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深度备课:建构教师自己的语文课程]大班区域建构区备课
 

[深度备课:建构教师自己的语文课程]大班区域建构区备课

发布时间:2019-01-30 04:17:37 影响了:

  摘要:高效的语文教学需要教师课前的深度备课,深度备课的关键是教师构建自己的语文课程,而构建教师自己的语文课程则需要从课标、文本、教师和学生着手。只有站在这样的高度,才能达成高效的课堂,使语文课堂内化为学生的内在积淀。
  关键词:高效课堂;深度备课;语文课程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1)12-0028-03
  高效的语文教学,教师必须知道这一堂课孩子们要学会什么言语形式,得到什么精神的滋养,这就是课堂教学的内容;还要知道孩子通过什么材料、怎么才能快速达到理想的目的,这就是教学方法。这些构成了教师理解的语文课程。教师备课的关键就是建构教师自己的语文课程。如何建构,无非从课标、文本、教师、学生着手,具体阐述如下。
  
  一、以文本特点,回溯课程标准
  
  (一)回溯课标定思路
  小学语文教材选文有很多的文体,有寓言、童话、神话、童谣、诗词、说明文、记叙文等。不同的选文具有不同的特点,学生学习的要求也不同,老师拿到一篇文章究竟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思考、解读并设计教学呢?首先将课程标准对该文体的相关条目做个整理,弄明白这种文体的教学都有哪些方面的要求,这些方面就是我们解读与设计教学的重点方向。比如古诗词的教学:课程标准低、中、高学段古诗词的学习要求分别是“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稍加分析,就会发现这些要求主要表现在读、懂、赏三个方面,读就是诵读,懂就是理解意思,赏就是欣赏诗歌意境的美,体验诗歌给我们带来的浓郁的情感,领悟诗词蕴含的哲理等。这就确定了小学古诗词教学解读的基本思路。
  (二)回溯课标定重点
  一篇选文究竟哪些是最重要、最恰当的教学价值,我们需要回溯课程标准来确定。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桥》一课,从文本特点看,起码有五个有价值的教学点:(1)前后照应、设置悬念的构思;(2)大量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3)大雨和洪水的描写、衬托人物形象的写法;(4)通过诗一样的短句,勾画情境,渲染情势与情感;(5)通过老汉简短、冰冷的外表体会他丰富、火热的内心。
  回溯课标第三学段的要求:“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由此可见,(1)(5)要求太高,(2)不是本学段的任务,(3)(4)应该是这一课的教学重点。
  (三)回溯课标定程度
  不同学段的孩子学习的程度必然不同,课程标准对此做了明确的划分,如果我们在思考某一个教学目标的时候,把各学段这方面的要求做一个汇总比对,思路就清楚了。
  《渔歌子》一课人教版在四年级下册,苏教版是六年级下册,但不同的年级,教学要求与预设是不一样的。课标第二学段对诗词的教学提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而第三学段的要求则是:“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通过比对我们发现:对词内容的理解、对作者思想感情的基本把握,还有把感情读出来是四年级教学的重点。而六年级的教学迥然不同,所以我们这样预设六年级的教学:学生自学了解词的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诵读,搜索资料尝试欣赏这首词。课堂教学分四块:首先讨论张志和这首词的影响,并顺势追溯;接着简单讨论对词的理解后,重点加强对词的意境特点的体悟;然后自由交流了作者思想感情的领悟心得后,通过拓展加强对“垂钓”意象的理解、比较;最后引导学生通过声调、节奏的变化,增强诵读的表现力。
  
  二、以文本特点,回溯教师文体教学知识
  
  (一)回溯教师文体教学功能
  语文教材的不同,选文有着不同的教学功能。著名语文教育专家王荣生教授把语文教材的选文分为定篇、例文、样本和用件四种类型,王教授认为“定篇”是课程标准规定语文课程必学的篇目,语文教材这一类选文,是构成文学、文化素养现实所指的经典作品。这类选文在教学中就是“教课文”,它的功能就是“使学生透彻地领会选文本身,理解和欣赏经典名篇的思想和艺术。”“例文”,大致相当于理科教学中的直观教具。多数情况下,派用场的只是诗文或诗文读写的某一侧面的某一点或某几点。“样本”在我国最早由叶圣陶先生提出,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教学内容就是怎样读、怎样写的方法,这其中最首要的是知识,而知识的获得和生成是学习者在选文阅读和揣摩中实现的,离开了特定的选文,知识无法生成。“用件”类选文的目的主要是提供信息、介绍资料、使学生获知所讲的事物。
  (二)回溯教师文体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决定教学方法,特定的文体、特定的教学要求对老师的教学方法也会有特定的要求。所以,我们在设计教学方法的时候,需要根据确定的教学内容(不是教学材料的内容),在我们的教学方法经验体系中回溯匹配的东西。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有一首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其中“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考虑这句诗的教学时,我觉得这是一种诗歌意象的感悟,而意象感悟就是要品出每个字、每句话的滋味,在头脑中品出一幅鲜活的画面,达到“诗就是画,画就是诗”的境界,然后才能感悟这意象背后的内涵。所以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
  (1)如果请你各用一个字概括每一行诗的景象,你会选择哪个字?
  (2)诗中的“碧”是怎样的?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象?诗中的“荷花红”是怎样的呢?
  (3)孩子们,你们想过没有,这“无穷”的仅仅是莲叶吗?那这“别样”的仅仅是荷花吗?
  (4)如果“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表现的是小荷刚刚萌发时稚嫩的美,那这一句诗呢?你能读出这种热烈蓬勃的美吗?
  如果说“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表现的是一株小荷瞬间细节的小美,那这一句诗呢?你能读出这种气势磅礴的美吗?
  从这句诗中你还读出了哪些美?
  
  三、根据教学设计,回溯教师教学策略知识
  
  课堂上老师需要根据自己的的教学设计指导孩子的各种学习活动,诸如朗读、批注、背诵、讨论等,不同的学习活动有不同的教学策略,同一活动在课堂教学的不同时段也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以教师需要在教学设计时,通过回溯,采取恰当的教学策略。
  朗读是语文课堂最常见的学习活动,朗读的指导策略无非这样几种:
  (一)示范。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读是儿童感知语言、学习朗读的最好榜样。
  (二)点拨。(1)语言点拨。语言点拨分直白式和追问式两种。直白式点拨就是在学生朗读时,教师用简洁的语言指出应该肯定和值得学习之处,以引起所有学生的注意。追问式点拨就是在学生朗读中的特别之处提问,追问特别处理的原因,以引起学生的理性思考,将朗读水平上升到另一个高度。(2)动作点拨。借助动作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课文情节、情感的变化,以乐队指挥式的手势引领学生朗读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这就是动作点拨。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三)渲染。常用的渲染媒介有语言和音乐等。音乐渲染老师们非常熟悉,语言渲染分为引读式渲染和补白式渲染两种。(1)引读式渲染。就是教师用自己的朗读来调动学生情绪,调控学生朗读节奏,指导学生运用抑扬顿挫的技巧等,以帮助学生进入课文情境,体会课文意境,感悟作者情感,提升朗读水平。(2)补白式渲染,就是教师运用自己的语言在朗读前和朗读中引导学生进入情境练习朗读的方式。
  在教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时,我根据朗读的不同目的和课堂上的不同时段对三次朗读采取了不同的朗读指导策略。课刚开始,导入结束,采用了示范的指导策略。进入到“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的学习,采用了补白式渲染的指导策略,引导孩子加上恰当的感叹词进行朗读,如“哇,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课的最后欣赏整首诗歌,采取了语言描述创造情境的补白式渲染策略:
  同学们,假如你就是杨万里。当你和友人从净慈寺出来,执手相送,一程又一程,突然荷风拂面,清新的荷花映入眼帘,你不由自主放声吟诵……
  当你和友人漫步岸边柳下,与友人互相祝福勉励时,阵阵荷香迎面飘来,你会情不自禁地深情吟诵……
  当你和友人纵论时局、指点江山之后,策马由缰,各赴前程之时,忽见阳光下荷叶层层叠叠、荷花晶莹剔透,你会豪气满怀地纵情吟诵……
  
  四、根据教育对象,确定教学流程
  
  任何教学最终的落脚点都在孩子身上,孩子是教学的起点与终点,而教学的价值就在这两点之间,这两点之间的过程就是教学的流程。所以建构老师自己的语文课程,对孩子的学习基础、学习特点、学习目标的分析至关重要,这是教学流程确定的依据。仍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一则教学目标的教学流程设计为例作说明:
  老师在备课时必须弄明白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建构了自己的语文课程,到了课堂上,才能把教师理解的语文课程变成课堂上学生实实在在学习的语文课程,最后变成学生经验积淀的语文课程。
  In-Depth Lesson Planning: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Own Chinese Course
  
  XU Jin-gui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Hai'an 226660, China)
  
  Abstract: Efficient Chinese teaching requires teachers' in-depth lesson planning, whose key lies in teachers' construction of their own Chinese course. To achieve the goal, teachers must start with curriculum criterion, text, teachers themselves, and students. Only in this way can teachers give efficient teaching and make Chinese teaching internalized by students.
  Key words:efficient classroom teaching; in-depth lesson planning; Chinese course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