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的实施与探索_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的实施与探索_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

发布时间:2019-07-13 03:59:32 影响了:

  [摘 要]教育部在全国16所高校启动“拔尖学生培养计划”以来,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与化学学院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在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素质教育、教师队伍、国际化教育以及产学研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改革与实践,不断探索基础学科拔尖学生的培养模式,已取得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基础学科 拔尖学生 创新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4-0080-03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才培养的质量日益成为我国提高综合国力、直面国际竞争的重要影响因素。如何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的卓越人才,使之成为未来国际一流的科学大师以及基础学科的学术领军人物,已经成为摆在研究型大学面前的重要课题。2009年,教育部联合中组部、财政部共同启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在国内16所高校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科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予以实施。吉林大学人选其中,并于2010年列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
  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化学学院充分利用学校学科综合优势,以生物学和化学两个国家一级学科为主体,以“集中基础学科优势资源,不拘一格培养拔尖人才”的教育理念,深入开展“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其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等全面和谐发展与健康个性相统一的,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具有宽厚的学科基础、宽广的国际视野和长远发展潜力的生命科学或化学大师级学科型后备人才,形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良好氛围,将吉林大学建设成为国家青年英才的培养基地,吸引优秀的学生投身基础科学研究。
  一、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历程
  着眼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质量以及人才规格的需求,造就基础好、能力强、素质高的一流本科生,使其完成高等教育后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吉林大学积极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和实践。2006年,吉林大学首次创办了“生物学与化学”理科实验班,当年招生34人。理科实验班深入贯彻“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方针,充分利用吉林大学雄厚的文理学科优势和良好的教学资源,探索本科阶段低年级通识教育与基础教育、高年级宽口径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模式,突出基础、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为研究生教育输送高素质、创新型生源,并为社会提供适应能力较强的本科毕业生。经过三年多的建设,已为拔尖学生的培养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做法。2009年,吉林大学入选教育部启动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并正式创办“唐敖庆班”。唐敖庆班严把学生“人口”关,通过自主招生、接收重点推荐、提前批次录取等多种渠道选拔优秀生源。生命科学学院与化学学院负责唐敖庆班生物科学与化学方向的人才培养,两年多以来,按照“以学业成绩为基础、以综合素质和学术潜质为核心”的原则,实行多次分流选拔,动态择优,保证最优秀的学生人选培养试验计划。
  二、注重质量。创新拔尖人才培养体系
  唐敖庆班充分借鉴国外一流高校的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注重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培养,积极探索和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并在多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实践,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1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建立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
  唐敖庆班摈弃以往狭隘的专业教育观念,将传统的刚性教育模式转变为个性化培养模式,即将通识教育、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在低年级阶段,单独设置通识课程,多以讲座、专题报告甚至公选核心课等形式开设,同时设置宽口径的基础课程,使学生在物理、化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具备坚实的基础和宽阔的知识面以及多学科文化素养。在通识教育基础之上,学生在高年级根据个人兴趣或者未来发展方向选择自己的主修专业,进入专业教育阶段学习。在实行个性化分流的同时开展主辅修制,学生达到标准可在主修及辅修专业同时毕业并获得学位。这种培养模式既分主次,又实现了交叉融合;既重基础,又体现个性化,深化了“因材施教”理念,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
  2 优化课程体系,拓宽学科基础,搭建复合型知识结构
  唐敖庆班为学生设置了宽厚的基础知识、广博的学科知识以及精深的专业知识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改革中,打破以往学科与知识之间的壁垒,拓宽学科基础,提供复合型的知识体系。在培养方案中设置了多层次的课程平台以及专业性的特色课程群落,拓宽了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大大激发了其学习兴趣。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选择设计学习计划,搭建起个性化、复合型的知识体系。
  3 实行动态进出机制,择优选拔人才
  唐敖庆班的人才培养并非普通意义上的“英才教育”。为了切实培养出“高素质拔尖人才”,唐敖庆班实行动态进出机制,进行多次的择优选拔和淘汰分流。每学年结束,根据学习成绩,将不适合“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的学生分流到其他专业。尤其在免试推荐研究生阶段,唐敖庆班采取“末位淘汰制”,通过综合测评,按一定比例推荐成绩优异的学生攻读硕士学位。通过动态进出机制,保证唐敖庆班择优选拔的学生处于“领跑”状态,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带动其他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的实施,从而提高学校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
  4 本硕贯通,注重长周期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如果说本科阶段是通才教育,那么研究生阶段则是专才教育阶段。唐敖庆班秉持“本硕贯通”的理念,注重长周期培养。经过多年的改革与探索,形成了以一级学科为基础、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为依托,由学术领域造诣深厚的专家担任指导教师的本硕贯通的特色培养模式。唐敖庆班实行全程导师制。在本科阶段,学生即进入导师的课题组进行科研训练;大四阶段,获得推免资格的学生将提前进入研究生阶段进行科学研究。这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还为获取创新性科研成果提供了充分准备。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可持续性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在优化培养方案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实践能力的培养。理论教学与科研训练相结合,对于拔尖人才综合能力的培养意义深刻。唐敖庆班依托国家级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积极开展实验课程的建设与改革,利用国家级精品课《生物学基础实验》的优势,重视科研基础训练,强化综合训练,激励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培养独立的科研思维和综合实践能力。针对专业实验周期长的特点,我们充分利用三学期制的优势,在短学期集中开展科研训练,强化实践培养,使学生获益匪浅。在基础训练和综合训练的基础之上,我们专门开设《创新设计实验》,依托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自己设计技术路线并开展实验,大大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的能力。为了强化创新人才的培养环境,我们鼓励学生提早进入科研实验室,融入导师的科研团队或课题组,通过“大学生研究计划”或者在高年级结合自己的毕业论文开展科学研究,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可持续培养。此外,为进一步深化理论联系实际,我们加强了学校与其他科研院所、高新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建立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科研、生产和管理的实践平台。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