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发展探索:浙江高校精品在线课程
 

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发展探索:浙江高校精品在线课程

发布时间:2019-06-18 03:51:29 影响了: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7-000-02  摘 要 高校体育改革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一定要解放思想,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优化课程结构,才能够有效的提高自己的认识,不断把的更新教学观念,改变自己的定势思维模式。本文主要从高校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如何对高校体育课程进行改革,并对可能出现的教学效果进行预测。
  关键词 高校体育 教学改革与发展
  在知识经济时代,体育已经成为人文素养的一部分。究其本质来说,它是人类社会的一种身体教育活动和社会文化活动。它既是一种健身方式,协调学生各方面发展;同时又是教育教学的过程。
  作为新时期的高校体育教育应该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应该将身心合一作为其指导思想。面对现阶段体育教育,有必要对其进行改革,使其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满足社会对其的需要。
  一、现阶段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体育教学的地位低下
  现阶段,虽然高校都将体育课程作为基础性课程,但是从思想上来说,并没有得到重视,因为很多学校没有摆正体育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位置,因而体育教学在设定之初的目的并没有实现。高校重视对学生德智方面能力的培养,而轻视对学生体育方面的提高,这种思想由来已久,根深蒂固。
  (二)现阶段高校的各种体育运动设施落后
  在我国,高校体育设施基本上是围绕田径、体操和球类建造的,这是由于传统竞技项目影响的结果。而像一些大众广为喜爱的羽毛球馆、网球场和游泳馆等都没有。
  (三)现阶段高校教育的“竞技优先”思想不利于教学
  长期以来,高校的体育都是以竞技项目为主,这些都需要学生花很多的精力和时间去提高。竞技类项目都具有健身效果差、趣味性低等特点,这些项目出现在课堂上并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正是因为兴趣本身的缺失而导致了教学质量效果的低下。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关于体育的各种方面的知识由于其专业性较强而并不能够运用于社会交往和简单的健身中。即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学到了很多的专业性知识,也在毕业之后没有自己擅长的运用,长期的置放,使本身学到的知识最终美誉达到培养学生体育能力的目的。
  (四)现阶段课程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创新能力
  现阶段,高校的体育课程一般都将体育课程的完整性作为首要考虑目标,而对于其本身的现代性以及开放性等问题的重视程度明显不足。因此,在课堂上就表现出内容过于死板,学科知识缺乏灵活性和弹性,学生在课堂上都完全依据教师所讲,按部就班,没有新意,学生的主体性在体育课程教学中无法发挥,在这样压抑的氛围下,更谈不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很多学生上体育课都只是为了完成学分任务,根本不是基于锻炼身体这样的考虑。
  二、体育教学课程改革的思路
  (一)明确教学目标
  如果一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不确定,那么必然会导致其在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极大的随意性,教学活动的开展只是顺应形势需要,而并不是出于教育总目标本身的规定。因此,对于高校体育教学来说,应该确定教学目标。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体育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学生的体制和健康问题。基于这样的认识,高校体育教学应该以“健康”作为重点,在如何让学生更健康下手。大学生不同于中学生,他们所选专业已经基本上确定了他们在社会中的角色地位,因此,他们应该从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两方面使自己得到锻炼,以适应激烈竞争的社会压力。学校应该从生理和心理、知识技能、文化素养、人际关系、社会道德等多个方面确定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
  作为高校体育,应该有这样的认识:第一,在过去,高校体育所宣传和一贯坚持的“增强体质”的思想已经落后于时代发展需求,而应该从“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确立“增进健康”的教育理念。第二,高校一直以来将掌握技能作为一个重要的指标,这是可以通过数据来衡量的,是显性的,而学生的健康问题因为其隐在性而一直被忽视,因此,如何在“健康”这个总目标下将“健康教育”和“技能教育”结合,使其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相互促进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第三,高校教育要“以人为本”,回归人性,让课程内容的选择以及课程教学的方法都更加的人性化,使学生在体育课堂上能够发挥自己的个性。
  (二)加大体育投入,重视体育基础设施建设
  公共体育的主要开支在两个方面,分别是师资和场地器材。一般而言,综合性大学由于校区较为分散,且覆盖面积大,因而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就呈现不平衡发展趋势,因此解决高校基础设施建设应该尽量的争取财政拨款,积极筹措资金,增加对高校体育经费的投入。打破i与设施的“标准”与“非标准”、“土”与“洋”的界限,做到因地制宜,因陋就简,使体育设施资源能够共享。
  就高校的师资来说,应该与时俱进,定制高标准吸引人才、培养人才。针对公共体育建设的特点,全面的提高师资队伍建设,使师资配备专兼结合、师生结合、校内外结合。
  (三)构建科学的教学管理体系
  学校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就是科学规范的管理。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体系的建设上应该协调上下、沟通左右,建立权责明确的校级、院级和教研室三个不同层次的网络管理体系。
  对课堂教学、体育教师和课余辅导的三层次教学管理能够使教学形成有效的目标权责管理、目标监督评估管理系统,最终使学生能够在导向机制下积极广泛的参与到科学监督评价机制之中,有效的规范体育教学。
  (四)因材施教、因地制宜
  在教学目标中所确定的,体育要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要让学生继承优秀的体育文化传统等等都必须从学校的体育实际出发,这样才能够真正的为学生服务。
  体育教学内容在选择上必须具备以下几点:首先,教学内容要健康,在教学中要充分的利用教材,将健康教育和体育结合起来。第二,将竞技运动趋于教学化。教学中可以适当的度竞技运动的场地、起草、动作等等进行改造,使其有利于学生的实践。第三,教学内容的本土化。学校可以从经济原则出发,在现有的自然条件、基础设施以及体育教师的知识水平基础之上对学生的心理认知、体育基础进行改造,选择适合学生操作,学生能力范围内的体育项目。第四,教学内容弹性化。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教师可以灵活一些,这样就有利于学生弹性的选择内容,保证教学内容符合教学目标。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