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分局大练兵活动“一性三化”组训法调研报告] 实战化练兵
 

[分局大练兵活动“一性三化”组训法调研报告] 实战化练兵

发布时间:2019-06-04 14:37:56 影响了:
第1篇第2篇第3篇第4篇第5篇更多顶部目录第一篇:分局大练兵活动“一性三化”组训法调研报告第二篇:分局大练兵活动“一性三化”组训法调研报告第三篇:公安分局大练兵活动“一性三化”组训法调研报告第四篇:xx分局大练兵活动“一性三化”组训法调研报告第五篇:公安分局大练兵活动“一性三化”组训法调研报告更多相关范文正文第一篇:分局大练兵活动“一性三化”组训法调研报告

公安分局大练兵活动“一性三化”组训法调研报告

公安机关大练兵活动轰轰烈烈开展至今,全国上下呈现学习、练兵与工作紧密结合的新气象。通过大练兵活动,公安民警素质不断增强,队伍战斗力进一步提升,队伍整体面貌进一步改观,得到了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如何保证民警的练兵活动长期有效地开展,用机制保障民警的素质与时俱进,构建公安民警练兵长效机制已成当务之急。这是确保不断提高公安队伍整体素质,为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人才支持和素质保障,实现其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推进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对公安机关更好地履行三大职责,实现警务转变,全面提升民警职业道德水准和攻坚克难能力,更好地服务经济建设大局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笔者试结合泉州公安局丰泽分局的大练兵实践,就构建基层公安民警练兵长效机制略陈浅见,仅供参考。

一、丰泽公安分局大练兵活动“一性三化”组训法的基本经验

丰泽公安分局是泉州市公安局确定的大练兵活动定点联系单位。2014年以来,分局立足长远,结合实际,采取“一性三化”组训法,即对大练兵活动实行战略性投入、实战化导向、模式化运作和规范化管理,积极探索民警练兵长效机制,扎实推进大练兵活动的开展,取得良好效果。到目前为止,全局民警体能测试达标率达100%;警务技能战术考核及格率达100%,优良率达70%;手枪射击测验合格率达75%。“大练兵”使全局民警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业务素质和警务技能进一步提高,执法水平和服务质量得到提升,队伍整体克难攻坚能力明显增强。据统计,全局开展大练兵活动以来,共破获刑事案件1455起,同比上升10.2%,其中破获“八类”重特大案件多达259起,命案侦破率达85%,初步彰显了大练兵的无穷威力。

(一)战略性投入的大练兵思路。分局把教育训练作为公安事业发展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塑警工程”,提出“实施战略性投入、建设‘学习型警队’”的总体思路。一是早部署提前行动。在2014年初制定下发民警集中培训方案和教学计划,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分期、分批组织全局民警进行封闭式集中培训,掀起练兵热潮。二是细筹划精心组织。分局不仅在原有的经验基础上制定科学的大练兵活动方案,局属各单位也结合各自工作任务迅速制定详细的大练兵月计划和周安排。每期集训班均由局党组一名成员亲自带队,抽调政工、纪检、装财科人员组成工作小组进驻教育培训中心,与全体参训民警共学习同生活,并做好参训民警的管理考核和各项后勤保障工作。三是大投入长远打算。分局积极争取、多方筹措近40万元资金用于培训基地建设,于2014年3月挂牌成立了分局民警培训中心。分局投入10万余元经费用于配齐配全民警集中轮训必备的训练器材和防护器具,紧接着又投入20万元作为大练兵训练和奖励的专项资金。四是重宣传大造氛围。分局积极与中央、省、市级主要媒体建立良性互动的新闻稿件通联制度,大力宣传大练兵活动和练兵成果。制作各种宣传栏、宣传橱窗,在各级媒体刊发刊播大练兵宣传报道稿件,营造了浓厚的学业务、练技能、强体质氛围,在全社会唱响了一曲“执法为民强素质,励精图治练精兵”的战斗凯歌。

(二)实战化导向的大练兵模式。分局在练兵模式上坚持以实战为导向,充分体现大练兵不同于一般理论学习培训的特点。一是训练内容突出实用性。在集中训练中,围绕“四大重点”设置培训课程,即:以“三个代表”为重点,注重提高民警对加强学习训练、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性的认识;以法律法规知识为重点,注重更新民警执法观念、提高民警的执法办案水平;以警务技能培训为重点,注重提高民警执行勤务的实战能力;以心理保健知识为重点,注重培养和提高民警的心理素质。在岗位练兵中,则结合不同的岗位实际对练兵内容进行细化,要求各单位组织民警加强本职工作最基本、最核心的业务和技能的学习。二是训练方法注重实战性。对在民警教育培训中心集训的学员实行“战训合一”管理,规定集训学员一般应作为机动警力,边训练、边备勤,遵照分局相应的各类紧急情况调用机动警力的科学预案,预备处理突发性事件、群体性事件、防控暴力案件等重大警务活动。同时,号召全体民警坚持“早上锻炼半小时、晚上学习一小时”,把练兵要求变为自觉行为和需要,养成立足岗位训练、定时主动训练的良好习惯。集训中,坚持把理论知识和业务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和自学自练相结合,将室内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演示和室外模仿操练、实景模拟、实战演练相结合,把实战训练搬进课堂,把理论教学搬到训练场,运用问题式、启发式、互动式和对抗体验式等民警喜闻乐见教学方法,增强教育培训的实践性和感染力。三是训练质量讲求实效性。坚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练兵原则,先基本后应用,先分练后合练,正确处理基础与应用、技术与战术的关系,促进训练协调发展、取得实效。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竞赛达标活动,以及篮球赛、乒乓球赛和拔河、登山、三公里越野跑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娱活动,激发民警的练兵热情和兴趣,达到了劳逸结合的训练效果。

(三)模块化运作的大练兵格局。分局在大练兵活动中积极探索、实行“模块训练”,分类组织培训,增强训练的标准性和针对性。从横向上,按照“公共基础年”的必训内容,将大练兵的训练模块上分为四个基本类:一是基本知识培训模块,突出政治理论、法律法规的学习,以自学为主;二是基本体能训练模块,主要以《公安民警体育锻炼达标标准》为基本要求,采取岗位练兵和以赛促练的形式,用达标推动;三是警察基本素养训练模块,主要通过开展遵守《内务条令》夺标竞赛活动,注重日常养成,从日常的跑操、队列、会操和单位内务管理中规范;四是基本技能战术训练模块,重点加强警械使用、手枪射击、徒手攻防、控制与搜身带离等单兵技能训练,以及对人员盘查、车辆查控、抓捕等个人和集体战术训练,主要以各单位的小教官组织集中施训为主,结合民警之间互学、互帮、互教的形式开展。从纵向上,按照训练组织形式,将大练兵的训练模块分为四类,即轮训轮值模式、小教员特训模式、以会代训模式和岗位分散练兵模式。一是轮训轮值模式。分局先后分4批对全局民警进行每期10天的封闭式执法轮训,为进一步开展大练兵活动打下扎实基础,提供了有益经验。分3期对全局民警进行每期1周的计算机技能轮训。二是小教员特训班模式。按照“练兵先练小教官”和“以点带面”的思路,分局先后举办4期封闭式小教官强化特训班,共培训46名小教员,为全面铺开警务技能、战术训练活动储备了师资。三是以会代训模式。组织全局宣传报道通讯员以会代训开办通讯员首期培训班,启动旨在培养警察公共关系人员的“通讯员培训班制度”。四是岗位分散练兵模式。要求各单位根据岗位训练内容和标准,各自组织民警开展岗位练兵。刑侦部门组织开展现场搜捕训练,治安部门、各派出所开展处置突发事件演练,港区派出所开展海上解救人质演练,户证科组织社区民警、户籍警业务培训,法制部门立足本职开展案件审核、把关质量竞赛,等等。分局还确定每星期四为机关练兵日,基层和一线单位也根据实际确定周训日,保证每位民警一周不少于半天的专门训练时间,形成了经常性的岗位训练机制。

(四)规范化管理的大练兵机制。分局坚持依法治训,积极探索、建立规范化管理的大练兵新机制,确保大练兵稳定、平衡、协调地发展。一是规范训练程序。以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为契机,在认真总结前期各种封闭式教育培训班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包括参训对象、训练种类、训练内容、训练方法、训练的考试考核、训练的组织管理、师资管理、训练机构和经费等内容的《丰泽公安分局民警培养训练实施办法》,形成了科学规范的民警训练工作程序。二是坚持训练制度。分局对民警培训班全部实行全封闭、准军事化管理,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训练制度,并坚持登记统计制度,用《公安民警训练手册》详细记载每个民警的训练情况、熟练程度和达标成绩,建立民警训练档案。同时,实行“双百分”考核制度,规定凡考试成绩不够60分或违反考场纪律、日常操行、考勤考核达不到80分的,参加下一轮培训,直到培训合格获取结业证书后才能上岗。三是抓好制度落实。分局党组带头制定分局领导大练兵训练表,坚持每月议训和每季度检查通报制度,各级各单位的领导认真落实训练责任制,带头参训,为基层和民警做表率,真正做到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各司其职,按级负责。分局大练兵办公室按照教学组、宣传组和督导组对办公室成员进行科学分工,充分发挥规划、组织、协调、指导、管理和考核训练工作的职能作用。分局还建立考评奖惩机制,把大练兵活动专项考核纳入各单位年度综合考评的范畴,并把训练成绩作为民警年终公务员考核、评功评奖和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为大练兵活动注入内在的动力,基本形成了一个“人人争第一,个个怕落后”的良好氛围。

二、当前基层公安机关大练兵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丰泽公安分局的“一性三化”组训法是对构建基层民警练兵长效机制的一种有益探索,特别是坚持依法治训,制定《丰泽公安分局民警培养训练实施办法》,建立经常性的岗位练兵机制,实行模块训练、战训合一管理、“双百分”考核等做法都是值得继承和发展的宝贵经验,但在练兵实践中仍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改进:

(一)有些民警在练兵认识上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偏差。一是个别中层领导重业务、轻练兵,不能正确处理好工作与练兵的关系,有时竟用工作搪塞练兵;二是部分民警在工作和

第二篇:分局大练兵活动“一性三化”组训法调研报告

[推荐]分局大练兵活动“一性三化”组训法调研报告

公安分局大练兵活动“一性三化”组训法调研报告

公安机关大练兵活动轰轰烈烈开展至今,全国上下呈现学习、练兵与工作紧密结合的新气象。通过大练兵活动,公安民警素质不断增强,队伍战斗力进一步提升,队伍整体面貌进一步改观,得到了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如何保证民警的练兵活动

长期有效地开展,用机制保障民警的素质与时俱进,构建公安民警练兵长效机制已成当务之急。这是确保不断提高公安队伍整体素质,为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人才支持和素质保障,实现其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推进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对公安机关更好地履行三大职责,实现警务转变,全面提升民警职业道德水准和攻坚克难能力,更好地服务经济建设大局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笔者试结合泉州公安局丰泽分局的大练兵实践,就构建基层公安民警练兵长效机制略陈浅见,仅供参考。

一、丰泽公安分局大练兵活动“一性三化”组训法的基本经验

丰泽公安分局是泉州市公安局确定的大练兵活动定点联系单位。2014年以来,分局立足长远,结合实际,采取“一性三化”组训法,即对大练兵活动实行战略性投入、实战化导向、模式化运作和规范化管理,积极探索民警练兵长效机制,扎实推进大练兵活动的开展,取得良好效果。到目前为止,全局民警体能测试达标率达100;警务技能战术考核及格率达100,优良率达70;手枪射击测验合格率达75。“大练兵”使全局民警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业务素质和警务技能进一步提高,执法水平和服务质量得到提升,队伍整体克难攻坚能力明显增强。据统计,全局开展大练兵活动以来,共破获刑事案件1455起,同比上升10.2%,其中破获“八类”重特大案件多达259起,命案侦破率达85%,初步彰显了大练兵的无穷威力。

(一)战略性投入的大练兵思路。分局把教育训练作为公安事业发展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塑警工程”,提出“实施战略性投入、建设‘学习型警队’”的总体思路。一是早部署提前行动。在2014年初制定下发民警集中培训方案和教学计划,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分期、分批组织全局民警进行封闭式集中培训,掀起练兵热潮。二是细筹划精心组织。分局不仅在原有的经验基础上制定科学的大练兵活动方案,局属各单位也结合各自工作任务迅速制定详细的大练兵月计划和周安排。每期集训班均由局党组一名成员亲自带队,抽调政工、纪检、装财科人员组成工作小组进驻教育培训中心,与全体参训民警共学习同生活,并做好参训民警的管理考核和各项后勤保障工作。三是大投入长远打算。分局积极争取、多方筹措近40万元资金用于培训基地建设,于2014年3月挂牌成立了分局民警培训中心。分局投入10万余元经费用于配齐配全民警集中轮训必备的训练器材和防护器具,紧接着又投入20万元作为大练兵训练和奖励的专项资金。四是重宣传大造氛围。分局积极与中央、省、市级主要媒体建立良性互动的新闻稿件通联制度,大力宣传大练兵活动和练兵成果。制作各种宣传栏、宣传橱窗,在各级媒体刊发刊播大练兵宣传报道稿件,营造了浓厚的学业务、练技能、强体质氛围,在全社会唱响了一曲“执法为民强素质,励精图治练精兵”的战斗凯歌。

(二)实战化导向的大练兵模式。分局在练兵模式上坚持以实战为导向,充分体现大练兵不同于一般理论学习培训的特点。一是训练内容突出实用性。在集中训练中,围绕“四大重点”设置培训课程,即:以“三个代表”为重点,注重提高民警对加强学习训练、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性的认识;以法律法规知识为重点,注重更新民警执法(更多请搜索:Www.HAowOrd.COM)观念、提高民警的执法办案水平;以警务技能培训为重点,注重提高民警执行勤务的实战能力;以心理保健知识为重点,注重培养和提高民警的心理素质。在岗位练兵中,则结合不同的岗位实际对练兵内容进行细化,要求各单位组织民警加强本职工作最基本、最核心的业务和技能的学习。二是训练方法注重实战性。对在民警教育培训中心集训的学员实行“战训合一”管理,规定集训学员一般应作为机动警力,边训练、边备勤,遵照分局相应的各类紧急情况调用机动警力的科学预案,预备处理突发性事件、群体性事件、防控暴力案件等重大警务活动。同时,号召全体民警坚持“早上锻炼半小时、晚上学习一小时”,把练兵要求变为自觉行为和需要,养成立足岗位训练、定时主动训练的良好习惯。集训中,坚持把理论知识和业务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和自学自练相结合,将室内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演示和室外模仿操练、实景模拟、实战演练相结合,把实战训练搬进课堂,把理论教学搬到训练场,运用问题式、启发式、互动式和对抗体验式等民警喜闻乐见教学方法,增强教育培训的实践性和感染力。三是训练质量讲求实效性。坚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练兵原则,先基本后应用,先分练后合练,正确处理基础与应用、技术与战术的关系,

第三篇:公安分局大练兵活动“一性三化”组训法调研报告

公安分局大练兵活动“一性三化”组训法调研报告公安机关大练兵活动轰轰烈烈开展至今,全国上下呈现学习、练兵与工作紧密结合的新气象。通过大练兵活动,公安民警素质不断增强,队伍战斗力进一步提升,队伍整体面貌进一步改观,得到了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如何保证民警的练兵活动长期有效地开展,用机制保障民警的素质与时俱进,构建公安民警练兵

长效机制已成当务之急。这是确保不断提高公安队伍整体素质,为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人才支持和素质保障,实现其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推进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对公安机关更好地履行三大职责,实现警务转变,全面提升民警职业道德水准和攻坚克难能力,更好地服务经济建设大局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笔者试结合泉州公安局丰泽分局的大练兵实践,就构建基层公安民警练兵长效机制略陈浅见,仅供参考。一、丰泽公安分局大练兵活动“一性三化”组训法的基本经验丰泽公安分局是泉州市公安局确定的大练兵活动定点联系单位。2014年以来,分局立足长远,结合实际,采取“一性三化”组训法,即对大练兵活动实行战略性投入、实战化导向、模式化运作和规范化管理,积极探索民警练兵长效机制,扎实推进大练兵活动的开展,取得良好效果。到目前为止,全局民警体能测试达标率达100;警务技能战术考核及格率达100,优良率达70;手枪射击测验合格率达75。“大练兵”使全局民警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业务素质和警务技能进一步提高,执法水平和服务质量得到提升,队伍整体克难攻坚能力明显增强。据统计,全局开展大练兵活动以来,共破获刑事案件1455起,同比上升10.2%,其中破获“八类”重特大案件多达259起,命案侦破率达85%,初步彰显了大练兵的无穷威力。

(一)战略性投入的大练兵思路。分局把教育训练作为公安事业发展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塑警工程”,提出“实施战略性投入、建设‘学习型警队’”的总体思路。一是早部署提前行动。在2014年初制定下发民警集中培训方案和教学计划,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分期、分批组织全局民警进行封闭式集中培训,掀起练兵热潮。二是细筹划精心组织。分局不仅在原有的经验基础上制定科学的大练兵活动方案,局属各单位也结合各自工作任务迅速制定详细的大练兵月计划和周安排。每期集训班均由局党组一名成员亲自带队,抽调政工、纪检、装财科人员组成工作小组进驻教育培训中心,与全体参训民警共学习同生活,并做好参训民警的管理考核和各项后勤保障工作。三是大投入长远打算。分局积极争取、多方筹措近40万元资金用于培训基地建设,于2014年3月挂牌成立了分局民警培训中心。分局投入10万余元经费用于配齐配全民警集中轮训必备的训练器材和防护器具,紧接着又投入20万元作为大练兵训练和奖励的专项资金。四是重宣传大造氛围。分局积极与中央、省、市级主要媒体建立良性互动的新闻稿件通联制度,大力宣传大练兵活动和练兵成果。制作各种宣传栏、宣传橱窗,在各级媒体刊发刊播大练兵宣传报道稿件,营造了浓厚的学业务、练技能、强体质氛围,在全社会唱响了一曲“执法为民强素质,励精图治练精兵”的战斗凯歌。

(二)实战化导向的大练兵模式。分局在练兵模式上坚持以实战为导向,充分体现大练兵不同于一般理论学习培训的特点。一是训练内容突出实用性。在集中训练中,围绕“四大重点”设置培训课程,即:以“三个代表”为重点,注重提高民警对加强学习训练、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性的认识;以法律法规知识为重点,注重更新民警执法观念、提高民警的执法办案水平;以警务技能培训为重点,注重提高民警执行勤务的实战能力;以心理保健知识为重点,注重培养和提高民警的心理素质。在岗位练兵中,则结合不同的岗位实际对练兵内容进行细化,要求各单位组织民警加强本职工作最基本、最核心的业务和技能的学习。二是训练方法注重实战性。对在民警教育培训中心集训的学员实行“战训合一”管理,规定集训学员一般应作为机动警力,边训练、边备勤,遵照分局相应的各类紧急情况调用机动警力的科学预案,预备处理突发性事件、群体性事件、防控暴力案件等重大警务活动。同时,号召全体民警坚持“早上锻炼半小时、晚上学习一小时”,把练兵要求变为自觉行为和需要,养成立足岗位训练、定时主动训练的良好习惯。集训中,坚持把理论知识和业务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和自学自练相结合,将室内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演示和室外模仿操练、实景模拟、实战演练相结合,把实战训练搬进课堂,把理论教学搬到训练场,运用问题式、启发式、互动式和对抗体验式等民警喜闻乐见教学方法,增强教育培训的实践性和感染力。三是训练质量讲求实效性。坚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练兵原则,先基本后应用,先分练后合练,正确处理基础与应用、技术与战术的关系,促进训练协调发展、取得实效。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竞赛达标活动,以及篮球赛、乒乓球赛和拔河、登山、

第四篇:xx分局大练兵活动“一性三化”组训法调研报告

公安机关大练兵活动轰轰烈烈开展至今,全国上下呈现学习、练兵与工作紧密结合的新气象。通过大练兵活动,公安民警素质不断增强,队伍战斗力进一步提升,队伍整体面貌进一步改观,得到了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如何保证民警的练兵活动长期有效地开展,用机制保障民警的素质与时俱进,构建公安民警练兵长效机制已成当务之急。这是确保不断提高公安队伍整体素质,为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人才支持和素质保障,实现其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推进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对公安机关更好地履行三大职责,实现警务转变,全面提升民警职业道德水准和攻坚克难能力,更好地服务经济建设大局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笔者试结合泉州公安局xx分局的大练兵实践,就构建基层公安民警练兵长效机制略陈浅见,仅供参考。

一、xx公安分局大练兵活动“一性三化”组训法的基本经验

xx公安分局是泉州市公安局确定的大练兵活动定点联系单位。2014年以来,分局立足长远,结合实际,采取“一性三化”组训法,即对大练兵活动实行战略性投入、实战化导向、模式化运作和规范化管理,积极探索民警练兵长效机制,扎实推进大练兵活动的开展,取得良好效果。到目前为止,全局民警体能测试达标率达100%;警务技能战术考核及格率达100%,优良率达70%;手枪射击测验合格率达75%。“大练兵”使全局民警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业务素质和警务技能进一步提高,执法水平和服务质量得到提升,队伍整体克难攻坚能力明显增强。据统计,全局开展大练兵活动以来,共破获刑事案件1455起,同比上升10.2%,其中破获“八类”重特大案件多达259起,命案侦破率达85%,初步彰显了大练兵的无穷威力。

(一)战略性投入的大练兵思路。分局把教育训练作为公安事业发展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塑警工程”,提出“实施战略性投入、建设‘学习型警队’”的总体思路。一是早部署提前行动。在2014年初制定下发民警集中培训方案和教学计划,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分期、分批组织全局民警进行封闭式集中培训,掀起练兵热潮。二是细筹划精心组织。分局不仅在原有的经验基础上制定科学的大练兵活动方案,局属各单位也结合各自工作任务迅速制定详细的大练兵月计划和周安排。每期集训班均由局党组一名成员亲自带队,抽调政工、纪检、装财科人员组成工作小组进驻教育培训中心,与全体参训民警共学习同生活,并做好参训民警的管理考核和各项后勤保障工作。三是大投入长远打算。分局积极争取、多方筹措近40万元资金用于培训基地建设,于2014年3月挂牌成立了分局民警培训中心。分局投入10万余元经费用于配齐配全民警集中轮训必备的训练器材和防护器具,紧接着又投入20万元作为大练兵训练和奖励的专项资金。四是重宣传大造氛围。分局积极与中央、省、市级主要媒体建立良性互动的新闻稿件通联制度,大力宣传大练兵活动和练兵成果。制作各种宣传栏、宣传橱窗,在各级媒体刊发刊播大练兵宣传报道稿件,营造了浓厚的学业务、练技能、强体质氛围,在全社会唱响了一曲“执法为民强素质,励精图治练精兵”的战斗凯歌。

(二)实战化导向的大练兵模式。分局在练兵模式上坚持以实战为导向,充分体现大练兵不同于一般理论学习培训的特点。一是训练内容突出实用性。在集中训练中,围绕“四大重点”设置培训课程,即:以“三个代表”为重点,注重提高民警对加强学习训练、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性的认识;以法律法规知识为重点,注重更新民警执法观念、提高民警的执法办案水平;以警务技能培训为重点,注重提高民警执行勤务的实战能力;以心理保健知识为重点,注重培养和提高民警的心理素质。在岗位练兵中,则结合不同的岗位实际对练兵内容进行细化,要求各单位组织民警加强本职工作最基本、最核心的业务和技能的学习。二是训练方法注重实战性。对在民警教育培训中心集训的学员实行“战训合一”管理,规定集训学员一般应作为机动警力,边训练、边备勤,遵照分局相应的各类紧急情况调用机动警力的科学预案,预备处理突发性事件、群体性事件、防控暴力案件等重大警务活动。同时,号召全体民警坚持“早上锻炼半小时、晚上学习一小时”,把练兵要求变为自觉行为和需要,养成立足岗位训练、定时主动训练的良好习惯。集训中,坚持把理论知识和业务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和自学自练相结合,将室内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演示和室外模仿操练、实景模拟、实战演练相结合,把实战训练搬进课堂,把理论教学搬到训练场,运用问题式、启发式、互动式和对抗体验式等民警喜闻乐见教学方法,增强教育培训的实践性和感染力。原创文秘材料,尽在文秘知音网。三是训练质量讲求实效性。坚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练兵原则,先基本后应用,先分练后合练,正确处理基础与应用、技术与战术的关系,促进训练协调发展、取得实效。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竞赛达标活动,以及篮球赛、乒乓球赛和拔河、登山、三公里越野跑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娱活动,激发民警的练兵热情和兴趣,达到了劳逸结合的训练效果。

(三)模块化运作的大练兵格局。分局在大练兵活动中积极探索、实行“模块训练”,分类组织培训,增强训练的标准性和针对性。从横向上,按照“公共基础年”的必训内容,将大练兵的训练模块上分为四个基本类:一是基本知识培训模块,突出政治理论、法律法规的学习,以自学为主;二是基本体能训练模块,主要以《公安民警体育锻炼达标标准》为基本要求,采取岗位练兵和以赛促练的形式,用达标推动;三是警察基本素养训练模块,主要通过开展遵守《内务条令》夺标竞赛活动,注重日常养成,从日常的跑操、队列、会操和单位内务管理中规范;四是基本技能战术训练模块,重点加强警械使用、手枪射击、徒手攻防、控制与搜身带离等单兵技能训练,以及对人员盘查、车辆查控、抓捕等个人和集体战术训练,主要以各单位的小教官组织集中施训为主,结合民警之间互学、互帮、互教的形式开展。从纵向上,按照训练组织形式,将大练兵的训练模块分为四类,即轮训轮值模式、小教员特训模式、以会代训模式和岗位分散练兵模式。一是轮训轮值模式。分局先后分4批对全局民警进行每期10天的封闭式执法轮训,为进一步开展大练兵活动打下扎实基础,提供了有益经验。分3期对全局民警进行每期1周的计算机技能轮训。二是小教员特训班模式。按照“练兵先练小教官”和“以点带面”的思路,分局先后举办4期封闭式小教官强化特训班,共培训46名小教员,为全面铺开警务技能、战术训练活动储备了师资。三是以会代训模式。组织全局宣传报道通讯员以会代训开办通讯员首期培训班,启动旨在培养警察公共关系人员的“通讯员培训班制度”。四是岗位分散练兵模式。要求各单位根据岗位训练内容和标准,各自组织民警开展岗位练兵。刑侦部门组织开展现场搜捕训练,治安部门、各派出所开展处置突发事件演练,港区派出所开展海上解救人质演练,户证科组织社区民警、户籍警业务培训,法制部门立足本职开展案件审核、把关质量竞赛,等等。分局还确定每星期四为机关练兵日,基层和一线单位也根据实际确定周训日,保证每位民警一周不少于半天的专门训练时间,形成了经常性的岗位训练机制。

(四)规范化管理的大练兵机制。分局坚持依法治训,积极探索、建立规范化管理的大练兵新机制,确保大练兵稳定、平衡、协调地发展。一是规范训练程序。以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为契机,在认真总结前期各种封闭式教育培训班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包括参训对象、训练种类、训练内容、训练方法、训练的考试考核、训练的组织管理、师资管理、训练机构和经费等内容的《xx公安分局民警培养训练实施办法》,形成了科学规范的民警训练工作程序。二是坚持训练制度。分局对民警培训班全部实行全封闭、准军事化管理,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训练制度,并坚持登记统计制度,用《公安民警训练手册》详细记载每个民警的训练情况、熟练程度和达标成绩,建立民警训练档案。同时,实行“双百分”考核制度,规定凡考试成绩不够60分或违反考场纪律、日常操行、考勤考核达不到80分的,参加下一轮培训,直到培训合格获取结业证书后才能上岗。三是抓好制度落实。分局党组带头制定分局领导大练兵训练表,坚持每月议训和每季度检查通报制度,各级各单位的领导认真落实训练责任制,带头参训,为基层和民警做表率,真正做到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各司其职,按级负责。分局大练兵办公室按照教学组、宣传组和督导组对办公室成员进行科学分工,充分发挥规划、组织、协调、指导、管理和考核训练工作的职能作用。分局还建立考评奖惩机制,把大练兵活动专项考核纳入各单位年度综合考评的范畴,并把训练成绩作为民警年终公务员考核、评功评奖和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为大练兵活动注入内在的动力,基本形成了一个“人人争第一,个个怕落后”的良好氛围。

二、当前基层公安机关大练兵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xx公安分局的“一性三化”组训法是对构建基层民警练兵长效机制的一种有益探索,特别是坚持依法治训,制定《xx公安分局民警培养训练实施办法》,建立经常性的岗位练兵机制,实行模块训练、战训合一管理、“双百分”考核等做法都是值得继承和发展的宝贵经验,但在练兵实践中仍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改进:

(一)有些民警在练兵认识上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偏差。一是个别中层领导重业务、轻练兵,不能正确处理好工作与练兵的关系,有时竟用工作搪塞练兵;二是部分民警在工作和学习的多重压力下,对练兵有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个别民警对自己要求不高,满足于现有知识水平,不思进取,缺乏参加培训的内在动力。三是个别民警对开展练兵的作用和效果持怀疑态度,等待观望,徘徊不前,不能积极投身到练兵热潮中去。四是有相当部分民警在意识上存在着“训练相当于疗养”的心态,培训提高的意识观念相当淡薄。

(二)练兵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够强。一是练兵内容大多停留在陈旧教材的“照本宣科”、理论内容的“强行灌输”和实战训练的“蜻蜓点水”这种低水平上,适用性较差,超前性不够,知识更新缓慢。二是对民警的练兵手段主要是单向讲解、我教你练的填鸭式满堂灌,突出了教员的主导地位,但忽略了参训民警的主体地位,且缺乏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没有形成互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三是从总体看,由于没有根据不同警种、不同层级建立科学、规范、统一、具有警种特色的练兵标准和内容大纲,多数班次的培训基本上还处于不分警种、不分岗位、不分职级、不分对象的“一锅煮”状态,原创文秘材料,尽在文秘知音网。横向上警种与警种之间虽然练兵形式多样,但练兵内容大同小异,针对性不足;纵向上高级警官与初级警官侧重方向上不明确,缺乏层级,大大影响了练兵实效。

(三)练兵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短视现象严重。一是民警练兵缺乏有序规划和统一管理,训练目的不明确,没有形成系统规范的练兵机制,缺乏前瞻性,与队伍建设的需求和巨大的培训量不相适应。二是对民警练兵还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在训练的组织形式、训练内容、教学安排、管理方式都处在摸索和尝试阶段,缺乏师资力量和实用性教材,训练不规范,随意性较强,使练兵质量仍徘徊在低水平上。三是民警学习训练不均衡,骨干走不开,没有充电机会,而“闲人”则重复参加培训,造成“炒冷饭”现象和局部练兵盲区的存在。四是缺乏一套有效的约束机制,练兵与干部使用尚未直接挂钩,降低了练兵的权威性,因而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练与不练一个样,练好练坏一个样”的问题。

三、构建基层公安民警练兵长效机制的对策建议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大练兵是加强公安机关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为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必须树立练兵科学发展观,立足长远,做好系统设计,把民警练兵工作作为提高公安队伍素质和战斗力的一项基本制度,年年练、月月练、天天练,常抓不懈,实现练兵工作从定向、封闭向非定向、开放发展;从终结性、一次性、应急式培训向终身性、持续性、制度化培训发展;从较低层次的理论培训向较高层次的理论与技能综合培训发展,努力以队伍建设的练兵成果推动公安工作的发展,以公安工作的实践检验练兵机制的成效,逐步建立起科学实用、规范有序、长期有效的民警练兵长效机制。

(一)更新民警练兵观念。

建立基层公安民警练兵长效机制,其实质是要为基层公安民警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即让每一个基层公安民警在从警生涯中定期不定期地经常接受有关不同级别、类别和内容的训练,使其知识结构和警务技能始终保持与现实斗争相适应的状态。因此,练兵不是一阵风,也不是为练而练,为应付差事而练,而是为战而练,练出高素质,练出战斗力,练出警威。不从这个思想高度去认识,很难将练兵活动落到实处。建议开展“争创学习型机关,争当学习型民警”活动,坚持“以人为本,立足练兵,启发自觉,重在鼓励”的原则,在启发觉悟、让民警自觉接受和参与练兵上多动脑筋, 努力让每位民警树立“终身学习”观念,理解练兵工作是一项关爱、保护和培养民警的从优待警工程,并懂得这样一个与自身利益戚戚相关的道理:在知识型经济、学习型社会,提高自身素质和实现自身价值是时代的要求,自身素质要通过自觉融入教育培训活动来磨练提高,而自身价值要通过爱岗敬业实现在自己的岗位上,实现在正在做的事情上,实现在自我加压中,否则便会被时代无情地淘汰。同时,坚持“典型引路、骨干先行”,用“长霞精神”鼓舞民警练兵热情,并引用典型警示案例触动民警吸取“今日不流汗,明日要流血”的惨痛教训,激励广大民警提高公安民警终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树立“练为战,一切为打赢”的练兵观念,自觉把本职岗位作为练兵战场,把执法执勤作为练兵过程,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学而即用,以战促练,以练促战,通过实战训练促进各项公安业务工作,以公安业务工作所取得的成效来检验练兵成果。

(二)制定民警练兵标准和内容体系。

有的放矢地开展岗位练兵活动,并对某些特定的岗位练兵项目保持训练的延续性,民警练兵活动才会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和长远的现实意义。古人云:无规矩不成方圆。要建立民警练兵长效机制,必须制定统一标准,针对不同部门、不同警种、不同层次、不同基础和不同水平的民警,有针对性地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这样才能提高岗位练兵和培训工作的效率和效果。为此,有必要组织专家深入研究,科学论证,依据不同警种、不同岗位的职能需要,按照岗位工作的基本素质要求,定出相应的练兵标准,让每位民警根据自身岗位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达标式练兵,做到岗位素质标准化、素质标准科目化、科目设置实战化、实战内容规范化。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警种、不同业务部门侧重不同的练兵内容,遵循“突出重点、急用先练、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原则,制定每个阶段练兵完成的时限、内容、要求及详细的考评实施细则等,确保练兵工作健康有序地进行。一般而言,一线民警和初级警官应侧重于实战需要,着重训练业务技能和身体素质,实现“追得上,打得赢,说得过”的目标;领导干部和高级警官要突出决策指挥、领导管理艺术的训练和理论的学习,达到“指挥镇定,组织得当,保障有力”的效果;后勤保障机关和机关民警也应侧重于理论学习,并增加调研、公文写作等内容的学习训练,以增加练兵的针对性、实效性。

(三)强化民警练兵保障。

在制定了规范、统一、科学的民警练兵标准和内容后,还必须将练兵作为多层次、全方位、人人参加的经常性、长期性的“战略投资”来对待,在基地建设、师资力量、教材配备、人员调训、经费支持等方面落实保障机制。一是加强练兵基地建设,走基地化练兵之路。应本着“量入为出,厉行节约,整体规划,分期筹建,逐步到位”的原则,不断加大经费投入,整合培训资源,保证培训条件,突出使用管理,加强培训质量的检查和评估,不断提升办学功能,努力做到全年度满负荷使用、诸警种共同使用、面向全警开放使用。二是建立以“教官制”为核心的师资培养机制。从公安实战部门中选拔精通业务、适应教学的业务骨干和领导,经过培训、评聘,以专兼职结合、兼职为主的形式充实到教育培训中心的教学岗位上,实行分级聘任制,建立一支适应提高民警素质要求的教官队伍,并建立起“教官人才库”,对这部分人进行建档管理,根据教学水平实行优胜劣汰。同时,建立单位与公安院校、市人民警察培训学校的业务专家之间的长期聘用合作关系,以及学校教师与本单位教官的双向交流制度,切实解决培训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问题。三是自编实用性辅助教材。针对目前各种公安培训教材版本较多,但普遍存在内容滞后、理论性太强、实用性较差的问题,建议在各警种和各类别岗位中抽调理论水平高、工作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同志,成立公安民警练兵辅助教材编委会,以公安部统编的各警种教材为参照,结合实际编写出各警种、岗位类别的练兵辅助教材。辅助教材在内容上应突出实用、贴近实战,做到4个明确,即:明确各警种、岗位的职责;明确各警种、岗位应知应会的知识和技能;明确各警种、岗位训练的重点和难点;明确各警种、岗位训练要达到的目标。在形式上要倡导采用“短平快”实用性操作手册的编写模式,如常讲常新的“活页式讲义”、易学易懂的“问答式手册”,或者集工作流程图例、业务知识注释、典型案例评析、学习参考附录于一体的“四合一”体例等。并且不定期进行更新维护,逐步形成区分练兵层次、突出岗位业务、适应不同需要的实用性辅助教材体系。四是制定“三个5%”的规定。即“每个单位要将5%的警力用于培训、将5%的工作时间用于培训、将5%的公安业务经费用于培训”,从制度上保证教育培训的人员、时间和经费。五是建立练兵经费保障机制。多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理解与支持,倾斜练兵经费,特别在培训基地建设方面要争取由地方财政立项并纳入计划,保证专款专用,确保练兵深入、持久、长效。

(四)讲究民警练兵组织形式和方法。

练兵的组织形式和方法是确保练兵质量的可持续保障,既要根据教学目的的不同具有灵活性,又要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具有实用性。第一,民警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无疑是使用警力与提高警力、培养人才与锻炼人才、公安工作与队伍建设的最佳结合点。所以,应坚持“干什么、练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将岗位练兵作为基层公安民警在职教育培训的主要形式,边练兵边值勤,做到训练、工作两不误,以训练提高民警的技能,以值勤检验训练质量,并注意以老带新,以新帮老,互帮互学,取长补短,形成一种良好的互帮互带氛围。考虑到基层公安工作实际,如需脱产培训,要尽可能采取轮训轮值、战训合一短期专业训练形式,民警培训期间,三分之一的时间接受政治、法律、公安业务、公安科技等方面的理论学习,三分之一的时间进行体能、查缉战术等综合训练,三分之一的时间实行“战训合一”训练。参训学员在学习期间配合各警种担负城区夜间治安巡逻、武装设卡、节庆保卫任务;配合处置突发性事件、群体性事件、重大治安案件、灾害事故等工作;配合并参与全局疑难案件的侦破和对外法制宣传等活动。这样做有利于充分利用现有警力,缓解工学矛盾,全面提高民警的综合实战能力,实现练兵与实战的有机统一。第二,不论是集中培训还是岗位练兵,都要着重以培养民警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因地制宜地灵活采用受民警欢迎的教学方法,如多媒体教学法、专题讲座法、案例分析法、专题讨论法、模拟示范法、学导式教学法、诊所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头脑风暴”教学法、“失败体验”教学法、游戏培训法、取长补短与教学相长法等,以保证教学效果。第三,注意把书面上的业务技能知识理解、消化,落实为实战技能演练,打破图形式、走过场、囫囵吞枣的不良局面,通过实战演练、模拟演练、训练竞赛比武提高队伍的整体作战水平,以期达到练兵的目的。第四,应积极创造条件,引进并运用计算机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红外线模拟射击教学、查缉战术仿真模拟现场教学等现代教学手段开展培训教学工作,努力提高现代教育手段在民警练兵中的使用率。建议把握实施“金盾工程”的有利时机,结合基层公安机关点多线长、昼夜坚守岗位的工作特点,积极建立与公安工作同步的信息资源库和民警练兵信息平台,本着“为一线服务、为实战服务”的宗旨,走网络化练兵之路,努力为一线民警传递教育培训信息、解答业务难题、提供业务资讯,实现培训学习和工作实践的完美统一。

(五)健全民警练兵考核激励机制。

坚持把训练成绩与民警切身利益挂钩,在量化考核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科学进行考核激励,有效调动组训和参训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确保基层公安民警练兵长效机制的有效健全。一是应建立健全练兵考评考核机制。针对不同岗位的民警量化细化练兵内容,根据不同层次制定“统一标准、统一考核、统一评比”的练兵考评工作机制,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考核,将练兵活动情况及时进行计分,将每个阶段的考核成绩累加,建立练兵效果“排行榜”,每月公布,让每位民警找准自己大练兵所处的位置与距离,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以此激励广大基层公安民警练兵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二是应实行民警训练学分制。实行学分制就是在制定各警种(岗位)民警素质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训练条令》要求,以年度为单位,确定民警训练内容、目标要求以及相应学分,达到规定学分即为完成训练任务。通过学分制的建立,让每个民警知道该学什么、练什么,目标、要求是什么,提高学习训练的针对性、方向性,避免盲目性、重复性。三是应建立健全民警训练档案,推行“训历”纳入制度。如实记载民警培训次数、培训时间、培训种类、培训成绩与鉴定,及时登记建档,为掌握民警参训情况,制定练兵规划提供准确依据,以解决民警学习训练不均衡的问题,消除练兵盲区,提高练兵效益,实现民警练兵全员化。同时,建议把“培训经历”和练兵成绩作为重要的内容纳入到民警提职、晋级、奖励、入党等的必备条件之中,实行“资格准入、培训上岗、优训晋级”以及“优胜劣汰、末位重训”,并设置专门的奖励指标用于练兵奖励,对练兵务实、训练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及时给予必要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对练兵考核成绩不合格的末位民警先提出警告,给出时间补考,补考再不及格就被淘汰出局,该免职的免职,该待岗的待岗。这样,不仅体现了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而且可以激活基层公安民警练兵长效机制的有效运转,在队伍中形成一种“习武精武有奖、练兵尖子吃香”的浓厚练兵氛围。坚持下去,自然就解决了当前练兵工作中存在的“练与不练一个样,练好练坏一个样”的积弊,练兵工作即使不用强调,无需命令,也会人人争先,踊跃参与,练兵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也就达到了。

第五篇:公安分局大练兵活动“一性三化”组训法调研报告

公安分局大练兵活动“一性三化”组训法调研报告

公安机关大练兵活动轰轰烈烈开展至今,全国上下呈现学习、练兵与工作紧密结合的新气象。通过大练兵活动,公安民警素质不断增强,队伍战斗力进一步提升,队伍整体面貌进一步改观,得到了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如何保证民警的练兵活动长期有效地开展,用机制保障民警的素质与时俱进,构建公安民警练兵长效机制已成当务之急。这是确保不断提高公安队伍整体素质,为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人才支持和素质保障,实现其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推进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对公安机关更好地履行三大职责,实现警务转变,全面提升民警职业道德水准和攻坚克难能力,更好地服务经济建设大局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笔者试结合泉州公安局丰泽分局的大练兵实践,就构建基层公安民警练兵长效机制略陈浅见,仅供参考。

一、丰泽公安分局大练兵活动“一性三化”组训法的基本经验

丰泽公安分局是泉州市公安局确定的大练兵活动定点联系单位。2014年以来,分局立足长远,结合实际,采取“一性三化”组训法,即对大练兵活动实行战略性投入、实战化导向、模式化运作和规范化管理,积极探索民警练兵长效机制,扎实推进大练兵活动的开展,取得良好效果。到目前为止,全局民警体能测试达标率达100%;警务技能战术考核及格率达100%,优良率达70%;手枪射击测验合格率达75%。“大练兵”使全局民警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业务素质和警务技能进一步提高,执法水平和服务质量得到提升,队伍整体克难攻坚能力明显增强。据统计,全局开展大练兵活动以来,共破获刑事案件1455起,同比上升10.2%,其中破获“八类”重特大案件多达259起,命案侦破率达85%,初步彰显了大练兵的无穷威力。

(一)战略性投入的大练兵思路。分局把教育训练作为公安事业发展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塑警工程”,提出“实施战略性投入、建设‘学习型警队’”的总体思路。一是早部署提前行动。在2014年初制定下发民警集中培训方案和教学计划,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分期、分批组织全局民警进行封闭式集中培训,掀起练兵热潮。二是细筹划精心组织。分局不仅在原有的经验基础上制定科学的大练兵活动方案,局属各单位也结合各自工作任务迅速制定详细的大练兵月计划和周安排。每期集训班均由局党组一名成员亲自带队,抽调政工、纪检、装财科人员组成工作小组进驻教育培训中心,与全体参训民警共学习同生活,并做好参训民警的管理考核和各项后勤保障工作。三是大投入长远打算。分局积极争取、多方筹措近40万元资金用于培训基地建设,于2014年3月挂牌成立了分局民警培训中心。分局投入10万余元经费用于配齐配全民警集中轮训必备的训练器材和防护器具,紧接着又投入20万元作为大练兵训练和奖励的专项资金。四是重宣传大造氛围。分局积极与中央、省、市级主要媒体建立良性互动的新闻稿件通联制度,大力宣传大练兵活动和练兵成果。制作各种宣传栏、宣传橱窗,在各级媒体刊发刊播大练兵宣传报道稿件,营造了浓厚的学业务、练技能、强体质氛围,在全社会唱响了一曲“执法为民强素质,励精图治练精兵”的战斗凯歌。

(二)实战化导向的大练兵模式。分局在练兵模式上坚持以实战为导向,充分体现大练兵不同于一般理论学习培训的特点。一是训练内容突出实用性。在集中训练中,围绕“四大重点”设置培训课程,即:以“三个代表”为重点,注重提高民警对加强学习训练、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性的认识;以法律法规知识为重点,注重更新民警执法观念、提高民警的执法办案水平;以警务技能培训为重点,注重提高民警执行勤务的实战能力;以心理保健知识为重点,注重培养和提高民警的心理素质。在岗位练兵中,则结合不同的岗位实际对练兵内容进行细化,要求各单位组织民警加强本职工作最基本、最核心的业务和技能的学习。二是训练方法注重实战性。对在民警教育培训中心集训的学员实行“战训合一”管理,规定集训学员一般应作为机动警力,边训练、边备勤,遵照分局相应的各类紧急情况调用机动警力的科学预案,预备处理突发性事件、群体性事件、防控暴力案件等重大警务活动。同时,号召全体民警坚持“早上锻炼半小时、晚上学习一小时”,把练兵要求变为自觉行为和需要,养成立足岗位训练、定时主动训练的良好习惯。集训中,坚持把理论知识和业务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和自学自练相结合,将室内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演示和室外模仿操练、实景模拟、实战演练相结合,把实战训练搬进课堂,把理论教学搬到训练场,运用问题式、启发式、互动式和对抗体验式等民警喜闻乐见教学方法,增强教育培训的实践性和感染力。三是训练质量讲求实效性。坚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练兵原则,先基本后应用,先分练后合练,正确处理基础与应用、技术与战术的关系,促进训练协调发展、取得实效。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竞赛达标活动,以及篮球赛、乒乓球赛和拔河、登山、三公里越野跑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娱活动,激发民警的练兵热情和兴趣,达到了劳逸结合的训练效果。

(三)模块化运作的大练兵格局。分局在大练兵活动中积极探索、实行“模块训练”,分类组织培训,增强训练的标准性和针对性。从横向上,按照“公共基础年”的必训内容,将大练兵的训练模块上分为四个基本类:一是基本知识培训模块,突出政治理论、法律法规的学习,以自学为主;二是基本体能训练模块,主要以《公安民警体育锻炼达标标准》为基本要求,采取岗位练兵和以赛促练的形式,用达标推动;三是警察基本素养训练模块,主要通过开展遵守《内务条令》夺标竞赛活动,注重日常养成,从日常的跑操、队列、会操和单位内务管理中规范;四是基本技能战术训练模块,重点加强警械使用、手枪射击、徒手攻防、控制与搜身带离等单兵技能训练,以及对人员盘查、车辆查控、抓捕等个人和集体战术训练,主要以各单位的小教官组织集中施训为主,结合民警之间互学、互帮、互教的形式开展。从纵向上,按照训练组织形式,将大练兵的训练模块分为四类,即轮训轮值模式、小教员特训模式、以会代训模式和岗位分散练兵模式。一是轮训轮值模式。分局先后分4批对全局民警进行每期10天的封闭式执法轮训,为进一步开展大练兵活动打下扎实基础,提供了有益经验。分3期对全局民警进行每期1周的计算机技能轮训。二是小教员特训班模式。按照“练兵先练小教官”和“以点带面”的思路,分局先后举办4期封闭式小教官强化特训班,共培训46名小教员,为全面铺开警务技能、战术训练活动储备了师资。三是以会代训模式。组织全局宣传报道通讯员以会代训开办通讯员首期培训班,启动旨在培养警察公共关系人员的“通讯员培训班制度”。四是岗位分散练兵模式。要求各单位根据岗位训练内容和标准,各自组织民警开展岗位练兵。刑侦部门组织开展现场搜捕训练,治安部门、各派出所开展处置突发事件演练,港区派出所开展海上解救人质演练,户证科组织社区民警、户籍警业务培训,法制部门立足本职开展案件审核、把关质量竞赛,等等。分局还确定每星期四为机关练兵日,基层和一线单位也根据实际确定周训日,保证每位民警一周不少于半天的专门训练时间,形成了经常性的岗位训练机制。

(四)规范化管理的大练兵机制。分局坚持依法治训,积极探索、建立规范化管理的大练兵新机制,确保大练兵稳定、平衡、协调地发展。一是规范训练程序。以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为契机,在认真总结前期各种封闭式教育培训班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包括参训对象、训练种类、训练内容、训练方法、训练的考试考核、训练的组织管理、师资管理、训练机构和经费等内容的《丰泽公安分局民警培养训练实施办法》,形成了科学规范的民警训练工作程序。二是坚持训练制度。分局对民警培训班全部实行全封闭、准军事化管理,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训练制度,并坚持登记统计制度,用《公安民警训练手册》详细记载每个民警的训练情况、熟练程度和达标成绩,建立民警训练档案。同时,实行“双百分”考核制度,规定凡考试成绩不够60分或违反考场纪律、日常操行、考勤考核达不到80分的,参加下一轮培训,直到培训合格获取结业证书后才能上岗。三是抓好制度落实。分局党组带头制定分局领导大练兵训练表,坚持每月议训和每季度检查通报制度,各级各单位的领导认真落实训练责任制,带头参训,为基层和民警做表率,真正做到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各司其职,按级负责。分局大练兵办公室按照教学组、宣传组和督导组对办公室成员进行科学分工,充分发挥规划、组织、协调、指导、管理和考核训练工作的职能作用。分局还建立考评奖惩机制,把大练兵活动专项考核纳入各单位年度综合考评的范畴,并把训练成绩作为民警年终公务员考核、评功评奖和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为大练兵活动注入内在的动力,基本形成了一个“人人争第一,个个怕落后”的良好氛围。

二、当前基层公安机关大练兵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丰泽公安分局的“一性三化”组训法是对构建基层民警练兵长效机制的一种有益探索,特别是坚持依法治训,制定《丰泽公安分局民警培养训练实施办法》,建立经常性的岗位练兵机制,实行模块训练、战训合一管理、“双百分”考核等做法都是值得继承和发展的宝贵经验,但在练兵实践中仍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改进:

(一)有些民警在练兵认识上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偏差。一是个别中层领导重业务、轻练兵,不能正确处理好工作与练兵的关系,有时竟用工作搪塞练兵;二是部分民警在工作和学习的多重压力下,对练兵有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个别民警对自己要求不高,满足于现有知识水平,不思进取,缺乏参加培训的内在动力。三是个别民警对开展练兵的作用和效果持怀疑态度,等待观望,徘徊不前,不能积极投身到练兵热潮中去。四

本栏目推荐相关范文:

分局大练兵活动“一性三化”组训法调研报告

公安分局大练兵活动“一性三化”组训法调研报告

*分局大练兵活动“一性三化”组训法经验汇报

*分局大练兵活动“一性三化”组训法经验汇报

分局大练兵活动一性三化组训法经验汇报

第1篇第2篇第3篇第4篇第5篇更多顶部目录第一篇:比亚迪e6纯电动出租车的调研报告第二篇:城区出租车违法行为调研报告第三篇:关于进一步规范我县出租车经营行为的调研报告第四篇:我市进一步规范出租车经营秩序的调研报告第五篇:出租车司机生存状况调研报告更多相关范文正文第一篇:比亚迪e6纯电动出租车的调研报告

比亚迪e6纯电动出租车的调研报告

对比亚迪e6在深圳作为纯电动出租车的运行情况特别关心,对比亚迪所宣称的基本运行数据的真实性希望能亲身验证,以做到心中有数,这就是我这次专程到深圳调研比亚迪e6纯电动出租车的目的!

由于关系到电机等技术问题,我还特别约请了一位有几十年工作经验的高级机电机程师同行,并在出发前准备好了调研的全程计划。整个调研过程如下:

2014年7月9日周五下午冒着炎炎夏日驱车前往深圳特区,为了求知(呵呵!更为了赚钱),理想(也就是赚钱的欲望,呵呵!)让我克服了两个多小时的堵车(现在车真太多了,高速公路已经再也不高速了),总共用了5个多钟才到了大哥家,饭后马上要求大哥带上我们两人直奔深圳鹏程公司所在地—上梅林。

到达目的地已经是晚上11点15分,车一上个小坡,眼前就出现了一片红白涂装的比亚迪的e6电动出租车,壮观啊!这里是深圳巴士集团的公交总站,左边是放满了公共大巴,右边就是e6电动出租车的停车场,在停车场的北面有6台e6正在充电柜充电,我们要走近观察时,一个工作人员从一台电动车内出来拦住我们,我们说明了来调研的来意,也许是工作人员是被我们的精神感染了吧(呵呵!),很客气地回答了我们的咨询,原来这位工作人员是晚上专门给电动出租车充电的,目前这里是30台e6在运营,充电柜有6个,其中中充3个,需1.5小时充满电,慢充也是3个,需4小时充满电,快充没有,只有香蜜湖充电站有快充,据说e6快充只需40分钟就可以充满,20分钟充满80%。现在鹏程公司需每晚安排专门的值班人员,把电动车开进充电柜车位充电,然后把相关充电数据资料在一旁的电脑录入。我们在工作人员享受空调的电动车内和工作人员闲聊了解电动车的性能,开始仪表显示电能31公里,空调开了半小时加上音响,到我们走时还是31公里电能,这说明空调实际用电并不是想象中的多。在我们临走前,来了一位管理人员,得知我们来意后,他也很客气地回答了我们一些感兴趣的问题,据他介绍,比亚迪的e6的性能还是很不错的,运行那么长的时间里基本没有什么大的毛病,但如果家庭用的话,充电倒是个问题,e6要用家庭220v充电需32个小时才可以充满,刚好是f3dm的4倍,但有快速充电柜则可以解决问题,他给出的数据和工作人员是一样的,据我们目测,中充的充电柜有近1米宽、1.8米高,慢充只有0.4米宽、0.6米高,看来如果e6要家用的话,必须要在家里停车位安装慢充充电桩。目前深圳特区政府对推动电动车是全力支持,要求鹏程公司必须全力推进100台电动出租车的实施,相关官员经常下来检查进展!目前其运营的30台e6仅仅是作为实验运营,待运营数据取得后,估计在深圳将会大规模的推开,目前已经有很多出租车公司的同行过来打听过运营的情况,如果实验运营成功后,不愁其他公司不使用,一方面是政府政策要求,另一方面油价确实太高了,同时透露鹏程公司已经计划在2014年9月实施电动车推广至中巴、大巴,首先从中巴做起,接着推广应用到大巴,据其本人从现在的电动车态势分析,认为“公交车电动化是大势所趋!”当我们正要走的时候,正好有一台夜班电动e6电动出租车回来,我们想他搭我们一次,但他说已经到下班时间,请我们明天再来,两班时间是早上7:30和中午12:30,但他还是客气地接受了我们的咨询,他的答案是驾驶性能一流,安静、舒适,搭客满意度高于一般出租车,唯一的担心是充电设备不够,目前只有2辆车是开2班的,每班大概能赚450元左右。在这里要特别感谢鹏程公司工作人员的接待,他们知道我们是比亚迪的小股东后,一方面态度很礼貌、中肯,另一方面很专业,回答问题时知道的一般都据实回答,但有些可能涉及敏感信息的都回避了。第二天早上11:54分,我们在鹏程公司的小坡处拦了一外出搭客的e6电动出租车,问清楚已经充满电后,我们三人坐上了出租车。上车后检查仪表盘上的电池电量,显示

电量可行驶里程316公里,室内空调温度18度,室外39度。我们要求司机全程不得充电和熄车,空调调至20度,按鹏程公司至香梅路-----比亚迪坪山基地------大运会充电站---------香梅路---------溪涌---------香蜜湖充电站。

这台电动e6出租车已经行驶里程12170公里,我们要求司机按到0开始计算真实行驶里程。图片上的电动出租车我自己觉得外形不是很好看,但实车看到后感觉还是不一样的,一句话就是——很醒目!一路上回头率特别高,可以看到不少司机回头、追踪观望,这让我们的司机感觉特别好!

比亚迪e6纯电动出租车有点像模仿本田的奥得塞,但内在空间比较宽大,我们三个男的都是1。77以上,都觉得坐起来比较舒适,而且视野广宽,内在配置感觉跟20万以上的燃油轿车差不多吧,但做工还要改进,因为车的发动机本身很安静,只是隔音效果不够好,车速快的时候听到外面的风声和胎噪有点吵。在车窗边上发现胶边粘得不够紧,有一处开了一点,比亚迪的小毛病还是要注意完善啊!车内的座位下的电池高出正常车大约有半尺高,有点凹凸不平,但也过得去,如果铺盖工夫完美些则更好。电动车的加速性能好到不用说了,但在电动车加速到90至100公里时速时在前排座位认真听时会听到电动机有“之之之”的声响,不认真听听不到,后排也听不到,由于全程不停坐了近6个钟,我在前排坐了一小时,后排坐了近5小时,在后排睡了一小时的懒觉,感觉没有什么不适感。为了测试行车时电池有无辐射之类,我们用手机通话等方式测试过,非常满意,我们坐得也放心了。从总体感觉这车还是比较安静的,舒适性完全可以接受!电动出租车的驾驶和自动档的汽油车基本一样,只是打火静得让人不知已着车,只能从显示屏上的ok提示知道已经可以开动,一踩加电踏板(和油门一样)电动车就可以前进,其他操作和自动档汽车基本一样。和燃油车不同的是,不能接触电池包内的电线接口。

我们的第一站是比亚迪坪山基地,到达后看见了两台比亚迪的电动大巴k9就停在在充电站旁边,外型还不错,k9的窗是黑色,可能是隔热吧。k9一旁除了有几台准备交付的电动出租车,还发现有两台“试驾45”、 “试驾70”破旧测试用e6电动车,一问原来是几年前用来充电测试用的车,难道已经有70台测试过?不过发现一台充满电的e6开着空调,有两名工作人员在车上睡得好香,当时大概中午2点左右吧,难道这也是在测试?呵呵!不过这也是电动车的好处之一——能在任何地方在车里开空调睡觉。

比亚迪坪山基地厂门口的比亚迪路两旁是两排比亚迪产的太阳能路灯,路的两旁是几十台等待拉车的长板车,十分壮观。一路经过五洲龙客车公司,听说他们也生产纯电动公交车,深圳特区要1000台,在路上司机还指给我们看在路上跑的五洲龙天然气混合动力客车,那是属于东部巴士集团的,从司机那了解到,深圳巴士集团的合作对象是比亚迪,待k9下线后估计巴士集团也将订购1000辆。到了大运会充电站,已经建好了,但人影全无,而香蜜湖充电站倒是有e6电动出租车在充电。

下午17:54分时我们走到香蜜湖充电站旁边的香梅路时,电动车的显示只有23.6公里的电量,司机要求回去鹏程公司交班,显示屏也在51公里时亮起了充电提示,23.6公里电量处时的行驶里程是250.6公里,我们从行驶全程观察发现,结余里程乘以80%就等于真实行驶里程,22.1公里电量*80%=17.6公里,因此总共全程续航里程是267至270公里,我们取最低值267公里。结算单是780元+30元过路费合计810元的全程打的费。

行驶过程中我们问司机:你是否会选择e6电动出租车营运?他说只要充电设施一普及,肯定是选择电动车做出租车!0.2元一公里,是汽油出租车的三分一费用,同时他做了10多年出租车司机,真是租车跑出深圳的很少,主要是现在公共交通比较发达,长途已经很少人打车了,因此对于比亚迪e6纯电动出租车来说,只要充电设施能在深

圳建设好,各个出租车公司肯定争相使用。同时e6电动出租车在交付第一个月时开空调只能跑150公里,第二个月比亚迪来人调了一下电池系统开空调也能跑250公里以上了,因此估计续航里程应该还能提高。

上午11:54至下午17:45历时将近6小时的测试结束,确实非常累,但得到的测试数据还是可以的!

结论:

1、制约电动出租车的问题主要是3点:一是行驶里程,e6达到了250公里,已经超标了,根据司机的说法,如果有足够的充电设施,就算100公里他认为都没问题,毕竟油费太贵了,如果改用电,那省下来的都是司机的利润啊,估计每月至少是5000元,吸引力太大了;二是充电设施,经过实地检测,深圳的充电设施已经在建设,估计2014年就能完善;三是电池系统未经过市场实际长时间运行检验,不确定是否会有什么不可预知的问题,但厂家对电池系统保修4年(深圳出租车报废期限为4年),这个问题也实际上已经解决;因此可以肯定,在深圳e6将会在不久的将来取代燃油出租车,在深圳的成功也将能复制到全国。

2、e6在家用220v充电的时间达32小时,太长了,如果能在市区的停车场允许经营中充或慢冲,同时提供停车优惠,e6在家庭用车市场还是有得一拼的,当然最好是在销售时由厂家配合电网在车主指定停车位安装慢充充电桩。目前,如果只用220v充电,那只能先普及f3dm了,毕竟它只需8个小时就能充满电,不过也得在车主指定的停车位安装充电插座,这也得电网施工。

3、未来电动汽车的普及路线应该是:纯电动公交车——纯电动出租车——家用dm车——家用纯电动汽车,期待着k9的下线。

4、通过对e6的测试,已经可以肯定比亚迪在电动汽车领域的技术是无可置疑的,电动汽车的推广只是时间的问题,现在已经是前夜了。

第二篇:城区出租车违法行为调研报告

浅谈城区出租车违法行为的特点与管理对策

随着解决城区拥堵各项措施的出台与实施,城市公交车与出租车已经成为广大市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而出租车更加成为市民出行交通工具的首选。这些出租车昼夜不停地穿梭于城区的大街小巷,极大地方便了市民的出行。但是,一部分出租车驾

驶人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多拉快跑”和“随意停车”等违法现象突出,不仅影响了城市形象,同时给城区道路交通安全带来了相当大难度和不安全因素,由此而引发的交通事故不在少数。笔者结合襄汾县目前出租车交通违法行为的现状,浅谈加强出租车交通管理的几点对策。

一、城区出租车交通违法行为现状分析

经多年来对出租车运行情况的跟踪调查,在大量走访市民的基础上,对出租车交通违法行为归纳如下:

(一)随意掉头,隐患重重。城区许多出租车似乎对“招手”已经形成“条件反射”,只要有人招手,就会立即靠边,不顾一切地冲上去,停车上人,生怕让别人抢去生意。不管是在什么路段,后边的车流量多少,只顾停车上人,还有的再打开后备箱装行李,一停就几分钟,任凭后面车辆如何鸣笛,排成长龙,依然我行我素。即使城区内的不少路段都划定了出租车停车上下点,可绝大多数出租车只图省事,利字当前,见有人招手就停。到了夜间出租车乱停乱放现象更为突出,在饭店、娱乐场所、客运车站门前,道路上出租车总会排成长龙,静候乘客的光临,把非机动车挤到了机动车道上,不仅严重影响了道路交通的畅通,而且也危及到非机动车骑车人的生命安全。

(二)乱停乱靠,影响通行。许多出租车驾驶人以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不管此路段是否有停车标志,也不管后面的车流量多少,只要看到路边有人招手乘车,就想方设法见缝插针,或快速驶去或一个急刹车停下;有的不按规定停车,直接将车停在路口和人行道上,催促乘客赶快上车,既不管乘客的人身安全,也不管身后排如长龙的车队,甚至把非机动车挤到了机动车上,不仅严重阻碍了交通,而且也危机导了非机动车驾驶人的安全。

(三)超车抢行,引发事故。一些出租车驾驶人为了不等信号或减少等信号的时间,在直行信号马上或已经变为绿灯,而前面有许多车辆正在排队等候依次通行时,突然从右转车道快速驶过,在路口强行插入直行车的队伍中,达到节省时间的目的。一些出租车为争抢客源,往往在街道上高速行驶,有空就钻,见缝就上,变更车道时往往也不开启转向灯,哪条车道空闲,就跑哪条车道,严重影响了其他车辆的正常行驶,极易引发交通事故。

(四)疲劳驾驶,反应迟钝。出租车驾驶员的工作时间一般每天都在十小时以上,加之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和合理的调节,驾驶人的劳动强度和身心压力状况低下,造成精神恍惚,驾驶操作迟钝,这就为交通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五)车况较差,性能降低。虽然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化进程的加快,出租车的档次有所提升,但由于部分出租车司机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对出租车辆状况还是没有引起重视,存在很多旧车,车辆带“病”行驶现象。更有些出租车司机为了挣钱,车出了毛病不停车检修,而是一直凑合使用,最终导致因车辆故障而肇事。

三、加强出租车交通管理的几点对策

(一)加强对出租车企业安全营运的督查,落实运输企业主题责任。交通管理部门应积极督促出租车企业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教育培训制度,定期对驾驶员进行交通安全(转载需注明来源:wWw.HAoWOrD.coM)教育,提高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意识。与出租车企业签定交通安全责任状,督促企业与出租车司机签定安全营运责任书,实行层层把关负责制。组织民警经常深入出租车企业,对签定责任状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强化日常对出租车安全运营的监督机制,确保出租车司机安全运营措施落到实处。

(二)加强交通安全法的教育宣传力度,提高驾驶人安全意识。一是加大对出租车驾驶人的教育。交通管理部门应与客运公司联合把对出租车驾驶人的交通安全教育放在工作的首位,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教育培训制度,针对他们的特点采用座谈、授课和案例分析等灵活多样的方式,不断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安全意识、文明意识和服务水平。二是对出租车驾驶人进行月考核、季考核和年考核,对成绩不合格的、交通违法率、投诉率高的出租车从业人员,进行离岗培训或取消其从业资格督促其自觉守法。出租公司的上级管理部门也应切实搞好监督,对只收钱不管理的出租车公司进行处罚,或取消其经营资格。三是加大对市民的交通安全教育力度。教育市民不坐违法车,自觉到公交站牌或出租车停车点候车,不乱招手乘车,让违法出租车受冷落、无市场。

(三)加强对违法行为查处力度,确保重点违法行为明显减少。把整治出租车违法行为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进一步加强对出租车违法行为的查控力度,一经发现

第三篇:关于进一步规范我县出租车经营行为的调研报告

关于进一步规范我县出租车经营行为的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加强出租车行业自律,规范出租车经营者行为,保障乘客合法权益,为打造文明县城服务。寿县交通运输局、物价局组织县公路运输管理所、交通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相关人员到山东青岛、安徽金寨进行实地调研,学习了解当地出租车行业管理、价格建立、车辆动态监管等经验,现将具体情况做如下报告:

一、金寨县出租车管理模式及青岛出租车专用设备

金寨现有“金瑞”“金亚夏”两家出租车公司,车辆260台,采取“公管公营”模式,即“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的市场化运作方式,由政府控股,公司经营。所有车辆统一标识、统一颜色、统一配备相关设施设备(对于原持有有效营运证的车辆由车主自由选择加入任意一家公司继续经营,经营期限满后,政府收回其经营权,统一纳入“公管公营”模式)。政策扶持方面,金寨县政府行文,拿出专项资金,由财政部门提前预支出租汽车燃油补贴(1400元/每车每月)。交通、物价部门协同,举行听证会,合理调整运价,保护出租车经营者权益,另有一个燃气站正在建设之中。对于出租车车内设施设备的管理和利用,政府同样采取“推向市场”的经营模式,利用车辆广告权进行招投标,选择有实力的广告公司投资,为每台出租车安装顶灯、计价器、gps定位、视频音频监控设备。“十二五”期间,金寨县预计投入出租汽车总量为500辆,其中2014年投放300辆,2014至2014年各投放100辆,以满足城市建设需要。

青岛的考察,主要针对出租车专用设备,经过实地查看

包括:语音提示税控计价器、车载gps卫星定位系统、字幕显示平台、车载视频监控、监听、防盗报警、语音通话、车辆调度、远程控制、数据采集平台等一系列最新型出租车专用设备。厂家就各种设备的性能,进行了详细讲解,并可按照车辆所在地要求,加入语音提示内容,达到宣传城市,提升城市形象的要求。通过对金寨及青岛两地实地走访和调研,为下一步规范我县出租车经营行为,提供了重要参考。

二、我县出租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通过走访和实地调查,可以看出目前我县出租车经营存在的几点问题:

1、车辆属于挂靠经营模式,由车主自行经营,驾驶员服务意识差、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存在着一辆车多人驾驶的局面(上午我开、下午你开、晚上租给别人开),不利于交通部门及企业管理,安全隐患较大;

2、由于寿县特有的地理环境,老城区集中,人口密集,因此出租车拒载(上下班时间不进城)、不打表(乘客上车直接谈价)情况较为普遍;

3、目前我县220辆出租车,安装gps卫星定位系统的车辆为103台,而且该监管平台目前属于搁置状态,无法使用,不利于交通部门及客运企业监管;车内设备不统一,计价器老旧,性能差;车辆没有安装视频音频监控,时常发生乘客财物丢失,容易造成驾乘矛盾;同时因缺少视频图像,对于交通事故的认定缺少必要证据;客运企业无法与车辆进行实时通话,导致信息传达不及时;

4、出租车顶灯、计价器、gps经营混乱,没有形成统一经营管理的模式,因缺乏竞争机制,设备提供方服务不到位;

5、目前我县出租车运价仍执行2014年物价部门规定的

起步价4元/2公里,2公里(不含)后1元/公里的标准,由于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涨,车辆运营成本增加,该价格以不适应当前出租车经营要求。

三、针对我县出租车运营现状的几点建议

1、借鉴金寨管理模式,争取政府支持,按照“尊重历史、广泛宣传、细化措施、稳步推进”的工作思路,逐步推进“公管公营”

2、依照《安徽省出租车管理办法》21条第2款规定,为出租车安装具有行驶信息采集、存储、交换、监控功能的设施,建立健全车辆信息监管平台;请求青岛厂家技术支持,为现有计价器进行更新、升级;

3、协同物价部门进行运价听证,调整现行出租车运价(建议参照我市金寨标准)

4、借鉴金寨出租车经营模式,利用车身广告权对车载设备统一招投标(由广告公司一次性投入安装),统一经营、管理。

5、加大“黑头车”打击力度,为正规出租车创造良好的运营环境; 出租车行业的发展必须综合考虑消费者、从业人员、政府管理部门等所有相关者的诉求,进一步规范我县出租车经营行为势在必行。

第四篇:我市进一步规范出租车经营秩序的调研报告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加快我市城市出租汽车行业管理法规建设,适应优先发展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的需要,本人结合学习科学发展观及实践活动,对我市城市出租汽车管理立法,暨研究制定《**市城市出租汽车管理条例》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研的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在

市交通局法规处、出租汽车管理处的配合下,本人就城市出租汽车管理的立法进行了调研。一是学习研究了有关法规、规章和国家、省、市的相关政策;二是先后到武汉、南昌、九江、**等城市进行了立法考察,并对上海、杭州等城市的经验进行了研究;三是与管理部门、管理机构有关人员就当前管理工作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讨论:四是与经营者、驾驶员进行座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要求。通过调研,一是基本弄清了原来立法存在的不足;二是找出了当前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三是明确了下一步立法需要规定的基本制度和管理措施。同时,指导出租汽车管理处起草了《**市城市出租汽车管理条例》的初稿,为下一步立法奠定了基础。

二、加强城市出租汽车经营管理的必要性

城市出租汽车是市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承载着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的重要任务。近些年来,全国许多城市都先后发生出租汽车驾驶员集体罢运、集体进京上访等事件,我市出租汽车驾驶员和经营企业因经营权纠纷,也曾闹得很厉害。目前,我市城区内现有出租汽车1.2万余辆,其中,企业拥有约1万辆,个体经营者拥有约2014辆。出租汽车行业作为城市的文明窗口,服务质量的好坏,关系到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的秩序,关系到乘客的合法权益,关系到城市的社会稳定。市委书记杜宇新同志曾批示:“出租汽车行业主要问题是服务不规范、不礼貌,还存在拒载、宰客等现象。要针对实际问题,借鉴外地经验,树立规范,搞好培训,加强监督,严格管理,尽快使我市出租汽车行业形成热情好客、诚实守信、礼貌服务的良好形象。”为了落实市委领导的指示,建设干净城市、秩序城市、文明城市,净化出租汽车行业,研究制定我市出租汽车管理地方性法规十分必要。

三、当前我市城市出租汽车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市城市出租汽车管理,主要依据2014年制定的《**市城市客运交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原《条例》)。由于当时立法考虑不周全,将城市公共电汽车管理和城市出租汽车管理两种不同经营形式的管理客体生硬地规定在一个地方性法规当中,这在全国其他城市的立法中是独一无二的。用一个地方性法规规定那么多内容,结果很多内容都没有规定细,操作性不强,形成立法的先天不足,给管理工作带来不利的影响。虽然,2014年市政府制定了《**市城市出租汽车管理办法》,但是,由于原《条例》没有修改,受其影响,《办法》无法作出突破。当前,我市城市出租汽车的经营和管理当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出租汽车经营权和经营资格二者的关系混乱。按照原《条例》的规定,经营者通过投标或者竞买方式有偿取得经营权后,由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经营许可证》,凭《经营许可证》依法从事经营活动。这里说的《经营许可证》是一个经营者只发给一个,代表一个企业或者一个个体业户拥有经营资格,但并没有落实到具体的车辆上,而招标或者拍卖又都是按车辆计算的,一台车竞价多少钱,所以出现经营权和《经营许可证》两层皮的问题。经营权延续,经营权转让、取消经营权是针对具体的车辆,还是指经营者整个的经营资格?规定的模糊。最近,市交通局遇到这样一个案例很难解决,有一个经营企业未经许可擅自转让了个别车辆的经营权(在行政许可法施行以后转让的)。按照原《条例》的规定,擅自转让经营权的,应当由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整改,整改仍不合格的,吊销其《经营许可证》。该企业虽经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但并未改正,如果按照规定取消其《经营许可证》,就等于取消了该企业的整个经营权,那么,其余绝大多数车辆将无法正常营运,会造成经营秩序的混乱,所以,这条规定形同虚设,无法操作执行。

(二)倒卖经营权的现象越来越突出。城市出租汽车经营,是特许经营管理的一部份,其权力属于政府,经营者通过合法的形式依法取得后方可经营,如果想要退出经营,应当由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收回。但是,原《条例》规定了可以转让,结果社会上专门有一些人高价转让出租汽车经营权,价格越炒越高,一些不明真相的人出高价购买,由于经营成本过高,经营不下去就另打主意,轻者在经营的服务质量上做文章,使质量下滑;重者采取违法手段如调计价器、绕道行驶,漫天要价等克扣乘客,影响了我市出租汽车经营的秩序。

(三)驾驶员的准入和退出缺少规范。我市虽然只有1.2万辆出租汽车,但是持有驾驶出租汽车资格证的人员超过5万多人,这些年这支队伍中的人员只进不出。驾驶员是出租汽车行业管理的主要行政相对人,

他们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经营服务的质量。由于我市过去对从业驾驶员的准入和退出缺少相应的管理规范,使得一些素质极差的人员挤进出租汽车驾驶员队伍,他们只注重经济效益,不注重服务质量,在语言上、仪容仪表上、维护车辆环境上均存在很多问题,出现很多服务质量纠纷,广大乘客,特别是有些外地乘客意见很大。在根治驾驶员违章方面,由于原《条例》对驾

驶员的市场退出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对一些出现严重服务质量事故的驾驶员不能及时清除出市场,行业管理部门只能一罚了之。新闻媒体曾经多次进行曝光,使得一些违法行为难以得到根治,阻碍了出租汽车行业的良性发展。

(四)对非法营运行为处罚力度不够。原《条例》规定,对从事出租汽车非法经营的,可以暂扣运输工具,责令停止非法经营,没收非法所得,并处以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实践证明,这样的处罚太轻了。据了解,非法营运车辆平均每天的收入大约在400元/台,月收入为12014元/台,违法获利远远大于行政处罚,受经济利益的驱动,许多非法经营者视法规于不顾,毫无顾忌的从事非法经营活动。虽然,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也在不断的打击,但是由于处罚力度不强,形成屡禁不止,不仅造成了国家税费的大量流失,而且还导致出租汽车市场经营秩序的混乱,严重地侵害了合法经营者的权益。

四、其他城市的成功经验

出租汽车经营权作为一种优先的公共资源,政府应当进行合理配置,并实行有效的宏观调控和监管,保障公共利益的实现。在出租汽车经营权管理方面,《西安市出租汽车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出租汽车经营期届满时,经营者应当终止营运活动,并将出租汽车经营证书等证件交回市出租汽车管理机构,根据市场实际情况重新出让”。这种做法的好处是,强化了政府调控市场的能力,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增加或者减少市场的总量,同时也带动了企业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实现了以服务质量为主要条件的经营权出让机制。

在设定驾驶员准入条件及退出标准方面,上海市始终坚持本土用工的方针,出租汽车驾驶员全部都是本事的常驻人员。他们熟悉本市的街道情况、风土人情、乘客需求等,有着比较强的服务意识,通过驾驶员的努力,使出租汽车行业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服务水平上。杭州市曾开放过驾驶员准入,允许外地人员在本市从事出租汽车经营,导致行业服务质量大幅度下降,也影响了城市的整体形象。

在强化出租汽车企业的主体责任方面,杭州、武汉等城市,在对优秀企业给与相应的扶持政策的同时,对一些违规、管理不善的企业给与严厉的处罚。如杭州市的做法是:企业连续30日受到处罚的驾驶员超过本企业注册驾驶员总数的20%,对企业处以2014元/台次的处罚。济南市的做法是:企业在一年内因违反行业服务规范记满分值的出租汽车驾驶员人数达到注册驾驶员总数的3%,或者不符合经营资质条件的责令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停业整顿15天,仍不符合条件的,吊销经营资格证。武汉市的做法是:企业违反规定情节严重的,责令其部分或者全部停止营运3至15日,直至取消其经营资格。

四、通过立法需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市城市出租汽车管理条例》立法项目,已经纳入明年市政府立法工作计划。为了制定好该地方性法规,增强操作性,经过研究,本人认为,《条例》应当着重解决以下问题:

(一)重新规范出租汽车经营权。在《条例》中,把对经营权的管理单独列出一章进行详细规定,理清经营权和经营资格的关系,将《经营许可证》作为经营者的经营资格凭证不与经营权直接挂钩。经营权实行“一车一权一证”。经营权的延续、转让、吊销等,都按照单车进行管理。为了加强对经营权转让行为的监督,出租汽车经营权转让时,应当经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按照程序进行转让。对擅自转让经营权的;擅自停止营运拒不改正并造成较大社会不良影响的;对要求驾驶员出资购置车辆或者利用出租汽车经营权以一次性买断,收取风险抵押金、财产抵押金、运营收入保证金和高额承包费等方式向出租汽车驾驶员转嫁投资风险和经营风险的,限期整改,整改不合格的,取消经营权。

(二)设定驾驶员准入条件及退出标准。综合上海、杭州等城市的经验,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作为特许经营的出租汽车行业,必须划定从业人员的准入条件。同时,还要明确驾驶员的退出标准。对违反客运服务标准,年度内记满分值的;出现重大服务质量事故的,造成较大社会不良影响的等,应当取消驾驶出租汽车的资格。

(三)强化出租汽车企业的主体责任。借鉴其他城市的经验,在《条例》中明确企业违反有关规定应承担的责任:驾驶员年度内因违反服务标准记满分值得的人数达到注册驾驶员总数20%的,给予企业停业整顿15天的处罚。对达不到经营资质条件的,日常经营管理混乱,年度考核不合格的,一年内两次停业整顿的,由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吊销经营者的《经营许可证》,取消经营权。

(四)加强对个体经营者的管理。近两年,因经营权纠纷,经法院判决,出租汽车行业中有近2014名个体经营者。由于出租汽车就动性大,分散经营,对个体经营者管理难度大。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在《条例》中对个体经营者的条件重新进行设定,出租汽车个体经营者应当委托具有经营资质并经行业管理部门考核优秀的出租汽车企业实施委托管理。

(五)加大对非法营运的处罚力度。交通部下发的《关于转发国务院法制办关于明确对未取得出租汽车客运经营许可擅自从事经营活动实施行政处罚法律依据的复函的通知》明确要求,对出租汽车市场中的非法营运行为可以最高处于50万元罚款,主要的目的是根除非法营运行为。为此,在《条例》中应当加大对非法营运行为的处罚,对未取得经营许可的可以考虑没收车辆。

下一步,本人将在调研的基础上,根据立法计划认真完成该项立法的为审核工作,推进城市出租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贡献一分力量。

第五篇:出租车司机生存状况调研报告

出租车司机生存状况调查方案设计

(调查小组:3人,陈超,谢斯宇,曾媛栗)

一、概要

近年来,出租车司机的生存状况问题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许多出租车司机常年超负荷工作,体力严重透支,很多人疾病缠身。不少政协委员和民主党派成员为此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并提出提案和建议。出租车司机生存状况的根本改善有待于打破行业垄断,改革管理体制;而当务之急则是把出租车司机的规费降到一个合理的水平。而另一方面,出租车的抢车道等交通违规行为也愈演愈烈,给市民出行带来诸多不便。

二、调查目的

通过部分现象展示出租车司机生存状况,以及揭示其产生的主要原因。

三、调查对象

出租车司机(人数60)

普通市民(人数90)

四、调查内容(设置为两份问卷,一份针对出租车司机,一份针对普通市民)

a、出租车司机

1.工作时间

2.饮食状况(地点,时间,食物)

3.情绪问题(路怒症)

4.生病状况

5.收入状况

6.对现状满意程度

7.安全状况

8.家庭背景

9.“野的”相关(抢生意)

b、市民

1.乘车需求状况(抢车、频率)

2.对司机态度满意程度

3.费用是否合理

4.对出租车司机生存状况的了解程度

5.是否经常坐“野的”

五、调查人员安排

每人负责司机问卷20份、市民问卷30份

共计司机问卷60份,市民问卷90份

六、调查方式与调查时间

问卷调查、个别访谈

七、费用预算

调查问卷150份打印费复印费,待问卷设计完成

本网向你推荐更多精彩范文:

城区出租车运营和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毕业实践调研报告(出租车计价器)

关于苏州市出租车司机生存状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县出租车行业运行及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2014-2014年中国出租车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第1篇第2篇第3篇第4篇第5篇更多顶部目录第一篇:创建服务型党组织调研报告第二篇:创建服务型党组织调研报告第三篇:服务型党组织创建调研报告第四篇:服务型党组织调研报告第五篇:建设服务型党组织调研报告更多相关范文正文第一篇:创建服务型党组织调研报告

2014年1月28日xx街道党工委组织成立党建研究会,着力讨论街道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先后确定了如何抓实基层党建工作、如何创建“三型”党组织等3个课题,并组织在辖区范围内进行调研。

一、调研背景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区委以“贴心解难大走访”活动为载体,在全区开展了“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并下发了《xx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活动的实施方案》。而在“三型”党组织建设中,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目的,创建“学习型”、“创新型”党组织的效果如何,归根结底要落脚到服务上,服务型是检验学习成效和创新成效的手段,是助推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举措。在此背景下,从今年2月份开始,xx街道党建研究会结合贴心解难大走访工作、“我是党员我来帮”活动、“两代表一委员”联系群众以及城际铁路征拆等重点工程工作,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走访群众等多种方式,对辖区内14个社区党支部、11个非公企业党支部等进行了深入调查走访,共走访机关党员干部、社区党员干部、普通党员、非党员群众等4类人员300余人,召开座谈会4场,收集创建服务型党组织意见30余条,就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问题研究形成了本报告。

二、xx街道党工委创建服务型党组织基本情况

xx街道党工委直接管理社区党委4个,党总支2个,社区党支部8个,机关党支部2个,非公企业党支部11个,此外,辖区内另有社区党委、党总支下辖支部37个,共有党员2837人。街道党工委近年来紧扣服务宗旨,全力打造服务型党组织,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健全机制,加强上级党组织对下级党组织的服务。街道党工委通过“1+1+2”的模式,给14个社区党组织配备一名班子成员担任党建工作指导员,配备一名区下派任职干部担任“第一书记”,配备两名机关支部党员担任党建联络员,着力加强对社区党支部的指导。尤其是针对集中组建的非公企业党组织,和在分类定级工作中较为落后的党组织也分别安排党建指导员。

二是强化教育,引领党组织变管理党员为服务党员。街道利用前进社区的大会议室作为街道党建学习室,成立街道党校强化对党员的教育,每周确定两个下午进行业务学习,围绕政策理论、劳动保障、计划生育、办公软件等基础知识开展培训,并着力提升党支部书记的业务素养,提高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今年以来就已经开展了2次大型学习教育活动,邀请了市纪委监察局副局长讲座“党风廉政建设”,还举办了一场120余人参加的xx街道“最美党员最美居民”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

三是拓展载体,激发党员服务群众意识。街道所辖党组织充分利用“贴心解难”大走访工作,结合“我是党员我来帮”活动、党代表走访活动,拓展活动载体,树立品牌,激发党员服务群众意识。例如,天鹅社区的“绿色网络室”和麻园社区的“四点半小课堂”,将电脑和教师资源共享,加上黄家塘社区,打造未成年人教育品牌片区。601社区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和前进社区的“离退休干部调解协会”整合资源,打造居家养老品牌。以及通过开展寻找身边“最美党员最美居民”活动,引领党员切实深入到群众当中,开展服务工作。活动共发掘优秀党员代表、居民代表28人,评选出“最美党员最美居民”3人,并组织广大党员在“我是党员我来帮”活动中,学习先进、争当先进。活动开展以来,共发放党徽1600枚,活动倡议书2014余份,发展登记党员志愿者近300人,结成党建帮扶对子1100余对,并建立了党员志愿者台账、党员一帮一台账。其中党组织走访94次,党员走访帮扶537人次,收集问题161个,解决问题154个。

三、服务型党组织创建不足及原因

街道党工委围绕上级党组织服务下级党组织、党组织服务党员、党组织和党员共同服务群众三条主线开展服务型党组织的创建,尽管取得一定成效,但是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

1、上级党组织服务下级党组织不到位,指导有余,

保障不足。上级党组织服务下级党组织,多停留在联系指导,资金和人员保障均存在明显不足。一方面是经费保障不足。党的建设工作虽然建立了工作责任制,但社区党组织经济十分薄弱,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仍十分明显。以六〇一社区党委为例,六〇一社区党委离退休党员较多,党费全部上缴,无留用部分。社区党组织每接收一位离退休老党员,仅有配套资金30元,生病

了要看望、逢年过年要慰问,七一表彰要奖励,此外社区党委牵头成立了“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服务辖区老年居民,党组织活动经费除区委组织部拨付专项党建工作经费2万元和街道配套资金外无其他来源。

另一方面是人员保障不足。由于街道党组织对党员群众的服务大多经由了社区党组织这个中间环节,所以人员缺乏保障这一现象主要体现在社区。仍以六〇一社区党委为例,该社区由罗家冲等6个社区合并而成,而社区党委委员的配备仅4人,而社区党组织服务党员1600余人,服务的常住群众数量有2万之多。社区党委委员人均联系服务党员为400余人,联系服务群众达2.3万余人,联系服务群众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问题。

2、党组织服务党员不到位,教育有余,帮扶不足。在党组织服务党员的层面上来看,党组织偏重于对党员的教育管理,而党内帮扶机制、党内激励机制等却明显滞后,党员服务中心往往空有名称。据统计xx街道下属50年以上党龄的老党员740余人。此外还有多种原因致贫的困难党员不计其数。尽管通过大走访和“我是党员我来帮”活动结成了党内帮扶对子,并已进行了多种形式的走访慰问、帮扶引导,但目前仍未形成党内帮扶常态机制、资金筹措长效机制等,帮扶方式多停留在送一点慰问金和一些油、米等日常物资,未能实现帮助“造血”,多数接受过帮扶的党员仍旧未能摆脱贫困。

此外,针对流动党员增多,街道成立了党员服务中心,建立了在职党员向社区报到制度等加大对辖区党员的管理和服务。但缺乏对先进党员的激励表彰制度、缺乏对违背《党章》行为党员的惩戒处罚制度,致使部分党员游离于党组织管理之外,有的不愿“亮出身份”,有的甚至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方面不如一般群众。在街道的“党旗飘楼栋”党员服务群众活动中,登记的愿意挂牌亮出身份的仅有楼栋党员仅有546人。

3、党组织、党员共同服务群众不到位,载体有余,成效不足。党组织结合今年全区“贴心解难”大走访工作,“我是党员我来帮”活动以及“两代表一委员”中党代表走访群众等活动,拓展了一批以天鹅社区的“绿色网络室”、麻园的“四点半小课堂”、601社区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为代表的服务群众工作载体。但是这些工作载体的公益性、非市场化运作与长期运转所要求的现代科学管理水平都暴露出社区党组织不具备专业管理能力的问题,以及资金链问题,如天鹅的“绿色网吧”志愿者老师必要的工作经费、电脑等耗材的维护费用、水电等其他必要开支等没有固定的资金来源,很难长期运作。以上因素形成合力,使得这些载体呈现出“虎头蛇尾”、难以为继的尴尬现状,服务群众的成效没有得到充分体现。而通过集中走访,收集居民群众反映困难和问题并一一解决的工作方式,也囿于当前社会矛盾的多发性、普遍性和历史性等原因,在大走访集中解决一批问题后呈现出瓶颈。

四、打造服务型基层党组织途径

1、抓好“一校一办两中心”。即抓好街道党校、社管办、党员服务中心及志愿者服务中心。这“一校一办两中心”是联系服务下级党组织、联系服务党员及志愿者、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枢纽,也是建立服务型党组织长效机制的必然要求。抓好街道党校关键是要注重对党员干部服务群众意识的培养,组织学好十八大关于创建“三型”党组织的论述,在广大党员中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意识,从思想上筑牢服务型党组织创建的根基。而抓好党员服务中心和志愿者服务中心,就要通过制度规范、统筹管理等加强服务群众队伍的组织保障。

2、打造“三支队伍”。党组织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必须发动全体党员参与,特别是党员干部、党代表及党员志愿者更要发挥倾听群众呼声、化解群众困难、满足群众需求、促进经济发展的服务主体作用,而打造好党支部书记、党员及党代表、志愿者三支队伍是创建服务型党组织的人员保障。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就是要培养一批服务带头人。加强党代表队伍建设就是要打造党员群众连心桥,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就是要打造服务群众主力军。如可通过确立党代表接待群众日,扩大党代表在群众中的影响,用党代表在社区坐班收集群众反映的问题并交办到各职能部门的形式加强党代表对群众的服务;通过鼓励在职党员向社区报到,并认领志愿服务项目或者登记成为固定的党员志愿者来增强服务群众的实效性。

3、完善“四个机制”。

一是要建立完善上级党组织对下级党组织的服务管理机制。对下级党组织进行工作上的宏观指导、资源上的互助共享,落实大党工委制度,加强与辖区单位党组织尤其是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互建共促。具体要继续加强对下级党组织建设的指导和管理,健全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帮助选好配强下级党组织班子。要通过财政划拨、捐助、引导社会投入等方式,积极为基层党组织提供财物保障。要完善社区党建指导员工作制度,确保社区党建指导工作落到实处。

二是要建立党组织和党员共同服务群众的常态服务机制。“贴心解难”大走访从“活动”向“工作”的转变,正是这一服务常态化的标志。而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工作更要从一次性的活动向常态化、长效化进行转变,着手规范常态服务相应制度。要深入探究科学管理模式,继续打造一批以“绿色网吧”为代表的服务群众载体。要多方筹资,采用上级党组织拨付、部分党费申请留用、社会募集、部分低价有偿服务等结合的方式突破限制服务载体长效发展的瓶颈,大力探索社会管理途径。要认真开展好“党旗飘楼栋”、“我是党员我来帮”等主题活动。

三是要党组织服务党员的党内帮扶机制。要通过“四访四问”体现党组织对党员的尊重、依靠。党组织成员拜访一名老党员,问(平)安;家访一名困难党员,问困(难);走访一名流动党员,问需(求);回访一名新发展党员,问变(化)。要通过建立“功能型”党组织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即以地域相邻、行业相近、自愿互利、优势互补为原则建立的党组织,对流进的党员进行摸底、造册,通过建立流动党员临时党支部进行管理。例如,新华路沿线门店成立了“中共株洲市钻石路段党支部”,在汽车城的4s店成立联合组成汽车行业党组织。要面向困难党员、老党员有针对性的开展党内关怀和互助帮扶,建立帮扶台帐,有针对性地选择帮扶方式,变“输血”为“造血”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建立帮扶长效机制。

四是要建立服务型党组织考核机制和党员激励惩处机制。服务型党组织创建标准是什么,如何加群对党组织及党员服务群众开展情况进行评价,这都要求建立服务型党组织考核机制和党员激励惩处机制。要制定详细的《服务型党组织创建实施细则》和《服务型党组织考核验收标准》,确立服务型党组织创建考核机制。要完善党员激励惩处机制,对涌现出的服务群众事迹突出的优秀党员给予表彰,对拒不履行党员义务,以服务群众为由做出有损群众利益行为的“伪党员”给予必要的惩处。如街道通过评选“最美党员最美群众”极大的激发了党员的服务意识、服务动力,先进事迹报告会后新增党员一帮一结对帮扶对子80余对。

第二篇:创建服务型党组织调研报告

创建服务型党组织调研报告

2014年1月28日xx街道党工委组织成立党建研究会,着力讨论街道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先后确定了如何抓实基层党建工作、如何创建“三型”党组织等3个课题,并组织在辖区范围内进行调研。

一、调研背景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区委以“贴心解难大走访”活动为载体,在全区开展了“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并下发了《xx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活动的实施方案》。而在“三型”党组织建设中,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目的,创建“学习型”、“创新型”党组织的效果如何,归根结底要落脚到服务上,服务型是检验学习成效和创新成效的手段,是助推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举措。在此背景下,从今年2月份开始,xx街道党建研究会结合贴心解难大走访工作、“我是党员我来帮”活动、“两代表一委员”联系群众以及城际铁路征拆等重点工程工作,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走访群众等多种方式,对辖区内14个社区党支部、11个非公企业党支部等进行了深入调查走访,共走访机关党员干部、社区党员干部、普通党员、非党员群众等4类人员300余人,召开座谈会4场,收集创建服务型党组织意见30余条,就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问题研究形成了本报告。

二、xx街道党工委创建服务型党组织基本情况

xx街道党工委直接管理社区党委4个,党总支2个,社区党支部8个,机关党支部2个,非公企业党支部11个,此外,辖区内另有社区党委、党总支下辖支部37个,共有党员2837人。街道党工委近年来紧扣服务宗旨,全力打造服务型党组织,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健全机制,加强上级党组织对下级党组织的服务。街道党工委通过“1+1+2”的模式,给14个社区党组织配备一名班子成员担任党建工作指导员,配备一名区下派任职干部担任“第一书记”,配备两名机关支部党员担任党建联络员,着力加强对社区党支部的指导。尤其是针对集中组建的非公企业党组织,和在分类定级工作中较为落后的党组织也分别安排党建指导员。

二是强化教育,引领党组织变管理党员为服务党员。街道利用前进社区的大会议室作为街道党建学习室,成立街道党校强化对党员的教育,每周确定两个下午进行业务学习,围绕政策理论、劳动保障、计划生育、办公软件等基础知识开展培训,并着力提升党支部书记的业务素养,提高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今年以来就已经开展了2次大型学习教育活动,邀请了市纪委监察局副局长讲座“党风廉政建设”,还举办了一场120余人参加的xx街道“最美党员最美居民”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

三是拓展载体,激发党员服务群众意识。街道所辖党组织充分利用“贴心解难”大走访工作,结合“我是党员我来帮”活动、党代表走访活动,拓展活动载体,树立品牌,激发党员服务群众意识。例如,天鹅社区的“绿色网络室”和麻园社区的“四点半小课堂”,将电脑和教师资源共享,加上黄家塘社区,打造未成年人教育品牌片区。601社区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和前进社区的“离退休干部调解协会”整合资源,打造居家养老品牌。以及通过开展寻找身边“最美党员最美居民”活动,引领党员切实深入到群众当中,开展服务工作。活动共发掘优秀党员代表、居民代表28人,评选出“最美党员最美居民”3人,并组织广大党员在“我是党员我来帮”活动中,学习先进、争当先进。活动开展以来,共发放党徽1600枚,活动倡议书2014余份,发展登记党员志愿者近300人,结成党建帮扶对子1100余对,并建立了党员志愿者台账、党员一帮一台账。其中党组织走访94次,党员走访帮扶537人次,收集问题161个,解决问题154个。

三、服务型党组织创建不足及原因

街道党工委围绕上级党组织服务下级党组织、党组织服务党员、党组织和党员共同服务群众三条主线开展服务型党组织的创建,尽管取得一定成效,但是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

1、上级党组织服务下级党组织不到位,指导有余,保障不足。上级党组织服务下级党组织,多停留在联系指导,资金和人员保障均存在明显不足。一方面是经费保障不足。党的建设工作虽然建立了工作责任制,但社区党组织经济十分薄弱,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仍十分明显。以六〇一社区党委为例,六〇一社区党委离退休党员较多,党费全部上缴,无留用部分。社区党组织每接收一位离退休老党员,仅有配套资金30元,生病了要看望、逢年过年要慰问,七一表彰要奖励,此外社区党委牵头成立了“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服务辖区老年居民,党组织活动经费除区委组织部拨付专项党建工作经费2万元和街道配套资金外无其他来源。

另一方面是人员保障不足。由于街道党组织对党员群众的服务大多经由了社区党组织这个中间环节,所以人员缺乏保障这一现象主要体现在社区。仍以六〇一社区党委为例,该社区由罗家冲等6个社区合并而成,而社区党委委员的配备仅4人,而社区党组织服务党员1600余人,服务的常住群众数量有2万之多。社区党委委员人均联系服务党员为400余人,联系服务群众达2.3万余人,联系服务群众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问题。

2、党组织服务党员不到位,教育有余,帮扶不足。在党组织服务党员的层面上来看,党组织偏重于对党员的教育管理,而党内帮扶机制、党内激励机制等却明显滞后,党员服务中心往往空有名称。据统计xx街道下属50年以上党龄的老党员740余人。此外还有多种原因致贫的困难党员不计其数。尽管通过大走访和“我是党员我来帮”活动结成了党内帮扶对子,并已进行了多种形式的走访慰问、帮扶引导,但目前仍未形成党内帮扶常态机制、资金筹措长效机制等,帮扶方式多停留在送一点慰问金和一些油、米等日常物资,未能实现帮助“造血”,多数接受过帮扶的党员仍旧未能摆脱贫困。

此外,针对流动党员增多,街道成立了党员服务中心,建立了在职党员向社区报到制度等加大对辖区党员的管理和服务。但缺乏对先进(好范文网:wwW.HaOword.Com)党员的激励表彰制度、缺乏对违背《党章》行为党员的惩戒处罚制度,致使部分党员游离于党组织管理之外,有的不愿“亮出身份”,有的甚至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方面不如一般群众。在街道的“党旗飘楼栋”党员服务群众活动中,登记的愿意挂牌亮出身份的仅有楼栋党员仅有546人。

3、党组织、党员共同服务群众不到位,载体有余,成效不足。党组织结合今年全区“贴心解难”大走访工作,“我是党员我来帮”活动以及“两代表一委员”中党代表走访群众等活动,拓展了一批以天鹅社区的“绿色网络室”、麻园的“四点半小课堂”、601社区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为代表的服务群众工作载体。但是这些工作载体的公益性、非市场化运作与长期运转所要求的现代科学管理水平都暴露出社区党组织不具备专业管理能力的问题,以及资金链问题,如天鹅的“绿色网吧”志愿者老师必要的工作经费、电脑等耗材的维护费用、水电等其他必要开支等没有固定的资金来源,很难长期运作。以上因素形成合力,使得这些载体呈现出“虎头蛇尾”、难以为继的尴尬现状,服务群众的成效没有得到充分体现。而通过集中走访,收集居民群众反映困难和问题并一一解决的工作方式,也囿于当前社会矛盾的多发性、普遍性和历史性等原因,在大走访集中解决一批问题后呈现出瓶颈。

四、打造服务型基层党组织途径

1、抓好“一校一办两中心”。即抓好街道党校、社管办、党员服务中心及志愿者服务中心。这“一校一办两中心”是联系服务下级党组织、联系服务党员及志愿者、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枢纽,也是建立服务型党组织长效机制的必然要求。抓好街道党校关键是要注重对党员干部服务群众意识的培养,组织学好十八大关于创建“三型”党组织的论述,在广大党员中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意识,从思想上筑牢服务型党组织创建的根基。而抓好党员服务中心和志愿者服务中心,就要通过制度规范、统筹管理等加强服务群众队伍的组织保障。

2、打造“三支队伍”。党组织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必须发动全体党员参与,特别是党员干部、党代表及党员志愿者更要发挥倾听群众呼声、化解群众困难、满足群众需求、促进经济发展的服务主体作用,而打造好党支部书记、党员及党代表、志愿者三支队伍是创建服务型党组织的人员保障。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就是要培养一批服务带头人。加强党代表队伍建设就是要打造党员群众连心桥,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就是要打造服务群众主力军。如可通过确立党代表接待群众日,扩大党代表在群众中的影响,用党代表在社区坐班收集群众反映的问题并交办到各职能部门的形式加强党代表对群众的服务;通过鼓励在职党员向社区报到,并认领志愿服务项目或者登记成为固定的党员志愿者来增强服务群众的实效性。

3、完善“四个机制”。

一是要建立完善上级党组织对下级党组织的服务管理机制。对下级党组织进行工作上的宏观指导、资源上的互助共享,落实大党工委制度,加强与辖区单位党组织尤其是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互建共促。具体要继续加强对下级党组织建设的指导和管理,健全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帮助选好配强下级党组织班子。要通过财政划拨、捐助、引导社会投入等方式,积极为基层党组织提供财物保障。要完善社区党建指导员工作制度,确保社区党建指导工作落到实处。

二是要建立党组织和党员共同服务群众的常态服务机制。“贴心解难”大走访从“活动”向“工作”的转变,正是这一服务常态化的标志。而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工作更要从一次性的活动向常态化、长效化进行转变,着手规范常态服务相应制度。要深入探究科学管理模式,继续打造一批以“绿色网吧”为代表的服务群众载体。要多方筹资,采用上级党组织拨付、部分党费申请留用、社会募集、部分低价有偿服务等结合的方式突破限制服务载体长效发展的瓶颈,大力探索社会管理途径。要认真开展好“党旗飘楼栋”、“我是党员我来帮”等主题活动。

三是要党组织服务党员的党内帮扶机制。要通过“四访四问”体现党组织对党员的尊重、依靠。党组织成员拜访一名老党员,问(平)安;家访一名困难党员,问困(难);走访一名流动党员,问需(求);回访一名新发展党员,问变(化)。要通过建立“功能型”党组织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即以地域相邻、行业相近、自愿互利、优势互补为原则建立的党组织,对流进的党员进行摸底、造册,通过建立流动党员临时党支部进行管理。例如,新华路沿线门店成立了“中国共产党株洲市钻石路段党支部”,在汽车城的4s店成立联合组成汽车行业党组织。要面向困难党员、老党员有针对性的开展党内关怀和互助帮扶,建立帮扶台帐,有针对性地选择帮扶方式,变“输血”为“造血”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建立帮扶长效机制。

四是要建立服务型党组织考核机制和党员激励惩处机制。服务型党组织创建标准是什么,如何加群对党组织及党员服务群众开展情况进行评价,这都要求建立服务型党组织考核机制和党员激励惩处机制。要制定详细的《服务型党组织创建实施细则》和《服务型党组织考核验收标准》,确立服务型党组织创建考核机制。要完善党员激励惩处机制,对涌现出的服务群众事迹突出的优秀党员给予表彰,对拒不履行党员义务,以服务群众为由做出有损群众利益行为的“伪党员”给予必要的惩处。如街道通过评选“最美党员最美群众”极大的激发了党员的服务意识、服务动力,先进事迹报告会后新增党员一帮一结对帮扶对子80余对。

第三篇:服务型党组织创建调研报告

服务型党组织创建调研报告

(中共裕安区西河口乡委员会)

2014年5月24日

一、基本情况

西河口乡总人口3.58万人,13个行政村(居),118个村民组。乡党委下辖4个党总支和16个独立党支部,现有党员941名,其中女党员124名,60岁以上党员356名,46岁至59岁党员226名,36岁至45岁党员138名,35岁以下党员121名,入党积极分子180多名。

二、实施背景

2014年以来,根据市、区的统一部署,我乡广泛开展了“四走遍、四推动”民情联系活动,以居住地划分为原则,全乡党员干部分片分组,联系全乡所有农户。通过乡村干部联系农户,征集民意,解决问题。在工作推进中,也呈现一些问题,亟需完善:

一是社会层次更多元,对服务的方式要求更灵活。近来,青壮年外出务工居多,农户家庭多为空巢老人和留守妇女与儿童,外出务工收入已经成为山区老百姓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因此,群众的活动范围更加广阔,流动性更强,给传统的党员上门联系增加了难度。

二是信息渠道更开放,对服务的宣传要求更广泛。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村民选择从手机、网络等渠道获取信息,对信息的数量和质量要求更高,给我们的宣传工作、教育工作带来更高挑战。

三是群众诉求更多样,对服务的内容要求更丰富。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住房、就医、教育、饮食、健康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品质要求。如过去出行困难,要求村村通公交车是村民集中反映的问题,如今,轿车成为越来越多家庭的出行工具,拓宽里山公路、增加村中道路成为老百姓新的希望。

这些新问题的呈现,对我们服务农村、服务群众、服务发展带来更多的挑战。如何创新服务方式、搭建服务载体,更好的为群众服务,

成为我们建设服务型党组织的重要课题。

三、工作探索

为进一步完善党员联系工作,实现联系全覆盖,服务无盲点,我们探索开通了“党代表工作室”。“党代表工作室”是一个借助于区、乡党代表和党员干部的交流互动平台,在这一平台上,群众可以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寻求帮助,党组织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为群众提供政策宣传、业务咨询、意见办理等菜单式的服务,实现党群互动。“党代表工作室”由一个社会服务管理平台和党代表、党员志愿服务队这两支队伍组成,形成意见“受理+交办+反馈”的办理程序,不仅是在家的群众,出门在外的老百姓也可以通过电话、网络方便办事。主要做法:

1、开放党代表接待日,业务办理“全程化”。

在“党代表工作室”模式中,我们将党代表发挥作用纳入其中。针对不少群众不会上网,我们建立了“党代表接待日”。

“党代表接待日”由区、乡两级代表定期接待来访基层党员群众,及时收集和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并在不违背相关政策法规规定的前提下,力所能及地帮助党员群众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传统的接待模式上,我们明确了三项制度,确保代表接待常态化,为民办事高效化,做到有人办事,有人管事,事事有着落。一是坚持三定三公开,规范接待秩序。“党代表接待日”采取定时、定点、定人员的“三定”原则和公开接待时间、公开接待人员、公开联系方式的“三公开”原则。我乡现有市乡两级党代表106名,分成12个组,每个组设组长1名,代表8-9名,每个接待日安排1个代表组;“党代表接待日”定为每月15日,每次安排半天时间,节假日顺延至下一工作日;接待地点设在乡政府的党代表接待室;在党代表接待日前3天,通过各种方式公告接待的具体时间、接待的党代表姓名、联系电话及相关事项,并及时提醒参加接待的党代表。

二是坚持限时结办制,提高办事效率。无论来访来电,都应主动相迎,认真接待,做好记录,做到来有迎声,问有回声,去有送声;接待代表能办理或解释的,应当场给予办结;不能当场办理的,于当天交由相关乡、村服务队,服务队需在5个工作日内办结,难度较大的最多延迟5个工作日;乡级层面不能办理的,及时上报上级部门协商,1个月内给予答复;如不能办理的,应在3天内给予答复,并做好政策解释。

三是坚持首问负责制,确保落到实处。党代表接待实行首问负责制,由接待的党代表负责答复或提交代表组长对有关办理情况进行答复。根据事项难易,承办方应按期办结并反馈,不能按期办结的,要及时说明原因。对未明确办理时限的,视情况适时报告办理进展落实情况。接办的党代表小组做好督办工作,负责对办理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做到交必办、办必果、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乡督查办将通过检查记录的形式,适时检查党员群众来电来访的交办、承办、答复情况。

3、完善党员服务队伍,志愿服务“专业化”。

党代表接待日主要针对意见征集和政策答疑,而党员志愿服务队负责具体问题的落实与反馈。为提高志愿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我们以专业性和地域性为划分原则,我们将党员志愿服务队分两个层面建立,一个层面是乡级专业服务队,另一个层面是村级便民服务队。乡级专业服务队由乡机关各科室、基层站(所)、学校等组建,分为党建、工业、农业、计生、民政、综治、教育、卫生、环保和法律这10支队伍,每支队伍设队长1名,队员3-5名。根据群众来电、来访的不同诉求,相对应的专业服务队会提供专业性的指导。比如:向群众提供有关政策、项目、业务知识的咨询、指导,办理社会保障、纠纷调解、项目审批等各类便民服务;协调处理基层反映的本专业服务团队职责范围内的各类问题;开展走访活动,加强党的路线、方针、

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宣传,及时掌握有关信息,做好信息问题的分析研判和协调解决;主动深入基层特别是涉及本服务团队职责较多的村,开展业务指导和服务工作。

村级便民服务队是一直综合性的服务团队,主要由农村工作指导员、村支两委、大学生村官、计生联系员、村务工作者、老干部、党代表、人大代表、后备干部等组成,每个村设1-3支服务队,每支队伍设队长1名,队员3-5名。提供的服务主要有:向群众广泛宣传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宣传各级党委、政府涉及“三农”工作的政策和法律法规,积极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发展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积极做好群众的稳定工作,正确引导群众弘扬美德,树立文明新风,保持良好的居住和发展环境;按照规定要求协调解决群众提出的问题,在职责范围内能处理的立即处理,不能处理的及时上报乡相关专业服务队。

四、工作探新

1、提高办事效率。群众将意见建议通过联系党员层层反映给相关部门,并予以落实。实际操作中存在逐级上报时间长,急事不能快办等问题。通过“党代表工作室”,党员群众可以通过电话热线、网上留言、代表接访等方式,直接将问题呈报给乡党委,并确定专人负责落实,减少了层层递交的中间环节。

2、拓宽民声渠道。“党代表工作室”是对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探索,群众可以通过网上提问、短信留言、来电来访等多种方式放映诉求和意见,进一步畅通了党群对话、交流的渠道,使得基层党组织能及时掌握农村动态,为更加科学合理的制订各项决策奠定基础。

3、增进党群关系。平时,由于村民日常生活稳定,不少党员抱着“无事不登三宝殿”的想法,觉得服务没有着力点,工作缺乏内动力;另一方面,当地党员、村民大都外出打工,流动性强,出现困难时,又无法及时联系到党员。通过“党代表工作室”,群众可第一时间将情

况反映给党组织,党组织通过短信、电话及时联系到党员,帮助解决好问题,这样提高了党员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充分调动他们的干事热情,也切实帮群众解决了问题。

第四篇:服务型党组织调研报告

服务型党组织调研报告

xx党委:

根据教育实践活动办公室通知要求,我支部重点围绕建设“六有”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目标进行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研背景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我们在xx党委和地方政府的领导下,印发了《中共xx支部委员会建设服务型党组织工作实施方案》,同时,我们通过采取汇报、查阅资料、走访群众等方式,对4个党小组分别进行了深入调查走访,共走访在职党员干部24人,离退休党员18人,基本实现了支部党员干部的全面走访,收集意见建议20余条。

二、xx党支部基本情况

我支部现有党小组4个,在职党员24人,离退休党员20人。近年来,我们始终按照“党建服务发展”、“党员服务群众”的宗旨意识,积极推进党建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健全机制,加强领导。坚持“一岗双责”职能分工,形成了主要负责人抓党建、分管领导抓廉政的党建工作机制。同时,结合实际情况,成立了单独的离退休党小组,并指定专人担任组长。

二是强化教育,引领党支部从管理变为服务。我们通过设立党员活动室、建立学习长效机制等手段,定期组织党员干部进行集中学习,围绕党章党史、国际形势等内容,配合视频会议终端设备等有利条件开展培训。不断提高支部服务党员的水平。自2014年以来,我们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公民道德大讲堂”等专题活动,开展多场次的专题学习,提高了党员的党性修养和服务意识。

三是拓展服务载体,激发党员群众意识。我们充分利用教育实践活动等活动,不断拓展服务载体,激发党员干部服务群众意识。2014年,我们组织离退休老同志前往当地民俗博物馆进行参观,丰富了对老同志的服务方式,同时,我们组织在职党员到青岛市廉政教育基地进行学习教育,既满足了“走出去学习”的愿望,又达到了“学回来提素质”的目的。

通过一系列措施,我们的党群、干群关系得到进一步拉近,同时也为我们整体工作发展注入了活力,提供了保障。

三、党支部建设不足及原因

在前期的教育实践活动和党组织“两找”工作中,尽管我们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不足之处。

一是“两找”工作原地踏步。在推进“两找”工作中,对于退休后长期居住外地的老同志,我们仅仅保留了联系方式,没有探索出更加有效的服务、学习途径。

二是支部服务党员不到位。存在教育有余、帮扶不足的现象。特别是在制定学习机制方面,没有充分考虑到工作、学习两者间的过程和效果关系,呈现出“一窝蜂”搞学习的局面,忽视了效果验证环节的重要性。

四、积极探索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有效途径

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进一步理清“党建服务发展”的工作思路,以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为抓手,不断建设服务型党组织。

一是打造“三支队伍”。联系群众,必须发送全体党员参与,特别是在党员干部、普通职工和志愿者范围中培养一批服务带头人、打造党员群众连心桥、打造服务群众主力军,真正发挥听民声、化民忧、满民需的主体作用。

二是完善三个机制。一要建立完善支部对党小组的服务管理机制,继续加强对党小组内部建设的指导和管理,健全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二要建立支部和党员共同服务群众的常态服务机制,深入探究科学管理模式,继续打造以“xx”活动为代表的服务群众载体。三要完善党组织服务党员的党内帮扶机制,通过“访老党员问平安、访困难党员问难题、访流动党员问需求、访新党员问变化”的“四访四问”机制,体现党组织对党员的尊重、关爱。

第五篇:建设服务型党组织调研报告

中国共产党**区委组织部

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党的十八大对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定位、新要求。按照市委组织部的工作要求和安排,**区委组织部及时成立了"建设服务型党组织"课题调研小组,通过召开党组织负责人座谈会、走访党员干部和普通群众、分发调查问卷等方式,对全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形成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和主要做法

**区辖区面积115.6平方公里,总人口13.9万,辖大块镇、耿黄乡、潞王坟乡3个乡镇和宝东、宝西2个街道办事处。全区共建有基层党组织203个,其中党委10个、总支19个、支部174个(其中农村支部57个,街道社区党支部8个,非公有制企业党支部39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党支部70个),党员总数5130名,农民党员3086名。

近两年来,**区以服务为导向,积极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思路、方法和机制,把服务群众融入基层党组织的经常性工作中、融入党员干部的日常生活中,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有效地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焕发了基层党组织的生机和活力。

1、夯实党的工作基础,构建服务网络。在非公企业党建方面,成立了**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工委,组织召开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现场交流会,按照"两个覆盖"要求和"有党员抓组建,无党员抓发展,有组织抓规范,无组织抓指导"的思路,采取单独组建、行业统建、区域联建等多种形式,扩大了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打造出了以亿丰混凝土有限公司、王氏集团、强联机械为带动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新品牌。在社区党建方面,按照"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推动城市社区基层党建区域化建设"的目标要求,公选出8名社区党支部书记,调整选配5名大学生志愿者充实到社区工作当中,推进城市社区"网格化工程",组织开展了便民利民服务、结对帮扶、捐资解困、文化娱乐等系列活动,促进了社区党建工作的健康发展;在机关党建方面,全面推行服务发展承诺制、为民服务代理制、主动上门服务制和民情联系工作制,深入开展了"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和"下基层开展联系帮扶"活动,使26名区级领导干部、38名乡科级领导干部和485名党员分别和困难群众结成了帮带对子,共帮带困难群众1870户,有效促进了机关干部转变作风,夯实了党的工作基础。

2、搭建党的活动平台,创新服务载体。一是强化场所建设。高标准建成了"**区党员服务中心",设立了便民服务站、志愿者服务站、综治维稳工作站、党群活动室,并对全区38个党员活动场所进行了更新完善。二是建立服务队伍。按照"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基本原则,广泛开展了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大力推广"15分钟党员服务圈"、"党员服务日"等做法,广泛开展政策宣传、法律援助、扶贫帮困、治安维稳等方面的服务。目前,全区共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48支,党员志愿者600余名,开展志愿服务活动900余次。三是开展多种服务活动。在农村党员中开展了设岗定责、党员责任区、示范区和"双强帮带"等活动;在服务窗口单位开展了"三亮三创三评"活动,设立了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岗;在非公企业开展了"把党员培养成技术骨干、把技术骨干培养成党员"的"双培养"活动;结合纪念建党92周年,层层开展了走访慰问、扶危济困、表彰先进等系列活动,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有效提升了群众满意度。

3、建强党的基层队伍,提升服务水平。一是强化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着力选好配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以基层党组织换届为契机,综合运用上级党组织委派、"两推一选"、公推直选、面向社会选拔等方式,努力把服务业绩突出的优秀人才选拔进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以村级党支部为例,目前我区新一届的村级党组织班子结构更加合理、素质明显提高,平均年龄比上届降低了3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上届提高了3个百分点。二是加强教育培训力度,着力建设一支服务型党员干部队伍。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等重点内容,采取体验式跟班、专题式学习、实战式训练等形式,切实抓好基层党员干部的培训工作。在统一印制了《三会一课会议记录本》、《党内民主生活会议记录本》、《农村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记录本》、《发展党员规范运作记录本》的基础上,我们还组织举办"十八大"精神学习培训班、农村"两委"干部培训班、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和基层党务工作者培训班,分批次组织党组织负责人到先进地区考察学习、借鉴经验,有效增强了他们的规范意识和推动发展、促进和谐、服务群众的本领。三是扎实推进作风建设,着力打牢基层党员干部自觉做好服务的思想基础。按照"不拘一格、创新形式、确保效果"的原则,在全区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了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大力营造学习道德楷模、颂扬传统美德、树立浩然正气、建设幸福**的社会氛围,通过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建立领导干部联系点等制度和开展结对帮扶、承诺践诺等活动,不断引导党员干部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增进党群干群关系感情。

4、完善党的工作机制,激发服务热情。一是完善考核工作机制。以村级组织考核为例,在深化农村党建三级目标管理,狠抓党建示范点创建和后进村整顿工作的基础上,按照"突出实际业绩、突出群众评价、突出结果运用"的原则,2014年底由区委组织部牵头,成立了村级组织绩效考核领导机构,印发了《**区村级组织绩效考核方案》和《**区村级组织绩效考核实施细则》,对全区38个村级组织进行绩效考核与综合排名,建立了直接面向全区村级组织的评价考核机制。经过绩效考核和全区通报排名,全区各村党员干部的集体荣誉感、团结协作感和服务群众意识得到充分激发,有效营造了全区村级组织实干兴业、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二是推行第一责任人制度。层层签订了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书,建了基层党组织向上级党委专项述职抓基层党建工作制度,推动基层党支部书记切实履行基层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今年5月,我区专门召开基层党委书记履行党建工作责任制专项述职会议,40名党代表列席会议并参与了评议,取得了较好的激励效果。三是全面推行"开门评议"制度。始终坚持把转变作风作为抓班子、带队伍的有效手段,在全面推行党务公开和政务公开的基础上,要求各级党组织定期召开由群众代表、民主党派、企业代表和"两代表一委员"参加的座谈会,诚恳征求意见建议,主动开展民主评议,使群众满意度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二、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一是服务基础不够坚实。主要表现在党建工作搭建平台还不够多,硬件设施配套建设还不能满足需求(如电脑、宽带),党组织活动经费还比较少,开展服务群众活动相对集中,还没有完全形成主动服务、自觉服务的长效机制。

二是服务能力有待提高。增强广大党员特别是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的服务能力是做好服务的根本,部分基层党员干部由于文化程度偏低,服务意识不强、工作方式方法不够得当,造成与群众之间的联系和沟通不够紧密,个别基层党组织服务还存在着"真空"和"盲区",导致部分群众对党员干部不信任、对经济社会发展不支持,进而影响党群干群关系、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影响全区经济发展

三是服务载体比较单一。提高党员群众满意度的现实需要就是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服务,部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始终停留在上级让干什么就干什么的简单服从状态,造成了服务范围狭小,活动载体单一,缺乏创新意识,使部分群众切身利益诉求得不到合理关切和解决。

三、对策和建议

1、扎实开展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按照"正衣冠、照镜子、洗洗澡、治治病"的活动要求,通过开展调研座谈、广泛征求意见,强化教育培训、提升党员干部素质,开展群众评议、创新党员干部管理,抓好活动载体、搭建为民服务平台,完善各种机制、提升群众满意度等多种方式,积极改善党群干群关系,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实际效果。

2、持续提升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把干部选准选好,把基层党组织班子配优配强;坚持标准、强化教育管理,把党员队伍建设好;通过多种培训形式和多种活动载体,使广大干部真正成为群众勤务员,广大党员真正成为群众贴心人,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在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中彰显自身价值和人生光辉。

3、建立科学的组织运行机制。全面推行基层党务公开,积极推行党内事务民主听证会、民主恳谈会和党员议事会制度,健全民意收集、民事反映、民情分析、民声回应等制度,了解和掌握党员群众的真实愿望和需求,虚心接受党员群众的监督,使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具有扎实的群众基础。

4、建立完善的组织考核体系。始终把群众满意与否作为改进工作、推动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完善党员干部考核考评指标体系,提高群众满意度指标所占比重,切实增加群众在党员干部考核评价中的话语权;深化党员公开承诺践诺、民主评议党员等工作,评议党支部和党员时,严格规定党员不少于本支部全体人数的2/3,确保必须有群众代表参加,努力形成组织评价和群众评价有机统一的服务绩效评价机制,引导党员干部真正把服务承诺落到实处。

5、增强建设服务型党组织的合力。继续推行领导干部抓党建联系点制度,抽调部分领导干部包抓示范村和后进村,通过"抓两头带中间",整体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着力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力争所有非公企业有一定数量的党员和党组织,并在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推动企业发展上有新的突破;落实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党建工作格局,通过科学调整基层党组织设置,整合社会公共服务资源,组建党员服务团队,对网格内居民进行全覆盖、全方位、全过程的动态管理服务;设立"基层党建创新奖",对在基层党的建设工作中做出创造性工作并产生一定影响力的党组织和党建工作项目进行评比、表彰和奖励,激励基层党组织在服务群众方面实现新突破。

请继续阅读其他相关范文:

建设服务型党组织调研报告

加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三问服务型党组织创建

服务型党组织创建情况

服务型党组织创建方案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