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英语教学中情感教育之思考]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英语教学中情感教育之思考]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发布时间:2019-02-06 03:46:22 影响了:

  摘要 当前,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关注和探讨教学中的情感缺失问题,在英语教学研讨中,至今认为英语教学费时费力、效果差的观点仍然普遍存在。通过几年的教学摸索,我逐渐认识到:英语教学作为语言教学的一个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学中如果能正确把握情感教育,既可以帮助塑造学生良好的品行,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英语教学
  情感教育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10-0062-02
  
  所谓英语情感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中“以人为本”,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有意识地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培养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自信心、主动性和目的性,提高英语教学效率,从而实现教学中的师生共同参与、和谐发展,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作为主导者的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学习状态极易受情感因素的影响。学生对教师的情感能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为此,教师要努力克服情感因素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素质和个人魅力,让学生身心愉快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以提高学习效率。那么,在教学过程中该怎样进行情感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呢?
  
  一、用平等的师生关系沟通情感教育
  
  新的课程理念需要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时代教育的主旋律。因为我们的教育可能会影响孩子一生的生活轨迹。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说:“人类天性的至深本质就是渴求为人所重视。”学生在英语学习当中更是希望教师鼓励他,关心他,重视他。
  
  1.创设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沟通、相互交流从而增强师生,情感交融,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过程。教学中应创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感、亲近感、亲切感。教师可轻松愉快地通过英语教学上的艺术性、形象性、趣味性揭示英语教材本身的魅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在学生刚上初一时,先教学生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如见面、道别、致谢、道歉、家庭成员的称谓、时间、年龄、性别等。鼓励他们适时、适当地使用这些用语,甚至当学生半中文、半英语夹杂着与教师对话时,教师要有耐心地与他们交流,消除他们对学习英语的恐惧感,打消他们的顾虑,让学生感觉老师是学习的伙伴,很快这些学生就会对英语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教师的语言要生动风趣
  语言是教师传递知识、影响学生的主要手段。教师的语言只有做到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生动活泼、有逻辑性,才能深深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所以,教师在语言表达中既要注意准确性,又要使其富于艺术性、富有感召力,尤其是英语教师应讲究语音、语调、节奏的抑扬顿挫,要有一定的动作和表情来帮助对语言进行渲染,有些演员在表演时,什么道具都没有,却能把观众的心紧紧抓住,这就是语言的魅力。由于初中学生活泼好动,教师更要做到语言形象、生动和直观,而且运用的描述或比喻要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实践。例如在教字母O和Q时说:“O的脑袋后长了一条小辫子,就变成了Q”;在教基数词变序数词时我编了一个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一、二、三全变,八去t,九去e,f代ve,去y加ie,再加th”,不规则动词的变化对学生来说是一个记忆的难点,老师应分类给学生编了许多口诀,如:初中范围内i-a-u变化的单词:“开始(begin)游泳(swim)下沉(sink)喝(drink)响(ring)了唱(sing)(肚子咕咕叫)”;过去式和过去分词相同且结尾是ought或aught:“想(think)买(buy)战斗(fighl)教(teach)抓住(catch)了带来(bring)(插一句‘世界需要和平’)”等等。这些顺口溜既让学生很快记住了这些变化,也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了信任,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教师要做学生的引导者、帮助者,而不是灌输者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去了解另一个语言的民族和另一种语言的思维世界,而不是单纯地训练学生“说话”。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融会贯通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内容,把握教材的精髓,要选一些少而精的具有代表性、扩展性、趣味性和生活性的话题,使学生在话题中能充分发挥所学知识,这样既锻炼了语言交际能力,又复习巩固、创造性地应用了新旧知识,能激发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英语知识。教师在课堂上要用启发式教学,话题提出来,并不一定要在课堂上把什么都讲完,应留有余地,也不一定有问必答,给学生一些启示,激励他们课堂外的自学。
  
  二、用细微的身教体现情感教育
  
  教师健康热情、开朗的形象是进行情感教育的先决条件。教师教育学生不仅要靠口耳相传,更要注意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来说都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试想一位整天死气沉沉、板着一副面孔的教师,学生怎么可能接近你?更不必说让他们和你一起走进课堂内容,积极思考和解答问题;一位整天心不在焉的老师,把本职工作当作苦差事来应付,学生更不可能与你身心交融,不可能让学生以主动进取的心态去投入学习。每当我步入学校走进教室,心中油然升起一种责任感和神圣感,发自内心地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一丝不苟地教读每一个音节,讲解每一个知识点,耐心细致地解答每一个疑难问题;自始至终热情饱满,从而不知不觉地感染着每一个学生,鼓舞着每一个学生。在细微的言行中全身心地投入情感,在课堂中师生举手投足便能心领神会,和谐相处。
  
  三、用无私的爱心表露情感教学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在所有的东西中间,人最需要的东西乃是人”。人需要关怀需要爱,人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任,师生之间也一样。中学生情感丰富,教师在教学中要懂得以情感人,特别是“差生”更需要教师的关怀、爱护。教师在教学中,要借用表情、眼神等非语言形式,让学生感受到信任和友爱。每个学生都有追求上进的愿望,但学生间总存在着个体差异,教师要主动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等,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如在提问、练习中,可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情感教育必须以“爱”为核心。在英语教学中,整个班级学生的成绩参差不齐,这是许多教师都不可回避的一个现实。教师的爱心不仅体现在优秀学生身上,更要倾注在学习困难的“学困生”身上。在2004级5班,李伟等同学在初二下学期在英语学习中掉了队,我为他们几位同学专门制定了适合他们程度的学习方法,并相应调整我的教学设计,尽量在教学中面向多数,兼顾“两头”,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中都有收获,从而避免了进入初三后的大面积滑坡现象。
  
  四、在教学之外扩展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重在教学中的全过程,但课堂上师生交流时间毕竟有限,个体的情感教育不易进行。因此,课外的情感投入至关重要。我们有必要和学生或者学生家长共同交流,这样常常产生出乎意料的结果。在2004级3班有一名学生方玲,由于小学时就对英语产生浓厚兴趣,因而提前学过一些简单的英语单词。进入初中后,刚开始对英语学习兴趣很浓,上课积极回答问题,书写工整,屡屡受到好评。但半学期之后,英语成绩有所下降,究其原因是讨厌背书,认为是“死记硬背”。我了解他的真实想法以后与他的家长进行沟通,针对他的“观点”,允许他将书改为每课默写;一段时间后,他觉得背书可以帮助自己形成良好“语感”,于是,他自觉地找到我要求背书。由于他有了切身感受,他的英语成绩又回升了。由此可见,教学之外扩展情感教育,是对教学的充实和帮助。
  总之,作为英语教师的我们,要奉献自己无私的爱,不断地加强情感教学,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责任编辑 刘红)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