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创新教学反思 提升课堂效能] 课堂教学反思
 

[创新教学反思 提升课堂效能] 课堂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19-02-07 04:07:17 影响了:

  [摘 要]教学反思作为教学常规的内容之一,对每一位教师来说并不陌生。而如何创新教学反思并将其应用于教学过程实践,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通过笔者对教学反思的具体应用,提出几类创新教学反思的方法,目的是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创新 教学反思 课堂效能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多年来,教学反思作为教学常规的考核内容,大多数教师被“逼”写了很多,但有很大一部分只是为了应付检查,随意性很强,并没有真正把教学反思看成是教学环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教学反思没有足够的重视。
  古人云“教然后知困,知困后能自强也”,作为一个完整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反思对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提高课堂效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在多年的社会思政教学实践中,笔者也断断续续写了大量的教学反思,有的对后来的教学起了帮助的作用,有的记下来以后就成了过去时。今年在整理资料时对比写下来的教学反思,深有体会。笔者认为,对教学反思进行归纳、总结,并加以创新应用,那么对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提升课堂教学的效能会有很大的帮助。教学反思重点是创新,特别是对教学反思进行归纳,避免自己重走错误的道路,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创新“类比”反思,求异质疑
  
  目前,农村中学中的社会思政教师往往担任三个班以上的教学工作,而每个班级的生源情况、学生表现等千差万别,即使教师准备的教案内容一致,也会因班级的不同造成差别,出现完全不同的课堂教学过程。所以教师应将在第一个班级的教学发展过程作为修正第二个班级授课的依据,在多个班级的课程全部授完后教师要进行类比归纳,找出其中的一些差异,求异质疑,寻找出针对不同班级、不同学生的教学方法。
  如在《世界贸易的“游戏规则”》的教学过程中,针对教学内容的特殊性,笔者在备课环节就开始准备,利用多媒体呈现资料量大的特点,准备了图片、录像、文字等资料,详细地向学生讲授了中国加入WTO后对我国经济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学生听得很入神。上完后自我感觉良好,下课后询问学生,他们还是一片茫然,因为这一内容离他们的生活实在太远。在第二个班级,本人改进方法,先让学生自己看书,然后再根据多媒体课件向学生说明,但效果还是不太理想。于是,第三个班级没有上,而是布置他们先到网上或其他途径查找相关资料,一个星期后想试一试用辩论赛的方法。一个星期后经过现场分正反两方就“中国加入WTO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进行辨论比赛,结果却大获成功。
  由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本人经常在不同的班级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并进行类比的反思总结,再应用到具体的教学中,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创新“生成”反思,突破预设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般是教师通过预设教学情景,根据预设的教学思路,逐步引导学生导出结论。教师的授课、对学生的提问经常会带有暗示性或提示性,不管是常规课或展示课等都是这样准备的。这样做应该来说,教师教的感觉往往很好。有时教师会让学生划出重点难点,课堂也有活动,但由于均是根据预设没有创新,学生也按部就班,教师也很难写出高质量的教学反思。
  而实际上课堂的教学却是生成的。学生是一个活动的个体,特别是现代的学生,由于接受信息的渠道更多,学生对信息的掌握并不比教师差,甚至在某些方面掌握比教师更全面,学生对教师权威的质疑也在增加。若一味地按预设来进行教学,一方面会自动降低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一方面学生也会渐渐失去学习该学科的兴趣。
  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学生的生成性反应,根据学生在课堂上实际情况对预设的教学过程进行适应的调整,或就事论事,或中断原有的教学重新设计。而对这种生成式的教学反思,教师的印象肯定会更深刻,写出的反思价值也更高。
  如笔者在今年听了一堂展示课《做一个诚信的人》,开课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情景:在一个无人监考考场,当一张写有答案的纸条传到你手上时……学生思考后教师提问。生甲:“我会先看一下,然后对照自己的答案,把错误的改过来”;生乙:“我会与自己的答案对一下,但不会改,因为我相信自己”;生丙:“我不会看,偷看来的分数是假的”。从教学的目的来看,第三位学生的答案才是教师希望的,但甲乙两位同学的想法也正常,没有甲乙两位的“反面”例子,倒反过来显得丙同学太虚伪,离不开课堂的生成过程。
  课后本人对这堂课又是这样思考的,既然甲乙两位学生实话实说,教师索性将计就计利用甲乙两位同学的答案来作一个课堂讨论,就甲乙两位同学“诚信说话”(承认自己会偷看也是诚信)和丙同学做诚信的事(不偷看)进行讨论,我想课堂的气氛会更好。虽然会打破原先的设计,但可能会起到更好的效果。在以后的备课中,本人就预设更多的选择,变“刚性设计”为“弹性设计”,尽量预置好学生可能会问的问题或生成性的方向,让课堂教学更精彩。
  
  (三)创新“意外”反思,“节外生枝”
  
  课堂教学是一个极其复杂而又动态的过程,在课堂出现令教师始料不及的偶发事件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可以说水到渠成的教学效果好,意料不到的课堂意外也很精彩。即使再有预见性的教师,也不可能预料到所有的偶发情况的出现,再周密的教案也不可能为突发性的情况预先设计好具体的解决方法和步骤。所以对课堂“意外”的处理,不管是教师出“洋相”下不了台,或是随机应变,化解窘境,甚至因势利导创造性地应用,对教师来说都是一笔很好的财富,值得教师反思和总结。
  教师对“意外”事件的反思要认真、创新,既要研究应对“意外”的解决办法,又要思索如何创造应用“意外”,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在讲“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时,预先设计情景引导学生逐步走上维权的五种方法,可提问的学生回答了“坚决要求店主赔偿”后还是坚持这一原则,使预设的课程无法进行下去。我就加以引导“有没有其他的办法”,“把柜台砸了。”学生的回答让我哭笑不得,全班却哄堂大笑。笔者及时另请学生才避免尴尬并完成既定教学任务。
  下课后,本人想其实也可以利用另外的方法既完成教学任务又能掀起课堂教学的一个高潮,那就是从学生砸柜台引出用违法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那会是一个何样的结局?让学生去反思,再引出正确的方法――用合法手段。
  教师应利用课堂中的这种“节外生枝”将学生带进思考的新境地,抓住有价值的“枝节”,给学生搭建一个展示个性的舞台,给他们创造一次充分表达思想、抒发感情的机会,提升他们的思考力、创造力和发现能力,再让学生长出真正的有用的“枝”来,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课程理念,做到“节外生枝”。
  
  (四)创新“作业”反思,反馈提升
  
  学生对教学成效的最快反映是在学生的作业上。最直接的反映是课堂作业的完成,教师马上可以了解自己的教学成效如何,并依据学生课堂的变化进行调整。同样,当天的回家作业也是最直接的反映之一,因为思想品德课的作业有很多是开放性的问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就体现在这些题目上。从学生的作业情况,可以看到学生对新授知识的掌握程度。另外由于题目的开放性,学生的答案有可能突破教师教学思路,具有很大的创新,这时就需要教师及时进行反思总结,并在下一个班级的教学中加以扩展或在复习时加以应用或强调。
  教师通过有意识地去创设一些情景题、开放题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可以是当堂练、实践作业或家庭作业,通过学生不同的思维来弥补教师个人思维的局限性。作业的形式也可以社会思品的特点加以灵活应用,如时政手抄报比赛、课堂辩论赛、调查提纲设计等,利用不同的作业形式来探讨作业设计、作业评价的方式,使之更好地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服务,从而提高教学效能。
  (五)创新“考核”反思,总结升华
  考试考核是一个阶段性教学过程的小结,也是反映教师学生各自完成教与学任务的一个好形式。及时、正确的评价对教学非常有利,而对评价的反思,并将反思应用于下一阶段的备课、授课,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大多数教师的试卷分析和反思还停留在对试卷本身的问题上,而且更多地关注教师认为比较重要的期中期末考试上,而忽视平时的单元过关性测试。笔者认为对评价的反思必须全面、及时、生生到位,每次测验的分析均如此。笔者经常设计如下的表格来分析。
  
  社会思品的考核往往采用开卷考的方式,所以通过考核考试所能反映的学生的情况也更多。通过细分,并进行分类归纳,既可以发现在学生中存在的通病,又可以发现个别现象。如审题问题、答题的规则问题、关键字的把握、理论性的错误等,找出共性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纠正。对个别学生则采取单独的辅导更正方法。
  在第二次可用同样的表格,对学生逐项对照,检查学生是否会犯同样的错误,是否会出现同样的通病,再进行备课、课堂教学、作业设计等方面的调整。对知识运用能力、审题能力等不足,通过加强训练,逐步提高;对答题格式、答题的全面性等教师要多用示范;对基础知识、概念认识等问题则
  需要教师加以归类,形成图表或图示。
  教师在教学过程的每一环节,都应对过程中的得失和效果进行深刻的反思,找出问题的症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大胆的创新,从而对症下药,完善备课环节,提高课堂效能。而且针对不同层次、不同方面、不同学生所反映的问题,进行全面或个别的辅导或纠正,来达到用反思促教学的目的。完整的教学流程应该是:
  
  总之,对教学反思这一环节,教师不能简单地循环重复,而应进行创新,在循环过程中实现提高和升华。在反思中学习,在反思中探索,在反思中成长。
  
  参考文献:
  [1]严育洪.新课程评价操作与案例[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教育部.《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