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例谈选修课教学的新视点] 2018教学工作计划
 

[例谈选修课教学的新视点] 2018教学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19-02-04 04:01:25 影响了: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要在必修课程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个性的发展。选修课程的一系列的课程目标都远远高于必修课程目标的要求。阅读与鉴赏方面:在必修课程着力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个性化阅读能力、审美鉴赏力的基础上提出要恰当评价文本,力求自己的独特的感受、新颖的见解、深度的思考等要求;书面表达方面:在必修课程的提高学生多种表达能力的基础上提出尝试诗歌与散文、小说和戏剧、新闻和传记的要求。而相对于必修课程而言,选修课课程内容更丰富,教材语料更繁难,教学可操作性较差,很难兼顾阅读鉴赏和书面写作的目标。因而,教学中如何发挥教材的作用、如何恰当地取舍教学内容、如何科学地选择教学的切入点、如何努力发现适合学生发展的学习方法,是选修课教学的关键。下面以《扼住命运的咽喉》的教学为例,谈选修课教学视点的选择与实践。
  一、基于文本的语言实践的视点判断
  基于文本的语言实践,要明确学情、整合目标、选择恰当的教学切入口。
  选修课程中传记的教学目标是:在必修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人物传记的文体特点,提高人物传记的鉴赏能力,尝试传记的写作。这些目标的达成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因为同其他文体相比,学生关于传记的学习积累较为薄弱。必修课程五个模块中只设置了一个单元的传记,且是文言文单元,通过这一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只是了解了传记的基本常识,无论是阅读鉴赏传记的能力还是阅读写作能力都是相对滞后的,尤其是传记的写作,体验非常匮乏。
  《扼住命运的咽喉》是人教版高中选修教材“中外传记作品选”中的精读课文,是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所撰《贝多芬传》的节选部分。此文文笔优美、感情浓郁、选材典型、阅读意义丰厚。首先,通过了解传主的人生轨迹,体味作者的浓郁的情感,可引发学生对人生的积极思考;其次,通过思考传主的几个典型事例及作者的评述,可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人物评传的阅读与鉴赏方法;再次,本文精于构思、长于抒情、善于思辨的写作风格,利于学生学习人物传记的写作。阅读价值丰厚,增加了教学难度。教学中如果侧重阅读鉴赏,对文本的人物、语言、结构,逐项分析解读,势必导致步入必修课的窠臼,很难张显传记的特点,不能带给学生新鲜的知识和学习体验,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如果侧重传记的写作训练,把文本当成范文尝试传记写作,则很容易滑入传统的读写训练课,加之学生传记写作规律知之甚少,且体验匮乏,写作练习难免照猫画虎,不尽人意。
  本文的教学关键是既要正视学生学习积累相对匮乏的学情,又要科学整合偏高的目标,选择恰当的切入口,调动学生学习传记的兴趣,落实选修课关于传记教学的目标。基于以上的认识,采取的策略是基于文本内容做语言实践。在学生整体把握文本以后,要求学生根据文本的内容选择素材,模仿《苏轼小传》,为贝多芬创作《第九交响乐》之事做小传,然后结合文本内容展开评述;进而总结写作传记的规律,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这样的教学思路可达成如下的教学目标:1.训练学生筛选信息和理解重要语句的能力;2.学习评传的特点及阅读方法;3.掌握传记写作的基本规律;4.感受贝多芬敢于向生活的苦难挑战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实践证明,这种基于文本内容的语言实践,能巧妙整合传记的阅读与写作的目标,一石二鸟,保证选修课教学的效率。
  二、基于文本的语言实践的意义
  1.利于巩固发展共同基础
  选修课程目标的落实要遵循在必修课的“共同基础”之上追求“个性发展”的原则,也就是说选修课教学既不能架空必修的有关内容,也不能把选修课上成必修课;选修课的教学要在必修课程的基础上致力于学生的进一步发展,这样才能全面落实课程目标。
  教学的第一个环节,请学生谈写传记需选材的原因。既指导了学生筛选信息,又使学生明确了写作人物传记的基本要求――要把握典型材料。
  [教学片段一]
  生1展示:从1793年贝多芬在篷恩时就有创作《第九交响乐》这个念头。在创作中,他克服了技术上的困难。1824年,他终于完成了《第九交响乐》。《第九交响乐》是一部表现与痛苦做斗争,最后获得欢乐的交响乐。《第九交响乐》的《欢乐颂》部分起先是静默、柔和的音乐慢慢出现,然后由低音和高音分别表现压迫和欢乐,最后是醉意和兴奋。1842年,贝多芬终于完成了《第九交响乐》,朋友极力邀请他在维也纳演出,演出获得了空前的成功。
  师:你创作的小传介绍《第九交响乐》音乐和演出获得成功这两部分。为什么你注重了这两部分?
  生1:描绘音乐这部分,省去了《第九交响乐》前面大段的痛苦的部分。文中只描绘了欢乐部分,描绘的是欢乐怎样一点一点到来,强调征服、战胜痛苦之后的欢乐。这也正是贝多芬创作《第九交响乐》的意义所在。
  生2:“欢乐女神圣洁美丽,灿烂光明照大地,我们心中充满热情来到你的宫殿里,你的威力能把人类重新团结在一起,在你温柔的翅膀下,一切人类成兄弟。”老师,这是贝多芬战胜痛苦后对欢乐的理解。他不仅是自己超过了痛苦,在音乐中还表达了人类大团结的欢乐。
  生3:贝多芬完美地演绎了自己战胜痛苦、获得欢乐的作品,完成了毕生的追求,为踌躇二十一年的作品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师:贝多芬创作《第九交响乐》的过程就是对人生的矛盾突破的过程。他以高尚的美德坚定自己的信念,以最完美的音乐表达他对“欢乐”的理解,以最成功的演出获得了群众的肯定。这是在最悲惨的岁月里讴歌的欢乐,是他战胜痛苦不向厄运屈服的抗争,是他紧紧扼住了命运的咽喉。只有把这些材料都筛选出来才能表现贝多芬的灵魂。看来只有最典型的材料才能更突出地表现人物的灵魂。
  这个教学环节,显然是关照了学生的学习积累和学习需求,本着巩固共同基础,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原则设计的语言实践活动。考虑到学生传记的学习积累不丰富,在指导学生写作实践的过程中,启发学生关照文本,思考自己作文中的问题,在点评时自然地切入有关文体知识与鉴赏的知识,以及写作人物传记的一般要求。这个环节教师渗透的是传记写作的基本要求:“只有最典型的材料才能更突出地表现人物的灵魂。”在下一个环节中,教师通过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切入有关一般传记与评传的区别:共同点都是有传主的实际材料,都是对传主的介绍;评传更多的是作者在叙述时,加入了自己对传主的理解,渗透了自己的情感和评价,这也正是作者作传的目的;鉴赏评传原则:“要抓住评传的特点,这样就能更深入地理解文章写作缘由和传主的精神实质。”
  这样,基于本文内容的写作训练,关照文本,可以轻松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累,巩固了必修课中所学的基本知识,并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提升学生对传记的认识,澄清模糊认识,这样,学生自然能在必修课程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2.促使学生反思学习行为,发现学习规律
  我们知道,在语文知识中,最难把知识化为能力的恐怕就是写作知识了。因为写作知识是内隐知识,非陈述性知识,不可能通过教师简单的灌输,学生单凭记忆就能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只有在语言实践中真正理解了写作知识才能自由地、舒畅地表达。所以写作训练需要教师提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支持学生发展的语言使用情境,通过有效的指导,调动学生的智慧,发现学习的规律,这样才能把写作知识内化为写作能力。本节课,通过有针对性地创设语言实践的情境,指导学生写作,引导学生反思,在实践中收获得与失、对与错的真实体验,然后通过逻辑思考,发现规律。这样习得的写作知识很快就能内化为写作能力。
  教学的第二个环节,教师采访学生:在写《贝多芬创作第九交响乐小传》时,你有何感受?
  [教学片断二]
  生1:因为是仿照《苏轼小传》,所以在写时,不得不放弃一些能够表明对贝多芬情感和评价的语言,总觉得不能表达对贝多芬的敬意。
  生2:罗曼・罗兰在创作时充分表达了对贝多芬的赞美和崇敬,而我写时只是客观介绍了贝多芬创作的过程。
  ……
  师:大家写的小传只是客观介绍了贝多芬的创作过程,没有作者的情感和作者对贝多芬的评价。罗曼・罗兰在行文中渗透了自己的情感,表达了自己对贝多芬的同情、赞扬和崇敬,歌颂了贝多芬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大无畏的精神。这也正是一般传记与评传的区别:一般传记与评传的共同点都是有传主的实际材料,都是对传主的介绍。但评传更多的是作者在叙述时,加入了自己对传主的理解,渗透了自己的情感和评价,这也正是作者作传的目的。所以我们阅读评传时,要抓住评传的特点,这样就能更深入地理解文章写作缘由和传主的精神实质。
  在这一个教学环节,引发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在比较中思考传记写作的基本规律。教师启发学生认识到:同学们写的小传“只是客观介绍了贝多芬的创作过程,没有作者的情感和作者对贝多芬的评价。”而罗曼・罗兰写的传记则不同,“在行文中渗透了自己的情感,表达了自己对贝多芬的同情、赞扬和崇敬,歌颂了贝多芬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大无畏的精神。”因而写评传要注意“加入自己对传主的理解,渗透了自己的情感和评价”。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做了理性的反思,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学习行为,对传记的写作有了更为全面而深刻的认识:不仅要把握基本事件,选择典型材料;还要确立价值取向,饱蘸炽热的情感。这样的基于文本的语言实践,使学生消除了传记写作的迷津,从而内化写作知识为写作能力。
  3.促进文本的深度研读
  本节课有别于单纯模仿范文的写作训练课,是基于文本深度研读的一节言语实践课。要求学生根据文本内容写小传,学生必须深入研读文本,通过具体的分析和深入的思考,理解作者对传主作的分析和评价,客观认识传主的人生经历、思想品格以及功过得失,才能发现典型材料,顺利写作。而评价学生的小传,也要依托文本的内容,得到启发,发现写作规律,提高写作能力。本节课涉及的学生书面表达和口语表述两个方面的语言实践,都是以研读文本为基础的学习活动,指导学生深入开掘了文本的意义。所以说,基于文本的语言实践活动,客观上促进了学生建构文本阅读意义的积极性,是有益于学生深度阐释文本的一种学习活动。
  教学的第三个环节,教师采访学生:在创作《贝多芬创作第九交响乐小传》时,文章中的哪些有着强烈的感情色彩的语言是你难以割舍的?
  [教学片段三]
  生1:“这是他毕生的计划。”这句话表现了罗曼・罗兰对贝多芬的赞美之情。“毕生”说明他为此奋斗了一生,是他无悔的追求。
  生2:“这个不幸的人永远受着忧患的折磨,永远想讴歌‘欢乐’之美;然而年复一年,他延宕着这桩事业,因为他老是卷在热情与哀伤的漩涡内。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日才完成了心愿,可是完成的时候是何等的伟大。”这句话表现了罗曼・罗兰对贝多芬的同情与赞美。
  ……
  师:同情得让人落泪,赞扬得让人感动。尼采在一首诗中写过:“谁终将声震人间,必将长久深自缄默;谁将点燃闪电,必将如云一样做长久漂泊。”
  ……
  生:“他贫病交迫,孤独无依,可是战胜了――战胜了人类的平庸,战胜了他自己的命运,战胜了他的痛苦。”这是对贝多芬的极高的评价。傅雷说:“不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不经过劫难的超脱是轻佻的,逃避现实的明哲是卑怯的。”贝多芬的一生,不逃避,不舍弃,他敢于面对现实,战胜了自我,这样的人罗曼・罗兰能不给予极高的评价吗!
  师:你的分析透彻,读得感人。作家罗曼・罗兰说:“贝多芬是我呼吸困难时的空气,是我梦寐以求的大自然,是丧失信仰而感到茫然若失时所渴望的宗教,是在黑暗之中朝无限广阔的世界打开的一个窗户。”这样的情感依赖,能不在文章中对贝多芬倾注自己的热情和评价吗!
  这个教学环节,用意在于让学生明确:优秀的人物传记必定要饱含作者对传主的真切而深挚的情感。明确这一点,学生必然要对话文本、对话人物、对话作家,思考文本中典型材料所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情感价值,发现文本布局谋篇的策略和意义。通过讨论,学生认识到,贝多芬的第九交响乐之所以为旷世之作,是因为“这是他毕生的计划”,是他一生“不逃避,不舍弃,他敢于面对现实,战胜了自我”的杰作。加之前面环节讨论得到的认识:“《第九交响乐》是一部表现与痛苦做斗争,最后获得欢乐的交响乐。《第九交响乐》的《欢乐颂》部分起先是静默、柔和的音乐慢慢出现,然后由低音和高音分别表现压迫和欢乐,最后是醉意和兴奋。”“欢乐女神圣洁美丽,灿烂光明照大地,我们心中充满热情来到你的宫殿里,你的威力能把人类重新团结在一起,在你温柔的翅膀下,一切人类成兄弟。这是贝多芬战胜痛苦后对欢乐的理解。他不仅是自己超越了痛苦,在音乐中还表达了人类大团结的欢乐。”……学生得到了丰富而有个性的阅读体验,因此,对文本的结构和意蕴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4.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
  传记在人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传记把历史与现代社会中的人物形象地呈现出来,或高大、或卑微、或成绩显赫、或寂然终生,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成为人们认识社会、人生的媒介。因而传记教学对学生的生存和发展,有其独到的教育意义。所以课标要求:教学中要通过具体的分析和深入的思考,汲取文本中的精神养料,受到有益的启示,提高规划人生的意识和能力。本节课根据文本内容作语言训练,带领学生对文本的人物、事件、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感做了深刻的思考,学生从传主以及作者两个角度获得了生命的滋养。
  教学的第四个环节,要求学生以颁奖词的形式解读贝多芬。不同的人对贝多芬有不同的评价,文章只是作者的一家之言。教师展示古往今来对贝多芬的评价,由此启发学生以简短的语言评价贝多芬。
  一方面,学生收获了来自传主贝多芬的生命影响。要求学生为传主写颁奖词,其用意在于要求学生再次对话传主闪光的生命历程,用简短的语言高度概括传主的人生历程和伟大的成就。学生认识到:“正是这痛苦造就了乐圣贝多芬。”“你是痛苦铸造的勇士。”“他以高尚的美德坚定自己的信念,以最完美的音乐表达他对‘欢乐’的理解。”“他不仅是自己超越了痛苦,在音乐中还表达了人类大团结的欢乐。”……贝多芬在厄运面前表现出的坚定的信念、高贵的精神品质和无畏的生命境界必将激励学生的人生意志和奋斗方向。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理性审视传主的人生经历,从传主的情感操守中得到人生滋养。
  另一方面,学生收获了来自作者罗曼・罗兰寄托于人物形象的情感和思考。教师启发学生:“对一个人进行评价,就是走进一个人,感受一个人,认识一个人,理解一个人。”指导学生发掘作者寄予传主的深厚的情感,体验罗曼・罗兰对贝多芬的同情、赞扬和崇敬之情。学生对话作者,沉醉于罗曼・罗兰的情感世界之中:“贝多芬是我呼吸困难时的空气,是我梦寐以求的大自然,是丧失信仰而感到茫然若失时所渴望的宗教,是在黑暗之中朝无限广阔的世界打开的一个窗户。”这样的生命感动必将成为学生成长与发展的精神慰藉。
  由此看来,根据文本的内容设置的言语实践活动,既能较为充分地发挥范文的例子作用,又能避免选修课因教材内容繁难、教学目标高造成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盲目性,利于学生在自我期许、自我批评中主动发展。所以说,依托文本的语文实践活动是语文选修课的一个新的视点。(责任编辑郭振玲)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