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教育的思考与探索|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
 

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教育的思考与探索|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

发布时间:2019-07-21 03:45:23 影响了: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对学生渗透人文素养教育的思考与探索。通过对生物教材内容的分析确定了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可行性。总结了在生物教学中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原则有:以人为本原则、情感性原则、渗透性原则和针对性原则。并且从生命伦理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意识以及科学探究素养的教育三方面介绍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具体途径。
  关键词:生物;人文素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7-017-02
  一、背景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教育的发展,学生培养的目标将更加全面、更加具体。我们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新型“人才”,而对于“人才”来讲,他首先要是“人”,而后才能是“才”,现阶段“人才”已不仅仅是高分数、高学历的代名词了。“人才”不仅要懂得基本的科学知识与技能,而且还要具备基本的合作共赢意识,有自己独特的情感、品质、内在修养和精神世界。也就是说,真正的“人才”要既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又要有深厚的人文素养。
  因此,在自然学科的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将科学与人文相融合,是现代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和必然趋势。这就要求我们在传授自然科学知识的同时一定要渗透人文科学、人文精神。具体来讲就是我们各学科的教学都要深入到培养孩子的情感、道德,甚至深入到品质、人生观、社会观等深层次层面上来,不仅仅重视“教”,更重视“育”。
  二、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目前,在我省使用的人教版四册八个单元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从不同的角度对人、其他生物以及生物圈的构成、关系以及和谐发展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教材内容中都不同程度的渗透了人文精神的素材,自然会成为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最佳载体与媒介。例如:在七年级上册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我们身边的生物学一节中,在讲解生物学与人类的关系和对社会的影响时就可以加入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科学,并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人文素质培养。又比如:在七年级下册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人的生殖和发育这节中,在讲解生物进化的证据,达尔文的进化学说和我国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时,就可以加入对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爱国主义教育,科学史教育,科学家的科学态度及坚持真理的科学精神,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等人文素质、人文精神的培养。
  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是有极强的可能性的。作为教学实施者,我们需要在教学内容上,注重科学知识、方法运用与人文知识的融会,让学生对人与自然作出更进一步的探究。
  三、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原则与方法
  1、以人的需要和发展为出发点:以人为本原则
  在中学生物教育中提出以人为本的原则是针对实际教学中“知识本位”的思想。教育的中心任务应该是“育人”,教育必须关注人本身的发展。在以人为本的教学中,教育者应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发展水平、兴趣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出发,整体设计和安排教学活动,创造性地处理教学要求与教学内容的关系,选择不同的途径和方式使教育教学活动所产生的综合性教育影响能够与不同学生相适应,以促使个体发展达到其自身可能的最佳程度。
  2、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情感性原则
  人文素养教育的核心在于要使人真正的成其为“人”。而对其进行教育过程中的情感沟通就首先要求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师生平等,相互信任、相互配合,同志伙伴似的关系会使师生情感得到最好的沟通,他们可以最好的共同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3、强调学生内心体验,重视引导与感悟:渗透性原则
  诸如道德品质、人文关怀、价值观等等这些人文思想,它们都是学生人格的一部分,要让它们成为内心的组成部分,只用说教的方法使之形成是行不通的。应如春雨般滋润学生的心田,使之在不知不觉间接受。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关注以下几点:
  (1)追求科学性。有了科学性,才能体现出人文性。生物学的目的是探索和揭示自然界中的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同时生物世界本身也是一个十分丰富的人文世界,这就要求生物教师要按照生命自然界的本来面目来介绍生命自然界,这就是科学性。在某种意义上说,科学性越强,思想性就越强,人文教育就越能得到渗透。
  (2)要点拨与引导,要自然地升华,强调学生内心体验。人文教育归根到底是意识形态范畴的东西,单有科学事实,不一定能形成某种正确的观点。在我们的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形成某种观点的基础上,更加需要教师的点拨与引导,才能引发思维的火花,自然地,而不是勉强地升华为某些观点。
  4、量入为出,合理安排:针对性原则
  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认识特点和要求。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各种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教育在此时正是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手段。展开教育的过程中,注重人文素养精神的培养,正可以从正面积极引导学生品格的形成。不过,在进行人文素养教育时,对于年龄特点、认知水平等诸多方面的实际情况,初一、初二阶段的教育过程更加要求直觉、形象、生动的事例和语言,生物教学更是离不开具体的描述,实际的感受。另外也要根据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在具体的情景下,采用最适宜的手段或方式,最大程度的优化学生学习过程,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四、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具体途径
  对于中学阶段的孩子来说,人文素养教育的内涵集中起来主要是:生命伦理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意识以及科学探究素养的教育等等。只要教师在教学中坚持用渗透人文精神的理念来指导教学,就能让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润物无声地接受人文知识的熏陶。
  1、生命伦理观教育
  中学阶段无疑是每个人伦理意识逐渐成熟的最重要时期,结合生物学教学对中学生进行生命伦理观念的培养具有独特的课程优势,因为生命科学本身就与生命伦理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就目前现阶段的教学过程来看,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理解、分析生命现象,透视生命的本质。如人体内血糖的调节这一生理过程,一方面它遵循着质量守恒定律,但又有生命本质的特征:一是需要激素中的酶的作用;二是能量利用率高。另一方面,从神经与体液的反馈调节,可以看到人体内环境的稳态的本质。并可以就糖尿病问题展开“健康与生活”的讨论。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