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高中历史教材 关于高中历史教材内容整合的尝试
 

高中历史教材 关于高中历史教材内容整合的尝试

发布时间:2019-02-03 03:58:27 影响了:

  依据2009年“历史学科考纲”说明,要提高高三历史的复习效率,师生双方都必须在“教材内容的整合”上下功夫。历史教材内容的整合就是指打乱教材内容原有的编排顺序和知识体系,抓住若干历史基本主题,依据历史知识固有的内在联系,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对教材内容进行梳理、组合,使之序列化、系统化,并形成新的复习内容体系的过程。整合教材本质上就是对教材内容进行有序的归纳、概括和综合。
  
  一、整合教材的必要性
  
  1.整合教材是优化复习内容的需要。整合之前,教材内容庞杂,有近100多万字,图片、表格、注释、地图等信息量很大。而高三复习时间紧、任务重,不可能照应到教材内容的方方面面,必须通过整合舍弃教材的枝节内容,保留教材的骨干内容,使教学内容变得简约而集中。这样既有利于教,也有利于学;既有利于节省教学时间,提高复习效率,帮助学生减轻负担,也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整合可以使复习内容变得有序、完整而系统,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宏观历史,便于学生加深对具体历史现象、历史概念的深刻理解。
  2.整合是高效复习的迫切需要。整合教材使复习的角度和内容有别于新授课,可以有效避免雷同与重复,可以产生对学生的“新异刺激”,因而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整合,把零散的历史知识纳入系统、完整的知识框架中,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记忆保持,整合把对教材内容的平面叙述变成对教材内容的立体分析,而从不同的角度组合教学内容,又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因而,整合特别有助于发展学生迁移知识的能力。
  3.整合教材是提高应试水平的现实需要。高考非常注重考查学生对历史阶段特征、发展过程、发展规律的把握和对宏观历史的认识,要求学生从整体上、结构上把握知识内涵,认识历史知识的价值。既不是“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低层次要求,也不仅仅是再认、再现孤立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而是强调了再认、再现的系统性、完整性、透彻性。高层次的“历史阐释”和“文字表达”更是对学生提出了明确的整合教材的要求。教材本身是平铺直叙的平行系统,而高考命题思路则是专题形式的立体系统,因而复习过程中不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就无法适应考试要求。分析近几年的高考问答题,就可以看出这种要求是非常明确的。高考试题对整合知识的具体要求体现在两个方面:①要有比较精巧的、有别于原教材的整合角度;②要有鲜明的历史基本主题。
  整合教材是教师教学的基本功,也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体现。整合得好,复习就抓住了基本主题,揭示了历史知识内在联系,反映了历史知识的核心内容。整合好教材,教师必须做到高屋建瓴,深刻理解各章节内容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深刻把握历史学科知识体系。就学生而言,必须学会在教师指导下,建立自己的历史学科体系,形成学习能力,培养应试能力。
  
  二、整合的原则
  
  1.主题原则。能否提炼出覆盖教材核心内容、体现高考能力要求的鲜明主题,是决定整合质量的关键所在。复习课必须用鲜明的主题来贯穿、归纳、组合历史材料。
  如:三次科技革命对经济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 (1)第一次工业革命:①经济结构:近代工业兴起。②能源消费结构:煤炭逐步成为主要能源。(2)第二次工业革命:①经济结构:重工业成为主导。②能源消费结构:电能、石油、天然气成为新的重要的能源。(3)第三次科技革命:①经济结构:第一、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迅速崛起。②能源消费结构:以核能、太阳能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广泛发展。
  复习过程中,师生要把提炼历史基本主题作为备课或复习的先导工作。
  2.学科知识排列规律原则。教材知识内容尽管庞杂,但教材在知识内容类型的排列上却都有着自身的规律,而这又往往不为学生掌握,这就使得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对于知识只会简单堆积,而形不成规律性认识,这就需要教师教给学生。
  例如:中国古代民族关系一般思维规律
  (1)人员往来;(2)经济交流①物产交流;②技术交流;(3)文化交流(语言、文字、音乐、宗教、风俗);(4)政治关系(遣使、战争、管辖、册封、和亲)。
  认识了这一点学生在整合知识时有的放矢,心中有数。
  3.层次原则。这是指整合内容可以是多层面的,师生可以根据复习要求分层次对课本内容进行整合。可以先从史实角度,再从理论角度整合,可以先整合单一历史现象,再整合复杂的历史概念体系。总之,整合要遵循由史实到史论,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
  4.思维原则。整合不是简单地对历史知识的堆砌和罗列,要使整合的内容具有内聚力和生成力,离不开用思维主线贯穿材料,离不开对历史材料的归类、概括,离不开对历史材料的综合分析和深刻比较。思维原则还要求师生带着观点去整合,以求使整合内容涵盖知识、观点、历史思维方法三方面要求。
  如整合“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社会变革”,就必须带着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观点,概括原因,指出生产关系变化的三个方面,并让学生在教材中加上标记。“由公田到私田生产关系的变革:由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逐步推广(根本原因),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出现许多井田制公田以外的私田(生产资料所有制变化)。私田主控制私田产品,不缴纳给国君,而且改变了对耕田者的剥削方式,即让劳动者交出大部分产品后,可以保留一部分产品(产品分配形式变化)。这样,耕种的人就转变为封建农民,私田主成为封建地主,农民向地主缴纳地租(阶级关系变化)。这就是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剥削方式。”
  带着观点和思维要求去整合,可以使整合的内容更深刻,更有力量,更能说明问题。
  
  三、整合的方法
  
  1.以章节为单位整合历史知识,层层整合。①把一章里各节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如“国民大革命”涵盖四节内容,完全可以作为一个整体来复习。可以重点考察国民大革命兴起的历史条件,大革命的含义,大革命的过程、结果、历史影响以及各阶层在国民大革命时期的政治态度、政治活动;可以分析产生大革命最终结果的原因。②抓住重要历史现象产生的背景条件来聚合内容,或者抓住重大历史事件的历史影响来发散内容。如考察“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就可以把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队伍壮大作为它的政治基础,把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作为它的思想基础,把资产阶级革命团体、革命政党的建立作为它的组织基础,把“新政”“预备立宪”失败,“保路运动”作为它的社会基础。再如复习1931--1937年的历史,可以抓住“九•一八事变”、“―•二八事变”、“华北事变”、“七•七事变”四件大事分别考察共产党、国民党亲英美派、国民党爱国将领、工人农民、学生、英美等各种政治力量对待四大事变的政治态度、政治活动及政治影响。
  2.以重要历史事件为核心。①分析历史事件的背景,概括各种历史事件的背景并总结出各类历史事件产生的社会条件的一般思维规律。②通过人物、内容说明其历史影响。③以历史现象的发展、演变过程为核心。可以从点、线、面三个角度去整合。如整合“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脉络的演变”,“英、法两国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的变化”,“美国与欧洲关系的演变”、“一战后、二战后、本世纪六十年代、九十年代世界格局的演变”等。
  3.以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为核心。如1912―1928年的历史可以作为北洋军阀史来复习。
  从不同派系掌握北京政权的角度看
  袁世凯统治时期:1912年4月至1916年6月。内容包括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政府建立,袁世凯复辟帝制及其失败。
  皖系军阀统治时期:1916年6月至1920年7月。内容包括北洋军阀的分裂,段祺瑞把持中央政权,直皖战争皖系战败。
  直系军阀统治时期:1920年7月至1924年10月。内容包括第一、二次直奉战争和冯玉祥北京政变等。
  奉系军阀统治时期:1924年10月至1928年12月。内容包括张、段、冯的短暂联合,直奉联合反对国民军,北伐成功,奉系军阀张作霖退回东北。
  这样对北洋军阀史有了明确的认识后,抓住这一特点,可以概括、串联若干历史材料。
  总之,要想整合好教材,关键在于根据复习目标,选准角度,选好主题,运用好思维手段。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