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十大功能饮料 [运动休闲的功能定位及发展建议]
 

十大功能饮料 [运动休闲的功能定位及发展建议]

发布时间:2019-02-06 03:44:48 影响了:

  摘 要 运动休闲领域的研究在我国尚处于初级阶段,笔者从哲学的角度,针对“如何运用运动休闲为我们服务”,“怎样创造条件利用运动休闲为我们服务”这两个问题进行哲学思考,对运动休闲的功能进行概括,并对运动休闲的发展提出一系列建议,以期推动运动休闲的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 休闲 运动休闲 服务 发展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10-0008-02
  
  赫舍尔说:“做人是一种行为,而不是一个物件,它的主要特征是如何对待存在,而不是存在。”朱寒笑等人从自我意识的角度提出“怎样存在”才是“人之为人”的问题。申葆嘉先生认为,必须把休闲现象上升到哲学的层次,适当地运用哲学思辨的方法来充实和丰满理论。运动休闲的触角涉及社会的多个层面,因此,笔者从哲学的角度,针对“如何运用运动休闲为我们服务”“怎样创造条件利用运动休闲为我们服务”这两个问题进行哲学思考,对运动休闲的功能进行概括,对运动休闲的发展提出一系列建议,以期推动运动休闲的健康、快速发展。
  一、运动休闲的功能论
  1.运动休闲是各国文化交流的桥梁,也是获得世界和平的有效渠道
  运动休闲不仅仅是行为方式或心灵体验,它也是一种文化。每一项运动休闲活动都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虽然中西方对于运动休闲还存在一定的文化认知差异,但随着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网络通讯业的迅猛发展,各类文化交流的壁垒被不断打破,异域文化的吸引力引领着各国运动休闲文化出现了不断融合的趋势。不断地有运动休闲活动被“带出去请进来”,中国戏曲、中国武术早已走出国门;而外国的街舞、跆拳道、瑜珈成为国内运动休闲的新宠。可以说,运动休闲搭建了各国文化交流的桥梁。通过运动休闲文化的渐进融合,各国既宣传了本土文化,又加深了彼此了解,增进了友谊,建立了互信,因此,运动休闲文化的交流是获得世界的和平的有效渠道。
  2.运动休闲作为一个产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运动休闲具有参与主体的广泛性、参与项目的丰富性及参与次数的频繁性等特点,因此具有广阔的市场,也必将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首先,运动休闲产品和运动休闲服务自身就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其次,良好的市场前景必然吸引更多的国内外企业致力于策划、投资、建设运动休闲产业,其“传导效应”必将引起旅游、商业、交通、电信、新闻出版、服装、器材、饮食、建筑业等相关服务行业的发展,提供当地居民就业的机会,其“辐射效应”必将带动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再者,由运动休闲所带来的人们工作效率提升、医疗开支减少、社会安定,也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隐性力量。
  3.运动休闲为今后体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
  普通高等教育的对象多数是普通学生,因此体育教学必须采用通才教育。传统体育课堂教学,限定得过严管得过死,学习内容枯燥、复杂、学习方式单一、学习时间严格受限;强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体能的强化和技能的传授,考试以寻找不足的挑剔性评价为主,却忽略了学生主体的感受,限制了学生能动性的发挥,造成学生步出校门后不会健身、不愿健身、体育人口骤降的现象。而采用运动休闲俱乐部的学习形式,学生就可以在相对自由的状态下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时间。考核以促进参与为主的鼓励性评价为主,学生的自主权得到增强,考试压力得到了弱化,使学生变消极被动学习为积极主动学习,更利于学生培养体育兴趣和体育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因此,运动休闲教学模式是今后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
  4.运动休闲是政治稳定、社会和谐的有力保证
  现代社会高度智能化、自动化,使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生活中的许多事情。这些变化给人们生活带来轻松和方便的同时也使人与人之间直接的交往减少了,甚至会促成孤僻、冷漠、自私等不良性格的形成。而运动休闲使人们有更多的机会走出自己的小天地,增加了人与人交流的机会,使自己更好地融入社会、融入团队,结交更多的朋友。在轻松、愉快、平等的休闲氛围下,邻里之间、同事之间、家人之间、上下级之间、政府和百姓之间通过运动休闲可以化解隔阂,增进亲情,加深友谊,促进团结,从而增加社会的和谐度,保证政局的稳定。
  二、对运动休闲的发展提出一系列建议
  虽然运动休闲具有强大的功能,但在我国仍处于发展初期,很多发展理念和做法貌合神离,严重影响了运动休闲的可持续性发展。我们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以严谨的态度、扎实的工作,为运动休闲创造良好的生存空间,发挥它的最大价值,以期运动休闲健康发展、更好地为民服务。
  1.政府在宏观调控的基础上做长远的发展规划,抓好监督和落实,扶持运动休闲的发展
  《国际休闲宪章》认为所有的人都有休闲的权力。政府要保证他们的公民获得各种各样高质量的休闲和娱乐。长期以来,我国的运动休闲受到重点项目“挤出效应”的影响,处于一种被动的、松散的状态。休闲时代的到来,运动休闲功能日益凸显,政府要比以往更多地关注运动休闲这个社会民生问题。具体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政府要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发挥人大、公检法的监管作用把政策落到实处,保证每个公民获得法律保障的休息时间和休闲机会;(2)在宏观调控的基础上做长远的发展规划,做到公共场所与消费类场所互补、城市中心与生活中心相互补,提供公民更多的运动休闲场所;(3)加快生态环境、人才、信息等软件建设,营造良好的运动休闲氛围;(4)政府应保证个体公民获得个人休闲娱乐技能,发现并挖掘他们的潜能;(5)政府应对合法的、从事非营利性运动休闲活动的民间组织给与经济资助,对从事合法的、营利性的运动休闲行业给与税收上相应的减免,鼓励运动休闲的长期发展;(6)政府授权相应机构,负责公益性运动休闲活动的组织及设备维护,使民众的运动休闲步入组织化、长期化的发展轨道。
  2.教育机构在人才培养、项目改造以及教学改革等诸多方面支持运动休闲的开展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迫切需要专业的人才和先进的管理理念,教育机构既要“引进人才”也要“自我造血”。教育机构在院系设置、课程选择等方面要学习和借鉴欧美国家、香港、台湾地区的经验,引进人才,开展专业教育和面向社会的职业培训相结合的方法,培养人才以指导运动休闲产业的开发及全民终身运动休闲活动的开展。
  在运动休闲项目上,既要尊重传统又要不断创新。传统的运动休闲项目仍然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健身内容,如:龙舟、毽子、秧歌;新兴运动休闲项目也逐渐被人们熟知和接受,如:轮滑、旅游、潜水、泥塑;竞技体育的起源来自游戏,只要还原竞技体育的游戏本来面目,降低要求和技术难度,使大众易于接受,它仍是大众运动休闲的主要内容:如软式网球、沙滩足球、气排球等。
  运动休闲俱乐部模式是今后体育教学的方向,在保证场地、师资的前提下,由学生自主选择运动休闲项目、选择参与时间和指导教师,教学评价也朝向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方向。指导教师主要负责制定进度、辅导和答疑、提供教学资料(如模型、图片或教学课间);学生学会利用教学资料,采用探讨式学习、自主式练习的方式结合教师的辅导和答疑,享受运动休闲的乐趣和知识技能获得的成就感;教学评价也采用鼓励性评价,交由俱乐部评定,学生的体育成绩=参加俱乐部的次数�0%+参加课外活动的级别�0%+取得最高比赛成绩�0%,参与次数是兴趣的反应,参赛级别和取得成绩是技能水平的反应,以兴趣为主、课内外相结合的促进参与的鼓励性评价有利于学生真正享受到运动休闲的乐趣,促进参与习惯的养成。
  3.打破认知误区,加大宣传力度,倡导文明休闲、健康休闲
  受传统思维的束缚,人们对运动休闲常存在一定的认知误区:首先是对运动休闲认识不足,误认为体育类的休闲项目才是运动休闲,而忽略了生活中、工作中也存在大量的运动休闲;其次是不会合理利用运动休闲,存在盲目休闲、放纵休闲的现象。不健康的运动休闲方式正在蚕食人们的身心健康,为家庭和睦、社会安定埋下了隐患。而积极健康的运动休闲可以打破这一僵局,为人们的健康休闲带来生机。媒体的宣传、专业人员的指导将成为倡导文明休闲、健康休闲的最佳推进器。
  4.打造自主品牌,提供人性化服务,促进运动休闲市场可持续发展
  据经营运动休闲产品的外商介绍,在欧洲市场,目前中国大陆只有极少数厂家全部通过欧标的一系列认证检测。所以必须集中优势,提高运动休闲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环保系数,产品上规模、上档次,打造自主品牌,推动我们的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运动休闲服务要体现人性化。运动休闲经营场所要在时间上、场地便利和配套设施上增强人性化,如:日本的俱乐部有的把营业时间延长到凌晨以后;香港的健身房设在地铁口;开罗狩猎俱乐部除体育设施外,还拥有餐饮、剧场、美容美发、银行、图书馆、电影院等配套服务设置。运动之后,洗个澡,做个美容,翻翻杂志,吃顿美食,这种享受应该是难以拒绝的。
  提高服务意识,提供个性化、人性化的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高消费者自主选择的余地,这才是运动休闲业可持续发展的“真谛”。
  
  参考文献
  [1]朱寒笑,苗大培.论运动休闲的哲学意蕴[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
  [2]马惠娣.中国学术界首次聚焦休闲理论问题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2).
  [3]刘之众.中西运动休闲文化发展理念的传统差异与渐进融合[J].武汉体育学院学,2004,(6).
  [4]高娅.东瀛武术太极拳管窥[J].体育文化导刊,2002,(2).
  (责任编辑 李 翔)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