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裸态切入的技术化与高师美术教育系统的再发展] 裸态图
 

[裸态切入的技术化与高师美术教育系统的再发展] 裸态图

发布时间:2019-01-24 04:05:41 影响了:

  德国哲学家卡西勒把使用符号看作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种重要标志。符号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媒介,又是表达思想感情的物质手段。美术本身就是符号的一种表达方式,表征着一种抽象的社会价值和精神信念,也折射出当今社会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生活哲学和意识形态。
  每个时代的艺术,更多是以艺术作品作为载体呈现出来的,作品本身是体现一个时代的艺术面貌的重要方式。今天的社会愈来愈趋向自由开放与多元化,呈现“消费社会”“信息社会”等后现代社会特征。高等院校艺术专业发展急速膨胀,学院美术教育在办学规模上进入超高速发展的时期。不难发现,各种原因导致了学院美术教育出现内部体制暂时紊乱和教育价值取向迷失的现象,其中,文化的缺失和人才工具化倾向的加剧是一个关键的问题。伴随单一性的材料研究和艺术语言表述技术技巧化的流行,一些学院养成的艺术家最终以技术工人的身份尴尬亮相。培养出大批规范划一的工匠型人才的现状说明,日趋严重的偏重于技能技巧的学习而忽视引导求学者内在学理、人格构造的健全,以程序化、标准化的理性工具技能教育来取代充满个性化和人文精神的艺术创造性教育,严重背离了高等艺术教育的本质。
  首先,美术教育的规模化发展助长了学院美术教育人文教育的缺失。20世纪90 年代后期,美术专业设置的热潮一夜之间席卷大专院校,包括一些本来与艺术毫无关联的理工科学校。艺术教育只是一种“个性铸型教育”,而不是“共性铸型教育”,那种批量化和快餐式的艺术教育导致了人文精神生发和积淀的不可能性。其次,进入学院前的美术应试教育的操作使美术专业基础教育已经处于一种失控和泛滥的状态。一些高考无望的年轻人加入了专业美术这一捷径,名目繁多的强化班,其共性就是抽取美术学习中的技巧和技术成分,进行公式化的机械训练,功利性的教育让学生的学习内容只局限在应对考试的技术上,形成了唯技术是尊的极端美术学习理念。美术应试教育在学生基础素质和学习理念上给学院美术的文化性建构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让功利性的工具技能思想在学院美术中具备了一种先天的生发基因。再次,一些美术学院从教学大纲到教学计划再到具体的教学实践的着眼点,几乎都是统一模式:低年级的基础教学是纯粹的绘画技能训练,到了高年级的创作和设计教学,也仍然只涉及专门的制作和追求形式效果等技术内容,没有培养学生以文化和观念为依托自主地去发现和创造新的语言和形式。由于对现实关注和介入的缺失,使得美术作品更多的是一种纯粹的语言游戏,表现出封闭和满足于自我的形式世界,技术训练同样成为一些学院教学的唯一重点。一些学生对人文经典缺乏基本的了解和认识,对丰富的不断更新的思想观念显得麻木和冷漠,他们不能理解和分析一般艺术作品所包含的思想性和观念内涵,对当代诸如行为、装置、影像等观念性作品更显示出隔阂和陌生,没有要求也没有能力去阅读和理解这些作品所隐藏和包含着的思想意义和时代精神。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和对教材作品的分析评判,主要依据和讲授兴趣也是止于技巧和形式,自身的文化局限使他们对学生进行深层的教育和引导显得力不从心,更不能在专业学习中主动渗透和介入一定的个人观念和个人语言。师生在教学和研究中对一些经典美术作品的吸收也都停留在语言形式的层面,只对已有的绘画文本进行语言的复制和挪用,把其中宝贵的人文批判和人道关怀的精神完全忽视或彻底丢弃。于是,一些学生的学习只停留在一个表面的技术层次上,造成了美术教学和创作中技术程式和制作泛滥,越来越远离艺术的文化批判性,失去了美术在文化批判和文化参与中所显现出来的深刻性和张力。一旦作为我国美术人才培养主基地的美术学院也出现这种教育价值取向,将会直接导致整个美术界文化价值观念的失衡。
  没有什么固定的绘画技术可以或必须学习。艺术教育的根本目的并不在于艺术技巧和技术本身,而是通过包含技术训练的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艺术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及人文素养最终极的目的,是落实对人的尊严的一种信念,一方面是不断追求的责任心,另一方面是一种开放、宽容、仁慈的胸襟,对生命的关怀与尊敬,由此确定人性的深邃内涵。
  美术学院系统文化素质的普遍薄弱,不仅仅是指学生,还包括师资队伍。这种薄弱反映在对人文学科如文学、哲学、美学、社会学等知识把握上的空白和陌生,导致了一些专业教师往往把美术史论、哲学类的学科有意识地降低为低层次的知识性的学习,无法也无力做到融会贯通。毫无疑问,美术教育有助于培养具人文素养的国民。所以,要培养优秀的师资,必须注重大学教育,注重高师美术教育系统的再发展。
  
  一、在美术师资的培养过程中添加人类学课程,加强有关后现代艺术的认识
  
  艺术是人类的自我发现。作为美术师资培养单位,课程应配合多元化、专业化、未来化的需求,添加人类学课程,了解不同时间、空间的文化和不同时代人类社会与文明的演进,关注与人的存在息息相关的人类生活各领域(如宗教、道德、神话传说、政治、经济、家庭、社会、社区人文等),这些均可以是后现代艺术创作的主题。教导学生加强对自己国家或民族文化的了解,学习如何适应大环境并接纳、尊重其他不同的文化,如跨文化的美术研究及比较、校园环境设计、生活与科技、复合媒体艺术、前卫艺术赏析、艺术家工作室访谈、文化人类学等,能反映后现代主义艺术思潮精神及美术教育趋势的课程,使受教者具有全方位认知的胸怀,进而去教导、推动与组织具有各地方特色的美术教育活动。
  
  二、在美术师资的培养过程中添加非遗类课程
  
  通过大力推进和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使整个社会的每一个公民正确认识和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新视域,最终构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行为。大学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力量,其保护和参与意识的增强和提高,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极为重要,具有战略意义。对于高等美术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类课程的实施有助于创作语言的创新――继承是主要的目的和手段,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继承,创新是在文化建设和现代生活需求的基础上表现,使其进入新的生活。
  1.题材。由于社会风俗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题材在今天已经失去了意义,因此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上,题材的可变性最大,其发展的空间也最广阔。
  2.材料。传统材料在今天社会科技高速发展的状况下,有些已经可以被新材料所取代。
  3.技艺。将传统的技艺进行记载和整理,在对这些资料进行充分收集的基础上来创造新的技艺,积累新的经验。
  4.形式和风格。这一点是最关键的,因为形式和风格是唯一不能变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标志和符号,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还是传统文化的底线。
  非物质文化遗产类的课程将有助于帮助学生知识结构、自我判断能力的创生和变化。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识教育课程为起点,配合多元化、专业化、未来化的需求,使受教者具备全方位认知的胸怀,进而去教导、推动与组织具有各地域特色的美学教育活动。这些受教者未来择业时,将有很多回到自己的家乡从事农村中小学教育工作,这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在原生态地的宣传提供了可能,并且在民族情感、国家意识上树立起精神根基。
  
  三、艺术教育对多元文化的教学研究
  
  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对多元文化的教学研究应更加重视。批判作品能以扩散性的思考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切入,诠释艺术活动或作品也要避免过于单一的意识形态价值。现代艺术不是根据一个固定的审美标准去制作艺术,而是由每个从事艺术的人创造个人的方式,对人的问题做出回答和解释。这是一个极高的要求,它并不对立于高度技巧训练,而是在训练完了之后,对学生的进一步追问。
  美术符号的创造是生活与艺术的结合。美术创作不仅仅是关于符号的技术性创生,不仅仅是在符号意义上的技术化理解,更要看到在文化的保存和个人的修养之外,有责任创造传统,创造将来可以圈点的艺术史篇章。那么,只是技术内部的完满或已有的艺术风格传承是不够的。艺术家,包括高等师范美术专业的学生要直接面对社会、生存问题,面对文化现状做出回应,要做公共媒体、科学技术、哲学思想不能做到的事情。实施如此艺术教育的社会,才有资格期望学生离开学校成为社会人之后,具备艺术探索和创造、思辨、文化理解的能力,能成为艺术领域的欣赏者、探索者及文化的护卫者。
  此外,美术教育有助于培养具人文素养的国民,这点是当下流行文化、快餐文化绝对做不到的。正因为此,任何一个国家想要富国强民,其教育方针一定会强调该国文化艺术的发展。因为唯有重视艺术人文发展的国家,它的生命力才能源源不断。
  [注:本文系教育部2009年人文社科规划项目《“活态流变性”规律上的“一村一品”》(项目号:09YJC76004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四川省教育厅2009年人文社科重点项目《民间美术产业化观念的学院式研究》(项目号:09SA08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四川省哲社规划项目《多举措元素并行下的独特文化品牌――从北川重建到灾后非遗的有效保护体系研究》(立项编号:SC10B02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威廉・弗莱明.艺术和思想[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
  [2]当代世界教育思潮与各国教改趋势[J].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3]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 Standards,National Academy Press,1996.
  [4]巴莫曲布嫫.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概念到实践[J].民族艺术,2008(1).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责任编辑:轩蕾)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