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地方本科院校推进通识教育的策略探析】 推进策略
 

【地方本科院校推进通识教育的策略探析】 推进策略

发布时间:2019-01-21 04:24:05 影响了: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大多数地方本科院校通识教育体系并未完整而有效建立起来的状况,提出地方本科院校应树立明确而完整的通识教育目标,整体规划和设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实行以探究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建立复合型的人才培养机制,营造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建立强有力的通识教育实施机制,从而整体地推进通识教育。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通识教育;策略
  
  一、以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树立准确而完整的通识教育目标
  
  目前,由于受专业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影响,地方本科院校的通识教育并未得到广大师生的理解和认同,学校管理层未予大力支持和保障,通识教育进展比较缓慢。大多数地方院校开展通识教育只是停留在专业以外开设更多的公共选修课、拓展学生的一点知识面和兴趣的层次上,缺乏明确的通识教育哲学基础和理论依据,通识教育难以体现大学教育的品位和层次。因此,树立明确、清晰和完整的通识教育目标是地方本科院校顺利推行和实施通识教育的前提。
  一般来说,通识教育作为大学一种共同的、核心、综合的非工具性、非职业性的基础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远大目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愫,从而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有社会责任感、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有人认为,通识教育的目标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加强文理渗透,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第二层次,使学生形成整体的知识观,启迪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洞察、选择、整合和迁移的能力;第三层次,超越功利,弘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培养“全人”。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一般以本科应用型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目标。所谓本科应用型人才是指具有相关知识、能力、综合素质及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与研究型、学术型人才相比,本科应用型人才更强调专业知识的学习、专业能力的培养和专业素质的养成,更强调人才培养的职业性、实用性和适应性。但本科应用型人才并不是“狭窄于技术”的工匠,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包括良好的公民和职业道德、合格的政治思想素养、基本的人文、科学素养,不能只注重专业技能的训练而忽视综合素质的培养,不能只注重人的技术价值的发展而忽视人的自我发展价值的完善。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开展通识教育,应根据“提高文化素养,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合格公民”的目标,结合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在注重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同时,重视学生扎实的文化基础和科学素养的培养,从而使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养成健康向上的个性和完美的人格,将学生培养为既具有突出的专业能力和素质又通晓人文科学知识,具有高尚的社会道德和强烈的创新意识、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构建科学合理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使其成为通识教育的核心
  
  通识课程是实施通识教育的主渠道。目前,地方本科院校的通识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公共必修课根据教育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设置,公共选修课由学校自主确定。公共必修课一般设有全国性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学基本要求,国家甚至组织统一的考核(如大学英语、计算机),校内有专门的教学单位和专职的教师,教学质量得到较好的保障。而公共选修课基本由教师根据个人的专长自主开设,主要是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但并未经过严格的筛选,散乱拼凑,缺乏统一的课程目标和要求,大多数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水平一般。所以,地方本科院校的通识教育课程是自然形成的,并未按通识教育的理念和目标进行整体的规划和通盘的设计,课程结构和各类课程的比例不合理,分科性课程多,综合性课程少;基础技能类和政治教化类课程多,历史文化、伦理道德、社会分析、艺术和科学类课程少;知识性课程多,方法类、思维类课程少。有人认为,我国高校目前的公共课并不是完整意义上的通识课程。
  欧美通识教育经过百多年的发展,在进步主义、要素主义、永恒主义、人本主义等教育哲学的影响下,在进步论、均衡论、精义论、多元文化论等课程设计理论的指导下,分别建立了自由选修制、分布必修制、名著课程、核心课程等多种课程形式,为地方本科院校构建符合国情和学校特点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地方本科院校的通识教育课程设计要以马克思全面发展学说和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借鉴西方通识教育的先进经验和模式,贯彻中西贯通,古今结合,科技与人文交融,以及知、情、意在个体身上的融通的基本原则,对通识课程进行整体的规划和通盘的设计,重构公共课和基础课体系,对通识教育内容进行整合、精选和提升,努力将人类文化的经典和精华呈现给学生,建立完整的通识教育平台,将专业教育建立在宽厚的通识教育基础上,实现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在课程结构上,可采用“分布必修型”课程模式,并合理划分各课程领域,便其尽量涵盖人类文化和知识的主要领域,规定学生在各领域内应修习的课程门数或最低学分数,让学生有自主选择和学习的权利,力求广博和贯通,使其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及整体的见识和视野。在课程形式上,主体可采用与现行的分科教学形式一致的单科课程形式,便于教师进行课程设计和开发,但要引导教师注意选取本学科最基本的最有价值的主题和内容,并整合其他学科的思想、概念、原理,提高课程的深刻性和综合性。在课程建设上,加强通识课程的建设,集中力量开发一批代表本校最高水平、体现本校特色的、反映知识整体性的跨学科、综合性的核心课程,增加历史文化、人类文明、伦理道德、社会分析、逻辑推理、艺术和科学类课程的比重,提高通识教育课程的层次和品位。
  
  三、实行以探究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把通识教育作为本科生的基础学术训练
  
  目前,大多数地方院校学习国外的通识教育经验,在实践中只注重形式的模仿,缺乏对通识教育核心和灵魂的把握,较少触及教学组织形式和学习方式的改革,教学组织往往采用大班授课,教学内容流于表面和浅显,教学方法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和灌输,使通识教育的教学质量无法保障,通识教育目标难以实现。
  美国大学将通识教育作为本科生的基础学术训练,在本科教育处于基础和核心地位,教学理念和指导思想明确,教学要求严格,并在具体实践中形成了成熟、有效的教学方式,如名师教学、经典阅读、合作学习、小班讨论等,强调学生主动探究与批判性思考,使学生的理智和学术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因此,地方本科院开展通识教育,应将通识教育置于本科教育的基础和主导地位,在科学构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同时,改革和完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积极推行名师授课、大班教学、小班讨论、合作学习等教学形式,建立以探究为基础的学习方式,加强师生间的沟通和互动,鼓励学生阅读原典,加强知识的深度学习,积 极开展自主探究和主动思考,在探究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使学生接受学术研究的基本训练,掌握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养成终身学习和发展所必需的智力习惯。
  
  四、建立复合型的人才培养机制,以学科交叉融合推进通识教育
  
  目前,地方本科院校主要通过设置专门的通识教育课程推进通识教育,但实施通识教育并不限于设置专门的通识教育课程。通识教育核心是融会贯通,让学生有综合和广博的知识和视野,掌握和运用不同学科的原理和方法思考和解决复杂问题。黄坤锦教授指出“沟通和整合是通识教育的精义和价值所在”。通过人才培养机制的改革,拓宽专业口径和基础,进行跨学科、跨专业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其他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让学生有更广博的视野和完善的知识结构,也可以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如英国大学并不单独设置专门的通识课程,而是通过高等教育的非职业化,加强课程设置的基础化、综合化,设置广泛的主修和辅修科目,提供大量的文、理、工相结合的联科课程(专业),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渗透通识教育的理念等方式,从而实现通识教育的目标。因此,完善培养机制,建立复合型的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学科的交叉融合,是推进通识教育的又一重要途径。建国后,我国高校借鉴苏联高等教育模式,长期实施以“专业”为导向的专才教育模式,专业口径狭窄,培养过程整齐划一,刚性制约过强,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的空间很小,学生入学后基本固定在一个狭窄的专业学习,很少或基本没有机会接触和了解专业以外的其他学科,使学生的学科视野和文化底蕴受到限制。经过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调整,地方综合性、多科性大学不断组建和成立,为文、理、工结合,多学科交叉渗透提供了可能性和条件,但要真正实现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和优势互补,培养基础扎实、视野广阔的综合性人才,必须改革现行的专业教育模式和人才培养机制。地方院校应努力打破僵化的教学管理机制和封闭单一的专业培养模式,不断改善人才培养机制,拓宽专业教育的基础和口径,实行学分制和选课制,允许学生跨院系、跨专业选课,通过整合不同学科专业的教学内容,构建新型的专业教学体系,大力推行主辅修、双专业、双学位制度,建立复合型、交叉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科专业之间的交叉融合,提高本科教育的基础性和综合性,从而通过培养机制的改革有效推进通识教育的发展。
  
  五、营造高品位的校园文化,以文化育人推进通识教育
  
  良好的校园文化属于大学通识教育的隐性课程,是实施大学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对养成学生的“通识”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潘懋元先生认为:“一般说,通过校园文化所形成的素质,往往更为深刻与牢固,影响及于终身。”杨叔子先生指出:“一所现代化的大学,必须具有一个很高的文化品位,构筑一个富有活力的高尚的文化生态环境,形成一个朝气蓬勃的浓厚的学术氛围,充满着求真的科学精神与求善的人文精神,教育人、启迪人、感染人、引导人,充满着对人的终极关怀,充分调动人的主体的自觉性与积极性,滋养着优秀人才的成长。”因此,地方本科院校推进通识教育,必须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生动活泼、高品位的校园文化,以文化熏陶实现文化育人的功能。而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发挥“一个主体”的作用,实施“两项举措”。“一个主体”是指领导、教师、学生和全校广大教育工作者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既要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和全校广大教育工作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发挥学生个体和社团的积极作用。“两项举措”是指:(1)积极倡导和着力进行学校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和教风,用心建造、设计与布置校园景观和校舍建筑,使校园成为通识教育的优良场所,给学生的心灵一种高尚文化的熏陶;(2)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以师生为主体的校园文化活动,包括人文与科学讲座、文化艺术节、科技宣传月、课外阅读与读书讨论等,丰富学生的人文与科学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思想。
  
  六、建立强有力的通识教育实施机制,为推进通识教育提供保障
  
  地方本科院校推进通识教育,应得到大学校长以及学校各层面对通识教育的高度认同和充分支持,同时必须建立强有力的通识教育保障与实施机制。这包括建立通识教育的决策咨询和执行实施系统、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通识教育保障和质量监控系统等。首先,成立校级通识教育咨询委员会和通识教育中心。咨询委员会由学校各教学、行政单位主管、有关师生代表和校内外学者专家组成,负责审议、推动、评核全校的通识教育。通识教育中心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和协调全校的通识教育工作,负责起草规划,协调联络、实际执行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等业务。通识教育中心与系所或学院同级,学校要给予足够的经费支持和人员编制。其次,要加强通识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建立专兼职的通识教育师资队伍。综合性大学要充分利用自身学科齐全、教学资源丰富的优势,组织和整合各科系的相关师资承担和开展通识教育。单科性院校可在通识教育中心下延聘人文、社科、艺术等相关学科的师资,建立专门的教师队伍,负责全校的通识教育。在职称评定和奖酬金方面对承担通识教学任务的教师要给予倾斜和照顾。同时,要积极邀请校外专家和社会名人到校开设通识教育课程和讲座,实现校际间资源的共享,为通识教育的开展提供师资保障。第三,建立和健全通识教育课程评价体系,对通识课程方案制订、实施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着重对通识课程目标的可行性、通识课程计划的合理性、通识课程设计的科学性、通识课程内容的适切性、通识课程组织和实施的严密性和通识课程效果的满意度等进行全面、细致的考查,从而发现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做出相应的改进,保障通识教育目标和理想的实现。
  (基金项目: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面上重点课题“地方本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规划与设计研究”项目编号057)
  
  责任编辑 陈立民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