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发布时间:2019-01-19 04:02:05 影响了:

  【摘要】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鼓励他们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主动地进行学习,就等于让学生掌握了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本文阐述了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教学学习的特点,加强学生自己学习的能力,在教学中应确定学生主体地位,变教学为导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开拓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使学生不断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创新;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如何实现完成教学任务,就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数学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包括两个方面:第一,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要我学,我要学才是一种主动学习方式。第二,自主学习是一种独立学习。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并养成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因素。�
  在数学教学中,只有那些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与兴趣的教学;只有那些能够带给学生理智的挑战的教学,只有那些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的教学,也只有那些能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的教学。才能有效地增进学生的发展,让学生感到茅塞顿开,豁然开朗,表现为怦然心动、思路敏捷。�
  初中阶段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要为终身学习或今后工作打下基础,给学生一种方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单纯的知识传授要重要。�
  1.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比知识传授更重要
  把课堂教学作为突破口。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主渠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必须学会摆脱对老师的信赖、盲从的心理,努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在老师的指导之下进行有效的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是学会听课,学会做笔记,学会规范地写作业,初步形成一些必备的学习能力,为自主学习奠定基础。�
  2.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必须增强参与意识
  当学生萌动参与意识时,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各自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化、循序渐进地使他们增强参与意识。在教学时,教师应尽量把教学目标具体化,给他们可以“看”、“问”、“思”、“议”的机会,精心选题。既坚持“起点低、坡度小”的原则,照顾班级的大多数学生;又选编一些综合性强的题以满足基础较好的学生,使人人都获得成功的满足。�
  3.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必须尊重学生个性
  教师教学时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思想情感、意志和行为方式。教师在完成一节课的设计并按其进行教学时,往往认为学生是被动地接受,这样久而久之会扼杀学生的思维意识和创新意识。如果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一定的权力,情况就不一样了。比如我在讲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时,有这样一个题目:大小两数之和是60,差是20,求这两个数?�
  没等老师说话,学生们个个举起手,其中一个同学回答,大数为(60+20)/2=40,小数为(60-20)/2=20 。“这是小学的算术方法,这种方法解决这类问题很好,即简单又方便。”老师说。另一个同学又迫不及待地回答,设大数为x,则x=(60+20)/2=40,小数为x-20=40-20=20。老师说:“这位同学敢于思考敢于探究,这种精神很好,他只是在第一种方法的基础上左端加了一个x,这样就便于我们从算术方法过度到了代数方法,这是很了不起的一大进步”。这时同学们显得很兴奋,接着通过老师的引导同学们的争论得出如下解法:�
  解 设:大数为x,则小数为60-x,根据题意得�
   x-(60-x)=20�
   x-60+x=20�
   2x=80�
   x=40�
   ∴小数为60-40=20�
  这节课老师给了学生足够的时间充分思维、充分发挥、充分想象,对学生的方法有了充分了解,同时也尊重了学生的意见,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学生们也因为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真正体会做学习主人的快乐。�
  2.数学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尝试
  教师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数学知识,只不过是问题的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必须注意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数学课堂教学,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当今时代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数学科学内在规律的体现。�
  2.1 激发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兴趣是一个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一个人当他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主动地、积极地、执着地去探索。我国著名的数学家陈景润在中学时代,听了宋元老师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介绍,激发起强烈的兴趣,因此树立雄心壮志,几十年如一日,含辛茹苦,终于摘取了数学皇冠的明珠。如果学生对某一学科发生兴趣,无论是多么困难他总是会兴致勃勃。所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靠的是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
  兴趣从哪里来?这是每一位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如果教学只是“照本宣科”、“知识搬家”绝不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而一味迎合学生的口味随意猎奇,也不能激发学生的认知态度。因此,首要的问题是教师要把学生当成认知的主人,充分发挥他们在认知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把抽象概念、深奥的原理展现为生动活泼的事实或现象,学生从中受到启发,产生好奇心才能通过自己的智慧活动,去发现认识对象的奥秘,产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2.1.1 以知识激趣。
  科学本身就是兴趣的源泉,教学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对学生来说都有一定的吸引力。教师要充分利用科学知识本身的美,引导学生发现美、利用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多边形一节时,首先利用由一些多边形组成的各式各样的漂亮图案,让学生找出不同的几边形,让学生有直观理解后再让学生形成兴趣,最后引起对图形进行研究的动机,有了自主学习的意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1.2 以歌诀激趣。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数学歌诀,引起学习兴趣。如在教解不等式时,可利用“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取中、矛盾空集”的歌诀,在解三角函数定义时,直角三角形中的三角函数定义可简化为“对斜、邻斜、对邻、邻对”;几何添作辅助线可利用“中点找中点,连成中位线” ;“三角形中有中线中线延一倍” ;“相交两圆连公共弦,相切两圆分切线”等歌诀,将这些歌诀引入课堂,活跃课堂气氛,强化教学艺术,同学们用这种方式 辅佐学习,可以增强记忆效果,提高学习兴趣。�
  2.1.3 以疑问激趣。
  朱熹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数学教学中,通过恰当的质疑问题,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注意力和求知欲,诱导兴趣。例如,关于讲解因式分解的拆项和添项时,如果机械地直接地讲学生就会觉得枯燥无味,而且印象不深,反之就会收到较好的效果。教师可以请两名学生到黑板上分解x�6-y�6。叫甲先用立方差公式分解,让乙先用平方差公式分解,结果如下:�
  甲:x�6-y�6=(x�2)�3-(y�2)�3=(x�2-y�2)(x�4+x�2y�2+y�2)=(x+y)(x-y)(x�4+x�2y�2+y�4)�
  乙:x�6-y�6=(x�3)�2 -(y�3)�2=(x�3-y�3)(x�3 +y�3)�
  =(x-y) (x�2+xy+y�2) (x+y)(x�2-xy+y�2)�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当学生做完设问,两种不同的方法,分得的结果为什么不一样,怎样才能相同?通过这样的设问使学生都知道x�4+x�2y�2+y�4还可以分解为(x�2+xy+y�2) (x�2-xy+y�2),那么怎么分解x�4+x�2y�2+y�4呢?这样一问,很快就激起学生的探究心理,让学生自己去尝试、联想、推测,最后给出添加项的方法,使学生掌握了运用添项去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只有充分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兴趣,才能使教师从挖掘教材内容上,从组织内容形式上,从选择教学方法上多下功夫,使教师的教学艺术水平达到引人入胜的境地。�
  2.2 营造氛围,调动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要营造良好的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和培养创新精神的基本前提。�
  2.2.1 创造机会,全员参与。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之间智力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的数学教学不是为了消除学生间的个体差异,而是力求实现差异发现。即要促进“尖子生”的发展又要促进“中等希望生”的发展,让不同学生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得到充分的发展。要使各类学生都得到发展,必须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离开了参与又何来发展呢?然而传统的教学中往往是“尖子生”主动积极参与,“学困生”被动消极旁听,而改变这种弊端就要求执教者必须善于创造机会,促进学生全员参与。例如我在教“工程问题”的应用题时,课本例题:“一项工程由甲工程队修建需要20天,由乙工程队修建需要30天,两对合修需要多少天?”要让学生尝试解决这个问题,对学困生来说,困难不在于对工作总量除以工作效率等于工作时间,这一数量关系的掌握,而在于把具体的工作总量看做抽象的一,把工效用抽象的分数(几分之一)来表示,这是因为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强,离不开具体形象的支持。为此我将例题改为:“修一条1200米的公路,由甲工程队修需要20天,由乙工程队修需要30天,两队合修需要多少天?”这样使部分“学困生”能借助具体数量列出算式:1200÷(1200÷20+1200÷30);由抽象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则能理解,20天完成的工作总量,那么每天完成全工程的1/20…从而得到1÷(1/20+1/30).使学生能依据已有的认知结构去理解新知识。�
  2.2.2 合作学习,引发自主。
  以往学生学习是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这是一种被动学习的表现,学生满足于对知识的扎实巩固,满足于讲、听、练的机械重复,从这一点说,以往的教学模式,埋没了学生的爱好兴趣,扼杀了学生的个性,抑制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是给出例题,老师讲出例题答案,让学生机械地去记、去学,没有思考的时间、机会,失去了主动,而现在的课堂教学,提倡合作学习、提出问题、创设情境,让学生猜想讨论,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看法,跟老师一起归纳出答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这样合作学习,就象一股春风唤醒了学生心中久已搁浅的主观意愿,就想一块肥沃的土地孕育着学生不同的个性,就象一汪甘泉滋润着学生“我要学”的渴望,学生不再是孤立地被动地接受,而是协作地主动地探究,不再是简单地机械地回答,而是自主的积极的置疑,合作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引发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逐渐地从学会变成会学。培根曾说:教育是一种早期习惯的培养,合作学习就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会学习的习惯。�
  2.3 教给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英国著名科学家达尔文也曾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真正做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必须在教学中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使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学习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首先教师要把主动权教给学生,要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以及自制和自学能力,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以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励学生的学习意志,使学生在学习中始终处于情绪饱满,积极思考的主动状态,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其次,为了使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教师把指导学习方法作为教学任务之一纳入教学过程,根据教育发展趋势,逐步培养学生做到带着问题听课,在现知识的基础上做作业,并且善于总结,把所学的知识技能系统化,具有初步的驾驭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做到了这些,他们就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因此指导学生采取“两先,两后,一总结”的学习方法,即先预习后听课,先学习后做作业,每堂课学的知识要总结。随之而来的是教师必须使自己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相适应,日积月累,学生会想、会学,思路开阔,形成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自主性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未来的教育变革。发展必然会重视和实现自主学习。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观念不仅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而且使学生在课程和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重新的确认,学生个人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立价值得到体现。在教师主导地位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只有经过自己实践与思考,才能达到真正获取知识和发展智能的目的,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积极地学习,让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提高。
  �收稿日期:2011-05-26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