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掀起你的盖头来]掀起你的盖头来舞蹈
 

[掀起你的盖头来]掀起你的盖头来舞蹈

发布时间:2018-12-27 04:34:20 影响了:

  近年来,随着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不断更新,新品类文化遗产的认定与保护日益得到国内学术界、文物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与重视,自2006年开始举办的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无锡论坛,每届都将一种新品类文化遗产的保护作为论坛主题。工业遗产、20世纪遗产、文化线路遗产、文化景观遗产等以往鲜为人知的字眼开始频繁地跃入公众的视野。甘肃地理位置和战略地位重要,历史上在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华民族融合进程及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了特殊角色,随着甘肃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日益深入,各种新品类文化遗产正在不断地得到发掘和研究,充实了甘肃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宝库。
  相较于传统意义上的文物,将新品类文化遗产称为“我们身边的文化遗产”似乎更为贴切,这样的称谓也与2010年文化遗产日的主题“文化遗产,在我身边”契合。本文旨在抛砖引玉,将主要的新品类文化遗产介绍给公众,使公众和读者对新品类文化遗产的概念和甘肃新品类文化遗产的概况有大致了解,进一步加深对于文化遗产的认知度,拉近文化遗产与公众和社会的距离,使更多的人认识到,文化遗产不仅仅是博物馆中的古董,它们更是一个始终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的概念。
  
  工业遗产:不仅仅是冰冷的钢铁
  
  所谓工业遗产,是指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科技影响力、见证了时代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业场景,包括相关的建筑、设备、不可移动的产品和实物及与之相应的社会基础结构。它应当具备基本完善的生产系统,能够展现比较完整的生产过程或场景,在技术特征上具有代表性,能较为准确地体现当时的工艺水平、建造风格、时代风貌及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历史地位。工业遗产的形成几乎与工业化的进程同步,新技术的发明应用和旧技术的落伍淘汰、生产方式的改变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市场经济的残酷竞争和企业的兼并整合、国家经济政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自然损耗以及所处客观环境的变化都是工业遗产形成的要素。从它们的身上可以领略工业文明的魅力、技术进步的迅捷和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那些保存至今的工业遗产本身就是技术美学的宝库和蕴涵丰富历史信息的物质档案,反映了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沧桑历程,见证了工业文明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巨大影响。"
  伴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与发展,甘肃近代工业蹒跚起步,给后人留下了兰州制造局这样的历史遗迹。新中国成立后,甘肃成为国家重工业基地和“三线”建设的重要地区之一,兰州、白银、金昌、嘉峪关等工业城市的兴衰不仅见证了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变迁,也为我们留下了相对丰富的工业遗产。近年来,甘肃省工业遗产保护工作日渐深入,取得了一定成绩。兰州市率先开展了工业遗产普查,并编印出版了《兰州工业遗产图录》。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各地又新调查发现了一批工业遗产点,许多过去不为人注意的老厂房、老车间、老机器设备因工业遗产之名重新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20世纪遗产:见证刚刚过去的历史
  
  所谓20世纪遗产,是根据时间阶段进行划分的文化遗产集合,包括了20世纪历史进程中产生的不同类型的遗产。20世纪是人类文明进程中变化最快的时代,对我国来说,20世纪具有更加特殊的意义,在20世纪,我国完成了从传统农业文明到现代工业文明的历史性跨越。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同志指出:“没有哪个历史时期,能够像20世纪这样,慷慨地为人类提供如此丰富、生动的文化遗产,而面对如此波澜壮阔的时代,也只有文化遗产才能将20世纪的百年历史进行最为理性、直观和广博的呈现。以20世纪这一时间维度,提供观察世界的全新视角,反思和记录20世纪社会发展进步的文明轨迹,寻找和确定中华民族百年艰辛探索的历史坐标,对于今天和未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在世界遗产名录中,共有20世纪遗产30余处,包括出色的建筑物(歌剧院、音乐厅、市政厅、医院、广播电台、住宅、城堡、别墅、公墓等)、独具特色的城镇、大学校园、著名艺术流派的诞生地等。
  甘肃在20世纪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与国家和民族一道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迁,也遗留下了许多值得保存和纪念的文化遗产。已经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导弹卫星发射场和散布于全省、为我国国防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各类军工企业,见证了那个曾经激情燃烧的时代和甘肃的骄傲。庄浪梯田、引大入秦工程见证了甘肃人民人定胜天、改变家乡面貌的奋斗历程。遍布于全省各地的融合了民族特色和苏式风格的代表性建筑不知勾起了多少人怀旧的回忆。而全省各地各具风格却濒临消逝的传统民居,富于民族和宗教特色的清真寺、教堂等建筑也见证了一个时代的文化变迁。
  
  文化线路遗产:漫漫遗产路,悠悠复古情
  
  所谓文化线路遗产,是近年来国际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提出的一个新概念,被认为是拓展文化遗产规模和复杂性趋势新的发展成果,具有多维度的文化内涵,往往是指拥有特殊文化资源集合的线形区域内的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族群,也可以称之为一种文化遗产体系或者线性文化遗产。近年来,国内关于这一新品类文化遗产的认定主要集中在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京杭大运河等知名度较高的文化线路。实际上,因地域(地区)差异和文化遗产的特色而言,文化线路遗产在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只是其规模有大有小而已。
  对于公众而言,贯穿甘肃东西的著名的丝绸之路是耳熟能详的。2007年,随着丝绸之路整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程正式启动,标志着丝绸之路作为文化线路遗产的全面保护与开发利用拉开了序幕。目前甘肃已有11处文物保护单位进入了申遗备选名单。
  至于茶马古道,公众恐怕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川滇群山中“山间铃响马帮来”的情景。实际上,虽然传统意义上的茶马古道主要分布在川、滇、藏三省区,但在甘、青、川、藏区亦有支线存在。茶马古道的形成与发展起源于茶马互市,茶马互市系以茶换马(以马换茶)之交易,始于晚唐,宋代得到进一步发展,繁荣兴盛于明清,逐步成为中原与西藏及其他藏区经济交流的最重要的渠道和最基本的内容。甘肃水草丰茂,自古畜牧业发达,以牧为生的各少数民族善养良马。牧区的少数民族善食肉,喜饮茶,食非茶不消,非茶不解。这些因素自然成为茶马互市的物质基础。茶马贸易是历代治藏的重要策略之一,明洪武五年(1372),在秦州、洮州、河州、兰州设茶马司。清初沿袭明制,在西宁、洮州、庄浪、河州、兰州设茶马司“以控诸番”。康熙时改革茶制,茶马互市逐渐演进为茶叶贸易,在茶叶贸易的带动下,其他商品贸易也随之兴旺发达起来。到民国时期,围绕茶马互市形成的贸易点和商路以及甘、青、川、藏区的民族贸易逐渐发展和繁荣起来,商路沿线特别是在今天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境内遗留下了诸如关堡、隘口、栈道等相关的历史文化遗迹。可以预见,茶马古道也将如同丝绸之路一样逐渐成为富有甘肃特色的文化线路遗产而得到广泛关注和保护。
  
  文化景观遗产:天人合一的遗产
  
  文化景观遗产是新品类文化遗产中的“小字辈”,但却是最具突破性和前瞻性的文化遗产类型之一,因为它的概念超越了传统认识中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楚河汉界,充满了活力和魅力。
  景观一词原指风景,在地理学中,景观一般是指地球表面各种现象的综合体。所谓文化景观,学术界定义为:居住在其土地上的人的集团,为满足某种实际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有意识地在自然景观执掌叠加的自己所创造的景观。文化景观遗产的基本特征是:文化景观遗产是客观存在的人文现象的总特征,反映了人文现象与环境的特定关系;文化景观遗产不是一成不变的,人类按自身喜好对自然环境加以改造,并不断对文化景观遗产有所发展或贡献;文化景观遗产直接反映一定的景观或文化内涵;文化创造了景观,反之,景观又巩固了文化。简而言之,从物质形态的角度考察,文化景观遗产既包括我们肉眼所能够欣赏到的文化遗产本体,如寺庙、石窟、宫殿等,也包括了该文化遗产周边的古树名木、传统民居、人文环境乃至居民的生产和生活状态等要素。从非物质形态的角度考察,文化景观遗产还包括因某一文化遗产的存在而形成的独特历史文化氛围,观众可以感受到这种氛围,但难以清晰地表达出来,而且,这种氛围只有文化特征相同的人群才能感受到。例如,当人们走出莫高窟幽深的洞窟,重新沐浴在阳光下放眼四周的大漠黄沙,自然会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明的沧桑;当人们站在嘉峪关关城之上举目远眺,自然会产生“金戈铁马今何在,一股豪气油然生”的情思;当人们在蒙蒙细雨中游览麦积山石窟时,江南山水般的灵秀又会使人能够亲身体验“麦积烟雨”的意境,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这一刻水乳交融;当人们纵舟刘家峡饱览美景之时,可曾想到,炳灵石窟、高峡平湖和电厂大坝的结合也是别样的文化景观。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