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从火的意象看《金阁寺》的毁灭美学】 金阁寺在线阅读
 

【从火的意象看《金阁寺》的毁灭美学】 金阁寺在线阅读

发布时间:2019-04-16 04:31:36 影响了:

  摘 要:意象对文本的解读至关重要。本文将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以火的意象入手解读三岛由纪夫名作《金阁寺》。全文分三大部分,以火的考据引入,结合作品人物心理与性格分析《金阁寺》中火的意象,进而阐释三岛由纪夫作品中所蕴含的独特美学。
  关键词:三岛由纪夫 《金阁寺》 火 意象 毁灭美学
  三岛由纪夫在处女作《假面告白》的序言中,引用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关于美的一段话:“美,是一种可怕的东西。”然而,他也不得不承认:“人就是个总想说自己痛苦的东西。”对美的思索贯穿着三岛由纪夫的一生。《金阁寺》是三岛由纪夫独特美学观成熟的标志。在作品中,三岛由纪夫所关注的重点是被烈火包围的金阁寺所包含的隐喻。有论者认为:“一方面,虽然《金阁寺》背负着牢固的现实性,它反而成了一部精彩的观念小说。”主人公“我”火烧金阁这一现实事件的背后,隐藏着三岛由纪夫的毁灭美学。
  一、《金阁寺》中的火
  在《金阁寺》中,“火”这一字眼共出现了104次。文中的火,既包括具体的自然火,也包括抽象的内心之火。同时,火的意象和作者的毁灭美学也形成了表里两层的复合结构。
  下面,笔者将从具体的火和抽象的火两个方面,对《金阁寺》中的“火”这一意象进行分析。
  (一)具体的自然之火
  文中第一次明确提到火,是在火化沟口父亲的时候。火葬在雨中的海边举行,熊熊烈火吞噬了父亲,此时的沟口第一次切身体会到了死亡的震撼。沟口对于父亲的感情是十分复杂的:父亲沉默寡言,体弱多病,甚至有些懦弱无能。但也正是这样的父亲引领沟口走向金阁,并陷入美的狂喜与痛苦之中。正如天生的口吃一样,沟口
  的情感与事实之间也总存在着错位。对于父亲的死,沟口并没有感到悲伤,然而对父亲也谈不上憎恨或讨厌,感情十分复杂。毋庸置疑,父亲对于沟口是至关重要的存在。火烧掉了父亲的肉身,沟口通过父亲的死确认了自己的生。
  父亲死后,沟口进入金阁寺,成为道诠和尚的弟子,能够近距离的接触金阁了,此时的他,日日沉浸在金阁毁灭于战火的幻想之中:“烧毁我的火也将把金阁付之一炬。这种想法几乎令我陶醉。”只有在死亡这一平面上,沟口才能和金阁平等。然而,战败使这种幻想破灭了。战争结束后,一次夜观灯火的经历令沟口产生了对恶的向往。京都解除了长期管制,全市是一望无垠的灯。闪电时而划过,与灯光一起在黑夜中熠熠生辉。在这里,闪电与灯火便是火的具体体现。火与夜相互映衬,火的明亮与夜的黑暗相互交融,善与恶交织在一起。此时,在沟口的眼中,灯暗示着邪恶,黑夜是包含这邪恶的黑暗。沟口希望心中的邪恶像灯火一样不计其数地繁衍,更希望自己内心的黑暗能像黑夜一样广阔无垠。在这里,灯火与黑夜便是沟口对恶的向往的隐喻。
  值得注意的是,在《金阁寺》中,火经常以一种“被管理”的状态出现。沟口认为,明治维新后,人们的“素质”管理着火,火“被踩灭、被分截、被管理”,而在这之前,“火与火互相亲近,纠合成无数的火……无数寺庙被焚毁,不安充斥着人间。”而当今(昭和二十五年),人间的不安不亚于当年,世间同样险恶。由此沟口认为,金阁没有不被焚毁的道理,灭亡是否定才是常态。这坚定了沟口焚毁金阁的决心。文中另一处较明显的“被管理”的火即沟口在寺庙看见的被炉符禁锢的火。此时沟口已经走火入魔,对火甚至泛起了**的感觉。昔日显赫一时的火躲在陈旧的炉符后面,呈现出一种苍白病弱的状态,而沟口对火的欲望令自己产生了幻觉,认为火如同婀娜的女子般美丽。沟口无法忍受火被管理、被禁锢,希望火冲破束缚,形成燎原之势,毁灭一切。
  “被管理”的火,实际上处于一种压抑的状态,预示着燎原之势。这种压抑使沟口产生了一种解放火的心理,激化了他潜在的纵火欲。此时,沟口毁灭金阁的欲望已不可抑制,个人与金阁、生与美的矛盾处于一触即发的状态。
  终于,沟口下定决心要烧掉金阁了。在一个雨夜,沟口溜进了金阁,擦燃了火柴。火柴的火微小、脆弱,同时也预示着毁灭。沟口在无月之雨夜擦燃了火柴,被火光照亮的金阁模型显出了脆弱的一面,预示着金阁终将化为灰烬。沟口点燃第二根火柴,照亮了义满佛像。义满的眼睛在火苗的映照下闪闪发光,但沟口毫不畏惧,甚至觉得这尊小偶像看起来也是不堪一击、十分凄惨的,并下决心要在义满的注视下烧毁金阁。在这里,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沟口在奔跑时,听见了火柴盒的响声。这时他止住脚步,用花纸塞满火柴盒的缝隙,消除了响声。响声的消失,暗示着像火柴之火一样的不安也同样消失了。沟口摒弃了自己的焦虑与犹豫,坚定了烧毁金阁的决心。
  于是,沟口同时划着了两根火柴终于放火烧毁了金阁。他纵身跑到山顶上,鸟瞰远方的金阁,只见滚滚浓烟和冲天的火焰。金阁的上空仿佛洒满了金粉一般,壮美而辉煌。在火中,金阁的美达到了顶点。这时,沟口扔掉了自杀用的镇静剂和小刀,想到:“我要活下去!”见证了毁灭的他,决定要继续活着。通过纵火,沟口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坚固的金阁寺在烈火中毁灭,它的美却在沟口的心中得到了永生。
  (二)抽象的内心之火
  在现实中,主人公沟口烧毁了金阁寺。然而,他的内心世界中也存在着火。沟口的内心之火十分复杂,经历着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嬗变过程。在这心火燎原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几个重要人物对沟口的影响。
  1. 母亲与柏木
  在《金阁寺》中,沟口的母亲和朋友柏木共同象征着欲望之火。
  沟口的母亲希望沟口能当上金阁寺的住持,并对这一野心毫不掩饰。这一念头对沟口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点燃的卑微的野火,仿佛有一种肉体的强制力的东西,使我恐惧万分。”沟口第一次明确地意识到了自己想要征服金阁的欲望,并被这野心之火俘虏了。沟口想通过当上住持来征服金阁寺,这一想法令沟口处于期待与痛苦的矛盾中,以至于脖子上长出了一个火疖子。这里的火疖子是当住持这一野心的外在表征,它暗示着沟口内在的野心,火疖子被割掉的结局,同样预示这一野心也终将破灭。
  同时,文中的另一重要人物柏木也不断引导着主人公行恶,激发着他内心的欲火。柏木有一双外翻足,这一生理缺陷比沟口的口吃更加明显。柏木将外翻足这一缺陷当做是证明自身特殊性的存在,同时也毫不掩饰自己的丑陋与罪恶。第一次见面时,柏木就和沟口大谈自己失去童贞的事,没过多久,就当着沟口的面对女子撒谎。坦陈罪恶的柏木对内向的沟口有着致命的吸引力,他总能引发沟口作恶的念头,并使沟口乐在其中:沟口像柏木一样以渎圣的方式念经,为柏木偷花,替他欺骗女子……这一系列恶行令沟口感到无比快活。在行恶这一层面上,柏木是行动派的南泉和尚,沟口是认识派的赵州。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