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巧诵妙读”学古诗文】 古诗文诵唱
 

【“巧诵妙读”学古诗文】 古诗文诵唱

发布时间:2019-02-07 04:05:00 影响了:

  古典诗文是汉语言文字的典范、精华,浓缩着丰富的情感,积淀着智慧的结晶。引领学生走进古诗文,不但能帮助他们理解和继承优秀文化,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而且还能加厚他们文化底蕴,养成高雅的气质。可见,重视古诗文教学意义重大。
  新课程改革加重了古诗文的学习内容,初中阶段新课标明确要求“诵读古代诗词”、“背诵优秀诗文80篇”。对此,有些师生畏难情绪很重。其实,只要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诵读技巧,巧读妙诵,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过:“诵读得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什么,而且与作者心灵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诵读教学有如下技巧:
   (一)培养学生认真朗读的习惯,做到字音正确、停顿恰当、语气明显
  茅盾先生有著名的“三遍”读书法,他认为:读名著起码要读三遍。这三遍是一个由粗到细、由浅入深的过程。古诗文的“读”不妨借鉴茅盾先生的这“三遍”读书法。第一遍读,要解决字音,扫清文字障碍。古诗文中生僻字较多,需借助工具书落实读音;尤其要注意通假字,一般情况下,通哪个字即读哪个字的音,但有些通假字,古今读音也不相同,如“见―现、奉―捧、拂―弼”等,这就需要速读全文,划出生字、通假字,认真揣摩,然后归纳起来,集中解决。第二遍读,要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理清句读,恰当停顿,才能更好地诵读。如《晏子使楚》一文中“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一句,“其实”是两个单音词,不同于现代汉语中的“其实”,“其”是代词“它们的”,“实”是名词“果实”,意思是说“它们的叶子只是长的相似,它们的果实的味道却完全不同。”这样“其实味不同”的停顿就应在“实”的前面。第三遍读,要以自然段为单位,揣摩句子的语气。可从两个角度来考虑:一方面,着眼于句式,如《陈涉世家》第一段,要清楚判断句、陈述句、反问句、感叹句等;另一方面,着眼于感情的基调,如《愚公移山》一文中,智叟的错误观点一段,智叟句句是嘲讽,阴阳怪气,愚公则胸有成竹,先斥后驳,义正辞严,双方的语气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样,诵读时准确把握句子的语气,不仅会为诵读添彩,而且会加深记忆与领悟。
   (二)指导学生熟读成诵
  司马温公尝说:“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可见“诵”对于理解的重要意义。古代的饱学之士大都得益于自幼背诵的《四书》、《五经》等经典著作。背诵分为机械记忆和理解记忆两种。短小精悍的文章可以先背后讲,因此采用机械记忆较好;而对于较长篇幅的文章,则宜采用理解记忆的方法。后者用的较广泛,具体来说可以有五种方法:①理清层次法。指导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层次,在脑海中形成提纲,然后反复诵读。如《醉翁亭记》的第二段,先分写山间的朝暮之景,再分写山间的春、夏、秋、冬四季之景,最后总结。这是一种典型的分总结构,尤其是分写部分中朝暮、四时的层次也很清晰。根据这样的层次背诵,记忆准确而持久。②分析修辞法。利用修辞特点,强化记忆。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中,“故曰”一段,先是三句话构成排比句,接着是两组骈句,根据这样的特点来记忆,省时省力,且经久不忘。③突破关键法。突破关键词句,有助于快速记忆。如《岳阳楼记》一文,第五自然段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道出了古仁人豁达的胸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达了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点明全文主旨。这两句都是警句,通过前面设问句的铺垫引出来,位置很显著,先记住这两句,再将整段稍加朗读、记忆,即可成诵。④联想比较法。把所学某一古诗文的内容,与其题材、表现手法相近的其他内容联系起来诵读,以形成一个知识组合,会在对比诵读中强化记忆效果。如《与朱元思书》一文,“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写出了水流之急,可联系《三峡》一文中“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比较记忆。⑤发挥想象法。对于描写性的内容,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根据细腻的描写,既可以当一回画家,拿起手中的笔,描摹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又可以当一回导演,构思出一组组精彩的镜头,使诗文内容变得鲜活形象。如《使至塞上》一诗,描绘了边塞奇丽壮阔的景象,色调优美,意境雄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一“直”、一“圆”将烟与日的形态描写得惟妙惟肖。特别是竖直的烟与平旷的大漠相映衬,圆圆的“日”与长长的“河”相配合,勾画出了塞外风光的开阔。如能在引导分析的基础上让学生画一画、想一想,然后再熟读成诵,那记忆将永远刻在脑海之中。
  总之,诵读古诗文是提高学生阅读与感悟能力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注意研究并运用诵读技巧,一定会帮助学生架起一座通向古代经典魅力的桥梁,让“古诗文”这棵滋养先人的大树更加“秀而繁阴”,并泽被后生。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