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统编版中学语文 教读课思路 [也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思路教学和教学思路]
 

统编版中学语文 教读课思路 [也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思路教学和教学思路]

发布时间:2019-02-07 04:19:55 影响了:

  新课程改革坚持“守正出新”,这既适应了新时代的特点,又很好地继承了语文教育优良传统。笔者认为重视语文教育思路是“守正”的重要,环节重视教路、学路, 是出新的重要环节。这里就思路教学和教学思路略说浅见。
  思路范围广,在生活中也较普遍。妈妈正在专心致志地做着十字绣,风风火火的孩子,大喊一声“妈!”打断了妈妈“十字绣”细针密缝的思路,妈妈很不快。爸爸正在一心一意下围棋,大嗓门的妈妈,一声“老头子”,打断了爸爸下围棋的思路,爸爸很不满。
  思路,当闪念清晰时,像一条连绵的小溪,不绝地流淌。思路有时也像搁浅的小船,叫人坐立不安,心情烦躁。
  思路这个比喻说法。把一番话,一篇文章,比做思想的一条路――思路从什么地方出发,怎样一步步地往前走,最后到达这条路的终点。
  著名的语文教育专家,对思路有精辟的论述。
  张志公先生曾这样解释:“思路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以客观事物为基础。客观事物反映在作者头脑里,经过观察、理解、认识的过程,形成了他对这样事物的印象、看法、态度和情感。把这些印象、看法、态度或感情理出头绪来,就是所谓思路。
  于漪:教师在教学中,就是善于抓住课文中作者提供材料,积极引导学生顺着作者思路,仔细琢磨,反复推敲,看看作者是怎样细致入微地观察生活的,有了生活,又是如何通过思维,将一堆素材整理成文的。从而理解掌握、观察和思维的奥妙。
  概括而言之,思路就是使一种可存在的也不可存在的东西变为存在的。
  中学语文教学离不开思路。
  对这个问题有明确认识的同志,就能适时把培养能力与发展能力紧密结合起来,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思路教学;相反地有的人,只能为分数而分数,为讲段而讲段,甚至照抄参考或别人的教案中的有文字,把它硬塞给学生,而不晓得与思路教学挂钩。
  干任何一件正经事,有意识与无意识,有目标与无目标,有目的与无目的,其效果是有很大差异的。因此,怎样进行思路教学应当研究了。
  语文教学中思路不是当讲不当讲的问题,而是如何讲才能真正收到实效的问题,只不过,有些教师习惯于“程式化的教法”把作者本来变化多端的活泼思路,讲僵了,讲死了,或者另走极端,只抓片言只语,做文学游戏,对作者真正思路置之不顾。导致学生学了许多课文,不知学什么,如何学,到头来只能是一些零散的知识。如记叙文“六要素”,小说“三要素”的基础知识,或背诵一些美句、片断等等。
  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思路”把本不应该是个陌生的概念。大凡归纳主题思路,概括段落大意,分析写作特点,无不以文章的思路为指归。吸有让学生不断地体会作者的情感民展的途径和辛勤写作的功力,弄清谋篇布局,遣词造句对表达主题思想的作用,才能达到对课文深刻理解,进而熟能生巧。总结他人的写作成功经难,对自己大有益处。待到自己写作文时,就像有许多朋友从旁开导一样,从杂乱的生活经历和朦胧的思想闪念中,迅速地理出自己的思路,并选用确切的词语表达出来,线索、脉络、思路是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说法。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划分段落、层次,编写各类型的提纲,或讲座,谋篇布局,启发学生进行他造性复述,以及学生作文前,教师的指导和讲评等,都是进行思路训练。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对学生的指导要“启”,不要“闭”;要“放手”而不要“背负”;要“活”,不要“死”。教材变了,如果教法不变,那么免不了穿新鞋走老路。每篇文章的构思是不同的,可一到了一些教师手里,便都成了基本相同呢?就是因为浮于表面,蜻蜓点水,不深入钻研。
  教法要多样化,这是对的,但多样化,并非搞五花八门的花样,不少青年教师,把小说戏剧欣赏,纯粹当作电视、电影播放,学生激动之后留下多少?因此,把握教学思路应该成为中学语文教师的重头戏。
  什么是教学思路?教学思路有两方面含义。一是指在组织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的思路;二是在接受知识、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过程中学生思路(学路)。这二者往往是互相制约、相互影响的。在教学中必须变教师“单向注入”为“双向交流”,力争由“双向交流”变多向交流,逐步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课堂氛围。
  教学思路不同于作者的思路,讲读教学更不等于按着课文的顺序从头到尾读下去,讲下去。文章的内容和脉络是早已固定了的,但不同的教师教同一篇课文,由于各人的修养不同,体会不同,特别是思路不同,因而处理的方式不同,教学效果也就大有好坏了。
  人们往住赞叹某某老师的课上得怎么出色,说四十分钟的课真是艺术享受。殊不知一节成功的课,教师所花的备课时间又何止一个四十五分钟!教师认真备课,不仅要考虑自己怎么教,更重要的是着眼于学生怎么学。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步骤的安排,象结构文章那样,怎样起、承、转、合,都得考虑周密。上课也确实有一个“思想从什么地方出发,怎样一步一步往前走,最后达到这条路的终点”(叶圣陶语)的问题。
  遗憾的是有些教师很不重视这个问题,或者不理解它的重要性;有的虽从教学实践中意识到这中间的奥妙,但又苦于缺少改进教学的办法;还有的故步自封,得过且过,不愿意在这个问题上多伤脑筋。
  我曾听到一位新教师上语文课,提问:“同学们,你们说这个句子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学生回答说:“比喻。”教师低着头,只管讲下去:“对了!拟人法。”原来他的教案上是这么写的,他只会“忠实地”死读教案,而不理睬坐在他面前的几十个活生生的人!
  如果说这是初上语文战线的新兵,过分紧张,难免出点差错,情有可原;那么当了几年或更长时间的教师假若上课仍然“目中无人”,听而不闻,视而不见,那就实际在说不过去了。而事实上有些教师的教学路子已经模式化、程式化,不看对象,照本宣科,自已讲的是否过深或过浅,过多或过少,语调是否过高或过低,过快或过慢,一个信息传送出去,对方是否接受得了,学生的思维活动能否适应,以及如何为学生创设“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等等,都不加考虑!要把握文脉,“文脉”不是中心思想,也不是“结构顺序”的同义词,如果把文章各个章节都比作一组组“珍珠”,那么“文脉”就是贯穿这组组珍珠,使之成为大串珍珠的一要红线,我们总结中心思想时,不是不是常用“本文通过……,表现……”的形式吗,很明显:“表现……”则是中心思想,而“通过……”就是“文脉”。
  教学思路如此重要,在教学中应用引起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这里就从《囚绿记》为例,抛砖引玉。
  《囚绿记》是一篇抒情散文,它通过对长春藤(绿)的赞颂,储蓄地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追求自由的思想感情。
  看到《囚绿记》这个题目,很可能疑窦丛生:“绿”是什么?“绿”能“囚”吗?为什么要“囚绿”?“绿”又怎样“囚”法?这些问题,望文生义是无法解释的,只有纵贯全文,掌握文章的脉络,理清作者的思路,才能对文章的主旨有深刻的理解。
  围绕对“绿”的感受,作者娓娓道来,逐层展开,平淡中蕴含着深意。作者由见绿而喜绿、恋绿,由恋绿而察绿,以至于囚绿,情随事移,从而突出爱绿之心,其爱绿之情深可见;最后作者终于释绿,而萦回于绵绵的念绿之情,则更进一步突现出向往绿、追求绿的隽永含意,其求绿之意长可见。因此,只要抓住这“见绿―恋绿―囚绿―释绿―念绿”的思路,就是抓住了领会文章精神的钥匙。环境是如此差的陋室,作者为什么一下子选中了它?这是因为什么?作者直抒胸臆,诉说自己在这大城中走孤独而又陌生,可又为什么却说:“但我并不感到孤独”,这种矛盾的思想又是因为什么?这里作者有苦难言,其总如朗苦用心。《囚绿记》写于一九四O年,祖国正受着“异族的侵凌”,“蒙受极大的耻辱”(陆蠡:《池影》),作者留居在已成“孤岛”的上海,其时他的作品字里行间时时流露着“寂寞”的感情,洋溢着“愤怒”的情绪。作者在《囚绿记》中写对绿色的喜悦,实际上是写对自然、对生命的爱恋。留居“孤岛”是孤独的,但对绿色、对自由的追求则使人振奋。绿之宝贵,在于它给人安慰,使人快乐,它是赏心悦目的;绿之宜人,更在于它是生命的象征,是希望之所在,它简直是个光明天使。“人是在自然中生长的,绿是自然的颜色”,这深切地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热切的爱恋,对自由强烈的追求。不屈不挠的斗士是永远不会孤独的,这孤独而又不孤独,正有力地表达了作者对破坏安宁和幸福的侵略者的抑郁愤懑的心情。联系到这样的写作背景,对生活炽烈的爱和对侵略者强烈的恨这个储蓄隽永的题旨,也就不难理解了。这里写“恋绿”为后文“囚绿”作铺垫。但文章发人深思处,更在于“奇兵突起”。在山穷水尽之处,又现洞天胜景。由恋绿而竟至于“囚绿”。这一“囚”字是前文“寻绿”观景的发展。说明茫茫孤岛,“绿”来之不易。“囚绿”使作者与更亲近,作者用绿色来装饰斗室,表明绿色是我的爱和幸福。因此,行文从里处是探入微,从而深化了主题。
  然而,这还不是题旨的全部内容,也不是作者感情波澜的尽头。试看作者描叙这“幽囚的‘绿友’”的语句:“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它渐渐推动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弱,好象病了的孩子”。绿是生命的象征,因此绿是离不开阳光的,“绿友”反抗着“幽囚”,尽管绿色由深、浓而浅、炒,枝条由粗、强而细、弱,它挣扎着,总是向着太阳。“绿”在奋斗,它真正是“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啊!“我”终于“珍重地开释了”它(释绿)。啊,原来“绿”是囚不住的,“绿”的生命力是极旺盛的,自由是终究要回来的!这不正是一年之后作者还在怀念着“我的圆窗和绿友”(念绿)的真正用意吗?随着作者写作思路的进一步推进,我们才真正领会了《囚绿记》所提示的问题的实质,才真正深切地感受到了作者所抒发的鲜明的爱憎之情。
  由恋绿而囚绿而念绿,何止是表示了对绿的爱之真切,而是更深刻地昭示了热爱生活、追求自由的含意之深长。“情深意长‘囚绿友’”,只要抓准这情这深、意之长,又循着作者的思路登堂入室,是不难确切地把握住文章主旨的。
  从本篇分析中我们不难把握作者的思路,寻绿(欢喜这场绿景),观绿(消除不快记忆),囚绿(比喻爱和幸福),放绿(不屈服于黑暗压抑),怀绿(怀念不屈服于黑暗的绿友)。教师的思路、学生的学路,要紧紧贴住作者的思路,对课文才能学有所获,学有所成。课堂教学的方法是千变万化的,不要让教学陷入程式化。在建立与新程理念相匹配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旧瓶装新酒,但不可以“穿新鞋走老路”。语文教师在执教过程中要力求时时处处注意与文本对话,与学生对话,沟通作者、教者、学者的联系,提高对话质量,切实落实课程改革目标,力争变“教书匠”为“教育家”。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