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浅谈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模式】 初中英语教学模式
 

【浅谈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模式】 初中英语教学模式

发布时间:2019-02-05 04:08:30 影响了:

  摘要:《新目标》初中英语从八年级下册起每个单元有一篇阅读材料,要求学生阅读完短文后完成相应的任务:回答问题,或完成表格中的信息,或判断句子正误,或归纳总结文章大意,类似于考试中的阅读理解题。因此,在平时阅读课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独自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很重要的。
  关键词:阅读课 课堂教学模式
  
  “侧重培养阅读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英语切实打好基础”这是初中英语教学大纲的一项具体要求。《新目标》的阅读材料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开始训练早。从七年级开始,每个单元Section B的3a和3b以及Self check 3几乎都是短文阅读。从八年级下期开始,每一单元的后面还增加了具有跨文化内容的语篇及相关的练习。第二,材料篇幅长。除每个单元Section B的3a和3b以及Self check 3所列的阅读材料较短外,Reading的阅读语篇和相关练习都占两页。第三,阅读容量大。Reading的阅读材料一般由五个部分组成:Section 1 Before you read, Section 2 While you read, Section 3 After you read, Section 4 Go for it! Section 5 If you have time! 第四,生词短语多。每一单元的生词大部分都是阅读语篇中出现的,学生不仅不能流畅阅读,而且理解起来也比较困难。随着英语新课标的实施和新教材的使用,阅读理解在中考试题中所占的比例逐年增加,对阅读理解层次的要求也逐年提高。因此,在平时阅读课的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独自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很重要的。提高初中英语阅读水平,首先应该结合课文的阅读材料进行教学,阅读课不同于听说课等其他课型课文的教学。教师如何能上好篇幅长、语法多的阅读课,使学生感到轻松而愉快呢?
  一、“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课前预习对学习效果至关重要。在讲课之前,教师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如猜测生词或查阅生词、了解文章内容、找出语法重点等等。学生充分地、有目的地进行预习,对新知识的重难点就产生了求知的欲望,也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学习的目的性也就明确了。学生在课堂上的有意注意力则明显集中和提高,学习的效果自然就好。
  二、“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叶圣陶讲过:“课文不过是个例子”,学生首先得先消化这个例子,才能去消化额外的加餐,这是常理。所以我认为,教师在上阅读课时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
  1.巧妙设计,有效导入
  导入是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承上启下、温故知新的必然途径。在课堂教学中,自然、新颖、富有趣味的导入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自然地投入到新课学习的氛围之中,激起他们活跃的思维,提高积极参与语言交流的热情,降低新内容的难度,实现新旧知识的自然过渡,优化学习效果。
  根据不同的阅读材料,教师可设计不同的导入方式,以达到培养学生各种阅读技能的目的,用最简便的方法在最短的时间内激发学生阅读的愿望。新课导入的方式是多样化的。教师往往运用启发手段,如问答、讨论、听有关材料、看有关插图或是片段并提问等引入本课话题。对于同一个班级来讲,课堂导入的方法也要经常变换,这样才有利于学生保持新鲜感,从而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更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进行充分的课前构思和准备。
  2.课文讲解――设疑启智、点面启发、层层深入
  Step 1 Pre-reading
  (1)做与阅读内容有关的背景介绍(特别是有关文化方面的内容:民族的生活习惯、宗教信仰、价值观念、风土人情、禁忌幽默等)。
  (2)教学一部分有碍课文理解的生词,留一部分生词让学生在阅读中去猜测。
  (3)根据文章的标题、插图和有关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并预测文章的内容(学生可分成小组合作完成)。
  (4)给出一两个有关文章中心思想的指导性问题。
  Step 2 While-reading
  (1)快速阅读课文(用眼读而不用嘴读,逐句读而不是逐词读)。
  (2)选择好、中、差学生回答指导性问题。
  (3)给出细节问题,让学生获取What、Where、When、Why、Who、How等基本事实。
  (4)学生仔细阅读,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以上问题,并把文章内容用图表形式直观地表示出来。图表设计应多样化,不追求唯一标准答案,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Step 3 Past-reading
  (1)在对文章的整体理解后,适当讲解语言点,鼓励学生提问,并检查学生猜测生词的情况。
  (2)做大纲规定的语言知识练习。
  (3)帮助分析语篇结构和文体特征。
  (4)朗读文章:带读、自由读。
  (5)语言运用:围绕课文展开各种形式的口、笔头练习,围绕课文开展各种形式的口笔头交际活动,如复述课文、问题讨论、角色扮演、仿写与课文相关的话题等,也可动笔进行改写、拓展、评述等。
  在这样一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既获得了信息和有关语言知识,又训练了阅读的技能,最终使学生感受成功,这也就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总之,《新目标》中阅读课文的题材、体裁广泛,英语教师应该学会如何根据一篇具体的阅读文章特点,设计各种各样的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所读文章的主题思想,抓住文章的重要细节,既理解字面的意思,又理解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快速、准确、高效地获取所需信息。这样的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语言的基础知识,获得丰富的语言信息,同时还能掌握独立的阅读技巧,从而使学生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激发了兴趣,发展了思维,而且还培养出独立的阅读能力和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2] 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教材.有效教学.
  [3] 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主办.外语教学研究.
  (责编 潘冰)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