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中学语文教学创新意识的培养]如何培养创新意识
 

[中学语文教学创新意识的培养]如何培养创新意识

发布时间:2019-01-25 05:03:27 影响了:

  中学语文新课标明确主张,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精神,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可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特别是在语文教育这一培养“创造之人”的主战场上,更应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已成为中学语文教学工作中的当务之急。
  首先,教师要加强学习,树立创新观念。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老师必须加强创新教育理论学习,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创新教育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因此,老师须通过创新教育理论的学习,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质量观、学生观。在教学中,教师应成为知识的传播者和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并正确处理好知识更新与能力培养的问题,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激发他们创新的欲望,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使他们在创造性的学习活动中,形成勇于探索、善于思考的创新学习习惯和富于联想、敢于求异的创新思维品质。
  其次,创造宽松环境,培养创新思维。英国哲学家约翰・密尔说过:“天才只能在自由的空气里自由自在呼吸。”要培养创造性思维必须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由意识,相信每个学生都具有智慧潜能和创造能力,教师深挖教材的情、趣、理,发挥教学艺术的魅力,用高度娴熟的教育方式出神入化地启迪学生,带领学生探索知识;同时,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索,学生可以自己定标,自己选内容,自己充分表现和交流,老师及时抓住关键,适当点拨,有效地让学生掌握知识;另外,师生要关系民主,心理相通,平等交流,鼓励学生提问题,考老师,超越老师。当然,在指导、交流、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个别不够主动的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多一份信心,多一份耐心。
  第三,针对不同学生,做到分层指导。学生发展的不平衡,这是客观存在的教学现象,要取得教学的最佳状态,要求教师了解每个学生,包括他们的个性心理、兴趣爱好、知识积累、学习习惯、家庭教养,找出每个学生的特点和差异,在此基础上进行分层指导、分层评价、因材施教。例如,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对其成绩加以肯定以外,还应帮助他们寻求更高的奋斗目标;而对基础较差的学生一方面抓基础、多补课、常互帮,另一方面注意发现“闪光点”,及时表扬、鼓励,帮助其树立信心。在一些“差生”中就有不少在某些方面有突出创新潜能或动手能力的尖子,开展创新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否则,有创新才能的尖子就会被施教者视而不见。注意创新教育不应当要求学生每门学科成绩冒尖,应当是素质全面发展而在某一方面又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冒尖。
  最后,坚持学生为主,打破思维定势。指导学生把新信息和已知信息结合起来,纳入已有的认知关系,从而产生新的组合,这样就会有新的发现,有所创造。斯宾塞曾指出:“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探索,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多些。”不过,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学生往往只会记住书中的结论,而不另作新解以推翻或发展原说。对此,教师要特别加以提示,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势,进行求异。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品质呢?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满足于学生“学会”,更要引导学生“会学”,要想办法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通过自学揣摩,提高他们发现问题、认识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另一方面,在课堂总结上要敢于放手给学生,让学生分组讨论后,每名学生进行小结,并谈谈学习的感受,使学生真正体验自己获得知识的愉悦,然后,教师不失时机地进行延伸,鼓励学生积极尝试。“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学生的学会才能逐渐自求得之。”这样,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满足了他们的成功欲,又在他们的不断发现中激活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当然,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还要求教师热爱自己的学生。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爱,是教师孜孜不倦教书育人的源泉,这会使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满激情,并充分施展自己的所学所能,调动学生一切可能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这份真诚无私的爱也会很自然地赢得学生的信任的尊敬。而学生由此获得的“轻松愉悦”心态也使他们的思维自始至终处于积极主动的最佳活跃状态,才思奔涌,灵感迸发!这样,创新意识的培养便水到渠成。
  
  李义荣,教师,现居江西丰城。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