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处理好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是提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关键|应用基础研究
 

处理好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是提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关键|应用基础研究

发布时间:2019-02-07 03:52:59 影响了:

     〔摘要〕 心理学工作者在面对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课题时,首先要决定是开展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本文论述了什么是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为什么要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具体包括哪些重要研究方向。从以上论述中可以看出,处理好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是提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 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基础研究;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684(2009)03-0004-04
  
  一、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心理学工作者在面对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课题时,会表现出两种不同的研究旨趣:理论与应用。一部分心理学工作者会致力于心理健康的实质、功能、智力和人格因素及其改变规律等问题的研究,试图构筑心理健康的基础理论,并对相关问题提出清楚明白的解释,揭开心理健康领域混沌、神秘世界的面纱;另一些心理学工作者则会热衷于学以致用,积极顺应现实社会生活的呼唤,寻求解决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提出的一些问题,试图为心理和谐和社会和谐作出自己的贡献。这样,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便有了两种不同的研究类型: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
  一方面,应该看到,基础研究也好,应用研究也好,对于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来说都是必要的。二者有着各自独特的目标:基础研究回答的是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基本规律即“是什么”的问题,寻求的是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所需的描述、预见、干预,特别是解释性的知识;应用研究则侧重于回答现实社会生活和教育实践中心理发展变化的“应该”问题,旨在从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角度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行动建议或指导。二者也有着不同的价值:基础研究奠定着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基础,彰显的是学科的学术价值;应用研究则维系着学科与社会现实的联系,凸现着学科在实际中的存在价值或生命力。同时,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不能相互取代。基础研究所提供的描述、预见、干预、解释性的知识固然是实际问题解决的理论基础,但当运用于实际问题时,必然遭遇从“一般”到“个别”或从“抽象”到“具体”间的差异问题。而且,任何基础研究均不可避免地渗透着研究者的价值观,将基础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就等于将某一整套价值观运用于实践,而这种价值观却有可能与实际问题解决所需价值观格格不入。所有这些,就决定了应用研究不可能是基础研究在实践中的简单延伸。这就需要从事应用研究的心理工作者在深入理解基础研究成果的实践蕴涵的同时,必须紧扣实际问题的特点,运用相关科学方法开展扎扎实实的应用性研究;应用研究无疑能为基础研究提出新的研究课题,积累重要的事实材料,但应用研究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承担起构筑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基础理论大厦的任务。
  另一方面,还应看到,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也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基础研究所获得的成果无疑能帮助从事应用研究的心理学工作者预见、发现并深入理解实际问题,并为应用研究所寻求的行动建议或改进措施提供有益的启示。应用研究也能为基础研究提供新的有待解决的课题,积累必要的事实材料,为基础研究所寻求的“大理论”建构提供相关的“小理论”。特别是,由于应用研究维系着心理学同实际问题的联系,它的发展还能给整个学科当然也包括基础研究赢得更多来自于社会的物质与精神的支持。在心理学发展还有欠成熟的今天,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有时还是密不可分的。从事基础研究的心理学工作者为赢得社会的支持,会自觉地思考其理论成果的实践蕴涵,甚至直接从事基础理论的应用研究;从事应用研究的心理学工作者也会因相关基础理论的缺乏而从事一定的基础研究。这样,就造成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互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有鉴于此,在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从事基础研究也好,从事应用研究也好,均应互相关注,互相借鉴,互相支持,切不可顾此失彼,更不可夜郎自大,坐井观天;切不可重基础研究轻应用研究或重应用研究轻基础研究;切不可忽视一些不稳定因素,譬如从个人兴趣出发而不是从社会现实出发,过分追求抽象化的数字游戏,本身很简单的常识现象被神秘化了,缺乏理论整合,只是松散的材料。
  
  二、开展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是为了更好地执行正确的指导思想
  
  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提高必须要有两种科学的指导思想,一种是教育部乃至党中央、国务院的相关文件;另一种是科学的学校心理学。
  什么是心理健康教育?为什么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怎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育部乃至党中央、国务院的相关文件里面都有明确的说明。早在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大会,提出全面促进素质教育,在大会的决议中,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等指导思想,明确提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为了让学生有坚忍不拔的意志、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很明显,党中央、国务院已经为我国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规定了基本方针和目标。在中央文件的指导下,教育部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颁发过一系列文件。1999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定义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2002年,教育部颁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这个纲要具体地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价值;规定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任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实施。教育部在印发这个纲要的通知中要求,各地的教育领导部门,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意见,认真组织实施。从中不难看出,从中央到教育部的文件,都要求我们对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进行认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以便认真实施。
  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校心理学(School Psychology)的产生是心理学的研究与学校教育实践相结合的结果,是心理学应用和服务于学校的具体表现。其服务对象主要是学校学生。其侧重点主要还是研究身心有一定问题和学习困难的所谓“问题”学生。换句话说,学校心理学就是一门从事研究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学校心理学家的角色和功能十分明确,他们是心理卫生的保健者、德育工作的辅助者、学生学习的辅导者、职业选择的指导者。所谓心理卫生的保健者,是指解决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包括人际关系问题,如师生关系的问题、亲子关系的问题、同伴关系的问题和对异性看法的问题等;学习问题,如学习压力问题、厌学问题、学习困难问题、学习障碍问题等;自我方面的问题,如自我评价问题、自我体验问题、自制力问题等。人际关系、学习和自我三方面的问题往往联系在一起,构成学生心理行为的并发症。上述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学校心理学家。所谓德育工作的辅助者,是指在学校里,不仅有正面的德育工作,还有对品德不良的矫正工作。通过正面教育,培养各种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这是学校心理学家常用的办法。矫正不良的道德行为,在西方学校心理学中很受重视,并形成了各种理论,诸如人性―生物理论、挫折―攻击理论等。所谓学生学习的辅导者,这里辅导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面向全体学生,对他们进行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这方面的工作现在通常是由广大的中小学教师在做。另外一方面主要针对学习障碍学生出现的学习问题进行相应的辅导与矫正。所谓职业选择的指导者,限于自我认识和社会阅历的欠缺,一些学生还不能正确地认识和选择自己的职业。作为学校心理学家,如何帮助学生认清自己的职业兴趣,掌握选择职业的技巧,应是其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从中不难看出,从学校心理学家的功能和角色,都要求我们对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要进行认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以便提高质量。
  
  三、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研究
  
  西方的学校心理学在基础研究方面,主要是研究离异家庭的儿童,多动症儿童,学习不良儿童,吸烟、酗酒和艾滋病儿童(这里的儿童,按照国际心理学的惯例,是指0~18岁儿童),以让学校心理学家更好地当心理卫生保健者的角色。我国在这四方面也一直开展着相应的基础研究。
  1.离异家庭儿童的研究。离异家庭儿童是父母婚姻破裂而导致家庭解体后出现的特殊社会群体。随着离婚率的不断增高,离异家庭儿童的心理发展和教育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社会问题,据中国民政部公布的《2008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2008年全国办理离婚手续的就有155.3万对(不包括法院部门办理的调解和判决离婚),如何对这些离婚家庭中的儿童进行有效干预?需要大量基础性研究作为支持。1988年春,我、沈德立教授和董奇教授承担了全国妇女联合会的一项重点科学研究课题“离异家庭子女心理的特点及其对策的研究”。我们在全国范围内(27个省市自治区)进行抽样,以5岁幼儿、小学生、初一学生为对象,先后在一个班中随机选一名离婚家庭的子女,然后再在相同班级中随意选择一名同性别的完好家庭子女。研究结果发现,离婚家庭子女和完好家庭子女在心理和行为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父母离婚后,其子女心理上首先起变化的是情绪情感特点;接着是产生不适应的心理状态;继而影响学习;最后在整个智力和社会性上起变化,这一系列的变化能持续相当长的时间。此外,我们(我和董奇教授(1989,1995)、陈会昌教授等(1990))还曾对影响离异家庭儿童发展的亲子关系、父亲的作用等微观环境展开过研究,并通过实施积极的干预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
  2.多动症儿童的研究。多动症儿童又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一种发展性的异常,主要特征是发展性的、不适当的难以专注、多动和冲动,其多始于儿童期,并能持续至成年期,其发生率大概在1.4~5%。关于多动症研究,主要围绕成因和干预两个角度展开,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大多通过与正常儿童进行对比分析的方法,揭示其认知加工上的缺陷及对其他心理加工过程的影响。周晓林教授及其研究小组在国内外发表了多篇研究论文,他们发现,多动症儿童在认知加工的反应阶段存在抑制缺损,且混合型较注意缺陷型缺损程度更大;多动症儿童与正常儿童相比,在注意定向过程(注意解除、转移与施加)上有一定缺陷,并且在注意定向网络功能上有缺陷,与反应水平上动作准备有关的注意功能可能受损。刘翔平教授率领的研究小组对注意力缺陷与阅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发现多动症儿童在解码能力上明显落后,注意力缺陷对阅读理解的解码和语言理解两个层面都产生影响。
  3.学习不良儿童的研究。作为心理学术语,学习不良(Learning disabilities)的概念首先有Thelander,Phelps和E.Kirk三人明确提出,其本质是一种或多种心理过程障碍,主要表现在听、说、读、写、思考、数学计算与推理方面的落后。国际学术界的研究表明,学习不良的检出率为5%左右。俞国良教授及其研究小组从情绪、元认知和社会比较等角度对学习不良儿童进行了系统研究,他们发现,与学习正常儿童相比,学习不良儿童表情调节知识水平较低,缺少根据不同人际关系类型,灵活运用情绪表达规则的能力,而且较少把情绪表达规则的使用和目标联系起来;学习不良儿童对学习材料的难度和学习掌握程度判断不准确,且元记忆控制发展水平较差;他们还发现学习不良儿童的社会比较和时间比较的频率均低于一般儿童,社会比较目标水平显著低于一般儿童,并且随着年级的升高其目标水平呈不断下降的发展趋势。
  4.吸烟、酗酒、艾滋病儿童的研究。近些年来,学校心理学的研究开始着眼于吸烟、酗酒和艾滋病儿童。方晓义教授的课题组系统地对儿童的吸烟行为开展了研究,他们在国外SCI和SSCI杂志发表40多篇论文和研究报告,在国际上引起同行的重视。他们的研究既涉及了青少年吸烟行为的特点,吸烟行为与同伴关系和个性特征的关系,也涉及了干预者身份对吸烟干预的影响。此外,他们也对青少年的饮酒行为进行了考察。吸毒和艾滋病问题在当今社会引起广泛关注,尤其是艾滋病,随着中国艾滋病患者的不断增加,另外一个特殊的群体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感染艾滋病毒而成为孤儿,社会把他们称为艾滋致孤孤儿。2004年,卫生部估计中国至少有10万名艾滋致孤孤儿(中国中央电视台,04/2/23)。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ted Nations International Children"s Emergency Fund)预计到2010年这一数字将增加到26万,其中年龄在10~14岁的艾滋致孤孤儿占80%。加强对艾滋致孤孤儿的研究,促进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发展,是体现和谐社会人文关怀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心理学研究者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
  
  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在应用研究
  
  自上世纪80年代末,我国绝大部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在大、中、小学中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这不仅在与国际心理学研究接轨,而且也是时代的呼唤、社会实际的需要。尽管我多次强调,我们要看到广大学生的两个主流:一是学生心理健康是主流;二是有些学生由于人际关系、学业、生活环境的压力产生暂时的心理不适,要求咨询和辅导,他们要求健康是主流。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是教育模式,而不能是医学或医疗模式。但是,我们必须要重视越来越多的学生心理问题。目前,中小学生越来越多的心理健康问题,迫切需要开展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很多调查和中小学生的自我报告表明,中小学生中存在着一些嫉妒、自卑、任性、孤僻、焦虑、逆反心理、神经衰弱、社交困难、学习不良、吸烟饮酒,乃至自杀、犯罪等心理行为问题。在这些心理行为问题中,既有“问题”儿童,也有“学校处境不利”儿童。前者,通常指品格上存在着问题且经常表现出来的儿童青少年。这里,一是指品德发展上的缺点;二是指性格发展上有偏畸。这类学生在中小学里,较多地表现出纪律松弛、情绪消沉、焦虑紧张,甚至于闹学、混学、逃学和辍学等等。后者通常指智能潜能正常,但在学校中处于低下地位,实际上被剥夺了学习权利和学习可能的学生,也包括本身能力发展迟滞、学习成绩落后、行为不良等不能适应学校学习的学生和从较底水平学校转到较高水平学校时不能很快适应新条件的学生。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要开展应用研究。这些应用研究主要涉及到四个方面:
  第一,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状况进行调查。我国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有20多年的时间,其总体状况如何?通过调查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机构及制度建设情况、师资队伍建设情况和开展工作的途径、方法以及效果等,也许可以找到答案,并可以对下一步更有效的开展工作提供指导。最近,在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的指导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准备组织专家围绕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状况”开展调查,这是好事,但我们必须看清这项科学调查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切忌轻率的态度,尤其是对取样科学性以及调查工具更要下大力气,并希望这次调查能把指导思想落实情况、教师状况、学校具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状况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工作状况四个方面作为重点。
  第二,制定中小学生积极健康量表。教育部普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编制了四个量表,两个是积极心理学的量表,一个是中性量表,一个是消极量表,近几年,每年都选择30多万刚入学的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发现真正有心理障碍的仅占万分之一。而我们国家为什么动辄就出现百分之二十、百分之三十,甚至是百分之五十多的学生心理不健康的数据呢?因为我们用的是消极量表,当然像SCL-90等得到公认的量表仍然可以继续使用,但国际上的研究已经发现,以往对心理健康的测量存在误区,过分强调消极心理,而对心理健康积极方面的量度不够。
  第三,定期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进行动态调查。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得到了众多有意义的结论,但是这些调查大都是局部的、小样本、一次性的研究,这些研究既不利于我们掌握中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整体发展状况,也不利于建立科学的心理问题或障碍儿童的筛选标准。因此,有必要开展定期的(例如,五年一个周期)、较大范围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从人际关系、学习、自我等维度建立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体系。
  第四,探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模式。在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了学科渗透、开设心理活动课、举办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活动、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以及建立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沟通渠道等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但如何在不同背景和条件的学校中来开展?如何最有效地从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两个角度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仍需要大量应用研究来探讨。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EB /OL ]. http: ∥www. moe. edu. cn.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 教基( 1999) 13 号.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教基( 2002) 14 号.
  [4] 林崇德,辛涛,邹泓.学校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5] Fagan, T. K., & Wise, P. S. School psychology: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3rd edition). Bethesda, MD: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chool psychologists, 1994, 2000, 2007.
  [6] Cecil R. Reynolds, Terry B. Gutkin. The Handbook of School Psychology(3rd Edition). John wiley & Sons. 1990, 1998.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08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 EB /OL ]. 省略/article/zwgk/
  mzyw/index.shtml/1.
  [8] Thapar A, Stergiakouli E, An overview on the genetics of ADHD, 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2008, 40(10): 1088~1098.
  [9] 王勇慧,王玉凤,周晓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在不同加工阶段的干扰控制.心理学报,2006,38(2):181~188
  [10] 徐岩,周晓林,王玉凤.两亚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内隐注意定向.心理学报,2006,38(5):709~717.
  [11] 张微,刘翔平,李成刚,康雪.ADHD对阅读障碍的影响:来自解码和语言理解困难的证据.中国特殊教育,2008,3:53~58.
  [12] 俞国良.学习不良:一个有待拓展和深化的研究领域.心理科学进展,2005,13,(5):545~546.
  [13] 俞国良,侯瑞鹤,罗晓路.学习不良儿童对情绪表达规则的认知特点.心理学报,2006,38,(1):85~91.
  [14] 张雅明,俞国良.学习不良儿童元记忆监测与控制的发展.心理学报,2007,39,(2):249~256.
  [15] 邢淑芬,林崇德,俞国良.小学3~5年级学习不良儿童社会比较的特点.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2:36~39.
  [16] Chen X, Stanton B, Fang X, et al. Perceived smoking norms, socioenvironmental factors, personal attitudes and adolescent smoking in China: a mediation analysis with longitudinal data. The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Society for Adolescent Medicine 2006, 38(4):359~368.
  [17] Fang X, Li X, Stanton B, Dong Q. Social network positions and smoking experimentation among Chinese adolescents .American Journal of Health Behavior, 2003, 27(3):257~267.
  [18] Chen X, Fang X, Li X, et al. Stay away from tobacco: a pilot trial of a school-based adolescent smoking prevention program in Beijing, China. Nicotine & tobacco research: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on Nicotine and Tobacco 2006, 8,(2):227~37.
  [19] 林崇德. 离异家庭子女心理的特点.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1):54~61.
  [20] 董奇. 离异家庭儿童良好适应的影响因素的研究.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1,(3):12~18.
  [21] 陈会昌,张东,张慕蕴,魏明霞. 离异家庭子女的社会性发展特点. 心理发展与教育,1990,(3):173~177.
  (作者系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编辑/陈 虹
  终校/于 洪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