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高职专业教育现状 高职学生网络生活现状调查与原因探讨
 

高职专业教育现状 高职学生网络生活现状调查与原因探讨

发布时间:2019-01-18 03:44:51 影响了:

   [摘要] 笔者随机抽取了本学院559名学生,主要采取调查问卷及与老师和同学的交流,了解网络对学生的学业,就业,行为,价值观等都有哪些影响,并分析了原因。   [关键词] 网络 高职学生 生活现状
  
  2008年7月24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6月底,我国宽带网民数达到2.14亿人,跃居世界第一位。
  随着互联网在高校校园的日益普及,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迫切地想知道高职学生上网都浏览些什么,网络内容对他们的学业,就业,行为,价值观等都有哪些影响。为此,我们随机抽取了本学院559名学生,主要采取调查问卷及与老师和同学的交流了解上述内容,为建造一个更适合高职学生的网络环境,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等技能型人才提供参考。
  一、高职学生网络生活的现状调查
  为了真实了解高职学生的网络生活以及网络对男女生影响是否存在差异,我们以不记名,只标注年级、性别的方式,随机抽取了学院559名在校学生。通过问卷,总计20道题的反馈以及对毕业班学生和班主任老师的交流,反映出高职学生的网络生活状况如下:
  1.高职学生上网是一种普遍现象
  其中,女生在上网频率和上网时间上明显低于男生。调查显示,�96.2%的学生都上过网,其中多数同学(67.5%)的网龄超过两年。调查显示,男女生在网龄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可见,高职学生上网已经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其中,51%的男生,每周上网2至3次或者天天上网。52.1%的男生,每次上网2至4个小时。而女生在上网频率和时间上明显低于男生。数据显示,60.9%的女生每周上网一次或者每两周才上网一次或更少。其中,有45.8%的女生上网时间是在2小时以内的。
  2.在网吧和学校机房上网是学生的首选
  其中,男生首选网吧,女生更倾向于机房,但机房对于网吧的优势并不明显。
  调查显示,在网吧和机房上网的学生高达82.9%。其中,47.9%的男生首选网吧,选择机房上网的为36%;女生首选机房上网的占38.8%,选择网吧的占32.2%。通过数据的对比发现,相对网吧的吸引来讲,机房的优势对女生的吸引也不明显。
  3.大部分同学上网能自我有效控制,女生的自制力要好于男生;但仍有少数同学,沉迷网络难以自拔
  调查显示,多数同学在上网时间上能自我有效控制,需要他人提醒或强制离开的仅占8.9%。其中,女生的自制力又好于男生。数据显示,需要他人强制离开网络的,男生占5.1%,女生接近于零。但无论男女生都有个别同学痴迷网络难以自拔。在我们调查的学生中,有7.9%男生,3.3%的女生,只要身体能承受就会无限制上网,难以自拔。同时,在对不健康网页内容抵制上,女生自制力同样优于男生。调查显示,82%女生从来没有浏览过不健康网页,而男生的比例仅为37.4%;有意思的是,经常浏览不健康网页的男女生比例趋同,分别为7%和7.6%。
  4.网络主要被学生用于娱乐,聊天交友
  调查显示,60%的同学上网主要是看电影,听音乐,玩游戏,聊天,交友,解闷等。其中占据男生时间较多的依次为:游戏,看电影听音乐,聊天交友。占据女生时间较多的依次为:看电影听音乐,查找学习资料,浏览新闻资讯,聊天交友。可见,无论男女生,网络更多的被大家用于娱乐,交友。主要用于学业和浏览新闻资讯的寥寥。男生比例仅为15.2%,女生为22.8%。
  5.网络对多数同学的学业正面效用有限,对学业的负面影响,更多的学生主观认识不足
  调查显示,只有18.1%同学认为,目前网络对学业有帮助。高达�75.6%的同学认为,网络丝毫不影响或较少影响了学业。综合多数高职生网龄两年以上,每周上网2~3次,64%的同学都有过上课上网的经历并主要用于娱乐交友的调查分析,我们认为,网络对学业的负面影响学生本身认识不足。
  6.朋友、亲人是学生摆脱不良情绪,也是帮助其求职就业的主要对象
  在生活中遇到问题,70.3%的同学会求助于亲人,朋友缓解或释放不良情绪。将近50%男女同学都认为,朋友是他们首先求助对象。网络对学生求职就业的影响,学生的主观期望与客观实际存较大的偏差。调查显示:42%的同学对网络求职就业给予厚望,但通过与毕业班同学的交流,我们了解到,更多的同学是通过亲朋介绍,学校的推荐,毛遂自荐找到工作的。更有41.9%学生认为,网络对他们求职就业帮助一般,成为鸡肋。
  7.网上内容的可信度整体偏低,网络内容难以改变多数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念
  调查显示,56%同学认为,网络内容的可信度仅为50%,仅有26.4%的同学认为,网络可信度为80%以上。68.8%的同学认为,网络内容对其思想或价值观的影响不大。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多数学生能理性对待网上内容,网络内容对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或价值观帮助不大与网络内容可信度低有一定联系。调查也显示:一旦网络内容被同学高度认可时,高达�80.9%的同学会关注或积极响应网络倡议。
  二、原因探讨
  通过上述调查反馈,我们看到,上网虽然已经成为高职学生生活中一项重要内容,但它并没像老师,家长所期待的那样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相反,它更多地沦为多数学生娱乐消遣,排遣寂寞的一个手段或工具。为什么满载发达信息,检索快捷的网络,对高职学生学业的提高,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崇高的理想,信念,价值观的形成,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呢?我们从以下方面进行探讨:
  1.家庭原因
  现在的高职生都是90后的孩子,独生子女居多。“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在这一思想指引下,许多家庭都给孩子买了电脑,但对孩子何时上网,上网时间,浏览的内容关注不够,且缺乏必要的提醒和指导。调查显示,49.7%的家长对孩子上网完全不干涉,另有10.4%的家长持一概排斥的态度,这都是不可取的。还有部分家长本身缺乏良好的上网规范,一有时间就坐在电脑前玩游戏,聊天,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等等,久之就给孩子带来负面示范作用。作为学生的第一任老师,我们在对孩子上网进行必要的提醒和指导的同时,更要规范自身的上网行为。
  2.学校原因
  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的主战场。学校的有效管理对于学生的成才和就业,行为及价值取向的影响至关重要。通过调查暴露出学校的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
  (1)硬件及管理的问题。调查显示,网吧上网是学生尤其是男生的首选。虽然女生首选机房,但机房对网吧的优越性并不明显。为什么学生舍近求远上网呢?通过学生访谈得知,学校的电脑数量面对庞大的学生需求显得有些紧张。同时在硬件配置,网速,环境舒适度等方面难以与网吧媲美,致使学生去网吧上网。众所周知,网吧人员混杂,网络内容良莠不齐,在利益的驱使下,网吧管理者必然对学生上网内容置若罔闻。在学校机房硬件难以与网吧媲美的情况下,如何发挥学校机房优越性,把广大的学生吸引到校内上网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问题。毕竟在校内上网,才有利于我们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引导,充分发挥网络积极作用,为创建和谐、健康、绿色的网络环境提供平台。
  (2)学生及学籍管理不够严格。虽然学校对学生及学籍管理有严格规定,但在执行中往往不能严格执行升,留级和毕业标准。由于生源的不断减少,加上高职院校竞争的激烈及经费的紧张,造成职业学校一般不想轻易开除或处分学生。这样容易给学生造成一种误导:认为在学校混上3年就可以拿证,考试不及格早晚会补考通过,无须努力学习即可轻松毕业。造成极个别同学终日沉溺于网吧-宿舍之间。虽然这只是较少一部分,仅占调查人数的6.1%,但它的负面示范和带动效用在校规不能被严格执行的条件下会被复制和放大。高达63.9%的学生都有过上课时间上网的经历即是明证。
  (3)教职工对学生网络生活管理关注不够。很多的教师上课才来,下课即走,只管授业,不管育人。要么认为,高职生已经是成人,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要么认为,德育工作只是德育教师的事。特别是在学生上网问题上,极少有老师包括德育老师对学生进行有益的指导。在与学生谈话中了解到:学生认为老师对学生网络生活的指导是非常有必要和有益的。尤其是网络对高职学生“三观”形成及潜在威胁,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增强网络免疫力等方面教师指导的太少。这既反映了广大教师尤其是德育教师对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重视不够同时学校本身对学生的网络生活的教育也缺乏一个系统的安排,仅仅依靠学生本身的自制力去抵御不良网络内容的侵蚀确实有些势单力孤。
  3.社会原因
  (1)网络法规和技术监管不完善。互联网的开放性、平等性和互动性为高职学生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网络环境。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里,大家可以尽情展示个性,发挥想象,追求自我超越,体验自我成功。由于网络法规建设的滞后和监管的漏洞,加之网络的隐蔽性和无约束性,助长了部分学生的侥幸与放纵心理。调查显示:7%的男生,7.6%的女生经常浏览不健康网页;21.9%的学生上网既沉溺游戏。这与网络法规建设滞后,技术监管不严有直接关系。久而久之,容易引发青年学生违法犯罪。
  (2)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今日的校园不再是封闭的“象牙塔”,学生也不仅仅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莘莘学子。享乐,拜金,浮躁,急功近利等不良社会风气同样会浸染校园。在不良风气的浸染下,丰富与快捷网络资源不仅没有开拓学生全球视野,反而滋长了学生弄虚作假和急功近利的心理。有的学生公然在网络上寻人替考或是替人代考;有的学生,利用网络完全剽窃他人的研究成果等不一而足。网络不仅没有成为学业上的推手,反而成就了浮躁的学风。
  4.学生自身原因
  内外因辨证关系告诉我们: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打铁首先自身硬,即使外界存在不利因素,学生自身如果有崇高的理想,信念,良好的行为习惯,较强的心理平衡和自控力的话,也能进行有效的防御和抵抗,充分汲取网络精华,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在我们的调查以及日常的教学中发现,学生自身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理想,信念,目标缺失。理想与信念是人生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是促使人前进和奋斗的精神动力。在我们日常的教学中发现,部分学生经过了3年紧张有序的高中生活后,带着理想和憧憬,步入了大学校园。然而现实中的大学生活与学生理想中的生活往往有着较大的差异,甚至强烈的反差。一些同学不是积极适应大学生活,迅速调整方向和目标规划,而是一头扎进网络,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里演绎完美的人生。这与部分同学缺乏崇高的理想,信念,及较强的心理调试能力有关。还有的同学本身就缺乏明确的目标。高中大部分同学的短期目标是清晰的,就是继续深造。在学业的压力及学校的严格管理下,绝大多数同学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大学是以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为主的管理模式,没有了升学的压力,让很多同学变得无所适从。究其根由,这与同学本身缺乏整体目标规划有关。没有了目标,自我的放松,使部分同学不得不靠网络排遣寂寞。
  (2)缺乏自信。说是大学生,但高职生们较少有一般大学生那种“天之骄子”的自豪感。很多同学认为:“高职生就是失败者的代名词”。“就业形势这么紧张,本科生找到理想的工作都难,何况高职!”在这种自卑心理影响下,部分学生不是积极学好专业知识,掌握一技之长,积极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而是借助网络逃避或麻醉自己。
  (3)人际交往障碍。90后的学生,很大一部分是独生子女,据我们课下调查,独身子女的比例为25%左右。这部分学生习惯的是更多的来自家庭长辈们的单向的关爱。从原来熟悉的环境来到全新的学校,面对张张崭新的面孔,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接纳别人亦让别人很好地接纳自己,让部分学生手足无措。而人是需要朋友的,尤其是遇到困难或情绪不良时更是如此。将近50%男女同学,都认为朋友是他们首先求助对象。在这种情况下,存在交友障碍的同学更容易转向网络,试图在虚拟的网络中寻找精神的慰籍和心理的平衡。
  (4)对网络的负面作用缺乏足够的重视。在我们的调查中,75%以上的同学都认为,网络对他们的学业,生活,思想没任何影响。当多数同学上网不过是用来娱乐,聊天,解闷时,网络的正效应确实有限。但从没浏览过不健康网页,从不上课上网,下线还想着网上事情的同学比例依次为54.4%,36%,75.5%,这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只能说,学生的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不符,低估了网络的负效应。由于高达80.9%的同学会积极关注或响应他们认可的网络内容,所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网络的正负效应,涤清网络内容,促进学生科学、有效地使用网络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5.网站自身问题
  《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止2008年8月,中国网站数量已达191.9万个,年增长率达到46.3%。与网站,网民这种快速增长的势头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有关网络的法规建设及监管却相对滞后。在利益的驱动下,很多网站靠网络游戏,聊天室,色情影片及不负责任的言论吸引观众眼球。在强大搜索工具的帮助下,自制力不够强的学生很容易痴迷其中难以自拔。目前,商业网站信誉度普遍不高,网络内容可信度差,自然难以发挥对学生的正面引导,教育等功效,反而是充斥着大量的色情,暴力的网络游戏的网站把个别学生引向歧途。
  网络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伟大成就之一。一方面,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精神生活与交往空间,但同时网络世界里的不良信息,同样会使一些学生的价值观与道德意识发生逆转,甚至违法犯罪。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我们不仅要从治理社会大环境入手,也要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同时,学生也要积极加强自身修养。只要政府、学校、家庭、社会、高度重视并形成联动机制,真抓共管,创建和谐、健康、绿色的网络环境不是难事。
  
  参考文献:
  [1]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2]方风.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危害性及其对策探讨.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