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9加几教学实录与评析【《统计》教学实录与评析】
 

9加几教学实录与评析【《统计》教学实录与评析】

发布时间:2019-01-26 03:57:24 影响了: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4页。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经历和体会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过程;
  2.使学生理解单元格的含义,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工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进而提出问题,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途径,最后解决问题照应创设的情景。
  
  三、教学重点
  1.理解单元的含义
  2.让学生体会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
  
  四、教学难点
  理解单元格的含义
  
  五、教学准备
  课件,每组一份统计表,统计图
  
  六、学具准备
  水彩笔
  
  七、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实际引入新课 师:昨天我接到遵义动物园园长的电话,动物园最近准备进这么几种动物(出示课件:大象、孔雀、熊猫和老虎),可是他不知道小朋友们喜欢哪些动物,他想请我帮忙想一想,我也不知道大家都喜欢哪种动物?哪种动物多进一些,哪种动物少进一些。同学们,你们说怎么办?谁愿意帮助老师?”(引出需要探究的问题――哪种动物需要多进,哪种动物需要少进?)
  
  (二)探究解决的方法
  生:我喜欢孔雀。
  生2:我喜欢老虎。
  生3:我喜欢熊猫。
  师:你喜欢的动物是孔雀;他喜欢的是老虎;她喜欢的是熊猫,我能告诉公园的园长说,这几种动物都买行吗?
  生:不行,因为一个人的爱好不能代表全体学生的爱好,我们要调查。
  师:调查是个好办法,怎样进行调查?
  师:调查是跳着调查还是一个一个地调查
  生:一个一个地调查。
  师:多调查一些人们喜欢的动物,就是进行统计。
  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进一步来学习统计(板书课题)。
  [评析: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这里创设了帮助动物园园长出谋划策购进动物的问题情境。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思考。学生从自己的喜好和交流中认识到,自己喜欢的不一定是别人喜欢的,使学生认识到尊重别人的喜好也是尊重自己的喜好,同时使学生认识到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的思想。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解决生活中的事情就是利用数学的具体表现。]
  
  (1)体验统计过程
  师:这个统计任务就交给你们,行吗?(行)那我们就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对在场的老师和同学现场统计一下,好不好?(好)
  电脑出示注意事项:
  1.活动之前,小组同学先商量一下如何分工。如何进行合作。
  2.当你走到每位老师面前,应当怎样?
  3.其他组询问过的老师,就不要重复询问了。
  4.每个小组统计在场的1―2位老师。
  5.最后将统计的结果进行整理,填入统计表中。
  6.不要忘记调查本组组员和自己。
  
  四人小组分工进行活动,教师参与活动。
  [评析:一年级下册已学习了统计方法。这里教师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相信学生,大胆放手,给学生创设了民主、宽松、和谐的活动氛围。指导学生如何分工合作,鼓励学生合作调查统计,有意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学生亲身经历了分工合作、收集信息、分析整理信息的全过程,整个活动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这一基本理念。]
  
  (2)汇报统计结果,展示统计方法
  师:哪个小组谈谈你们组是怎样进行分工与合作的?并汇报统计结果。
  各组代表发言。
  第一组:我们分两个小组分头调查,每组调查5人。1人询问,1人在记录单上打“○”。
  第二组:我们组3个人问,1个人记录,在记录单上画“正”字。……
  师:这么多统计方法,你们认为哪种数起来方便,又不容易统计错?
  学生对各组的汇报进行评价。
  师:只有黑板上的这些数据行吗?(不行)那怎么办?
  生:算出总人数。
  分组计算喜欢每种动物的总人数,汇报,教师在统计表中记录结果。
  [评析:教师为学生创设了充分的自由合作、小组交流的空间。学生畅所欲言。展示了本组的学习成果,从中体验到合作学习带来的成功愉悦。同时,学生在互相评价中,初步体会到画“正”字的统计方法更加准确、直观。]
  
  (3)感受统计图
  师:我们学校2006年11月25日在全校举行了冬季体育运动比赛,这是老师根据我们班参加的各个项目的人数制成的统计表,并制作了统计图,请看大屏幕。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1:我看到有涂了颜色的条形图。
  生2:我看到统计图比统计表看起来更好。
  师:更好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统计图可以很快看出参加跳绳的人数最多,参加推球的人数最少。
  师:你们想将我们今天的统计表制成统计图吗?
  生:想。
  [评析:感受统计图,从实际生活中的事例入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同时让学生经历体验生活中的事情,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学生认识到在我们的生活中确实有统计图,进一步使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且用于生活。初步感受、认识统计图,为进一步制作统计图埋下伏笔。]
  
  (4)制作统计图,突破教学难点
  师:我们除了可以用统计表来统计人数,还可以用什么来统计?(统计图)每个小组桌子上放着2份统计图,选择你们喜欢的一份,4人合作完成,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完成得又快又好。
  (小组合作涂色,教师参与指导)
  师:哪个小组愿意展示一下你们的统计图?
  生1:我们准备选择统计图,可是只有8格,只能把喜欢大象的人数涂完,其他怎么办呢?
  生:老师可不可以一个不代表一个人,我们想代表2个人。
  师:可以,你们小组商量商量。
  生2:我们组是用一格表示一个人,我们发现不行的,因为喜欢孔雀的有20人。
  生3:我们组是一格表示2人,但是只有8个单元格,不够。
  生4:我们是一格表示5人可以。
  生5:我们是一格表示3人也可以。
  师:一格表示几人,你可以根据统计的具体情况决定。
  师:同学们说得真不错,通常在人数较多时,1个小方格可以表示2个人,如果人数更多时,比如要统计1000个人喜欢的小动物,1个小方格还可以表示10个人,100个人……小方格表示的人数越多,我们涂色的格子就越少,涂色的速度就越快。
  [评析:学生在制作统计图时,选择了一格表示一人的统计图,但是学生在制作时发现,用一格表示一个人不行,从而引起学生的思想冲突,学生又经过讨论探究发现一个单元格表示一个人不行,要表示2――3人才可以,学生的这一表现说明学生在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在学习,在感悟。同时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给学生自主选择统计图的权利与机会。涂色前要观察选择,涂色后观察比较,使学生真正体验到统计图一格表示多个数量的必要性和优越性。]
  
  (三)解决实际问题
  (展示一份统计图)
  师:看这份统计图,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生:我发现喜欢孔雀的人数最多。
  生2:我发现喜欢大象的人最少。
  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1:喜欢孔雀的比喜欢老虎的多多少人?
  生2:喜欢熊猫的比大象的多多少人?
  生3:喜欢熊猫的和喜欢孔雀的一共有多少人?
  师:同学们提的真不少,通过今天的调查统计,你想对遵义动物园的园长说点什么?
  生:我想告诉动物园的园长应该多买孔雀,因为喜欢孔雀的人最多。
  师:同学们提的建议非常好,老师一定会转告园长,同时代他谢谢你们!也代表他邀请你们到遵义动物园参观,是你们给他提出好的建议。
  [评析:再次激发起学生的参与热情。学生在多角度地、灵活地观察分析统计图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富有创造性的建议。这一活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统计知识的生活价值,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成功,感受数学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课后反思:本课始终坚持“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一主导思想,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创造性地改编教材,设计教学过程。(事前对学生的喜好进行了调查。确定动物种类。)
  1.创设问题情境,体验统计的价值。课始,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统计。如何统计?课中学生交流、实践调查,充分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整节课活动小组合作研究、交流评价,场面热烈、活跃。学生在问中思,思中做,做中悟,悟中学,真实地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2.为学生自主探索提供广阔的空间。教师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在观察、交流、讨论中学习统计知识。
  3.在突破难点(一个单元格代表多个数)时,我采取学生试做一发现一个代表一人不行――小组合作探究――研究一个代表2人――再做一又不行――发现3、4、5人可以,同时学生又引起思想冲突,出现不是一个整个的情况,学生最后发现可以使用半格或多一点点来表示。整堂课是大情景首尾呼应,小情景突破难点和重点。
  
  (责任编辑 张华伟)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