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对中学生体育有效学习的对策与分析研究|
 

对中学生体育有效学习的对策与分析研究|

发布时间:2019-01-13 16:18:23 影响了:

  摘 要:本文从理论研究的角度全面阐述了体育有效学习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作用,系统分析了体育有效学习在教学中的应用,总结了中学体育教师在运用体育有效学习对策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中学生 体育有效学习 对策
  
  在《中学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里中学生体育课程学习要求的“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基本体育学习领域目标来衡量,就是要求中学生通过体育学习,具有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能参加具有挑战性的运动比赛;能有科学的健身方法的能力;在困境中具有顽强的意志品质和有良好的体育行为习惯。有效学习所反映的是一种后果表现,是对体育学习后能否用于实际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曲宗湖、杨文轩在《学校体育教学探索》中揭示:中学生喜好体育锻炼的人数不到60%,处于一般的占40%;对在校1096名中中学生所作有关调查显示:每周能坚持3―4次身体锻炼的,男生占12.6%,女生为7.43%[1]。这些无疑都是对中学生体育有效学习的质疑。正如2005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中所述,中学生中存在着怕苦怕累的思想,缺乏体育锻炼的习惯,特别是中学生的某些身体素质指标持续下降,已成为中学生的突出问题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现阶段如何促进中学生进行有效的体育学习,来提高整体人材素质的质量,也成为中学体育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因此,通过对中学体育有效学习的对策与分析研究,促进中学体育教育工作者的思想观念更新,对提高教学效益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1 中学体育有效学习的分析
  
  1.1体育教育指导思想功能单一
  我国的中学体育教育改革与发展,先后经历了突出以传授运动技术为主的竞技体育技术教育观念,突出以增强体质为主的身体素质教育观念,突出以活跃体育气氛和提高中学生练习兴趣为主的快乐体育教育观念,突出以运动习惯养成为主的终身体育教育观念等等。分析下来,这一系列的体育教育观念的变革,更多地还是注重运动技术的传授和运动技术的提高,忽视了身体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适应这三者在体育教育中的功能和地位,并由此引发了学校体育教育目标制定不完整,体育课程目标制定不完善,体育教学内容和组织形式单一,导致中学生对学校体育教育是“体质+技能”片面的理解局面。
  1.2教材内容简单重复并有较强的竞技教学手段
  中学所设置的体育教材内容和大学的体育教材内容设置没有太大的区别,且过于注重传统的竞技项目色彩,女生项目男性化的教学内容倾向。突出表现在教学要求上对动作技术要求规范、一致。忽视了中学生的接受基础,压抑了中学生的兴趣爱好,也机械地强调套路的动作技术和连续性,单调而重复。也很少考虑生长发育特点、性别特征和年龄阶段对体育活动的喜好其本身的难易性和项目本身的递进性。在教学方法上,职业运动训练常用的“三从一大”原则,往往被体育教师生动地运用到体育教学中,于是造成了中学生学习体育的畏难情绪,中学生不仅没有体会到体育活动给身心带来的愉悦,反而感受到全身酸痛。忽视了体育本身具有的娱乐性的功能。同时,在技术动作上强调中学生整齐划一,这种“半军事化”的学习方法忽视了中学生对体育动作的情感体验,限制了中学生个性的发展、创造性的发挥。
  1.3对学生个体体育学习效果评价错位
  在实际的教学中,对中学生体育学习效果的评价,重结果而忽视学生体育学习的过程,而没有体现促进和鼓励性的评判。忽视了因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而天生体质较弱的学生的内心感受,使他们在各种体育测试标准和要求面前,望而却步,自暴自弃,失去了努力锻炼的信心和决心。评价仅仅从主观上反映了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体能和运动技术技能状况,而没有对中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锻炼意识、锻炼行为、心理耐受力、团队精神和竞争能力等发展要素以综合评判,其评价结果自然只能以偏概全,不能充分反映中学生体育学习的真实效果。
  1.4体育师资的综合素质难于满足学生的体育需要
  体育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体育文化的传递者、教学关系的协调者、道德教养的先行者”,对促进学生体育有效学习影响最大。然而受到我国高等体育专业院系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影响,现今工作在体育教育第一线的中学体育教师的执教思想大部分滞留在传授运动技术,提高运动成绩等的认识层面上,其执教方法大部分是“传艺”的方式进行,很少关注中学生的身心感受,很少思考如何才能培养中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意识和行为,更难于采用教育学、心理学、人文社会科学等知识去分析和解释体育中的某些现象和问题。同时,随着中学生健身意识、运动项目兴趣的改变而出现教师会的中学生不愿学,中学生想学的教师又教不了的现象。导致教师在中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下降,影响了教师主导性的发挥。
  
  2 中学体育有效学习的对策
  
  2.1丰富体育学习内容,激发学生体育兴趣。
  1992年,斯坎伦和西蒙斯提出一个体育活动投入模式:认为人们对体育活动的投入取决于体育活动本身的娱乐性、进行各种选择的可能性、个人资源的消耗、不断参与过程中遇到的机会以及参与体育活动时的社会限制等因素[2]。从这个模式中我们可以看出,人的情感在对参加体育活动时是有任务定向的,就是希望参加体育活动能给自己获得更多的乐趣。这说明,体育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就应该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变化教学形式,如组织游戏、比赛、分组合作等多种教学形式来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使用音乐伴奏、投影、录像、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来提高学习效果。尽量满足中学生利用体育来愉悦身心的需要。当中学生的情感需要得到满足后,就会激起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和参加体育活动的自觉性,学习效率自然就会提高。
  2.2设置合适目标,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由于中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往往是在认识到学习的目的和意义的基础上产生的,所以通过明确目标来激发和维持中学生体育的动机是体育教学中不可忽视的,让中学生知道为什么而学,学习的价值意义是什么。为了提高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不仅要帮助中学生制定长远目标,还要在中学生的参与下设置和明确符合中学生个体的实际目标,真正把对中学生的客观要求转化为中学生的学习需要。个人目标的设置必须有一定难度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具体又可测量的(如用具体的次数、米数、秒数来表示)。这样就可以随着阶段目标的完成而实现总体目标,并且中学生在完成自我设置目标的过程中,体验到体育学习的乐趣和成功感,增强自尊和自信,从而不断提高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强度和持续性。
  2.3完善评价体系,实现自我锻炼价值。
  对中学生学习进行评价,是让中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学习情况及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有全面的了解,给中学生提供及时反馈,利用体育运动本身的价值来激发强化中学生内部动机。德西(E.L.Deci)等人关于反馈对内部动机影响的研究发现,反馈对内部动机的影响是以个体认知到的能力变化为中介的[3]。因此,中学生在体育的学习中,及时了解自己所学知识的正误、所学知识的应用成效及学习成绩的好坏对强化内部动机有很大作用。在实践中,将各种评价方法结合起来(如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他评与自评、定性与定量、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等结合),这样就可以发挥各种评价方法的优势与长处,又可以弥补彼此的不足,使中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结果更加满意,使中学生在学习结果的推动下更加自觉主动地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去。
  2.4引导中学生对体育成败进行正确归因,增强学生学习的毅力和恒心。
  韦纳在归因理论中指出:把成功归于内部控制的原因(努力、能力),会使人产生自信和能力感;把失败归于内部控制的原因,则会使人产生内疚和无助感。把成功归于稳定的因素(任务容易、能力强),会提高一个人的学习动力;把失败归于稳定的因素(任务难、能力差),会降低一个人的学习动力;把成功归于不稳定的因素(运气或努力),则可能提高或降低一个人的学习动力,而把失败归于不稳定的因素则可能提高学习动力[4]。体育教师要根据归因理论,帮助中学生对学习成败进行积极归因:经常指导中学生把失败归于内部控制的、不稳定因素,即努力不够;尽量避免把失败归因于内部控制的稳定的因素,即无能力。
  结论,体育有效学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是在教师指导下以运动技术为中心,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以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活动过程。中学生进行体育有效学习,对体育学习的主体感受即主动、自觉、积极的体育学习情况下才有可能发生。李伯黍等人通过研究得出:非智力因素与学业成绩显著相关,特别是智力水平中等的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更大,而要发挥非智力因素在体育学习中的作用,兴趣、自信心、意志、性格等只有转化成为动机,才能通过动机的力量间接地影响中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而影响中学生的学习成效,体育动机就是指在运动需要的推动下促使人们参加体育活动的内部动力,具有引发、导向、强化和调节体育行为的功能,中学生体育活动的内在因素,是主动参加体育活动的强大动力[5]。因此,注意结合具体的教学实际,满足中学生对体育的需要,创造一切有利的教学条件和环境,激发其体育动机,是促进中学生体育有效学习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曲宗湖等.跨世纪我国学校体育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9,(1).
  [2]马启伟等.体育运动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8.P52-55.
  [3]马启伟等.体育运动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8.P76-78.
  [4]马启伟等.体育运动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8.P456-460.
  [5]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8.P73-76.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