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音乐教师在新型师生关系中的作用|良好的师生关系的作用
 

音乐教师在新型师生关系中的作用|良好的师生关系的作用

发布时间:2018-12-24 09:45:25 影响了:

  教师在教学中发挥作用适当与否,是教育成败的关键。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由“灌输中心教学”向“对话中心教学”的转型,人们的教育理念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这也引起了新时期师生关系的转变。在教育大转型的时期,音乐教师将如何发挥他的作用,是美育教育能否获得预期效果的关键。古代中国,对教师定位在传道、授业和解惑的层面。这个结论一直延续了几千年,也正是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让基础教育在应试教育和双基教育的轨道上越走越远。甚至音乐教育也被套上应试的枷锁,让学生在技能技巧的单调而重复的训练中,早已失去了对音乐学习的热情,致使音乐的美育作用并没有发挥出来。加之近年来,媒体对音乐的不当宣传,商家以盈利为目的而推出的名目繁多的各种比赛,使一些学校和老师也急功近利,“批量生产”音乐人才,这一切迫使当前的音乐教育进入了只注重技艺训练的误区。而新时期教育根本的理念是“以人为本,注重学生个性全面发展。”这种强调尊重人的生命尊严的当代教育大转型,引起了师生关系的转变。那究竟在新时期师生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在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中音乐教师将如何发挥他的作用?
  
  新时期的师生关系
  
  21世纪,一个多元化的时代,网络媒体已将世界连成一体。它使人们获取信息,学习知识的渠道非常广泛。因此,让传统教育所坚守的“惟师惟从”论断不攻自破,正如《学会生存》中所提:“我们应该从根本上重新评价师生关系这个传统教育大厦的基石,特别是当师生关系变成了一种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时候。这种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由于一方在年龄、知识和权威等方面的有利条件和另一方低下与顺从的地位而变得根深蒂固了。”让人欣慰的是,尽管很艰难,但师生关系毕竟即将走出这种被扭曲的对立局面,它主要从三个方面得到体现。
  
  一、 由师道尊严向理解型转变
  当代学者提出了理解型师生关系,笔者认为,这样的师生关系更有利于音乐课的教学。让师生在对彼此的理解中增进对话,在彼此的交流中升华对音乐的感悟与体验。让灵感的碰撞产生对创造的渴望。给学生勇气,和他们一起成长;给学生困难,和他们一起克服;给学生信心,和他们一起创造;给学生问题,和他们一起探究;给学生信任,让他们更自信;给学生爱心,让他们体验温暖。教师给一分关怀和支持,学生就会多一分创造和灵感;教师给一分宽容和理解,或许一个迷失方向的孩子就会找到目标和归路。正是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让学生产生了音乐学习的兴趣,也正是在彼此的对话与交流中,让学生逐渐形成了音乐对自身生命意义的认识,进而树立终生学习的愿望。
  
  二、由“教师中心论”或“儿童中心论”向双主体论转变
  “教师中心论”的坚持者认为:“教学是对知识的灌输和移植,是教师教授、影响学生的过程。”因此,教师是课堂的主角,是拥有知识,掌握真理的权威。而坚持“儿童中心论”者则认为:“教学过程是学生进行认识活动,从而获得发展的过程,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针对这种现状,我国学者在近来提出了“双主体说”。这里的双主体是指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主导性主体,而学生需要个性发展,因而是发展性主体。这一观点强调学生发展,也凸现教师的引导和指导。
  正如当代教育家钟启泉先生所言:“教师与其说是提供教育的构成要素的信息,不如说是为学习者在重建经验的场合提供跨越障碍的情境。通过教师和学习者的对话,使学习者克服这种障碍。”音乐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完善学生人格的教育,而音乐教学以其情感性、直觉性、体验性等特征区别于其它学科。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更应该理解和尊重学生的内心体验和对音乐的独特感受,鼓励学生去批判和质疑,欣赏他们在音乐中的创造力和独特见解。
  
  三、由单项灌输式向双向互动式转变
  音乐教育的价值在于审美,在于公民教育、责任感教育、合作教育、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然而长期受双基教育的影响,使学生在背乐理、练基本功的机械训练中,丧失了对音乐美的追求,加之音乐课上教师絮絮叨叨的讲授代替了学生的感受,即使欣赏课也要求听到和专家对作品分析与介绍一样的结果,这种为音乐而音乐的教学剥夺了学生自己体验和鉴赏的权利。针对我国填鸭式教学的现状,一些教育者又提出了双向互动,即教学相长的教学。其实,这一思想在几千年前由孔子所提,尽管在今天看来,孔子的论断似乎有些过于浅显,然而,“教学相长”的思想依然闪烁着真理的星星之火。在此基础上的双向互动更体现人文精神的特征,它强调教学活动以追求学生个性全面发展为根本。对于音乐教师而言,在双相互动的教学中应该坚持音乐为了每一个孩子健康而全面的发展。
  
  新时期音乐教师的作用
  
  一、 是音乐的掌握者,更是审美教育者
  音乐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和形态,有很多分支,如作曲、史论、声乐、器乐等,因此不现实也不可能要求音乐教师成为各个方面的专家,但作为教师必须对音乐的各个领域都有涉猎。教育不要求音乐教师在课堂上炫耀自己的表演技巧,但要求他有驾驭音乐的能力。“热爱学生,能够有很多的‘花样’带着孩子们一起玩。”在教学活动中,让孩子感受到玩的快乐和音乐的愉悦,但教师决不能和孩子玩在同一层面,在看似轻松的音乐游戏活动中,凝聚着教师的辛劳和汗水,融合了教师明确的培养目标。
  
  二、 是文化的传播者,更是个性发展的助跑者
   在升学的压力面前,在“造星”的潮流面前,音乐教育和音乐教师们都忘记了自己的本质――教书育人,于是在“手把手”的师传徒式的教育中,让学生机械地操作乐器、练习声乐、学习作曲等,在追求卓越的技能技巧的同时,学生更多的像大工业流水线上生产的商品,没有了个体的差异,一个个倒像教师的复制品,却忽略了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他们需要自身的发展。因此,新课程背景下的音乐教育更加强调的是学生对于音乐文化的学习,以及个性的发展。
  
  三、是灵魂的塑造者,更是人生路上的指引者
  音乐教育的确强调其对于学生高尚情操的陶冶,对于其灵魂的塑造,以使其在生命的延续中凸显完善与完美,然而俗话说“与其受之以鱼,不如受之以渔”,即教给学生怎样做,不如告诉他们如何做,所以,在塑造与指引面前,音乐教育更加强调后者。
  
  四、 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者,更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更加广泛,通过互联网就可以听到他们所有想听的歌曲,欣赏到他们心中大师的表演以及聆听专家的教诲,然而,在良莠不齐的音乐大餐面前,教师要帮助学生筛选和甄别,将促进学生发展作为己任,这又给音乐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只有继续研究教学,做专家型教师,才能迎合时代的需要。
  教育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它的兴衰成败直接影响和制约社会的发展,新世纪的课程改革便是由此而生。对于学生而言,那种要求单纯的吸收知识和消极的接受知识的认知活动已成为过去,今天的教育呼吁学生从传统教育体制的重重压迫中解脱出来,在轻松自由的教育环境和认知语脉中快乐地学习。音乐作为以审美教育为主要特征的教育,需要音乐教师把握教育的脉搏,转变教育观念,在自身的教育实践中增进与学生的交流与相互间的对话,努力为学生创设能够愉快、自由地学习的教育环境,这就是新时期的音乐教师应该发挥和所能发挥的作用。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责任编辑:杨建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