成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所以,语文活动课要顺利进行,还须让成绩处于中下层的学生动起来,发掘他们的潜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这样才能形成活跃的课堂氛围。而要调动差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是语文活动课的一个难点。差生大部分缺乏自信,不敢参与任何活动,久而久之形成心理障碍。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多引导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鼓励,让他们重拾自信,从而参加到活动课堂中来。在讲授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我让学生发挥想象,复述美女蛇的故事;还让学生上讲台表演捕鸟的动作,班上几个平时调皮捣蛋的学生顿时神采奕奕、跃跃欲试。我因势利导,先肯定他们的积极性,鼓励他们主动参与。但他们太紧张,把“竹篓”打翻了,“捕鸟”失败。这时我便帮他们分析原因,吸取教训,再来一次,结果他们的表演获得了全班同学的肯定,他们因此获得了成功的满足感。
  
  二、遵循计划性原则
  
  语文活动课是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的课堂,教师充当导演和监制的角色,既要激起学生的活动热情,又要不出“格”,既要放手让学生动起来,又要紧扣活动的主题,所以要求教师做好幕后的组织策划工作,从微观考虑,精雕细琢,合理安排活动课的每一个环节,减少活动课的随意性,通过创设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活动课氛围,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以求得学与动和谐共振的最佳效果,同时要注意随机调节活动课的节奏,确保活动课的井然有序,始终围绕活动目标来进行。
  活动课前要求作好充分准备:①确定活动的主题、活动的形式、活动的程序。②材料的选定。③角色的安排。④准备道具、装饰品。⑤布置活动场所等。
  
  三、遵循内容与形式相结合的原则
  
  语文活动课无疑应该做到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结合,使语文活动课内容活泼有趣,形式多种多样,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但决不能因此片面追求活动形式的趣味性、生动性,而忽略切实有效的指导形式进行扎实的语文学习,使得语文活动课热闹有余,实效不足。活动课必须根据教学的目的、内容的实际需要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设计具体可行、易于操作的方案,特别要考虑什么样的语文教学内容适宜采用什么样的活动形式,怎样的活动过程对学生提高语文能力有促进作用,并在活动的各个阶段引导学生扎实掌握学习内容,认真检查学习效果,使活动课既有声有色、又实实在在,使每个学生既乐意参加,又各有收获。
  
  四、活动所得,及时总结
  
  活动课的气氛往往是宽松自如,高潮迭起,但别忘记了要自始至终扣紧目标,活动完后,要及时总结,检查是否达标。如果单看一堂活动课的效果,也许比起其他的课来说不是很明显,但只要一直搞下去,让学生在“动”中学,在“动”中培养语文素养,把单一、传统的讲授,以及沉闷的语文课堂用形式多样的活动激活,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的语文水平自然也就会得到提高。
  总之,在新课改下的语文活动课上,语文教师要切实转变观念,要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国际、国内及当地一些具有时代性的话题及实践活动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调动其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语文活动课内容的选择,形式的设计,让他们在语文活动课上得到知识的积累、技能的训练,以及在人际交流等方面得到全方位的发展。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