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市场经济体制\科学发展观与素质教育|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
 

市场经济体制\科学发展观与素质教育|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

发布时间:2019-01-19 04:09:10 影响了:

  【摘要】素质教育是一种能力教育,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获得良好的素质教育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为素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场经济的发展、素质教育的发展都要坚持可持续发展,二者统一于科学的发展观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共同促进社会与人类本身的发展与繁荣。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市场经济素质教育环境
  
  素质教育是一种能力教育,是人类生存与适应环境所应具有的先天禀赋与后天发展的结合。有什么样的环境就会产生什么样的适应能力,这就是发展的素质教育观,是一种适应能力培养与进化的过程。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素质教育究竟应如何发展,关系到社会价值观的取向问题。我们主张和坚持素质教育的科学发展观,就是既不否定市场经济条件下追求价值的创造与获得能力,又要正确对待素质培养的科学发展。获得良好的素质教育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求。
  
  一、市场经济、素质教育、科学发展观释意
  
  市场经济又称为自由市场经济或自由企业经济,是一种经济体系,在这种体系下各种产品和各项服务的生产和销售完全由市场的自由价格与机制所导引,受供需平衡与市场规律的影响,不像计划经济那样一般由国家的行政事业与职能部门进行划拨与控制,市场经济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素质”一词相当抽象,带有玄学思辨的色彩。它本来是指人天生的品质和固有的禀性,但“素质教育”却与此相去甚远,它如今指的是人后天培养的无形的知识、能力背后的文化素养。“素质教育”应理解为人文教育:即人是具有目的性、能动性的自由主体,知识和能力是在人的全面把握之下,并且处在不断丰富、更新、发展之中;文化是人的自我觉悟、提升与创造,教育则是人们相互间的启迪、对话、理解、融会贯通。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二、市场经济与素质教育
  
  素质的培养与健全离不开环境这个主要因素,素质与环境是相互关联而不断发展变化的,环境对于素质的影响力,在素质的不同方面影响效果是不同的。通常来讲,环境对人的人格、性格的影响力大于对身体的影响。在人的成长进化过程中,当前所具有的素质是在消化了在此之前曾经起作用的环境因素,独立于环境之外的素质,是先天与后天融合的能力组合。我们在教育中所讨论和研究的素质,是综合了遗传关系与后天能力的开发所共同组成的复合组织。素质本身并不只是遗传的东西,每个人先天的素质都是借助于同社会环境和生存环境的交互作用,并且要通过交互过程中所介入的社会文化脉络,才赋予价值的。我们这样讲,并不是否认遗传学法则,而是在对遗传素质意义的探求中,积极地改善环境与适应环境,进而达到教育的目标,谋求人的更好的成长与发展,这是素质教育活动应当特别重视的。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素质教育的内容主要有:(1)教育个体正确认识市场这个人类生存的大环境。对于生存与环境的关系,达尔文在《生物进化论》中阐述的原则就是“适者生存”。这个在生物界延续了上千万年以上的规律对于我们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同样不可例外。市场经济的竞争是残酷的,如同生物界的弱肉强食一样,新公司的崛起与老公司的倒闭就是市场竞争的直接效果。我们如果要查找真正的原因,那就是企业的生存能力与适应市场经济这个大环境的直接效果。在素质教育过程中,我们要教会当今的学生如何学会生存,正确认识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开发自己的潜能,掌握一技之长,学会和谐相处,与生存的周围环境相协调。既不悲观于前景,又培养自身的素质,这就是环境的适应。(2)适应环境应具备的素质。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对待能力的培养与专业技能的学习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当前的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个弱点就是眼高手低、高分低能,这不能不说是素质低下的表现。(3)素质教育要与市场经济的发展速度协调一致。素质教育既不能超前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更不能落后于社会的经济发展,素质教育的水平要与市场经济的发展速度相一致。素质教育应贯彻终身学习的理念,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环境。
  
  三、市场经济、素质教育的和谐进步统一于科学的发展观
  
  市场经济是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现象,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不断推进,推进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人力资本的开发与运用。谈到现在的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的历史进程时,埃斯特林(Easterlin,1981)指责那些贫穷国家中人力资本水平太差,未能成功地引入和使用国外先进技术。然而,这种将人力资本视为经济发展关键因素的观点忽视了一些反常现象。在1960年、1970年和1985年,智利的中等教育升学率与同期香港的升学率基本相等。或许,发展教育是实现持续和快速增长的必要但非充分条件。如果经济环境银糟,人们可能无法施展才能,谋求更高的生活标准。撒哈拉非洲的情况似乎就是如此,那里的许多国家教育发展非常快,但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其人均收入却一直都在降低。如果制度建设非常落后,教育所产生的社会收益会大打折扣。导致这种结果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两个:腐败、无能和不负责任的政府在提供教育方面效率可能较低;但更重要的是,这些地区的经济环境无法有效地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这个出现在国际上的真实情况所蕴含的哲理就是教育的发展超前而经济发展严重滞后、素质教育没有跟上经济的发展以致于腐败、无能和不负责任事件屡屡发生。就如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一样,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需要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同其相适应,这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科学发展观。延伸到市场经济与素质教育这一组关系中,我们所期望的现实就是市场经济与素质教育的发展水平要高度统一于有利于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之中。市场经济、素质教育的发展能够和谐科学地发展,像撒哈拉非洲的经济发展与教育发展严重脱节的事情就不会出现。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正如曾培炎同志所概括的,它包含以下五个方面: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促进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的;保持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实行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们党对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市场经济的发展、素质教育的发展都要坚持可持续发展,二者统一于科学的发展观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共同促进社会与人类本身的发展与繁荣。
  “素质教育”的方式是启发式教育:假定学生具有旺盛的精力、无止境的好奇心、追根究底的执著精神,教师以自己的理解、领悟、信仰、思想与之对话,用自己的人格和行动启发、引导学生的心灵,把知识当作种子、火花点播到他们心中,促使学生形成鲜活有力的知识之树、思性之火。这样的教师和学生都是文化的主体。唯有这样,人类文明进步的活火才能传递,文化发展的灵魂也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教师要利用社会上正面与反面的经济现象来启发与引导学生,使学生对当前的经济现象有正确的认识和判断,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发表自己的见解。素质教育的提高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