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绿洲农业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本课程的教学模式有哪些特点
 

《绿洲农业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本课程的教学模式有哪些特点

发布时间:2019-01-17 03:52:37 影响了:

  摘要:《绿洲农业学》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为了满足新形势下社会对农学专业人才的要求,就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从教师队伍、课堂教学模式、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绿洲农业学》 课堂教学 教学质量
  
  《绿洲农业学》是一门高等农业院校农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绿洲农业学》的研究任务是学生深入掌握与农业密切相关的土壤、区域气候、特色种植基础知识、主要农作物的生长规律的基本知识,为后续课程,增强职业技能,从事农学专业应用于推广打下必要的基础。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绿洲农业学》对农业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进入21世纪后,随着我国跨进WTO的大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为了满足新形势下社会对农业科技人才的需求,需要不断改革《绿洲农业学》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全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一、高度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是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建设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结构合理、责任心强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是完成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首先,针对教研室《绿洲农业学》教师匮乏的现状,有计划、多途径增加高学历教师数量;重点培养名师,建立一支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合理的教师梯队。其次,在知识不断爆炸、更新的今天,积极鼓励现有教师攻读博士学位或到相关名校进修取经,充实自身知识和开拓思路。第三,《绿洲农业学》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教师不仅要有系统扎实的理论知识,还必须有一定的生产实践经验。这就要求专业教师必须经常到生产实践中,努力开展科学研究,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做到结合生产实践传授本专业的系统理论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了解农业生产实际。第四,教育是一门艺术,要想教授好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仅有广博的知识是不够的,必须借助于科学的教育理论、先进的多媒体授课手段,不断研究和掌握教与学互动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二、建立健全教学文件
  建立健全教学文件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教学文件包括教材、讲稿、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教案、记分册、课程表、教学日历等(即所谓教学八大件),它是教师课堂教学的有力武器,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为了适应21世纪对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改变过去无统一教学大纲、统一考试大纲、无教案等的现状。在选用具有浓郁地方特色教材的基础(《中国绿洲农业学》和《新疆绿洲农业学》)上,建立健全统一的教学大纲,围绕教学大纲,结合农业生产实践和教师的科研课题,生动形象地系统讲授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改变纯理论授课带来的呆板僵化、缺少生机与活力的状态。此外,写好、用好教案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又一关键。贯彻好教案,教师可以做到课前心中有数,课中突出重点和难点,制约随意更改内容、压缩内容的行为。制定统一的考试大纲,是评价授课效果的重要方法之一。它不仅可以考察学生对课程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出教师授课的状况。
  三、改革课堂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仍然是《绿洲农业学》课程教学的主要方式。而正确适宜的课堂教学不仅可以满足学生渴望获取大量系统理论知识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在兴趣的驱使下,会使被动学习变为为主动学习。因此,针对《绿洲农业学》专业基础课的特点,紧密结合农业生产实际,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1.增强课堂讨论和课程专题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开展以老师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程专题为辅的教学模式,改变满堂灌输的传统教学模式,变灌输式为启发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互动学习。通过课堂讨论,老师少讲、精讲,启发学生结合生产实践中发现的问题独立思考、创新思维,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课程专题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调动学生查阅文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仅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写作和归纳能力。
  2.自制和应用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是一种高效快捷的教学工具,它可以将教师的教学意图形象直观地表现出来,创造符合教学内容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同时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因此,教师应大量收集、储存丰富多样的与教材内容密切相关的图片、录像等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利用多媒体手段将课件展示给同学,如地方特色种植模式、农作物方面等。从而可以使原本抽象、深奥的理论问题以精彩生动的形象展现出来,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开阔学生视野,又帮助同学更具体透彻地理解教材,加强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加强实践技能的培养
  《绿洲农业学》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学科,为了加深对课程的理解,在原有授课内容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删处或添补,可以把一些内容提前或推后。比如说绿洲的地理分布、土壤特点、水文条件、光照资源等基础章节后讲主要地方特色农作物栽培技术和地膜这一白色革命等,为了加深对课程理解,增加自己结合实践的教学内容,如沙漠增温效应、套种增产的原因、新疆瓜果甜的原因、棉花膜下滴灌技术等给学生创造独立思考、独立查阅资料、了解当前农业生产实际的平台,培养学生设计思想、开拓意识、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给学生讲授书本知识到结合本地区生产实际中,实践内容通过多媒体课件制作讲解,加深同学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体会外专业学生学习这一门课程的重要性。
  五、改变考核办法,注重能力培养
  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最后环节是考核。针对目前学生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扔笔记的死读书现状,改革考核办法,使考核方法更有利于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改变过去仅以理论知识考试为成绩的做法,采取理论知识、课程论文或专题、学过的理论知识在田间生产实习考核相结合的考核办法。即理论知识的考核占总成绩的70%,平时表现占总成绩的15%、田间生产实习考试占总成绩的15%。这样既可以使学生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动手能力,又达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写作能力的目的。
  课堂教学在未来一段时间仍将是向学生传承知识、启迪智慧的主阵地。为了适应我国农业发展对农学人才的要求,培养出高素质创新人才,不断搞好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仍将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工作。
  参考文献:
  [1]王永飞,马三梅.提高植物细胞工程实验教学质量的一些体会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
  [2]闵维方.高等院校与终身教育[J].中国大学教学,2004(2).
  [3]强海燕.加拿大第二语言浸入式教学及其在我国的借鉴[J].比较教育研究,2000,(4).
  [4]桂诗春.心理语言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
  [5]朱曼殊.心理语言学[M].华东师大出版社,1990.
  [6]李桢,刘锦梅,潘庆杰.提高细胞生物学理论教学效果的体会.中国林业教育,2006,(2).
  [7]余惠邦.双语研究[M].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
  [8]王秀锁.适应社会需求增强技能培养──森林病虫害防治方法教学的几点体会.内蒙古林业,2000,(4).
  [9]李旭.浅谈专业课双语教学[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05,(2).
  基金项目:石河子大学“263”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NX05008)。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