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狗狗怎么才能扛过细小【细小才能适合 适合就是有效】
 

狗狗怎么才能扛过细小【细小才能适合 适合就是有效】

发布时间:2019-01-20 03:58:43 影响了:

  摘要:凡是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就是最有效的教学。适合学生发展的有效教学关键靠教师。做好预案,是细节教学的前提。做好生成,是细节教学的根本。做好反思,是细节教学的保证。   关键词:适合;有效;细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07)02-0054-02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世界建筑大师格罗培斯设计的迪斯尼乐园马上就要对外开放了,然而各景点之间的路该怎样联接还没有具体方案。一次次设计失败后,他决定:撒上草种,提前开放。在迪斯尼乐园提前开放的半年里,草地被踩出许多小道,这些踩出的小道有宽有窄,优雅自然。第二年,格罗培斯让人按这些踩出的痕迹铺设了人行道。1971年在伦敦国际园林建筑艺术研讨会上,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因为适合游人在各景点的联接而被评为世界最佳路径。
  听了这个故事,有人不禁要问:教学中,什么才是最佳?我们说有效才能最佳。
  什么又是有效?适合就是有效。课改的灵魂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此凡是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就是最有效的教学。
  怎样才能适合?知识在建构中迁移,能力在迁移中发展,人格在发展中完善。这样的课堂需要教师潜心设计,真情演绎,随机导引,富有灵性地召唤,学生才能真正的学有所得、学有所悟、学有所思,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最大地实现教学的有效性。所以我们说适合学生发展的有效教学关键靠教师。
  那教师又该怎样做呢?先来看一个例子: “乘法初步认识”一课中,为了引导学生感受到用加法表示比较麻烦,从而需要有一种更简便的方法――乘法来表示。一位教师,想通过书写8个6相加、12个1相加来达到,可是,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是“君子动口不动手”,只是看着老师在书写,没有亲身体验到加法的麻烦之处,所以就出现了在大多数学生认为“8×6”比“6+6+6+6+6+6+6+6”来得简便的同时,有几个学生发出了这样的非主流声音:“加法也不是很麻烦。”上述案例中学生没有亲身体会到加法的麻烦之处,感受不到学习乘法的迫切需要,所以部分学生就发出了不合乎教师教学预设的“不和谐”声音。在此,教师只是意识到了要进行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的比较,没有考虑到用自己的体验不能代替学生应该经历的体验。教师如果把写的过程交给学生自己去完成,而且让学生在写的过程中真切地感受到加法的不足(如让学生写100个2连加的算式),那么学生对乘法算式的简便性就会有不一样的感受了。
  类似这种忽略内容,舍本逐末,完全曲解课程理念的“干瘪”做法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听到很多,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追问一句“你是怎么想的”、“你的依据是什么”,让学生暴露出自己的思维过程;如果在小组讨论前让学生个体先进行独立思考,让他们能够有一些独立的见解;如果在教学中不是“事事都探究”,切实有效地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这样活动才具有一定的深度,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细微之处见真功”,现在的教学有了情境、有了活动、有了合作、有了探究、这些丰富多彩的环节,缺少的是教学中每个环节,每个问题,每句话……细小地方的处理。
  那么在细小处我们又如何去做?除了教师的个人底蕴外,我想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做好预案,是细节教学的前提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能否有效不是偶然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准备的教学预案。在预案上花一分精力,在教学里就有一分的效果。“子非鱼,焉知鱼之乐?”这告诉我们教师要善于从“鱼”的角度去预想课堂中的问题,去预想“鱼”的感受,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比如在预案中,我们要根据对学生的了解来思考:学生学习的起点在什么地方?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对什么更加感兴趣?旧知与新知的距离有多大,需要给学生一些暗示吗?这些暗示会不会降低学生的思维强度?学生可能会提出哪些问题,或学生对提出的各种问题可能作出怎样的回答?等等。
  
  二、做好生成,是细节教学的根本
  
  在一节二年级计算教学中,有一道看图列式题:一图荷叶上有38只青蛙,另一图荷叶上有5只青蛙。下面是师生的对话:
  师:观察图意,你能列式吗?
  生1:荷叶上原有38只青蛙,现在只剩下5只,求走了的用38-5=33只。
  师:说的真好,大家认为呢?
  生2:老师,青蛙为什么会走呢?
  师:(这位教师好像没有预料到,为了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你说呢?
  生3:一定是找妈妈了。
  师:你的想象真奇特,真丰富。
  生4:我说准是谁丢了个石头给吓跑了。(全班笑)
  生5:不对,不对,吓跑了就全没了,不可能还剩下5只。
  生6……(最后,这位老师虽然制止了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的争论,可时间和时机就这样错过了)
  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案。准备再严密的课也会有生成的新问题,听课时我们关注有没有突如其来的内容和由此而引发的精彩;讲课时也总是期待精彩的降临。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教学中稍纵即逝的变化,对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应及时纳入课堂临场设计之中,适时调控,充分利用,激活课堂教学,促进课堂有效生成。上述案例中这种“东一榔头西一槌子”、“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就到哪儿”的自流式生成是要不得的。
  
  三、做好反思,是细节教学的保证
  
  从教学的有效性来看,我们教师囿于传统教法与新理念接轨之间存在的一种“断壁”,这往往对有效完成课堂任务和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带来诸多的障碍。因而,好多人老是搞不懂并且纳闷,自己付出了那么多,却“收获”的特别少。教师在教学中由于各种原因,总会有教材把握不够好、处理不够准确的地方,通过反思,教师能发现和弥补自己教学中的不足,这也是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和教学艺术的过程。
  反思前面案例,老师的意图是好,课堂气氛空前热烈,放手让学生畅所欲言也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可这样一节计算教学课却变成了看图想象说话课,如果在“老师,青蛙为什么会走呢?”这个非数学活动倾向之后,老师改为:“关于青蛙为什么走?同学们可以课下写一写,然后再交流,对于前面同学的回答你认同吗?你能算出走了多少吗?”这样既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引导学生回到教学重点上来。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我们应努力做到“每课问”:我的教学有效么?
  也许问题还会一直问下去,可是我们知道有惑才有问,有问才有思,有思才有悟,有悟才有得。我想,教学中只要我们能扬起“有效”的大旗,转好“适合”的车轮,把好“细小”的方向,急学生所急,想学生所想,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课堂,从细小处着眼,我们的教学就一定会走好课改这条开阔的路。
  【责任编辑:曹树林】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