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对田野考古实习教学内容\考核方法及相关问题的探讨】
 

【对田野考古实习教学内容\考核方法及相关问题的探讨】

发布时间:2019-01-21 04:13:54 影响了:

  摘要:田野考古实习课是高等院校考古专业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的必修课程,其教学目标在于使学生全面掌握现代考古学田野工作的理念、方法和技术,具备独立开展田野工作的能力,为将来从事考古学研究奠定扎实的基础。因此,该课程在考古专业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田野考古实习;教学内容;考核方法;问题探讨
  
  田野考古实习课是高等院校考古专业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的必修课程,其教学目标在于使学生全面掌握现代考古学田野工作的理念、方法和技术,具备独立开展田野工作的能力,为将来从事考古学研究奠定扎实的基础。因此,该课程在考古专业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由于该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教学,目前尚没有统一的教材,因而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盲目性。鉴于此,笔者依据新颁布的《田野考古工作规程》(以下简称《规程》)的具体要求,结合多年指导学生田野考古实习的教学经验,谈谈田野考古实习课的教学内容、考核方法和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以期该课程教学更加科学规范。
  
  一、田野考古实习课教学内容
  
  掌握田野考古的各项技能是考古工作者的必备素质,也是用人单位录用考古专业毕业生的重要依据。因此,田野考古实习课在考古专业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田野工作、资料整理和撰写、室内整理与编写实习报告四个部分。
  1.田野工作。田野工作主要包括考古调查、考古发掘、遗物收集、样本采集和资料记录等环节。
  考古调查分为区域系统调查和单个遗址调查。区域系统调查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全面系统地记录调查区域内遗迹、遗物的分布状况,探索区域聚落形态的特征与演变、复杂社会的形成与发展、人类活动与环境的互动关系以及资源的获取与利用。单个遗址调查的主要目标则是通过对单个遗址的详细调查,了解遗址的环境特征、景观布局、分布范围、堆积特点、功能结构、文化性质、保存状况等信息,建立遗址档案资料,为考古发掘和遗址保护工作提供必要的基础资料。由于田野考古实习课的实习时间仅有一个学期,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较大范围的区域系统调查,因此调查工作主要以单个遗址调查为主。学生在调查时要仔细观察地面上的断崖和沟渠等剖面,必要时可以进行适当的钻探,以探明遗址的范围、地层堆积的层次与深度、遗迹遗物的分布状况等,为选择合适的考古发掘地点提供参考。
  考古发掘是在考古调查的基础上以探方为基本单位进行的。多数情况下,探方的方向均取正方向。探方的范围一般以5米×5米为宜,堆积现象简单或规模较大遗迹的发掘也可以采取10米×10米的。进行考古发掘必须以地层学为依据,遵循严格的操作程序,同时按照实际情况做好文字、绘图、拍照、录像等记录工作,按单位收集遗物。地层也称文化层,多数情况下都是些颜色不同、质地有别的土状堆积,其成因既有古代人类活动短期行为一次性形成的,也有古代人类长期活动而逐渐形成的。发掘时只要仔细辨认土质土色和包含物,或是依靠手铲刮面的手感,基本上可以将比较复杂的文化堆积区分为不同的层次。一般来说,文化层划分不宜过细,尤其是对于古代人类长期活动逐渐形成、土质土色极为接近而难以区分的文化堆积更是如此。有学者认为,对这类堆积的处理可以在同一层内按一定的水平厚度划分为若干层次,给予临时编号,记录相关内容和出土遗物,留待日后室内整理时再作取舍。就目前的田野发掘技术和水平而言,这种方法还是比较可行的。
  堆积单位和遗迹单位是考古发掘中观察、发掘、记录工作的两个核心概念。堆积单位是发掘现场可区分的最小堆积,是田野考古工作中发掘、记录的最小单位。遗迹单位由一个或多个堆积单位组成,是相对完整的功能单位。由于人类活动必须以当时的地表为依托,因此学生在田野发掘中应注意把握堆积间的界面,引入“生活面”和“地面”的概念,利用聚落考古的理论与方法,尽可能地揭露出当时人们活动的地面,区分不同的堆积单位和遗迹单位,整体观察与分析遗迹的分布情况,揭示聚落的布局与特征,以复原当时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状况。
  遗物收集和样本采集的种类包括人工遗物和自然遗物。人工遗物指由古代人类制造、加工或使用的物品;自然遗物指遗址内与阐释古代人类活动有关的动植物、矿物遗存等,包括人类遗骸、动物类、植物类等有机物遗存,以及烧土、土壤、沉积物等无机物遗存。遗物的采集必须保证系统性、针对性和有效性,要把所有的采集品附上相应的标签,并按最小控制单位分类单独存放。需要强调的是,田野发掘和收集遗物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出土文物进行保护,必要时可根据土壤的强度和文物的大小采取基本提取法、套箱提取法、石膏提取法和聚氨酯泡沫提取法等方法对文物进行整体提取并加以保护。
  田野考古工作的现场记录方式主要包括文字记录、绘图、摄影、录像等,各种记录要求做到翔实、准确,能够客观地反映事实。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多学科的融合,目前的测绘工作已经不能再局限于铅笔和图纸。电子全站仪为我们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它通过发射和接受红外线自动读取记录数据,减少了人工读数的误差,不仅测绘精度高,而且测量速度快,可以让我们提高工作效率。电子全站仪除具有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坐标测量等基本的测量功能外,还具有强大的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功能,并能够通过通讯端口与计算机连接,方便人们直接使用计算机采集、存储、处理数据,绘制矢量化地形图,具有精确性、即时性和多样性等特征。
  2.资料整理和撰写。田野考古实习要求学生对田野工作中获取的文字、绘图、摄影、录像等资料及时整理,并作出全面总结。可以说,资料记录质量是衡量考古发掘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尺。学生在整理资料过程中要重点掌握探方发掘记录和各种遗迹发掘记录要点的撰写方法。严格按照《规程》和考古工地的统一要求撰写全部资料,做到系统全面、翔实可靠、整洁规范。需要注意的是,每一个遗迹和探方都有特点,学生在资料整理和撰写时要实事求是,切忌机械地照抄由考古工地整理的资料样本。
  3.室内整理。学生通过系统的室内整理可以了解与认识探方内遗迹的基本情况和遗物的典型特征以及遗址的文化内涵。首先要全面核校田野发掘的记录资料,根据资料记录搞清探方乃至整个遗址的层位关系,即层与层、层与遗迹、遗迹与遗迹间的关系,列出探方层位关系联络图,从早至晚按单位逐个整理;然后运用地层学、类型学的方法查阅全部资料,确认遗存的相对年代关系,选择层位关系明确、出土器物有代表性的若干组遗迹作为典型单位,由早及晚观察器物(主要是陶器)的变化,分型定式,挑选标准器,确定遗存的年代序列,并反复加以验证;最后绘制遗迹、遗物图,编制器物卡片和各种登记表,为编写实习报告准备基础资料。
  4.编写实习报告。在室内整理结束后,原则上学生要根据整理的结果编写遗址考古发掘报告或简报。但是对于整理考古实习课来讲,由于实践课时间较短,且学生作为实习生还处于初学阶段,因此一般只要求编写实习报告。实习报告的撰写步骤和基本格式同考古发掘简报一致,只是所用的资料范围有所缩小,以编写者自己发掘的探方为主,适当结合相邻探方的情况,独立完成一篇合乎规范的实习报告。
  
  二、田野考古实习课的考核内容与考核方法
  
  野外考古实习结束后,教师需要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对学生的田野工作、资料整理和撰写、室内整理和编写实习报告等方面的实际操作技能进行考查。此外,学生在田野发掘过程中能否有效合理地管理民工也是考查的重要内容。
  田野工作方面主要考查学生的考古发掘技术是否符合《规程》的基本要求,包括地层划分是否合理、遗迹现象把握是否准确、层位关系是否清楚、遗迹清理是否到位、遗物收集和样本采集是否全面规范、现场记录是否及时清晰等。要求学生在发掘过程中必须亲自动手铲切探方四壁剖面,划分地层。常用手铲刮平面和剖面,运用平剖面相结合的原则分析判断遗迹现象。注意相邻探方地层对应,理清本方遗迹之间的层位关系。搞清遗迹的形状与范围,分步进行清理。通常情况下先清理二分之一,区分和把握填土的层次以及遗迹的结构,及时铲切清理完遗迹的剖面,以便观察未发掘部分的地层堆积和遗迹现象。出土遗物的收集应全面、完整,按最小控制单位分类包装,杜绝将陶片、石片和兽骨混装,单独包装出土小件。用于浮选和植硅体分析的土样以及年代测试的碳样的采集应符合《规程》操作规范,采集工具必须干净,以保证样本的纯洁度。而用于体质人类学研究的人骨的收集,最好按头骨、脊椎骨与肩胛骨和肋骨、盆骨、上肢骨、下肢骨五部分进行分类包装,便于实验室分析和研究。所有出土遗物和分析测试样本均需写清标签,包括名称、数量、编号、出土地点和单位、采集时间、采集者和采集目的等内容,出土小件还应注明坐标。现场记录主要包括田野发掘日记、采集标本登记表、绘图和测绘记录。田野发掘日记是其他资料记录的基础,因此学生应按照发掘日记记录要点及时在现场撰写,详尽、客观、清晰地记录当天的工作内容,要求附有必要的遗迹分布草图和重要或特殊器物草图。遗迹清理完毕以及探方发掘结束后要作适当的小结,要文字工整、有较好条理性。采集标本登记表可分陶片石块、分析测试样本和小件三类逐项填写,包括序号、编号、出土单元、采集目的、数量、采集日期、采集者和备注等内容。绘图记录要求翔实可靠,图纸布局要合理,整洁而规范。随着现代考古学的发展,还要求运用电子全站仪测绘遗迹和遗物的三维坐标,基本廓清其空间布局关系。此外,学生在发掘过程中不允许在隔梁上堆放杂物和出土遗物,严禁在探方内丢弃果皮、纸屑和烟头,保证探方整洁卫生。
  民工管理方面要考查学生对民工的管理水平。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组织和领导能力,对民工进行有效的管理,合理分配民工工作并做好协调工作。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学生对工作的安排有一定的把握,对先清理什么后清理什么,或者同时可以清理什么了然于胸,在安排第一步工作的同时要考虑到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在工作过程中要经常对民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提高其安全防范意识,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和民工个人,文明礼貌,不用带有歧视性的语言。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处理好和民工的关系。同时,也应注意与民工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能接受民工的馈赠、宴请等,避免因关系过于亲密而导致管理不便。
  资料整理和撰写方面主要考查学生的探方和遗迹发掘记录、探方发掘记录表、遗迹登记表、出土器物(主要指小件)登记表以及探方总平面图、四壁剖面图、分层平面图和单元遗迹平剖图(或剖视图和透视图)的完成情况。探方和遗迹发掘记录应符合记录要点,要求系统全面,不能缺项。对遗迹现象的初步分析和解释要合乎逻辑、合理可信,并写明原因和依据,同时鼓励在此基础上的合理推测。要认真填写各种表格,对无相关内容的空格打斜线。探方四壁剖面图和分层平面图、单元遗迹平剖面图以及本方与邻方四壁剖面图要相互照应,文字记录的数据也要与图纸的各项内容相吻合。为了避免因时间较长导致发掘者对遗迹形状尺寸、填土层次和包含物以及其他内容的遗忘,或者在发掘过程中出现的漏记、误记等现象,学生应及时撰写所有资料并上交。一般要求单元资料在该遗迹清理完毕后3天内完成,探方资料在本探方发掘结束后5天内上交,遇到大型且形制比较复杂的遗迹时可以适当延长时间。
  室内整理方面的考查重点是学生拼对陶器、统计器物和分期排队等方面的操作技能。多数情况下,田野考古实习地点都是选择新石器至商周时期的遗址,而陶器则是这一时期人们的主要生活用具,也是考古发掘所获最多的一种实物遗存,其时间变化极为敏感。陶器特征的界定是确认考古学文化性质、分期与年代的重要依据,因此陶器的拼对与整理是室内整理阶段极其重要的工作之一。一般来说,要求学生按陶质、陶色和纹饰将陶片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拼对陶器,然后尽可能地复原器物,最大限度地认识与把握陶器的不同特征,为分期排队奠定坚实基础。统计器物主要针对陶器(片),其结果应制成统一的表格。需要注意的是,器物标本号应从该单位已登记小件号后顺编,避免重复。因为分期排队是在探方所有单位整理完成后进行的,所以要求学生选择好典型单位,同时运用类型学研究的横联法和桥联法由早及晚考察器物(主要是陶器)的变化,确定遗存的相对年代关系,并依据层位关系反复加以验证。整理结束后要求学生绘制遗迹、遗物图,编制器物卡片和各种登记表,及时写出整理工作总结,为编写实习报告准备必要的基础资料。
  编写实习报告环节侧重于考查学生对考古发掘简报格式和内容、写作技巧和规范的掌握程度。目前的考古发掘简报格式比较统一,内容主要包括遗址自然地理环境、既往工作历史、此次发掘经过与方法、文化堆积与分期、遗迹与遗物、初步认识等。学生编写的实习报告的格式和内容应与此相同。要求学生的实习报告结构合理、语句通顺、具有较强的条理性和逻辑性,标点符号运用比较得当,引文规范。此外,还应要求附有必要的遗迹和遗物插图。
  田野考古实习课的考查重点是田野工作,同时兼顾其他方面,这就要求学生全面掌握现代考古学田野工作的理念、方法和技术,具备独立开展考古发掘的能力。因此,该课程考核方法应确定考查的各个方面在评分中所占比重。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学生野外考古实习的实际情况,上述五个方面所占比重大体应为:田野工作占50%,民工管理占10%,资料整理和撰写占15%,室内整理占15%,编写实习报告占10%。这样既可以避免课程考核评分的盲目性,也能保证评分过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三、田野考古实习课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1.田野考古实习的时间安排。田野考古实习一般宜安排在本科生三年级和研究生二年级的第一学期,实习时间为3~4个月。如果经费比较紧张,田野考古实习可从10月初开始,到12月底结束,共有3个月左右的时间。根据笔者多年从事考古发掘的经验,其时间安排大体是考古调查和钻探1周、田野发掘8周、室内整理3周、编写实习报告1周。假如经费较为充足,8月底或9月初即可进驻考古工地,到12月底结束,共有4个月左右的时间,则可将实习时间安排调整为考古调查和钻探1周、田野发掘10周、室内整理4周、编写实习报告2周。具体的时间安排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但基本原则是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各项教学内容必须使学生得到全面系统的训练。
  2.野外考古实习工地的选择。野外考古实习工地的选择非常重要。文化堆积过厚的遗址由于地层较深,实习时间内难以将整个探方发掘到底,不但给实习带来遗憾,也给工地后续的工作带来许多麻烦,更重要的是过于复杂的地层堆积和遗迹现象可能使初学者手忙脚乱、不知所措,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这样不但达不到预期效果,反而可能会使学生对田野考古失去兴趣。选择文化堆积过薄的遗址,由于文化层很浅,或者是几乎没有文化层且遗迹间的叠压打破关系又比较简单,则很难使学生得到必要的训练。因此,地层厚1~2米、文化堆积和遗迹现象不太复杂但又具有一定的叠压打破关系的遗址是野外考古实习的最佳选择。这样既保证了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完成调查、发掘、整理和编写报告,使学生得到系统的训练,同时发掘起来难易适中,也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兴趣,避免烦躁和厌倦的情绪产生,最终达到实习目的,收到良好的效果。
  3.相互沟通,因材施教。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考古专业的优良传统。田野考古实习期间,师生在一起工作、生活、学习,可以随时交流工作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相互谈心。指导老师只有熟悉学生的思想变化、兴趣爱好和个人特点,才能因材施教。就目前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不少爱好考古学的一、二年级本科生和一年级研究生会利用暑假时间到考古科研单位参加考古发掘,从而对田野工作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也具备了初步的田野发掘操作技能。对于这些基础较好、悟性较高的学生的野外考古实习指导,可以采取提问题的方式进行,启发和引导他们理清本探方地层和遗迹间的层位关系,更加科学规范地做好田野发掘工作。而对于那些对考古学兴趣不高且从未接触过田野工作、基础较差、悟性较低学生的野外考古实习指导,则应当采取言传身教的方式进行,即指导老师示范,耐心细致地给予讲解,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田野发掘和考古学研究的兴趣和爱好,逐步缩小他们与基础较好学生之间的差距。此外,教师可以选择基础较好、发掘水平较高学生负责的遗迹现象较为丰富且层位关系比较清楚的探方作为典型范例,适时地组织学生进行现场交流,由发掘者亲自讲解本方的地层堆积、遗迹现象的辨认与把握、层位关系的确认等内容,这样既可以促使讲解者比较缜密地思考有关问题,增强其口头表达能力,又可以激励其他学生,整体提高学生的田野发掘操作技能,更好地达到野外考古实习的目的。
  4.广泛加强与其他高校和考古单位的联系,相互交流,尝试交换实习。在实习工地,考古专业师生经常同来自其他高校和考古科研单位的同行通力协作、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同时各级领导和有关专家、学者也经常到工地视察、指导、参观和交流。这种广泛、深入的现场交流是一般的教学过程中所没有的,也是田野考古实习的特色之一。师生们通过这种交流,可以互通有无,有利于本专业考古工作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开阔学术视野,进一步加强与其他高校及考古科研单位的联系。高校之间还可以互相合作,建立共同培养的模式,从本校挑选部分学生到外校进行实习,或者是交换实习,使学生接受不同的教育,交流不同的田野工作理念、方法和技术。了解兄弟院校考古专业的发展状况,有利于相互取长补短,有利于学科建设的发展和考古学研究的不断深入。
  
  参考文献:
  [1]栾丰实,方辉,靳桂云.考古学理论・方法・技术[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
  [2]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工作规程[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
  [3]蒋乐平.地层与“生活面”――田野考古认识点滴[J].南方文物,1994,(3).
  [4]赵辉.遗址中的“地面”及其清理[J].文物季刊,1998,(2).
  [5]杨璐,黄建华.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中的整体提取技术[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8,(20・1).
  [6]秦岭,张海.电子全站仪在田野考古中的应用[J].考古,2006,(6).
  [7]张忠培.地层学与类型学的若干问题[J].文物,1983,(5).
  责编:思源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