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浅析初中语文中的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
 

【浅析初中语文中的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

发布时间:2019-07-12 03:47:12 影响了:

  摘要:本文针对初中语文中的情境教学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内容主要包括语文情境教学的原则,并对创设语文教学情境的策略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  关键词:初中语文 情境教学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语文”是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语文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细致地理解教材文本内容,感悟文本内涵,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与想象力。语文情境教学的合理运用,能进一步地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丰富精神,从而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情感态度与审美价值观[1]。
  1、语文情境教学的原则
  1.1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统一作用的原则
  语言教学作为一种认知过程,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统一于其中。在教学这种特定情境中的人际交往,由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构成。师生间存在着两条交织在一起的知识信息交流回路和情感信息交流回路。二者相互影响,彼此依存,从不同的侧面共同作用于教学过程。知识信息即教学内容,情感信息即师生情绪情感的变化。这两种不同性质的信息流共同合成教学活动的信息总流。无论哪一条回路发生故障,都会影响到教学活动的质量。人的这种认知规律要求在教学中既要考虑如何使学生集中思维,培养其刻苦和钻研精神,又要考虑如何调动情感、兴趣、愿望、动机、无意识潜能等对智力活动的促进作用。学生是理智和情感同时活动的个体,教师应在教学中想方设法地去调动学生身心各方面的潜力。智力与非智力统一,其实就是一种精神的集中与轻松并存的状态。这时,人的联想自由驰骋,情绪随意起伏,感知在暗暗积聚,技能在与时俱增。这正是情境教学所要追求的效果[2]。
  1.2指导性与自主性相统一的原则
  这一原则强调两个方面:一是良好的师生关系,一是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情境教学的基本保证,教学本是一种特定情境中的人际交往,语文情境教学更强调这一点。只有师生间相互了解,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彼此形成一种默契,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而由学生的主体地位决定的自主性要求侧重于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自我评价”,培养学生主动精神和创新能力。这一原则要求在情境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学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得到如何做人一做生活主人的体验。它意味着一切活动都必须建立在学生积极、主动和快乐的基础之上。
  1.3直观性与暗示性相统一的原则
  语文教学创设或引入情境,主要是为了达到动情明理的作用,所以,十分强调情境的直观性与暗示性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既打动人心,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又能引起学生驰骋想象,积极感知材料,达到理性认识。
  2、创设语文教学情境的策略
  2.1在情境中师生互动,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宽松、和谐、民主的情境教学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愿意参与体验情境,在学习的同时,又创造出激情的氛围。所以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要充分相信他们具有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潜能和积极性;要学会容纳一些有缺点、错误的学生,善于与他们交朋友;要深入学生的心灵,感悟和学生们交往中的乐趣。老师在情境教学中,要把自己当作是学生中的一员,在和学生们共同地体验、讨论、实践、操练中形成、凝聚出师生认同一致的观念。要鼓励学生在情境中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意见,并虚心地接受学生们提出的一些富有时代精神和现实意义的见解,通过这些切实可行的教学环节,来促进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形成和建立。
  2.2在情境中生生互动,形成交流合作的良好气氛
  当今科学的发展日益综合化,集体的创造取代了手工业式的个人创造。因此,当个人的创新置身于创新群体中时,群体的环境就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个人的创新活动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因而,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重视这一点,使学生之间在情境中产生互动,形成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相互补充、相互帮助的良好气氛。积极的生生情感环境则体现在生生之间的交流协作。我们知道良好的合作与交流是情境教学成功的重要环节,师生之间是,生生之间尤其是。而这种关系的形成又十分需要教师在情境教学过程中的指导与协调。首先,教师要善于在情景中引导学生相互传递和交流信息。其次,要引导学生善于在他人的信息中提取有价值的、对自己有帮助的信息,再次注意引导大家懂得关心他人,学会在学习、思维、实践中体会和理解别人、尊重和欣赏别人,这样做有利于学生间相互协作的人际关系的形成,也直接对教师的情境教学产生积极影响。
  2.3拓宽情境,鼓励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辐射思维或开放思维。作为一种认知加工方式,发散思维从问题的起点出发,沿着不同的方向,寻求多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它不满足于唯一的答案,而指向于多种可能的答案,思维是多方向、多角度展开的。发散思维在创造性思维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创造性思维的要结构成分。正是在发散思维中,我们看到了创造性思维最明显的标志。发散思维是从尽可能多的方面来考察某一问题或事物的思维活动过程。在阅读活动中,阅读者作为思维主体,充分发挥思维活力,不局限于一种模式、一个方面,面对问题作多方面的考虑与分析,就容易出新、创新。情境教学十分重视通过拓宽情境打开学生的思路,寻求多种答案。在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很多,其中小说给我们留有的想象空间最大,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点也最丰富,其中推想小说中的人物的可能结局更有利于发散思维,因为推想人物可以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进行。尤其是推想小说主人公的过去或者将来,不仅能加深对文章主题的理解,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3、结论
  总之,情境的设置不是简单的事情,它给我们留下的问题也需要我们不断地思考、分析和研究。只有这样,我们教师才能拥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根据不同文体创设情境教学中的“情”与“境”也就容易而且独具特色。在洋溢着“情”与“境”的课堂中,教师将蕴藏在教材中的“滋养了人类文明几千年的精华和经典挖掘、呈现给学生”,学生的“发展意识、责任意识、生命意识”在美的浸润中渐渐苏醒、渐渐形成。这样的课堂,应该是每一个语文教师终身为之奋斗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漆权主编.创新与创新教育[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2]郑金洲编著.教学方法应用指导[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