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中小学体育课准备活动探析] 体育课准备活动的意义
 

[中小学体育课准备活动探析] 体育课准备活动的意义

发布时间:2019-03-30 04:35:59 影响了: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对中小学体育课准备活动的意义,对中小学体育课准备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同时提出了提高准备活动质量的对策。  关键词:中小学 体育课 准备活动
  前言:准备活动是体育教师体育课主体部分教学前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体育课的开始部分,其效果直接影响体育课主体部分的教学。充分且合理的准备活动,能够预防运动损伤,也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体育课教学中应给予高度重视。
  1.体育课准备活动的意义
  从生理上看,运动生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准备活动可以使血液循环加快,肌肉的粘滞性下降,弹性和伸展性增强,避免运动损伤的产生。体育课具备一定的运动强度,在准备活动不足的情况下进行教学,极易导致运动损伤。
  从心理上看,准备活动位于体育主体部分教学之前,在很大程度上起到吸引学生参与,调动学生兴趣的作用。学生在准备活动之后思想是否活跃,兴趣是否浓厚都会直接影响主体部分教学的效果。
  2.中小学体育课准备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只注重体育课基本部分教学,对准备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中小学体育课准备活动存在诸多问题,继而严重影响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和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2.1体育教师对准备活动认识不足
  体育教师思想上只注重主体部分教学,对准备活动认识不足,很难达到预防损伤和调动积极性的目的。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备课时对准备部分以概括的语言带过,对具体的编排的组织缺乏深入的思考。另一方面在实际教学中,轻视并压缩准备活动时间,对准备活动时要求不到位,流于形式。
  2.2准备活动内容枯燥
  新颖有趣且富有针对性的准备活动,既能提高学生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又能激发学生的运动欲望,对整节体育课的教学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准备部分内容单调,慢跑加徒手操几乎成为中小学体育课准备活动的定式。久而久之,学生感到乏味、厌烦,对一节体育课的兴趣在准备阶段就消磨殆尽,严重影响整节体育课的教学质量。
  2.3准备活动的组织编排有待于提高
  组织编排是使传统准备活动内容由腐朽化为神奇最重要的法宝。对于同一游戏,只要进行适当的编排和组织,往往能够焕然一新。然而在体育课的实际教学中,准备活动在组织编排上往往俗套、呆板,千篇一律的采用一种队形,一种形式,做同一种徒手操,学生自然感到索然无味。
  2.4准备活动缺乏多样性
  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心理和生理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这就决定着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应该有与之相适应的准备活动。而目前我国中小学体育课准备活动差异不大,小学成人化,中学公式化,一套操,一个游戏,小学用,中学也用。这违背了教学规律和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3.提高准备活动质量的对策
  3.1教师思想上要重视准备活动
  教师在体育课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教师对准备活动的认识直接决定教师对准备活动的重视程度。教师必须明确准备活动在体育课中的地位和作用,在体育课的备课过程中,不仅要充分考虑主体部分教学的每个细节,也要对准备活动多选择的内容,组织形式和预期效果进行合理的预期,在课堂教学时要按照备课方案,严格要求。
  3.2丰富准备活动的内容
  准备活动内容单一,是影响准备活动质量最重要的因素。准备活动部分应该既有徒手操,又有器械操;既有原地的,也有行进间的;既有单人的,也有双人的或者集体的;既有一般练习,又有模仿、诱导等专门性练习。总之,要采用多种内容在课的一开始就吸引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提高求知欲望,为教学创造良好的氛围。
  3.3提高对准备活动的组织编排水平
  在准备活动内容相同或者相似的情况下,合理的编排和组织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是集体进行还是分组进行,是持器械还是徒手,是定位还是移动,要是具体情况灵活变化。特别是采用游戏作为准备活动内容,更要注重编排和组织,适当的修改规则,或者创设情境都会使原本枯燥的游戏变得新颖有趣。
  3.4准备活动应具有“个性”
  准备活动是体育课由静态到动态的过渡阶段,体育课的准备活动内容应根据主体教学内容设置,体现出准备活动专项化的特点。另外,学生的年龄特点、技能水平、气候等有对准备活动内容的选择具重要的影响。例如:夏天气温高,准备活动可以选择伸展性和柔韧性的练习,时间相对较短;冬天气温低,肌肉的粘滞性大,为提高体温,克服肌肉粘连,选择慢跑和各种跳跃练习较多,并且时间相对较长。
  参考文献:
  [1] 冉清全.现代体育准备活动[J].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7):7.
  [2] 武炜.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鸡西大学学报.2006:5
  [3] 邓树勋.运动生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9.
  [4] 体育学院普修通用教材:体育心理学[M].上海世界图书出版社.1997:11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