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零距离无缝对接【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零距离对接的初步实践与思考】
 

零距离无缝对接【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零距离对接的初步实践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9-01-18 03:41:29 影响了:

   [摘要]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校外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越来越显现其重要的地位,并逐步向相对独立的教育形式发展。就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教育自身发展对校外教育的新需求,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密切衔接的方式方法以及在该领域开展的一些实践活动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零距离对接的思考。
  [关键词] 校外教育 学校教育 零距离对接
  
  一、引言
  当今人类社会正在步入一个以信息、智力资源为主要因素的智能经济时代。世界各国的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科技教育和人才培养的竞争。当前,我们的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对青少年的科技教育和人才培养。不但在全国的中小学中实施科技教育,而且还投入大量的资金,整合资源,组织人力在校外对青少年实施教育。然而,校外教育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对青少年怎样实施校外教育?校外教育和学校教育怎样实现功能互补与相互促进?对此,笔者根据自己的一些校外教育实践活动,就二者零距离对接提出了几点思考。
  二、校外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
  1.世界科学教育的改革趋势
  当前,世界科学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变“以知识体系为中心的科学结论教育”为“以探究为中心的科学过程教育”,强调在过程中学习,这正在带动整个教育的全面改革。以“探究为中心的科学教育”正在成为国际科学教育改革的主流,也是科学教育的发展趋势。强调在过程中学习,正在带动整个世界教育的全面改革。
  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相继进行了教育改革,把最初的只传授科学知识过渡到更注重科学精神和科学能力的培养。英国、法国、瑞典、墨西哥、西班牙等许多国家都在全面学习和借鉴美国的理论和经验,研究制定本国的“以探究为中心”的教育纲要和课程。
  2.中国科学教育改革的进展
  众所周知,长期以来,中国中小学生课程结构单一,课堂教学一统天下,对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提高素质具有重要价值的社会实践活动往往被束之高阁。2001年,国务院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2005年,全国所有中、小学都以开始实施新课程;2006年,又有十个省份进入普高新课程实施。这次课改,从小学至高中一律设置“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强调通过参与社会实践,以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学校与校外教育场所的密切联系与合作,改变封闭办学、脱离社会的不良倾向。
  200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公益性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是与学校教育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实践课堂”,我们要“积极探索建立健全校外活动与学校教育有效衔接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现有校外活动场所的作用,努力解决“校外活动与学校教育衔接不紧密”的问题。为此,各校外机构开始有目的地研究和探索校内外相结合的方式和途径。
  3.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零距离对接的具体要求
  (1)理论政策要求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任务。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关键的环节。它承载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培养未成年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具有适应时代发展变化的综合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以及从事各种专业技能的光荣使命。就此而言,仅靠校内有限时间的教育和教学是不够的,还需校内外教育相互联系,同步发展。
  中办发[2006]4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中指出:“积极促进校外活动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要把校外活动列入教育教学计划,排入课程表,切实保证活动时间,逐步做到学生平均每周有半天时间参加校外活动,实现校外活动的经常化和制度化,要把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校外活动以及学生参加校外活动的情况,作为对学校和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的重要内容。”
  国家《科学素质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改变学校科技教育过分强调分科教学、缺乏全面完整的科学技术素质培养,完善中小学科学教育结构,培养学生科学技术学习过程方法与社会科技资源紧密联系的学习习惯,丰富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学习经历,加强对青少年创新意识的培养。
  (2)实践应用要求
  通过实践、探索和认识,我们可以预见到利用科普教育资源可以使中小学课程实施体系产生质性转变,学生联系科学情景开展探究活动的理念有极大提升,为实践体验、方法能力和情感态度的培养增添了全新渠道。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校外教育的实践有不同的要求。
  要求小学生初步了解学校附近科普教育基地分布,对若干科普教育基地的资源结构和特色有一定了解;具有在教师指导下解释与整理科普基地中相关科技知识问题的基本技能;知道在课堂教学时应该联系基地中的相关知识内容开展学习,并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对科普教育基地的学习内容具有兴趣和好奇心,对科普教育基地有关知识内容敢于提出认为需要探究的问题;乐于和同伴一起参与在科普教育基地中进行的探究实践活动;在教师组织下,能够在集体的合作学习中倾听他人意见、交流自己的认识。
  要求初、高中学生了解本地区主要的科普教育基地分布,能说出考察过的科普教育基地的资源结构和内容特色;能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相关的练习,具有解决一些科技知识问题的基础能力;能根据一定的要求联系基地相关知识解释或拓展课堂教学有关学科的学习内容;能发展对科普教育基地知识学习的兴趣,并具有一定的探究意识;能关注科普教育基地的情景变化;乐于提出问题并进行实践探究;能积极参与在科普教育基地中组织的合作学习活动,并注意了解他人的意见、发表个人见解,投入有主题的交流活动。
  要求高校学生对本地区主要科普教育基地分布、资源结构和项目特色有比较清晰的了解;有能比较熟练地应用不同科普教育基地的环境条件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基本能力;能主动联系一些基地中的情景与知识在课堂中开展相关学习,并能简要地解释一些知识的应用价值;能选择科普教育基地的相关资源主动开展学习,并促进自己个性的完善与发展;乐于和同伴一起在科普教育基地中寻找一些问题,并参与实践探究活动;能对在科普教育基地的探究活动进行必要反思,主动提升自己的探究意识和能力。
  4.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零距离对接的初步实践
  近几年,国内许多校外教育机构与校内教育机构紧密结合,积极实践,努力探索,努力搭建校内外教育交流平台,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笔者以体验式学习为例,简述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零距离对接的初步实践。所谓体验式学习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创设一种情感和认知相互促进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有效地获得知识、获得情感体验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如何将“体验式学习”运用到校外教育活动过程中呢?北京气象科普馆开展的“气象科普进校园”、北京农产品质量安全学会开展的“科普实验室教育基地”等科普教育活动为此作了一次探索式的尝试。“气象科普进校园活动”是由北京市气象台、北京科协、北京市教委等联合发起的一项科普活动;“科普实验室教育基地”是由北京农产品质量安全学会与北京农产品质量检测与农田环境监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科普活动,工作的关键是使校外资源与学校教育特别是科学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相结合,促进校外科技活动与学校科学教育有效衔接。
  “体验式学习”主要包括“多情景体验”、“参与体验”、“情趣体验”等形式。
  北京气象科普馆的“气象科普进校园”活动主要体现了“体验式学习”中的“多情景体验”形式,指为学生提供多维度、多方面、多角度的教学情景,不同的情景会产生不同的体验。“气象科普进校园”是由北京气象科普馆和北京市第十八中学共同执行的。气象小组共由20名北京十八中2007级高一年级的学生组成,本校地理教师在北京市气象台专家的指导下自行编写了气象校本教材。2008年上学期,共进行了近20课时的气象科普教育活动。活动中的多情景体验体现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在这近20课时内设置了丰富的活动内容,主要有地理老师按课表主讲气象与气候学内容;每个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与气象有关的话题做一个5分钟报告;学生自己动手去校园气象站观测气象要素,记录、观察、分析并绘制出气象要素变化曲线图;最后是考试和点评。这样安排下来,每次课程对学生来说都是一个新的情景、新的体验。这种变式情境的利用,打破了以往常规式的学校课堂气氛,突破了程序化安排,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方式,使学生赏心悦目,有一种新奇之感,并想积极尝试和体验。课程的最后一次安排考试和评比,考试的内容全部在老师的讲课范围内,而且每个同学讲的内容至少有2道考题出现在试卷中。这样一方面,约束了学生的课堂纪律和行为,保证了教学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学生会因为自己的讲课内容包含在试卷中而产生一种自豪与责任感,这对学生来讲会产生一种情绪的正效应,这种情感无疑会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
  “科普实验室教育基地”主要体现了“体验式学习”中的“参与体验”形式,主要是指学员通过自愿参与体验活动,交流各自的思想体会,形成一项有个人意义的体验,并带到下一次学习实践中。北京农产品质量安全学会为高校学生提供实践机会,目前已与吉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可让高校学生参加部分科研工作,这样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会实际,获得第一手信息,借助已学的知识和学校的各种教育资源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归纳,发现问题,通过积极探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建议。
  5.校外教育和学校教育零距离对接实践的初步思考
  总结校外教育工作实践,我们可以充分认识到,校外活动与学校教育的衔接应是通过活动为载体实现的。活动的开展、活动的内容等内容的选择都不离开学生的参与、教师的协作、教育资源的共享以及管理体制的正确引导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是相对统一的。为实现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的零距离对接,笔者根据实践情况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1)校外教育在时间和方式上应避免与学校教育产生碰撞
  从时间上来看,学校教育是在特定时间段进行的,而校外教育则是在这个时间之外,像公休日、节假日,特别是寒暑假,都是校外教育开展活动的集中时间,近年来由于父母工作压力大,无法保证接孩子放学,所以学校下课后至父母下班前也新成为校外教育的黄金时间。从方式上来看,由于学校教育作业压力大、课业负担重,校外教育应该以一种轻松的方式,让学生在一种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实践,特别是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新时代,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衔接方式也应向着多元化传播途径发展。例如,网络教育就使学生接受校外教育的空间更大、形式更丰富、时间地点更自由。此外,校外教育可以以校内新课程实践提供试点的方式,拓展学生的学习时空,完善学习方式,为课程改革增加更加坚实的操作力,引导学校和教师改革课程的实施形态,重视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对学习情景的创设的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提高在真实情景中体验知识生成与应用的能力,增强学生对学习资源和学习内容进行“问题化”、“结构化”的处理与认识能力,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的任务,为实践学校教育课程改革“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奠定新基础。
  (2)在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平衡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校外教育特点
  从学生的知识技能需求来看,学校教育实施的是统一的教学大纲和内容,对于青少年来讲更多地是满足了社会对青少年成长的要求,构建了学生的共性知识能力体系,而学生的个性知识能力体系则需要校外活动开辟空间来完善。校外活动注重实践原则,活动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人,对学生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校内外教育的有效衔接,避免重复教育,针对青少年的不同需求营造和谐的教育结构是很重要的。从学生的心理需求来看,学校教育中同伴多是同龄人,作为学伴、玩伴,学校教育中同龄人之间的友情十分珍贵。校外活动中的学生年龄层次可以不同,因此,在校外活动中,同学们不仅能体验到同龄人之间的友情,有时还会感受到兄弟姐妹间的情感。
  (3)建立和完善校外教育政策保障和工作运行机制
  首先,要建设学校利用校外教育基地资源的协同性组织。学校教育利用校外教育基地资源必须有专门的组织保障。在市、区县两级政府领导下,教育与相关行政职能部门应有一定责任人组成领导小组,两者相应部门的专门人士组成工作小组。在工作小组的统筹下,组织学校与有关校外教育的场所结对,这种跨行的协同性组织是推进本项工作的必需。
  其次,建立利用校外教育基地资源相关机构与人员定期例会制度。与校外教育基地资源利用项目相关的领导与工作协同组织人员必须有定期例会沟通制度,其中包括上述领导小组、工作小组以及具体学校与校外教育基地的协调小组等不同级别的例会,有定时间、定内容、定人员的制度性要求,确保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并讲究实效。
  (4)充分挖掘新资源、整合已有资源,有效增补校外教育资源
  首先,要深入分析校外各类资源特点,充分了解其功能性特点,明确其开发思路,挖掘其作为校外教育基地的潜在价值,寻找与校内教育的整合点。近年来,成立了很多学术性社会团体。例如,北京农产品质量安全学会、北京气象学会、北京农业信息化学会等,他们集中了就职于不同性质、不同工作单位的同一学科、专业或行业的科技工作者,他们能够把握本领域时代脉搏,掌握本领域前沿技术,充分利用这些学术性社会团体,可为校外教育开拓良好资源。
  其次,有效整合已有校外教育资源,促进已有科普教育基地资源层次化和网格化建设,并增强其对青少年开展科学技术普及活动的互动性与教育性,探索和建立科学技术普及教育领域社会资源和学校课程资源的整合机制,发挥其对广大学生科学素养教育的特殊功能,使各科普教育基地成为广大青少年学生开展科技活动、进行社会实践的最好场所之一。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校外教育是相对于校内教育而言的,是校内教育的重要补充、延伸和拓展;是家庭教育的连接;是社会教育的支持。但校外教育必须有它自己的特点,必须与学校、社会教育协调发展。发挥不同的功能促成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是校外活动与学校教育有效衔接的本质内涵。总结和创建与学校教育有效衔接的机制,对于丰富科普场馆、科普实验室的活动,拓展青少年的视野,推动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
  [2]中国教育学会少年儿童校外教育专业委员会.现代校外教育论.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2001.
  [3]青少年校外教育工作者培训指导用书编写组.校外教育机构管理人员培训手册.北京:中国儿童出版社,2003.
  [4]赵才欣.科技、体育骨干教师培训.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