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作文教学改革的思考_研究型大学校际教学改革合作的探索与思考
 

作文教学改革的思考_研究型大学校际教学改革合作的探索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9-01-23 03:51:58 影响了:

  摘要:本文分析总结了三所研究型大学在本科教学改革中所进行的校际合作历程,指出应以现有的通识教育大类基础课程为切入口,共同探索其课程目标设置、课程内容优化、课程组织实施和课程质量评估,进而解决通识教育实施过程中所出现的深层次问题,完善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人才的培养模式。本文进一步概括出实现这一目标所应采取的具体实施方案。
  关键词:校际合作;通识教育;资源共享
  
  高等教育现代化与通识教育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命题。改革中的一些共性问题促使高校间进一步加强沟通与合作。近年来,地处上海的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及同济大学在深化本科教学改革中越来越紧密地走到了一起。复旦大学在全国率先倡导通识教育,早在1994年就提出了“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求创新”的教育理念,将当时全校的60多个专业划分为13个学科大类,实施“通才教育、按类教学”。至2001年复旦大学对全校课程结构完成了全面调整――本科课程被划分为综合教育、大类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三大板块。大类基础课程按照学科门类设置成人文、法政、经济管理、自然科学、数学、工程技术和医学七个大类。综合教育和大类基础教育构成了复旦的通识教育。学生按照大类修读通识教育,实际上已经实现了低年级不分专业属性实施教学。由此逐步实现让学生在修读通识教育课程的过程中,确定自己的主修专业。2002年开始复旦实行的转专业为实现上述目标跨出了实质性的一步。2005年复旦大学成立了实施通识教育的载体――复旦学院,为多样化的交叉型人才培养在组织结构和管理形态上创造了条件。与此同时,上海交通大学和同济大学也在积极探索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上海交通大学自1995年开始在强大的理工科背景上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自2001年开始实施学分制,2003年又实施了按院招生、宽口径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起人文、经济管理、数理、农学、生命科学、工程技术等学科大类基础课程平台及按学院设置的专业基础课程平台,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2004年,同济大学也相应地建立起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的宽口径专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开设出文史、哲学与法学、经济管理、生命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医学七大类通识教育基础课程。2006年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成为全国率先开展自主选拔录取改革的两所高校,从源头上奠定了实施通识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里程碑。这一系列的改革举措为校际合作深化教学改革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和依据。
  以大类基础课程为核心内容的通识教育方案已经在复旦、上海交大和同济的本科教学中实施了数届,初步完成了课程内涵的建设,形成了能够有效实施通识教育教学的师资队伍。三所高校形成共识:以现有的通识教育大类基础课程为切入口,通过探讨这一模块的课程目标设置、课程内容优化、课程组织实施和课程质量评估,来解决通识教育实施过程中所出现的深层次问题,完善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人才的培养模式,为进一步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缩小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内涵差距提供独特的视角和思路。
  
  一、通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1、分层设计,按需修读,进一步完善大类基础课程设置
  目前三所高校的培养方案已经实现了所有三校学生在进入学校后,第一年不分专业属性开展通识教育大类基础课程学习。大类基础课程的基本教学体系和内容已经确定,也组建了实施大类基础课程教学的骨干教师队伍。但是,上述成果仅仅是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初步目标。大类基础课程的现有资源,尽管满足了同一大类中各专业的基本知识要求,但是一刀切的做法也制约了部分学有专长的学生,他们的求知欲难以得到满足。从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角度看,光有单一层次的大类基础课程是远远不够的。学校应该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个性化需求,开设出不同层次和深度的大类基础课程。我们在现有大类基础课程的基础上,每一大类均设计出一组高端课程,供不同需要的学生修读,以利于学生向不同专业领域或交叉领域发展。同时在每一大类建设若干门拓展型选修课程,以利于学生比较深入地了解各个学科的内涵,为进一步确定专业发展方向创造条件。
  
  2、研究为魂,探索为本,形成并推广研讨型的通识教育教学方法
  作为研究型大学,三所高校拥有一批活跃在学术前沿的教学科研骨干,他们的研究项目以及相关成果应成为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资源。教师通过自身高水平的科研促进教学内容的丰富和更新,引领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探究者,营造勤于思考、善于发现、勇于创新的学术氛围。我们在现有新生研讨班的基础上,以大类基础课程为切入口,组织多种形式的讨论班,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阅读、思考、观察、实验、合作并表达,在学术研究的过程中既拓展和积累知识,又培养研究思维和方法。这种探究性的通识教育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在课程学习中通过大量阅读和讨论,身临其境地参加和体验知识探索的过程,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获取不同学科研究方法的系统训练。
  
  3、发挥优势,整合资源,制定若干跨学科的人才培养方案
  一个学校的专业设置总是有限的,而社会的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却远远超过学校的专业设置数目,学生对于成才的需求也非学校通过专业设置所能够全部涵盖的。基于上述考虑,三所高校充分发挥学科门类丰富的综合优势,尝试制定若干跨学科的本科培养方案。目前复旦大学已推出由自然科学课程(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中任选)、新闻学课程和哲学课程构成的旨在培养科普人才的“科技传媒和科技决策”培养方案及由社会学课程和管理学课程构成的“社会事业管理”培养方案。上海交通大学也正在探索将艺术设计与软件工程结合培养动漫人才的跨学科培养方案。我们计划在三所高校的不同专业之间制订出更多跨学科的培养方案,开辟出通过制定跨学科培养方案而非通过专业设置来培养交叉型人才的独特渠道。这种跨学科培养方案为学生提供的不止是若干个特殊学科专业方向,而是一条向未知领域探索拓展的灵活而有效的途径。
  
  二、拟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1、加大共识,形成合力,从理念认同入手强化对通识教育的时代感和使命感
  就目前三所高校的本科教学而言,顺应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推进通识教育进程已成为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然而教育教学观念的变化还没有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衍变为所有院系和教师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因此,与通识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和大类基础课程结构相匹配的科研和教学资源比较匮乏,这就必然制约通识教育课程尤其是大类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具体表现为:教学内容往往局限于某一特定领域的知识传授,且停留在浅表层面上,其综合性和交叉性不够,缺乏应有的思维训练和探索训练,难以体 现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要解决大类基础课程存在的“拼盘”现象,真正实现通识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在三所高校中加强宣传、培训和推进的力度,使院系和教师突破单纯的专业视域和知识视域,以推进通识教育为己任,引导学生提高人文修养,打开思想视野,形成关怀天下、文化自觉与学术探讨的精神。
  
  2、激发兴趣,促进思辨,从制度和资源上保障通识教育的探究性教学活动
  作为三所吸收了全国优秀高中生的研究型大学,我们有责任培养和造就社会各个领域的领军人物和创新中坚。研究型大学的教师集知识的创造者、加工者、传播者和应用者于一身,其研究灵感和研究思路应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及探究兴趣的重要源泉,其科研实力与科研成果应成为更新教学内容、推进创新人才培养的强有力支柱。
  创新人才的培养水平将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竞争力的强弱,而培养创新能力需要与之相匹配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从目前来看,应试教育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性的方式,引导着学生按照单一而既定的教学要求完成学习任务,过分强调知识的堆砌和信息的积累,忽略了研究思路和方法的训练。学生在被动接受灌输的过程中会丧失学习的热情和探究的动力。
  针对这一现状,三所高校的“十一五”规划中都提出了在通识教育的旗帜下,探索研究型本科教学体系的命题和思路,强调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的本质是学术性活动,教师在与学生一起探讨的互动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授给学生科学的研究方法,训练学生的思辨和创新能力。这种探究性的教学方法对教学双方和教学管理部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将在充分调动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同时,推出通识教育课程准入机制,从教学大纲的编制、阅读材料的选定、研讨主题的设计、主讲教师的职责、助教指导计划的拟定、学生的主动性学习策略、研讨班教室的安排布置以及课程成绩的评定办法等各个教学环节上规范并促进通识教育的探究性教学,从而确保通识教育课程,特别是大类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3、摒弃功利,开放资源,拓展学生个性化的成长与发展空间。
  目前某些高校中存在的专业划分越来越细、专业口径过窄的趋势究其根本原因在于过度关注或迎合行业特点和市场需求,导致教学内容过早专门化甚至职业化。单纯强调人才培养的专业需求或许在短时间内有助于提高学生就业率,而从长远来看却忽视了大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宗旨,即全面素质教育和完整人格培养,从而必然导致人才的发展后劲不足,学术潜力有限。通识教育的人才培养机制必须以课程资源的充分开放为先决条件。每个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可以根据自身的爱好和兴趣设计出符合其个性化发展需求的修读方案。因此,学校的教学资源供给与学生的课程修读需求之间的失衡是亟待解决的又一关键问题。
  我们的共识是,社会对于人才的具体需求是各种各样的,其种类大大超过了我们学校所能够提供的专业设置。学校很难单纯通过增加专业设置来满足社会需求。三所高校将联手开发和整合科研及教学资源,加大教学管理体制的开放程度,建立起多种跨学科的培养方案,以最大程度地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三、校际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针对所面临的共同挑战,三所高校制订出校际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案,以三个分课题的形式展开――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大类基础课程的分层设计;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的探究性教学活动;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方案。三所高校分别负责其中一个分课题,同时合作承担其他两个分课题中相关的研究任务。具体实施方法为:
  
  1、运用文献评阅法和比较研究法,对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的通识教育大类基础课程进行比较和分析,从课程设置、课程准入、课程内容、师资要求、助教配备、教学形式、质量评估等各个环节作全程考察,归纳总结出通识教育课程的衍变历程、运作机制和发展态势。
  
  2、运用现场考察法、专家咨询法和访谈法,广泛调研国内其他研究型大学在通识教育的大类基础课程方面所开展的工作,包括课程的设置、论证、调整和管理,汲取有益经验和创新之处,探索通识教育在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定位以及问题症结。
  
  3、运用问卷调查法、专家咨询法和案例分析法,收集本课题三所高校教师、学生以及相关职能部门对学校开展通识教育的意见和建议,尤其对大类基础课程运作状况的反馈,分析比较学校在推进大类基础课程建设中取得的成果、遭遇的瓶颈及其根源。
  
  4、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对现有的通识教育大类基础课程进行全面梳理。对照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重点思考和分析:
  (1)大类基础教育课程在学校人才培养战略中的角色定位。
  (2)每一大类基础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以及整体运作状况。
  (3)每一大类基础课程中个体课程之间的内容衔接和差异互补。
  (4)大类基础课程与宽口径专业教育课程之间的对接。
  
  5、完成大类基础课程的分层设计,广泛倡导大类基础课程的探究性教学方法,启动若干个校内及校际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使学生在获得广博而厚实的通识教育基础的同时,具备学科发展和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基本素质,对今后的专业发展做出最符合自身特点的选择,实现通识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以上是我们在校际教学改革合作方面所作的一些探索和思考。在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的过程中,作为学校办学基石的本科教学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切实有效地开展通识教育,才能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顺应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校际教学改革的合作意味着强强联手,集思广益,开拓思路,资源共享,将对如何完善中国教育环境下的通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一定的示范和参照,可以为正在探索中的兄弟院校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有助于加快中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进程。
  三所高校与世界一流大学有着密切的交往和沟通,如,复旦与耶鲁大学的合作教育中心,与伯明翰大学和格罗宁根大学的本硕合作培养项目,与早稻田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网络合作课程;又如,上海交通大学与密西根大学合作建立的共融模式交大――密西根联合学院;同济大学与欧洲各国合作的中德工程学院、中意学院、中法学院等。这些国际交流项目意味着三校间的本科教学改革合作成果,其受益人群将不仅仅局限于本土学生,分布在三所高校的各国留学生和交流生将一并享用通识教育课程资源,实时实地了解和体验中国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的形式和内涵。
  
  [责任编辑:文和平]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