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思维导图提升初中物理教学质量 [浅谈农村初中物理教学质量的现状及改进方法]
 

思维导图提升初中物理教学质量 [浅谈农村初中物理教学质量的现状及改进方法]

发布时间:2019-02-03 04:24:45 影响了:

  摘要:目前新课改后农村初中物理教学质量现状一些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在教学中的实践与体会,就如何提高农村初中物理教学质量提几点改进建议。   关键词:农村初中;新课改;现状;改进
  
  随着新课改进一步深化,课改后教学质量效果又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热点。作为在农村初中担任新课程物理教学教师不难发现:农村初中学生物理成绩普遍存在极端的两极分化,中等成绩水平学生不见了,偏上学生比例又甚小。从历届中考成绩统计分析来看,物理学科在城市和农村间呈现出显著不平衡现象,农村学生物理学科成绩欠佳。在提倡全面实现教育公平的今天,作为新课程实施者,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农村初中物理教学质量上不去的原因以及如何提高农村初中物理教学质量有所反思。就此谈几点个人看法。
  一、新课改中农村初中物理教学质量现状影响因素探析
  1、生活环境影响因素
  当前农村经济处于迅速发展过程,农村人口的劳动观、金钱观、知识观等一系列价值观的多元化都直接带给农村学生学习观念上的巨大冲击。特别现实存在的贫富差距及贫富差距的社会因素的复杂性。农村学生中看到身边生活富裕的农村家庭中许多并不是受教育程度高的人所创造的,相反许多教师的经济情况远不如村里没受过或受过教育程度较低的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学习的心理态度、行为、价值观。加之社会普遍现象反映:在广大农村因初中升学的比例偏低、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等现实,造成了新的读书无用思想流行于农村学生和家长中。
  2、家庭群体因素
  恩格斯曾说:“孩子的发展能力取决于父母的发展”。新一轮课改后孩子的家长缺乏正确对农村教育改革实际的认识,看到教师组织孩子们体验获得知识过程时的课外活动多了,推动学生自我学习方法培养时间多了,作业少,考试少了,误认为农村学校对其子女管理水平有限,农村教师教学层次低。家庭经济条件稍好的学生转学到城市学校或“封闭式”管理学校;家庭贫困的学生心理较为自卑,加之家长外出务工较多,对子女管理松散。造成农村学生普遍在学业追求上看得不高、学好欲望不强,学习动力严重不足。
  3、学校教学条件因素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没有实验,就没有物理学的发展,农村学校实验研究的硬件和软件建设不到位,主要是教学设备的配备和管理上来看,普遍较差,相当一部份与课改教学内容不配套。实验管理人员多是任教教师兼管,对实验仪器使用和维护能力弱。许多实践操作活动难以开展。直接影响新课程改革教学质量的成效。
  4、学生自身因素
  (1)、目前,农村初中学生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与现实生活丰富的语言材料相脱节、学生阅读量少,将学生思想一片狭小的天地,知识贫乏,语言表达与概括能力差,缺少理解力。物理教学课改要求又重学习方法的培养,学生学习在不理解的基础上更是吃力。
  (2)、农村初中学生缺乏观察自觉性、深刻性和良好的观察习惯。总是处处依赖教师引导观察。思维简单、单向、结构不完善,抓不住事物发展的本质。偏向于机械记忆和形象记忆,在探索过程中很难通过分析、比较、概括出具体化和系统化物理概念和事物发展的规律。
  二、提高农村初中的物理课改后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
  1.突出物理教学课改的学科特点
  物理学产生于生产实验实践,也在实验实践中不断发展,物理学的全部科学知识和体系都离不开实验和实践。农村新课改后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也只拘泥于形式。教学表面上跟潮流,实际课改工作上不下功夫。造成对教学改革理念理解的不透彻,导致自己在教学中仍单纯地认为:“探究性实验”中“七个环节”只是传统教学中的学生分组实验的实验目的、原理、器材、步骤、结论等过程的翻版,换汤不换药。所以教学时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安排探究性实验教学,没有在探究各环节上作好引导和组织。有甚者认为由于学生知识或社会阅历的狭碍性跟不上教师的“思路”,影响到教学效果和教学进度,不如教师在实验教学中一手包办,教师演实验,学生模仿“实验”,这样教师费力少,学生所获得的知识比自己探究中获得的要更全面、更正确。岂不知这样学生还是被动地去接受物理知识,至多也只是实验教学时的机械模仿,缺少亲身体验中寻找解决问题的锻炼。生活中遇到新事物、新现象时就束手无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并没有使认知没得以升华、内化和活化。农村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就更决定了他们学习物理必须从感性认识出发,通过具体的物理实验和学生亲身体验,才可能帮助学生从物理现象及变化中认识物理概念和规律。所以提高教师的实验教学能力,激活学生的思维,才是课改中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源。
  2.激发学生、家长、教师学习和助学的积极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心理的认知因素与意向因素的辩证统一才是构成学习心理发展动力的客观规律,它们对学生学习的效果起着直接或间接的作用。物理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对学生的学习心理这一内因领域的探索与研究。而学生学习心理因素形成与学生生活、生存的环境渊源彼深,家庭、学校、家长、教师组成的共同体是学生学习心理因素形成的载体,那么激发学生、家长和教师学习和助学的积极性也就成为了解决课改后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基本有效途径。
  (1)、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往往是随他们自己的学习兴趣为转移的。当学生对某学科知识发生兴趣时,他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所以,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初中物理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2)、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学习思想变化,消除读书无用论,多鼓励孩子的同时给其适度的家庭压力,使其产生学习动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解决课改后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的关键。。
  (3)、学校学科教师间要密切配合,互相促动,以培养孩子为己任。学校要从实际出发,努力调动广大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依靠广大教师去努力提高物理教学质量。虽然今天我们的教育事业发展很快,但农村教师选择教学实验时往往局限于课程中的实验,有些实验所需器材与现实教育技术装备投入不符或根本没有、或因教学器材使用不便、或效果不明显等等因素,而教师又过分要求让学生去验证课程上的实验,出现了相当数量的实验完不成,所以教师便以“讲”代“做”,轻意地放弃了运用直观教学方法。这样把教学中的师生的角色定位在一个又一个历史重演时解说者和一个又一个历史的旁观记录的组织者身份上。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势,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制约了实事求是科学态度的培养。在“教无定法”的时代里。要真正引导和组织好物理教学,只有保持较高的助学积极性就会不断的学习,使自己的实验教学中创造性地改进、摸拟、替换一些实验,避免了实验器材的不配套或缺乏造成的教学缺憾,让教学获得同曲异工效果。从而就会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随着新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学也将会遇到越来越多的团难。发现问题本身也是新课程实验的任务,但解决问题更是我们的责任。相信随新课程改的不断深入、深化,农村初中的物理教学质量一定能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朱慕菊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北京师范大学山版社
  2、尤永清 孙建生 《新课程典型课案例与点评》 初中物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3、《物理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睢文龙 廖时人 朱新春《教育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