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捍卫法律尊严【捍卫语文课堂的尊严】
 

捍卫法律尊严【捍卫语文课堂的尊严】

发布时间:2019-01-28 03:49:56 影响了:

  教了四年语文,我不得不承认一个尴尬的现实――语文课越来越没有尊严。一些教数理化的同事打趣:语文教师最好做,只要一本教学参考书外加学生背诵和默写。对于学生而言,语文课漫长且枯燥,很多人在语文课上甚至呼呼大睡,养精蓄锐,以利刻苦于数理化。他们的瞳孔在某一时刻也会同时闪出光彩――教师在讲述课文要点答案的时刻到来了。面对这些,很多教师要么大声抱怨,要么默不出声,最终又不得不接受现实,视若无物。凡此种种,让人不得不心生疑惑:语文到底怎么了?
  作为普通的语文教师,我们有足够多的理由为语文课堂尊严的失落找到借口,用体制的问题为自己开脱。可我们的抱怨和麻木,掩盖不了语文教师群体的缺陷。只要开课,总是聚焦在课堂的起承转合,课件雕凿,对上课技术的迷恋欲罢不能,但揭开技术的华美外衣,还是惨白的面庞,重复着人云亦云的陈词滥调,浅薄得吓人,思想和文化在语文课堂消亡的干干净净,全然不是陈仲梁老先生早就说过的上什么永远比怎么上更为重要。语文课越来越像精细的理化,答案重点一二三,语言赏析是修辞加情感。教师从来不是以文本的第一阅读者介入教学,有意或无意地把自我弱化成了教参和电脑的传声筒,以致有学生戏言:抄抄教学参考,上网查查拉倒。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有些语文教师的读书量少得可怜,缺乏基本的常识。鲁迅被打扮成苦大仇深,满脸褶子,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好斗之徒,弄得我差点血压升高――晕,真担心先生从地下爬起来大声抗议。平时霸占着课堂的话语权,公开课上让学生大肆讨论,哄哄作秀,学生提不起兴趣,事后还连连感叹不够活跃,不谙合作之道。教师自己的作文堪称“如水的白话”,却每每要学生注重开头结尾,好词好句。教师审美水平底下,有句无文竟然被批成了范本。文章的语句再好也是为了传递思想和情感吧,没有思想和情感,文字的砖墙堆砌的再好,那也只是砖墙,不是建筑……
  台湾学者龙应台犀利地指出:体制的问题归根到底是人的问题,比体制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自身。辞去清华教职,痛陈中国教育弊端的陈丹青也说,每个人都应该把体制的问题在自己身上尽可能多的化解。我们是站在讲台上普通的一线语文教师,语文课堂的尊严关乎到我们自身的尊严,没有语文课堂的尊严,就没有语文教师的尊严,而没有尊严的群体是可悲的群体。对于我们自己的课堂,我们不能也不应无能且无力,因此,在当下把着眼点回归到我们自身显得尤为迫切和紧要。
  在我看来,一个语文教师课堂尊严的基石是他的阅读。一个语文教师课堂的魅力缘于自身的素养,道理人人都懂,可又有多少人坐得住冷板凳,下得去苦功夫呢?很多语文教师汲汲于名利,“出名要趁早”,用功地读教学刊物,拼凑出一些味同嚼蜡的教育八股论文,作为晋身的器具。文章要不要写?当然要写,但绝对不是为了名利而作,而是扎实的阅读,教学的实践,自我的思索的产物。一个好的语文教师肯定是一个杂家,历史,哲学,文学都应涉猎。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肯定是一个爱读书,会读书的语文教师,在任何时候,他都拒绝成为教辅的传声器,坚持自我的思考和选择,教参在他手中只会是参考,而不是《圣经》。只有教师的阅读成为语文课堂的基石,我们的语文才有尊严的可能。
  语文课堂应该是开放的课堂,是平等对话和交流的课堂。语文不同于数理化,它从来都不是,而且也不应该是一个精确到小数点的学科。语文课传承的是文化,激活的是性灵,唤醒的是自我。巴西著名教育家保罗・弗雷勒反复强调教育要参与社会转型的推动,要为学生获得完整公民权而努力。语文课堂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所,更是学生精神的滋养源。它所拥有的课程资源不局限于狭隘的语文本身,校园的围墙阻碍不了语文课堂开阔的视野,存在的事实就是语文课堂的研讨资源。平等和开放的语文课堂,换来的不仅是教学本身的目标的达成,同时也使得学生领悟到民主和开放,包容和多元的真正含义,因为开放和平等的语文课堂已经为这些价值树立了标杆――学会倾听他人的声音,不以我为唯一正确,知道自己独一无二,不可替代。
  作为一个普通的语文教师,我们不得不背着镣铐跳舞,因为没有一种教育制度是完美无缺的,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课堂,为自己的语文课堂树立起应有的尊严。
  本栏责任编辑 黄日暖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