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管理:规范、人性若比邻] 人力资源管理证书
 

[管理:规范、人性若比邻] 人力资源管理证书

发布时间:2019-04-16 04:52:39 影响了:

  C公司郑老板提倡人性化管理,要求员工个人高度自觉,在宽松的环境里积极工作。因此无论是管理者还是员工,犯了错误都不会被追究责任。可现在公司的一些现象让郑老板对人性化管理产生了怀疑:
  ◆每天上班迟到、早退的现象越发严重,经常有员工找各种理由请假;
  ◆员工上班时间在办公室总是嘻嘻哈哈,玩游戏、浏览与工作无关的网页等现象屡禁不止;
  ◆每月发工资时大家都很积极,可做起事情来拖拖拉拉,开会、写总结,总有人三请四催还不能按时到场或完成任务;
  ◆公司的一些通知、文件下发后,就石沉大海,不知结果如何,事后追问起来,很多人总是一脸茫然。
  无奈之下,郑老板聘请了职业经理人付先生担任公司总经理。付总对公司情况进行考察后,对郑老板说:“公司管理随意性大,不可控制的因素太多,规范化管理势在必行。”郑老板深为赞同。在付总的主持下,公司制订了大量的管理制度和文件,一切按制度办事,并要求全体员工都要严格执行。
  但是,不到一个月时间,公司就炸开了锅:
  ◆一些业务代表抱怨说:“公司规定每天早晨要到公司打卡,如果没打卡就要被罚款,打完卡后再到客户那里谈业务的时间就不够了,工作没效率。”
  ◆部门之间>中突不断。例如:库管和车队队长打了一架,因为车上有一批退货,库管认为没有总经理签字同意,不让入库。车队队长说:“这货是下班前才接到业务通知,运回时总经理已下班,货放在车上过夜不安全,先入库暂存,明天再办批准手续。”库管不敢违反公司的规定:没有正式批准手续,任何物品不得入库,违者按500元/次处罚当事人。车队队长觉得这不公平,万在车上把货丢了,损失由他个人赔偿。因为公司规定:货在车里,所有损失均由车队责任人承担。
  郑老板终于坐不住了,找付总谈话。付总认为出现这些问题并不是坏事,他原先任职的外企就是靠这样做成功的,任何改革都会伤害到局部利益,为了公司的未来,这些代价是必须要承受的,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成功。
  可是,半年过去了,规范化管理并没有让公司的事态好转起来。相反地,那些跟着郑老板打拼起来的老员工却一个个地提出辞职,公司的业务量也在大幅度下滑。
  郑老板困惑了:为什么规范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都行不通?到底错在哪里?
  上述C公司这种管理现状,是许多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都会遇到的典型问题。其实,郑老板和付总都走入了误区——对规范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的理解存在偏颇,把二者看成是一对矛盾。郑老板刚开始推行的所谓的“人性化管理”,其实是把它理解为自由化地不去管理,弹性过大,缺乏制度约束;而付总其后实施的“规范化管理”,则太严格太死板,缺乏人性化。
  规范化管理有误区
  简单地说,规范化管理就是科学的制度加上严格的执行和全面的监督,要达到“四个凡事”: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检查考核,从而提高管理的效率。而在实践操作中很容易存在如下误区:
  ◆把规范化等同于复杂化。杰克·韦尔奇说过,管理就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混乱的事情规范化。但是有些企业往往为了追求规范化,制定了很多制度、流程,起草了一大堆文件,条条框框非常多,流程十分复杂,导致文山会海,工作效率低,结果得不偿失。规范化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效率,如果把问题搞复杂了,就会适得其反。
  ◆把规范化等同于呆板化。如果制定的制度过于死板,没有弹性,这本身就是不规范的。因为管理是动态的,一旦制度无法适应这种变化,导致不能有效执行,这个制度也就缺乏生命力,变得毫无价值。C公司新制订的制度就是因为过于死板,所以导致库管和车队队长发生冲突。
  ◆把规范化等同于苛刻化。规范化管理虽然对工作要求严格,但绝不是脱离企业实际情况的过分要求,也绝不是“以罚代管”,否则就变成苛刻化了。如C公司的员工只要违反制度,就要罚款几百元,这就过于苛刻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而且罚款是解决不了根本性问题的,处罚不当还会激发员工的负面情绪。
  ◆把规范化等同于官僚化。如果规范化管理表现的是人为地设置各种障碍,管理者高高在上,对下属进行指手画脚,或凡事都要求请示报告、层层审批,这就大错特错了。官僚化是规范化的天敌,有的企业就是因为管理者打着规范化的幌子而让企业陷入死胡同。管理者如果不能积极主动地为下属提供各种支持和服务,那么企业必将人心不聚,前途不朗。
  ◆把规范化等同于形式化。规范化管理的一个极端就是形式化,如果只有一大堆被束之高阁、形式上的管理制度,而没有实质地去推进执行,就会起副作用。比如有的企业,在制度中制定了大量的处罚条款,为了掩人耳目,往往也会加上几条奖励条款,但是要获得这些奖励,比登天还难。
  ◆把规范化等同于运动化。有些企业习惯采取“运动化”的管理方式,出现问题时搞一次大突击,“临时抱佛脚”、“病急乱投医”,这显然是对管理的极大误解和扭曲。管理工作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常态化进行的,假如这些管理工作不能够成为持续性的日常形态,就会变成只在本月轰轰烈烈的运动中有效,而在下一个月冷冷清清的忽视中失效。
  对人性化管理认识的误区
  人性化管理,简而言之,就是以员工为中心,了解员工的特点,关注员工的需要,开发员工的潜能,通过为员工提供发展的平台,来激化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团队凝聚力,实现个人与企业的共同成长。而在实践中,管理者对人性化管理同样容易产生认识上的误区,这通常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其一,将人性化等同于人情化。当员工在工作中出现错误时,他的同事、上司没有指出他的错误,没有告诉他事情的危害,而是帮他隐瞒事实,这就是“人情化”。这在管理工作中是不应发生的,它会使管理工作变得更加混乱。而人性化管理则不同,它虽然允许员工在工作中出错,但会告诉员工这样做是错的,会带来什么样的危害,应该怎样改善,怎样做会更好。
  其二,将人性化等同于自由化。人性化不等于放任自流,不是取消管理,不是一味地满足人的需求,它强调尊重人性,但不能离开科学管理去空谈尊重人、理解人和信任人。C公司刚开始时的管理就是一种自由松散式的管理,一味地追求人性化,而忽略了组织的利益,本末倒置。在考量、平衡制度与人性之间,管理者要做的是如何将制度设计得更加人性化。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