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李普曼传播学观点分析] 李普曼的观点
 

[李普曼传播学观点分析] 李普曼的观点

发布时间:2019-08-03 09:49:40 影响了:

李普曼传播学观点分析

摘要: 美国著名政论家、新闻记者沃尔特·李普曼所著的《公众舆论》(Pubilic Opinion)在传播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该书被认为是传播学领域的奠基之作。李普曼在书中对舆论传播现象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梳理,提出了“刻板成见”和“假环境”的概念以及“舆论无法与公共利益一致”观点。其睿智深刻的思想对于当代传播学研究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刻板成见 假环境 公众舆论

李普曼生平简介

沃尔特·李普曼(1889—1974)是美国最负盛名的专栏作家。他从二十四岁(1913年)参加创办美国自由派刊物《新共和》到八十五岁逝世为止,持续写作六十余年,一生写了一千万字左右的上万篇时政文章,发表了三十多本著作。他发表在纽约《先驱论坛报》以及后来在《新闻周刊》上的“今日与明日”专栏就足足持续了三十六年(1931—1967),影响了三代美国人对时事政治的看法。“今日与明日”专栏是二十世纪美国报刊史上历时最久、内容最广、影响最大的专栏。这些专栏文章通过报业辛迪加的转发,刊载在美国和世界各国的二百多家报纸上,受到美国政府以及各国首脑和外交机构的高度重视。

事实上,李普曼不仅仅是一位世界驰名的专栏作家,他还是一个充满激情的新闻记者。他一生热爱新闻事业,很早就进入报社供职。在他看来,新闻工作尤其是时事评论工作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他们是靠收听广播和阅读报纸,看看记者们对于在华盛顿、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发生的事情是如何报道,然后形成他们的见解的。所以,记者的作用举足轻重!在兴趣所及的某些领域,记者们以由表及里、由近及远的探求为己任,去推敲、去归纳、去想像和推测内部发生什么事情,它在昨天意味着什么,明天又可能意味着什么。记者所做的只是每个主权公民应该做的事情,只不过他们自己没有时间和兴趣去做罢了。这就是我们的职业,一个不简单的职业!我们有权为之感到高兴,因为这是我们的工作!”正是抱着这样的想法,李普曼十分看重大众传播媒介对公众提供关于现实社会信息的这一功能,在报社工作期间,也一直尽己所能,引导读者形成正确的舆论。

李普曼一生获得过许多重要的奖项,包括两次普利策新闻奖以及表彰纽约市民的最高奖项――青铜勋章。在李普曼友人编撰的《李普曼和他的时代》中,编者对他的评价可谓恰如其分:“关键并不在于他永远正确或者他从未改变过主意,甚至偶尔在理论上自相矛盾,而在于半个世纪来,他发起思考、鼓励辩论、促成一些事物的明朗化,而且经常推动政策的修改,并扶持美国对于重大问题的讨论。……他为我们这一代新闻记者开辟了对自身职责更为广阔的视野。”②李普曼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就,可以①

②①李普曼.百度百科 .htm 李普曼议政,世界倾听..cn/bbs/viewthread.php?tid=10093526

说与他年轻时所接受的教育密切相关。

李普曼年轻时于哈佛大学求学,1911年取得学士学位后,继续留下攻读硕士学位。在此期间,他协助讲授哲学史。还在大学二年级时,李普曼因为发表了一篇文章在校刊上,而引来了66岁高龄的哲学大师威廉·詹姆斯的亲自登门造访。这位享誉世界哲学与心理学界的思想家对于年轻的李普曼表现出的非一般的才华惊叹不已。这个时候,李普曼不过19岁。他很自然地成为了詹姆斯最特别的一个学生。之所以是最特别的,是因为李普曼既不像帕克和米德那样,系统地聆听过詹姆斯的心理学课程;也不像杜威和库利那样,从阅读詹姆斯的著作过程中获益。但即使是这样,詹姆斯和李普曼两个人之间的思想火花却迸发地异常灿烂、耀眼。

在随后短暂的时间里,李普曼从詹姆斯身上获益颇多,十分明显地继承了他的老师强烈的怀疑精神和理性色彩。在他出版的多本著作中,处处都体现出了詹姆斯思想上的影子。最为当时以及现在的美国传播学者称道的就是于1922年出版的《公众舆论》。这本书被看作是传播学领域的奠基之作,在书中他提出了两个十分著名的概念―――刻板成见和假环境。此外,他还指出“舆论无法与公众利益一致”。

刻板成见

李普曼一生中直接参与和间接影响了美国历史上的许多重大的国务和外交事件。随着当时战时宣传工作的开展,他发现公众事实原来是可以被歪曲的,人们头脑中所形成的世界也是根据这些被歪曲的事实而来。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他们对于世界的认识只是习惯于通过他们的情感、习惯和偏见的这个三棱镜的反射而得到的,也就是通过“刻板成见”得到的。

“刻板成见”指的是人们对特定的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它通常伴随着对该事物的价值评价和好恶的感情。在李普曼看来,对于普通民众来讲,世界实际上是“不可触、不可见、不可思议的。”对于“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来说,外部世界已经过于辽阔而无法把握了。

人们每天忙于生存或是其他地方事务,没有过多精力来亲自体验和感受这个世界,因此,人们通常抱着一种固定的看法来便捷地看待外部世界。这就意味着经济学家所说的理性人采取了成本最低的应对路径。这同时也意味着人们根据自己头脑中未受到挑战的画面来构想遥远复杂的外部世界。

他们头脑中的这些画面是由父母、老师精心铭刻进去的,带有他们所处的独特社会地位以及社会群体的鲜明特征,并且不可避免带有个人强烈的情感和习惯,而且极少被他们自己的经验所校正。李普曼认为这是确定无疑的,因为在他那个时代,绝大多数民众都是在一个环境里终其一生,只是靠着几份单薄的报纸、某些小册子、政治演讲、宗教熏陶或街谈巷议甚至单凭个人喜好就来想象商业与金融、战争与和平那样更大的环境。 ①①成毅涛.李普曼的舆论观初探.[J].东南传播,2009(6).

因此,刻板成见可以为人们认识事物以及把握这个世界提供简便的参考标准,但也阻碍着对新事物的接受。它是一种先入为主的根植在我们思想与感情中的观念。

李普曼在《公众舆论》中举了也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观点。一个人看见乡村美好的日落,“然而两天之后,在他试图回味日前的所见时,能够回想起来的大概只是某间会客厅里的某幅风景画。”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在这个人看到乡间的美好日落之前,客厅风景画里的风景已经在他的头脑中形成一种坚固的成见。当事实与成见相遇时,人们更容易接受与成见相一致的事实,而与成见相违背的时候,成见则遮蔽了事实。成见系统一旦完全固定下来, 我们的注意力就会自然地受到支持这一系统的事实的吸引, 对于和它相抵触的事实则会选择视而不见。

这样看来,刻板成见一旦形成,可以说只会越来越深刻地植根于个体心中,而几乎不会有任何程度上的改变。而对于这个推论所具有的心理学上的成因,李普曼是这样分析的:“固定的成见的体系可能是我们个人传统的核心,是我们社会地位的防护。”“这种固定的成见的体系是有条理的,对世界的想象,或多或少是始终如一的,我们的习惯、情趣、智能、安慰以及我们的希望都根据它来进行调节。它们可能不是完整的世界形象,但它们是一种适合我们可能存在的世界、在那个世界中;人和事物都有其熟悉的地位、并作着某些预料到的事。我们在其中感到很自在,感到很适应,我们是其中的成员。”换句话来说,就是刻板成见的存在让我们觉得这个世界安全,可靠,每个人在其中都有自己的确定位置。根据我们的成见所映射出的世界不是我们希望会看到的世界,而是我们预料会存在的世界。

真实的世界只有一个,但每个人由成见所支撑的观念中的虚拟世界却是各不相同的,虚拟世界的多样性也决定了每个人对同一件事物会作出不同的反应,从而对现实环境的作用也不同。“由于所有的人在所有的时候都怀有各不相同的心思,那么让所有的人在所有的时候投身相同的事情,就是一种可疑的想法。”从这个推论出发,李普曼十分理性且悲观地认为,舆论是无法形成的。那么在李普曼生活的时代,人们又是靠着什么来有限地认识外部世界呢?人们从大众传播媒介所提供的信息中是否获得真正的事实?大众传播媒介能够引导社会公众形成真正的舆论吗?这些问题的回答都涉及到李普曼提出的第二个传播学上的概念―――假环境。

假环境

李普曼在提出“假环境”这个概念前,先引用了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运用到的洞穴理论:每一个刚出生的人成日在洞穴中面对着墙壁,他一生看到的都只是墙壁上火把的影子,然而他却以为那就①沃尔特·李普曼.《舆论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56.

②沃尔特·李普曼.《舆论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61.

③沃尔特·李普曼.《舆论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61.

③②①

是真实的世界。

就像这个比喻所提示的,在大众传播极为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与真实的环境之间并不是纯洁的一一对应关系。李普曼认为,人们的行为与三种意义上的“现实”发生着密切的联系:一是实际存在着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二是传播媒介经过有选择地加工后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即假环境),三是存在于人们意识中的“关于外部世界的图像”,即“主观现实”。人们的“主观现实”是在他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而这种认识在很大程度上需要经过媒体搭建的“象征性现实”的中介。经过这种中介后形成的“主观现实”,已经不可能是对客观现实“镜子式”的反映,而是产生了一定的偏移。这样,人的行为已经不再是对客观环境及其变化的反应,而成了对新闻机构提示的某种“假环境”的反应。所谓“假环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信息环境,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然而,由于这种加工、选择和结构化活动是在一般人看不见的地方(媒介内部)进行的,所以人们通常意识不到这一点,而往往把“假环境”作为客观环境本身来看待。

事实上,由于人们活动的范围实在有限,大众传播媒介就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人们的刻板成见的形成离不开媒介提供的“假环境”这个温床。

媒介提供的“假环境”拥有许多方面限制,它不可能提供完整的现实,这一观点也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首先传者具有来自自身的限制:新闻记者自身的知识结构的不完整性、知识储备的有限性、认知能力的有限性以及运用认知能力上的不足和认知机会的有限性,这些缺陷直接影响着新闻记者对新闻事实的认识,因此记者在新闻写作上的角度、深度和广度也各有不同。其次是新闻媒体自身因素的限制:新闻媒体所持有的新闻观、新闻真实观,决定着新闻真实实现的方式;新闻媒体的目标报道领域将决定其新闻真实的视线范围和层次;新闻媒体拥有的意识形态观念、政治立场,以及新闻媒体的实际利益追求,也决定或影响其新闻报道关注的重点,从而影响其新闻真实实现的指向和新闻真实实现的程度。另外,编辑还会根据版面方面以及当下社会所呈现出的新形势的因素来修改记者的稿件,因此,呈现在大众面前的新闻作品离记者眼中的新闻事实又发生了一些偏离。

李普曼在此基础上概括出了新闻和事实的区别。“新闻首先不是社会状况的一面镜子,而是一种突出的事实的报道。”我们可以理解为新闻机构就好比是灯塔,记者就像是站在灯塔上的瞭望者,它的探照灯照到哪里,就报道什么,但我们不能根据一束束光照所提示的环境来行动。

不仅如此,李普曼还发现其他阻碍人们接近事实真相的因素: “他们就是人为的审查制度,社会交往受到的限制,每天能够用以关注公共事务的时间比较匮乏,由于不得不压缩成简短的消息而对事①①沃尔特·李普曼.《舆论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226.

件造成的歪曲报道,用琐细的语汇表现复杂世界所面临的困难,以及最后,面对那些似乎威胁人们既定生活方式的事实真相时所产生的忧虑”,这些还不过是外部的限制,“然后再来分析这些残缺不全的外来消息又是如何受到日积月累的想象、偏见和成见的影响的,它们如汗牛充栋,体现着并转而有力地支配着我们的注意力和想象力本身”。从李普曼的这些论断我们可以看出,其实,人们对于事实的接近是无限的,但是又是永远不可能达到事实的真相。

心思缜密的李普曼还注意到了另外一个问题:“我们必须特别注意一个共同的要素,那就是在人与他的假环境之间的插入物。他的行为是对于假环境的一种反应。但是,因为是行为,如果见诸行动,其后果就不是再其行为的假环境中而是在发生行动的真实环境中起作用。”

他的这段话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大众传播形成的信息环境(假环境),不仅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而且通过制约人的认识和行为来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生影响。这样一种机制,使得现代环境不仅越来越信息化,而且信息环境也越来越环境化。也就是说,大众传播提示的假环境,越来越有了演化为现实环境的趋势。

因此大众传播媒介就拥有了强大的力量来操控和制造舆论。

公众舆论

西方启蒙时代的思想家约翰·密尔顿、让·雅克·卢梭和约翰·斯图尔特·密尔崇尚理性自由和“天赋人权”,认为人们可以自由而尽兴地表达意见,形成公意,发现并发展真理。李普曼对于舆论的关注已不是启蒙主义这种信仰自由和发表意见自由的问题,而是关心公众舆论本身是否纯洁、可靠的问题。他在《自由与新闻》一书中指出,在现代国家中,决定一般都由舆论和行政官的互动而作出,权力已经下移至舆论,于是保护舆论的消息来源便成了一个很重要的“民主的基本问题”。

按照李普曼的逻辑认识,人们所接收到的信息多半是媒介所提供的“假环境”,而刻板成见在形成舆论过程中又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公众舆论的形成就可以说是虚拟世界的存在、人的认知能力的局限、社会相关机构的控制工作所共同作用的结果,公众舆论可能只是个人自己的舆论而已。由于刻板成见的存在,每个人就都是一个独立的思维个体,想要使一群具有不同思维的人达成一致的意见,那是无法做到的。冲突必然存在,意见是一定会有分歧的,舆论只能代表一定阶层一定条件下激起某种共有信念和情感的结果。

也就是说,最后成型的公众舆论也可能只是人为制造的公众舆论或者借着公众舆论合法外衣而有他谋的行为。舆论也可能是政府或者媒体以及其他群体积极进行议程设置的结果,通过制造舆论的方①

③③②①沃尔特·李普曼.《舆论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沃尔特·李普曼.《舆论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沃尔特·李普曼.《舆论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9.

式来促使社会的发展方向符合其制造者的目的,但不一定是合理而科学且符合公众利益与期待的。

李普曼发现本应作为“民主的圣经”的报刊,并未成为公众准确和无偏见的主要消息来源,而歪曲事实、左右舆论却是家常便饭的事。他们调查了以精确报道著称的《纽约时报》1917—1920这3年时间对俄国革命的报道,发现该报的消息往往为新闻机构的愿望所主宰,既有偏见又不准确。那么,要怎样才能够使普通民众获得真相,怎样才能形成真正的舆论呢?

李普曼寄希望于少数“局内人”,这些局内人受过特殊的训练,能够通过专门的情报机构得到准确的信息,从而作出正确的、符合公众利益的决断。因此,管理社会的精英就应该由这些局内人组成,一个民主的社会应该由这些局内人带领着局外人。但是担当着引导公众、作出决断的局内人不可避免地自身也会带有刻板成见,为了保持舆论的纯洁性,有需要设置情报部门,为这些少数精英决策者提供判断的依据。情报部门拥有的理想工作状态应该是:拥有最大限度的调查权,可以要求任何部门、任何机构接受调查,调查得出得结果可以用于政府多个部门的决策,使得社会决策更加贴近事实.

思考与分析

李普曼在《公众舆论》这本书中所体现的思想带有十分明显的詹姆斯的影子.李普曼所提到的假环境和刻板成见的产生及其性质在他看来都是由人类的意识特性所决定的。詹姆斯认为,意识和思想都是感官和大脑的选择性机制的结果,“意识始终主要是一种选择机制(select agency)。无论我们所说的是最低级的感觉中的意识,还是最高级的智能中的意识,我们都发现它总是在做着一件事情,在呈现于其注意之前的几种材料中选择出一种,强调和注重这种材料,并且尽可能地抑制所有其他材料。得到强调的东西,总是与意识感觉到在当时极为重要的某种利益紧密联系着的.”可见,人们所谓的“客观”的东西也只不过是一些选择之后的结果, 而并不是对事物的原模原样的照相。李普曼完全赞同并运用了詹姆斯的观点,不过,他把这种意识选择性的结果称为人们对实在世界的“想象”和“虚构”, 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了新闻报道的性质,并最终发展出“假环境”的理论. 同样地,詹姆斯的怀疑气质也传递给了李普曼。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存在着强烈的怀疑精神,对于进步、理性、传统、科学都充满了怀疑, 反对所谓的真理和理性的普遍有效性。

从我的角度来看,李普曼的理性和悲观色彩源于他对美国民主深深的忧虑.在李普曼的悲观中,我们可以觉察到他的不自信,对于公众舆论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没有十分肯定的应对策略。另一方面,他始终放不下心中的精英意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只有少数的人才可以受到良好的教育,才可以接触大众传播媒介,李普曼自然是属于当时的精英阶层.但是现在的时代背景已经大不相同,随着社会发展与教育进步、社会观念的更新,作为公众的个人的文化程度能力、认识事物能力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为①①威廉·詹姆斯.《心理学原理》[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395.

公众参与公共事务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我们不应该忽略了公众舆论中公众的主体性,低估现代公众的理性认识能力、行使社会行为能力和自我表达的能力.在如今人人都可以成为传者和受众的时代, 当一个具有反常性、非常规的事件出现时必将成为公众关注的对象。公众通过参与进来,发表自身对事件的看法,不同的意见形成,最终通过意见的互动与整合形成比较广泛的舆论。舆论的形成既是公众对事件的积极参与的表现,也是公众对外在环境变化的反馈。舆论最终将被纳入公共管理部门的反思与改进的机制之中,从而促进公共事务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合意性。

这里所说的舆论是相对的舆论,我认为绝对的真正的舆论是不存在的.就像在一个地方影响很大的事情,拿到另一个地方未必能造成影响。只要在一定范围,有部分信息从传播者那里到达受众,而部分受众接受了其中的部分信息,那么,舆论很可能就形成了。毕竟公众的基数是巨大的,思想相近的比例即使是万分之一,乘以庞大基数就是个大数字.再者,先进的传播技术无疑使人们和遥远的地方的联系成为可能,人们之间的隔膜就会少一点.更重要的是,新技术浪潮使得传播者主体扩大的同时,也使得民意的形成得以在一个更大的公共领域中得以形成.另一方面,受众的“耙粪”意识在技术的支持下成为监督新闻机构的强大的动力.在网络无远弗届、无所不能的时代,我们有理由相信新闻民主的时代,终将到来.只要民众愿意,真相似乎不难得到.

对于李普曼所说的刻板成见,我也有不同的看法.刻板成见的形成受到个人强烈情感、习惯以及偏见的影响.其中的偏见主要由个人所处社会地位或特定社会群体决定.放眼现在,全球化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村落,置身与其中的每一个人都无法逃脱它带来的史无前例的影响.城市和乡村中的年轻人对于外部世界的看法已经慢慢随着全球化冲击而改变,他们所属于的那个特定社会群体赋予他们的旧有情操和观念,渐渐得不到他们的重视,甚至被他们全面推翻.他们已经开始转向缤纷的花花世界,学会随着情势的变化塑立起适应新时代的看法与观念.从这个层面来讲,李普曼所提出的刻板成见在如今这个时代,是存在局限的.

正如马克思所揭示的人永远不可能超越历史传统与现实所赋予他的物质生产条件及其文化与观念一样,李普曼提出的传播学观点不可谓不睿智,不深刻,但结合我们时代的新特点辨证地看待它,才是更重要的事情.

参考文献:

[1] 沃尔特·李普曼.林珊译.舆论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2] 罗纳德·斯蒂尔(美).李普曼传[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9.

[3] 威廉·詹姆斯.心理学原理[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

[4] 张艳艳.拟态环境下的“新闻真实性解读”[J].青年记者,2010(6).

[5] 叶青青.重访李普曼——新闻何以成为民主的一种表达方式[J].国际新闻界,2010(6).

[6] 王颖吉,米金升.詹姆斯与李普曼大众传播研究的心理学转向 [J].新闻窗,2010(4).

[7] 李艳.“拟态环境”与“刻板成见”———《公众舆论》的阅读札记[J].东南传播,2010(5).

[8] 蒋泽.大众传播时代拟态环境之弊[J].现代视听,2009(1).

[9] 曹劲松.论拟态环境的主体建构[J].南京社会科学,2009(2).

[10]贺碧霄,彭卫民.试论美国早期传播思想的流变[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1).

[11]孙巍.梁启超与李普曼新闻传播思想比较[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2).

[12] 李普曼议政,世界倾听..cn/bbs/viewthread.php?tid=10093526

[13]沃尔特·李普曼:抵御混乱的大墙.新浪财经.新浪网.

.cn/roll/20081101/[1**********].shtml

[14] 追问新闻的真谛———读《李普曼传》有感.传媒在线.新华网.

-09/27/content_12116958.htm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