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挥不去的幽灵:挥不去
 

挥不去的幽灵:挥不去

发布时间:2019-02-12 04:08:47 影响了:

  什么是现代步兵最可怕的敌人?既不是能够播散“钢雨”的大口径炮弹,也不是头顶呼啸而过的武装直升机,而是像幽灵一样,专门隐藏在身边那些看不见的角落、随时都可能爆发的――小型反步兵地雷。这些潜伏在脚下的暗杀者足以使最强悍的军人为之变色,因此这种武器一诞生,便一直是各场大小战争和地区冲突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二次大战是常规武器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也是反步兵地雷取得长足进步的黄金阶段。德国S型跳雷、美国M2和前苏联POMZ雷等一系列性能先进的反步兵地雷纷纷出现,但它们都有着同样的缺陷――那就是为强调杀伤威力,都采用了全金属雷体,重量和体积较大,布设和伪装困难,在探雷器面前容易暴露。而当时地雷主要靠人工布设,由于雷体过大过重,士兵只能随身携带1~2枚,导致布设面积小、死角多,雷场易被敌人破坏。这就迫使设计者们转而研究那些更小更轻,容易携带和布设,更加难以被发现的地雷。同时,通过对战场统计数据的缜密研究,专家们发现:在作战中杀伤敌人的作战效果比单纯消灭敌人要大得多。杀伤一个敌人后,由于必须要将伤员后送抢救,因此增加了敌方后勤和医疗保障的压力,敌人将面临的不仅仅是失去一个战斗人员的问题,而且伤口的惨状和后方出现的大量伤残者,给其他战斗人员和民众造成深远的心理影响。对于其他常规武器,如枪弹、炮弹等,若想既有杀伤效果但又不致夺命是很难实现的,但对地雷来说,却可以方便地通过控制装药量和破片类型来达到这一目的。而且随着合成材料和装药技术的进步,地雷已具备了向小型化方向发展的可能。因此,从二战后期开始,以杀伤有生力量下肢为主要目标的小(微)型化反步兵地雷开始成为战场新宠。由于其体积大为缩小,更加难以被发现和排除,成为一种具有高度和持续性威胁的可怕武器,掀开了地雷发展史上新的一章。
  
  小鬼当家子弹雷
  
  二战初期的英国虽然已没有了昔日日不落帝国的气势,被德军打得节节败退,但它毕竟是老牌的资本主义强国,军工研制生产能力仍然不可小觑。当英国人洞悉了反步兵地雷小型化的优点后,就着手开发出一种新型地雷――Switch No.8 Pressure Mk.I(下文简称Mk.I),俗称“子弹雷”。它是世界上第一种制式小型反步兵地雷,在二战中曾经大量使用,直到1960年代马来西亚政府军与游击队的内战中仍能找到该雷的踪影。
  Mk.I是一种结构异常简单的地雷,分解后仅有7个零件,而且形状均不复杂,有利于战时加工生产。该雷外表酷似一支大号钢笔,雷壳用无缝钢管冲压而成,一端呈锥形,方便插入地面。另一端呈喇叭口状,上面固定有一个垫片,它的作用是当地雷布设于松软的地面时,增大接触面积,防止出现雷体过度下陷导致瞎火的现象。雷壳内部装有击发组件,由击针/击针座、管状击铁、击发簧和击发簧导杆组成。击发簧导杆中间有一定位螺帽,它的作用是限制击发簧和管状击铁,使其不至于脱离击发簧导杆,方便组装。击发簧导杆上端有一个三角形的弹簧销,一端固定于击发簧导杆顶端,另外一端穿过击发簧导杆上的小孔,为导杆定位。该雷的杀伤单元是由一发截短弹壳并车掉了底缘的.303英寸步枪弹改装而成的,锥形弹头由圆钢车成,也有采用木制弹头的。因为Mk.I以击伤敌方人员足部和破坏敌车辆轮胎为主要目的,在这样的极近距离内,即使是木制弹头,其威力也足以击穿敌人穿着军靴的脚掌。而且木弹头会破碎致使大量木纤维分散于伤口内,形成二次杀伤,增大了感染机率和医治难度,很多伤者甚至不得不进行截肢处理。
  Mk.I不是全备雷,布设前需先进行组装。它的出厂包装有两种,一种是带有螺纹盖的包装筒,另一种为带盖的包装盒,两种包装均为马口铁制成,表面涂有绿漆,筒状包装上有一纸质标签,而盒装的则直接在盒盖上用黄色油漆喷上标识。布设前需检查其击发组件是否处于待发状态,如已解脱,则用螺丝刀抵住管状击铁上端,将其压下,直至被击发簧导杆上端的三角型弹簧销锁定。然后将地雷压入地面,再将击针座下端的筒状开口对准击发簧导杆套入,最后装上杀伤单元,并适当加以伪装。如此安设完毕后,Mk.I地雷随即进入战斗状态。当敌方人员或车辆碾压地雷时,上端的杀伤单元受压下沉,将击针座下推,此时击针座下端筒状开口挤压击发簧导杆套上端的三角形弹簧销,迫使其向内收缩,从而解脱击铁。当击铁被解脱后,在击发簧的推力作用下猛然上抬,打击击针座底部,使击针击发杀伤单元的底火,完成击发过程。
  Mk.I地雷由于具有结构简单、便于生产、不易被探雷器发现等优点,很快便受到各国军方瞩目。德国和前苏联均以其为蓝本,设计出本国的子弹雷。上世纪60年代,我国为支持越南人民抗美斗争需要,第356兵工厂仅凭2枚供参考的样品,在13天内就顺利完成了第五机械工业部下达的在半个月内生产出5000枚子弹雷的要求。而在通常情况下,这至少需要3个月的时间。该雷的特点是直接使用来源广泛的56式7.62毫米普通弹,结构更加简单实用,因而深受越南军民好评。
  
  现代小型地雷的起缘 M14反步兵雷
  
  美国人在二战结束后也开始了小型化反步兵地雷的研制工作,并于1940年代末取得成果,1950年正式装备部队。这种武器被命名为M14,它是一种小型爆破型反步兵地雷,采用塑料雷壳和整体式引信(整体式即引信体就是雷体的引信室)。一般机械式地雷引信均采用圆柱形螺旋弹簧来提供击发动力,为保证击发能量,击发簧的长度不能太小,这给地雷和引信的小型化带来了困难。但M14地雷却别出心裁地采用了蝶状击针簧片来解决这个难题。这一设计使击发簧的纵向尺寸大大减小,引信和整个地雷体积因此都可以做得很小。碟状簧片这一设计具有划时代意义,为后来的多种地雷所借鉴,如美制反坦克地雷上常用的M603机械引信也采用类似设计,使得整个引信的高度仅有30毫米。
  M14反步兵地雷雷体高40毫米,直径56毫米,重量仅有100克,内装29克特屈儿高能炸药,其威力足以炸断人的脚掌或者击穿车辆轮胎。全雷由压盖、压力柱、击针座、击针簧片、击针、起爆管和马蹄形保险片等组成,主要部件均由塑料注塑而成。雷体正中装有塑料制成的碟状击针簧片,中间有一金属击针,这也是整个地雷中唯一的金属制品,重量仅为8克,刚刚达到探雷器能够勉强捕捉到的范围。一个由雷管座和M46雷管组成的螺旋型起爆管从地雷底部装入,然后通过装药中一个贯穿孔与引信相连。M14地雷布设时可埋入地下或者直接放置于地面,由于其防水效果较好,在水中放置72小时仍能可靠起爆。
  为保证安全,M14地雷的起爆管和雷体是分别保存的。布设前,首先须将地雷底部的起爆管护盖拧下,这一护盖的设计比较人性化,除可用扳手、螺丝 刀外,也可使用硬币和枪弹底缘作为旋转工具。护盖拧下后,将起爆管装入雷体中,再将护盖装回。需要注意的是,雷体上部有一箭头标志,边缘则有“A”和“s”字样。当箭头指向“s”时,地雷处于保险状态。此时地雷压盖上的三个突起抵住雷体内部对应的三个突起,加之马蹄形保险片的作用,压盖无法下沉,即使雷体不慎跌落或者受到挤压也无法起爆。拧动压盖,使上面的箭头指向“A”时,此时压盖与雷体内部对应的三对突起相互错开,此时再将保险片抽出,地雷随即进入战斗状态。当压盖上受到9~16公斤的压力时,压盖下沉,并将压力传递至压力柱,压力柱又将击针座下压,直至击针簧片翻转并带动击针猛力打击起爆管,引爆整个地雷。
  M14地雷的低可探测性虽然在战时是个优点,但在战后清理战场时却是件很头疼的事。加上国际禁雷组织的呼吁和国内舆论压力,美军不得不在后期生产的M14地雷上加装了一个可拆卸的钢制底座,以提高探雷器对其的探测能力。1974年以后,美军停止使用M14地雷,但为了对付朝鲜半岛可能出现的战争局面,仍在韩国储存了150万枚该型地雷。为方便日常训练和使用,美国还专门为M14地雷开发出一种专用的教练雷,型号为NMM17,该雷外形与M14基本一样,只是雷体外壳涂成蓝色,其内部结构也做了相应的改进,如将雷管换成了火帽和导火索,并用发烟剂代替炸药,触发时会喷出烟雾。前苏联为应付这种西方国家常见的地雷,也生产了相应型号的塑料教练雷,表面甚至带有英文字母,只是工艺比较粗糙。
  M14反步兵地雷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反步兵地雷,除北约盟国大量引进和仿制外,包括印度、缅甸等第三世界国家也相继进行了仿制。在越南战争期间,越南军民发现地雷在游击战中的效果非常明显,便利用缴获的M14地雷来对付美军。但其数量太少不能满足部队的需求,于是向中国政府求助,希望能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援。中国专家们在仔细研究了美制M14地雷的特点后,为越南提供了相应的技术资料和生产线。这种越南生产的仿制型号称之为MD-82.B反步兵地雷,其结构与美制原品基本一致,唯一不同的是地雷的高度有所增加。其主要原因是越南工业基础较为落后,无法生产适用的高爆炸药。针对越南的实际情况,中国专家采用了一种极简单的解决办法,即增加地雷的整体高度,加大药室容积,使之能够装入更多的炸药,在装填常规梯恩梯炸药的情况下,仍能保证威力不会下降。
  美国人在小型反步兵地雷上取得的另一成果是一种聚能装药反步兵地雷――M25。与传统的地雷不同,M25上采用了本用于对付装甲目标的聚能射流技术,达到同样的杀伤效果所需的装药量更少,体积和重量也更小,更加隐蔽。该雷由压盖、保险夹、探测环、上下雷体、装药室、雷管、击针座、解脱钢珠、击针、击针簧等零件构成,其中大部分零件均为塑料制成,连压盖在内高度仅为90毫米,顶部直径为51毫米,底部直径29毫米,装药为9.4克特屈儿炸药,战斗全重约为80克。其聚能装药组件装在雷壳上部的装药腔内,当压盖受到58.8~10718牛的压力时,装药室下沉,击针座也随之下降而压缩击针簧。待击针座下降至解脱钢珠时,钢珠解除对击针座的限制,使针刺发火引信向上打击雷管,从而引爆地雷。平时装药室与雷体分离,单独保存,使用前将装药室装入雷体即可。M25的包装有两种,一种是木箱,每箱装192个,一种是单兵携行的便携袋,每袋装12个。该雷的布设方式与子弹雷相同,先将雷体下端的锥状部分插入地面,然后装上装药室,盖妥压盖,拔出保险夹,地雷即进入战斗状态。探测环这一部件也是由于受到国际舆论压力影响,不得已在雷体上加装的,以提高M25被探雷器发现的概率,也便于己方战后打扫战场。M25反步兵地雷是一种设计颇为巧妙的武器,也是国际军火市场上的抢手货。英国、加拿大等国都曾仿造过,日本也以M25为原型,仿制了67式聚能装药反步兵地雷。
  
  历时50年的东方经典PMN地雷
  
  在卫国战争中,苏军采用有效和灵活的战术,以大量地雷杀伤德国侵略者,因此在战后也一直很重视对新型地雷的研制工作。PMN地雷就是在战后涌现的一种优秀产品,也是东方阵营中生产数量最大、影响最广的反步兵地雷。PMN战斗全重约为600克,体积和重量均是美制M14的数倍。虽然与精巧的美式地雷相比,PMN显得有些傻大黑粗,零件加工上也比较粗糙,但却秉承了苏式武器一贯的简单实用原则。PMN体型较大的原因是该雷属于利用爆炸后的高温高压气流而非破片来杀伤敌有生力量的爆破型地雷。同时出于成本的考虑,主装药采用了便宜但威力一般的梯恩梯,因此将装药量增加到约200克,是同类地雷中装药量最大的一种,以确保其杀伤威力。当然,装药量巨大也有苏联人对国土防御作战的考虑,苏联地处北半球的中高纬度地区,全国有58%的国土位于寒带,常年积雪,如果装药量过少,那么地雷爆炸后产生的冲击波将有很大一部分被厚厚的积雪或冻土吸收掉,无法有效发挥其威力。
  PMN反步兵地雷外观为圆柱型,雷壳分成上下两部分,均以俗称“电木”的酚醛塑料注塑而成,原料来源广泛且成本低廉。雷盖与雷体用一个橡胶制成的防潮盖包裹起来,中间有一个金属带状卡箍箍紧,一来可防止雷盖脱离,二来也起到防潮作用。雷盖下面是一个压力柱,贯穿整个地雷的中心部分,底部有弹簧,使压力柱一直保持抵住雷盖的状态。压力柱中间有个圆孔,孔内带有一个突起,这个突起的作用是挡住击针座,使其不能释放,当压力柱受到70~300牛大小的压力而下沉时,击针头部才能通过压力柱上的圆孔打击起爆管。雷体两侧也有两个对开的圆孔,贯穿整个雷体,一个用于安装击发组件,另外一个用于安装起爆管。击发组件出厂时已用螺塞旋入雷体中,击针簧呈压缩状态,而起爆管则是在布设时才装入的。
  PMN反步兵地雷引信零件较少,而且大部分都是冲压件,成本不高。该引信中有一个很巧妙的设计,除了保险销这一刚性保险机构外,还增加了一个软金属保险片。其击针尾部有一开口槽,横贯有一根细钢丝,将软金属保险片卡入该槽内,并用保险销穿过击针套管固定住击针,此时软金属保险片不受力。当地雷布设好后,抽出保险销,在击针簧力的作用下,细钢丝慢慢切割软金属片,直至将其切断。当软金属保险片切断后,击针座进入压力柱上的圆孔内,被突起挡住,此时地雷方进入待发状态,而在软金属被切断前,地雷一直处于保险状态,保证了布雷人员的安全。值得注意的是,该型地雷在布设前需要旋下击发组件,检查软金属保险片是否已损坏,如已损坏必须更换才能继续使用。
  PMN-2是在PMN地雷的基础上发展的改进型号,属于压发式爆破型反步兵地雷,区别是引信和装药类型不一样。PMN-2重量比PMN减轻了180克,主装药采用100克TG-40 炸药,即梯恩梯/黑索金混合炸药。此外,该雷还采用了耐爆压发引信,在爆炸冲击波作用下不易发火,而在目标作用下能正常动作,可显著提高该雷对爆破法扫雷的抗扫性。PMN-2除可人工布设,也可采用机械布雷车布设。与PMN一样,PMN-2反步兵地雷也有一个延期解除的保险。不同的是,该雷使用的是电化学时间引信,布设后2~10分钟才会进入战斗状态,没有自毁能力,其缺点是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气温较高时,进入战斗状态的时间较快,反之则较慢。
  
  “学贯东西” 72式反步兵地雷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保卫新生的无产阶级政权,人民兵工克服重重困难,采取仿制与白行研制齐头并进的方式,研制新型地雷装备部队。1958年,我国以前苏联PMN地雷为原型仿制的58式反步兵地雷正式定型并装备部队,同时自行研制小型地雷的计划也在同步进行。但随后而来的三年自然灾害和文革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发展,并波及到兵工系统,致使后一计划一直拖到1970年代方才实现。1972年,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代小型反步兵地雷正式定型,并被命名为72式反步兵地雷。该雷使用范围非常广泛,除我军装备外,阿富汗、安哥7213式反步兵地雷内部结构拉、柬埔寨、伊拉克、科威特、黎巴嫩、莫桑比克、秘鲁、索马里、斯里兰卡、苏丹和泰国等均有使用。
  72式反步兵地雷从立项之初起就瞄准了当时比较先进的美制M14地雷,力争达到或超过其水平。该雷采用整体式引信,在使用上比58式要简单,无需在使用前检查击发组件。该雷也是一种爆破型地雷,以炸药爆炸产生的冲击波杀伤敌方有生力量。该雷体积和重量明显小于58式,直径79毫米,高度仅为35毫米,战斗全重125克,内装梯恩梯炸药48克以及特屈儿/泰安扩爆药4克。全雷由上下壳体、橡皮盖、压盖、保险圈、挡圈、弹簧、保险销、击针、击针簧片、限制杆、装药、火帽、雷管和扩爆药柱等组成。该雷虽然与美制M14地雷颇有些异曲同工之妙,但细节上却有诸多不同。比如在安全状态下,地雷压盖上的三个突起与保险圈上的三个突起相互对正,压盖无法下沉,当抽出保险销后,在弹簧的带动下保险圈随即发生转动,使三对突起错开,保险圈失去对压盖的控制,地雷便进入待发状态。当受到68~147牛大小的压力时,压盖下沉,向下挤压击针簧片,使其猛力下翻,带动击针击发火帽,从而引爆地雷。72式地雷的绝大部分零件均为塑料制成,和战场上的弹片混在一起,用探雷器很难探测到,而且该雷体积较小,使用探雷针也很容易漏探。在西南边境冲突期间,这种地雷是使作战双方都深感威胁的一种武器。即便在1990年代开展的中、越边境排雷行动中,负伤者中据统计约有80%也是因为触发了这种地雷。
  后来在72式反步兵地雷的基础上,又衍生出72A、72B、72C等多个发展型号。其中72A和72B采用电子引信,具有反拆除和定时失效功能。72A装药类型为21克泰安炸药,进入待发状态后,只要地雷倾斜5°~45°,或者在排除时上壳、下壳旋动少于一圈就会爆炸。而72B则使用38克梯恩梯炸药,待发状态下倾斜角度大于15°引信便会动作,引爆地雷。两型地雷均具有定时失效功能,通常为20天左右,当电池耗尽时地雷即失效。72C型又回归到传统的机械引信,没有定时失效功能,但却有反拆除功能,待发状态时只要地雷离开地面3毫米即可引爆。几种型号外形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72A保险销拉环为圆形,而72B的为三角形。但72式所有型号保险销是通用的,所以仅靠保险销拉环形状无法确定具体型号,何况在待发状态下保险销早已被拔掉。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力不断壮大,国内军工装备研制水平日进千里。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一种自行研制的新型单兵火箭抛撒定时自毁反步兵地雷正式亮相,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科技进步二等奖。这种单兵火箭抛撒器结构简单,可一次抛出多枚地雷。配套使用的地雷为全保险型压发反步兵地雷,用于单兵近距离快速机动布设雷场、雷群,可迅速封锁和迟滞敌人的行动。该雷直径81毫米,高35.5毫米,全重206克,动作压力为20~120牛,-40℃~+50℃均能可靠动作。该型地雷可用抛撤器抛撒,也可人工抛撒,设置保险时间为150秒,进入战斗状态时间为180秒,地雷抛撒落地后,进入战斗状态的雷数不少于被抛撒雷数的80%,同时具有定时自毁和反拆除功能。单兵火箭抛撤定时自毁反步兵地雷的出现,是我国在反步兵地雷研制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也标志着我国在新型反步兵地雷方面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结语
  
  20世纪下半叶,随着持久和平的到来,人们日益重视战争遗留爆炸物尤其是地雷对平民日常生活的严重威胁。1980年,联合国在日内瓦举行会议,讨论通过了旨在停止使用具有过度不人道或滥杀伤作用的某些类型武器的《特定常规武器公约》,其中《第二议定书》即《禁止或限制使用地雷、诱杀和其他装置的议定书》,限制对平民滥用地雷等武器。1996年修订后,进一步限制地雷的使用和转让,规定所有杀伤人员地雷须具有可探测性,遥布杀伤人员地雷必须具有自毁和自失效功能。我国于1981年9月签署该公约,1998年11月批准了经修订的《第二议定书》。到2004年11月为止,美国、中国、俄罗斯等几个原反步兵地雷设计和生产大国都签署了这一公约,正式跻身限雷、禁雷、消除地雷遗害行列。作为缔约国之一,我国主张通过多种途径解决地雷问题,近年来为雷害严重的亚、非和中东国家提供了大量技术和资金支持。进入2000年以后,我军先后派出扫雷专家组赴厄立特里亚、泰国开展排雷教学培训工作,2006年开始又先后组织5批工兵远赴黎巴嫩执行维和扫雷任务。
  虽然反步兵地雷曾在战争史上写下了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但随着公约和议定书的执行,这种设计精巧的杀人武器在发展和使用上将受到越来越大的限制,直至彻底清除出人类武库。不过,尽管有些专家和武器爱好者会感到遗憾,但如果这些“幽灵”彻底消失的这一天真的到来的话,无疑将是整个人类的福音。
  
  (编辑 天 天)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