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存在问题的探究与对策] 小学语文问题与对策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存在问题的探究与对策] 小学语文问题与对策

发布时间:2019-02-03 03:49:50 影响了:

  摘要: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堪忧,教师普遍沿袭“一本书、一言堂、一锅煮”的传统、单一教育教学模式,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突出表现在效率和效果偏低。究其原因主要有:农村小学教师语文素养参差不齐,教学观念陈旧,创新意识淡薄;应试教育阴影作祟;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的考核与评价指标有失科学、规范,导致教师“急功近利”,忽视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与提高。鉴于此,教师应采取有效对策,大力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现状;思考;原因;对策
  
  根据当前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感到改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势在必行。那么,如何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呢?以笔者所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创造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氛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走出困境的有效策略。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与思考
  
  目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随处可见――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加上机械重复式抄抄写写,以及为应付考试而大搞“题海战术”,这些都忽视了学生主体的能动性、自主性和自为性,使课堂缺乏活力,教学效果事倍功半,突出表现在:
  1.一味下笨功夫,产出与投入比率低。课堂上,大量的时间用在教师串讲、串问和理解课文本身的内容上,教师不停地讲,学生盲目跟从,结果师生共同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虽然都很多,但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依然缓慢。尤其是学与思、读与写教学严重脱节,致使学生消化不良,表达能力低下。再就是作文内容严重脱离实际、脱离生活,要么“高、大、全”,要么“假、空、偏”,存在问题比较严重。
  2.“要他学”占据主导地位,学生盲从应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自始至终“唱主角”,不给学生“表演”的机会。就是说,教师控制时间,包办代替太多,学生自己读书的时间少,思考的时间少,自主权太少,他们没有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更何况,教师不是“用”教材“说课”,而是“传达”教材内容,只在课本的语言文字形式上兜圈子,结果把语文教学引入死胡同,把学生说得不知所以然。
  3.教学方式单调,学生学习热情不高。农村小学有不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沿袭“一本书、一言堂、一锅煮”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把备课当成“抄教案”,把上课当成“念教案”,把学生当成储存知识的“容器”……即便偶尔搞点“互动”,但依然改变不了“教师一人唱主角、少数优等生唱配角、多数学生当观众”的陈旧教学环境。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分析
  
  当前,农村小学普遍存在教育经费不足、教学设施简陋、教师培训滞后、教育教学信息相对闭塞等现实问题。如果说这些问题是导致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单一、低效的宏观和间接原因的话,那么,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则是导致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堪忧的直接原因。
  1.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师队伍中,中师及以上全日制学校毕业的所占比例较小,绝大部分是由“民办”转为“国办”的,缺乏正规师范院校的系统学习和训练。因此,不仅语文素养参差不齐,而且整体业务素质偏低。更何况,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以教龄长为资本,自以为教小学语文是轻车熟路的“老把式”,从而忽视自身学习、创新意识淡薄,对新课改不感兴趣,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味要求学生死记硬背。
  2.应试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指挥棒的影响,教师习惯于应试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只按照考试的要求进行教学,考什么就教什么、练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怎么练。甚至有部分教师竟炫耀“应考有法”,于是将教材中的阅读课文弃之不教,理由是“考试根本不会涉及这些内容,”
  3.有效激励机制不到位。由于农村小学奖惩制度不落实,有效激励机制不到位,因此,在学校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改和不改一个样、教好教差一个样的“大锅饭”现象。这导致一些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只要“教过了”,就万事大吉了。
  4.考核评价体系欠完善。目前,不少农村小学对教师的考核与评价体系极不完善,仅仅把学生考试分数、名次与教师评优、晋级挂钩,缺乏完善的综合评价教师的考评体系,从而导致教师急功近利,唯分是从,采取“填鸭式”教学,生怕学生考试时丢分,自己丢面子。结果,教师把自身的压力转嫁给了学生,久而久之,势必形成恶性循环。
  
  三、改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对策
  
  面对当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不容乐观的现状,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如何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构建农村小学语文“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呢?这是摆在小学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学习者通过自己练习、探索、发现,所获得的知识才真正有效。由此可见,教师应充分信任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和思考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创设自主学习氛围,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那么,如何创造学生自主学习环境呢?
  首先,教给自学方法,创设自学氛围。让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是“赶羊上山”式的放任自流,而是在学生自学前,教师应教给其自学的程序,不妨尝试“读”、“思”、“写”、“用”的循序善诱教学法。“读”即指导学生将课文读通、读顺、读流畅,让学生了解课文脉络,以及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思”即引导学生认真领会“预习提示”和思考题,使学生对“课文的中心和主要内容”形成感性认识;“写”即在学生认真通读课文、深入思考的基础上,倡导学生在文中圈圈点点,记下疑难,写下感受;“用”即教给学生使用工具书的方法,使学生自学时有章法可循,明白如何入手,懂得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还要做什么。总之,在“教―学―导”的全过程中教师要扮演“教练员”的角色,充分发挥指导、示范和引领作用,切不可扮演大包大揽的角色。
  其次,培养自主精神,鼓励自主学习。学生是学习主体,应拥有充分的学习自主权。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做到三点:一是通过创设浓厚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二是通过引导学生质疑,参与自主学习目标的制定;三是通过组织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启发学生自读、自悟、自励。总之,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多向交流,发挥学生自觉学习、自为学习、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再次,激发学习动机,让学生乐在学中。动机是效果的前提,自主学习需要一种内在激励的力量。如果学生对自己从事的探索活动具有强烈的欲望和追求,那么,这种动机就能把学生潜在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从而有效持久地投入探索活动。在语文教学中,利用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大力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产生对新知识的探究与渴求,并在兴趣的激励下形成探索动机。这样,教师和学生的“两个积极性”就得以发挥到极致。这样坚持下去,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和质量必将会大幅度提高。
  
  作者简介:
  张国华,女,1968年9月生,河北保定安新县寨里村小学一级教师。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