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论科技革命对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推动作用】 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论科技革命对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推动作用】 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发布时间:2019-02-23 04:37:08 影响了:

  [摘要]在新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的新形势下,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改革开放中日益强盛,充分展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强大的生命力。从一定意义上说,科学社会主义有着强大生命力的源头就在于它诞生时就是科技革命推动的产物,是适应科技革命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应运而生的,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与科技革命密切联系。
  [关键词]科学技术 科技革命 科学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FO-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9)1020218--02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160多年来,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既有辉煌成就也有曲折和反复,总体上不断前进,展现出其强大的生命力。而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与科技革命息息相关,从科技革命的视角审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探讨科技革命在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中的作用,追寻社会主义强大生命力的源头,把握科学社会主义与科技革命相结合的历史必然性,有助于我们加深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正确性的理解,把握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增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一、第一次科技革命及其内涵
  
  科技革命主要包括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两个部分,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构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所谓科学革命主要是指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观念、基本方法等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是一种彻底的质变。技术上的革命是由科学上的革命引起的,是科学革命的必然结果。所谓技术革命,是指在技术应用领域中所发生的、具有广泛而深远影响的根本性变革。例如以蒸汽为动力技术的出现,电力技术的广泛应用,原子能、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等。
  科学革命必然会引起技术革命,推动生产技术的革故鼎新;而技术革命的发展、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又为科学理论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有力地促进了科学革命的不断深化。科技革命的发生标志着在科学革命观念和精神的影响下决定一定历史时期技术领域中主导技术的根本性变革,也标志着决定这一历史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技术基础的变革。历史上几次重大的科学技术革命都有力地推动了人类物质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第一次科技革命俗称为“工业革命”或“产业革命”,是指资本主义的大机器生产代替工场手工业的革命,它既是生产技术的革命,又是社会生产关系上的重大变革。18世纪中叶,产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从而遍及欧洲和北美国家。这次革命以纺织机械的革新为起点,1765年哈格里夫斯在前人发明飞梭和纺纱机的基础上发明了珍妮纺纱机,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1785年克隆普顿综合了珍妮纺纱机和水力织布机的优点发明了走绽精纺机,从而初步完成了纺织机的革新,大大提高了本部门的劳动生产率。1782年瓦特制成了改良蒸汽机,蒸汽机的强大动力为机器大生产奠定基础,推动了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加快了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的步伐,将人类带进了“蒸汽时代”。蒸汽机的发明标志着第一次科技革命的成功,这一发明及其应用是科学技术的巨大变革,它完成了人类的基本生产工具由简单用具向复杂机器的转变,从而使社会生产的基础发生了质变,使人类劳动生产率得以大大提高。1840年前后,英国机器大工业生产在英国工业生产中占绝对优势,英国首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工业强国,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也先后发生并完成工业革命,开始了人类社会化大生产的新时代。总之,第一次科技革命,尤其是蒸汽技术革命带来了人类社会生产力史无前例的飞跃发展。
  
  二、科学社套主义与科学技术的密切联系
  
  从狭义而言,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核心部分,“科学社会主义是研究改变资本主义世界、建设社会主义世界的一般规律的科学”从广义而言,科学社会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毫无疑问,科学社会主义首先是一门科学,是指导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国家实践活动的一门首要的科学,是以前人的科学研究成果为基础的。科学社会主义是一门社会科学,建设社会主义、其产主义新社会这样宏伟复杂的事业需要各门具体科学为之服务,除了哲学、社会科学以外,还需要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以及各种交叉科学。科学社会主义从宏观上、总体上指导社会主义运动,对于其它具体科学和专业学科都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具有科学性、革命性、阶级性等特性,其科学性决定了它必须而且也能够与现代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进步的,科技进步的革命原始本性便决定了它趋向于与革命的科学社会主义结盟。社会主义作为一种运动,是社会化的机器大生产反抗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的生产关系的革命性运动,也表现为近现代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不可调和的阶级斗争,社会主义运动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化的生产力,主体力量是有组织的无产阶级群众,而这些从历史上看都是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产物。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是推动科学杜会主发展的重要因素。纵观人类近现代史的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每一次巨大飞跃都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第一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生
  
  第一次科技革命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奠定了自然科学基础、经济基础、阶级基础,推动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
  
  (一)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奠定了自然科学基础
  第一次科技革命时期,尤其是蒸汽技术革命推动着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这次自然科学上取得的进展,其主要标志就是这一时期自然科学领域的三大发现:细胞学说的创立、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及生物进化论的问世,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重大影响。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始终密切关注着自然科学领域的这些新进展,不断与时俱进,使自己的认知水平提高到新的境界,用理性的科学世界观来指导自己的研究,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逐步抛弃了愚昧性、空想性,在世界观问题上日益成熟而理性,,相继实现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自觉地把自己的学说建立在这些自然科学规律的基础之上。可见,正是第一次科技革命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提供了可靠的自然依据,奠定了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使社会主义理论从此有了自己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奠定了社会经济基础
  以第一次科技革命为基础的工业革命,促使了资本主义大工业在欧洲的发展和工厂制度的建立,实现了把个体手工小生产变为社会化机器大生产的伟大变革,生产资料也从原来的一个或几个劳动者使用变成了由大批有组织的劳动者共同使用,因而劳动产品也不再是个体劳动的成果而是众多人共同劳动所生产出的社会产品。社会化大生产在本质上要求由社会或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和支配生产资料,对社会生产进行统一的组织管理, 并由全体社会成员享有劳动产品。但是,由科技革命而产生的社会化大生产是在当时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基础上实现的,因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必然会产生深刻的对抗性矛盾,而且这一矛盾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而日益尖锐化,其激化的严重后果便是周期性经济危机的不断爆发。1825年英国爆发了第一次全国性经济危机,1836年英国再次爆发经济危机并波及美国,1847年的经济危机则冲击了整个欧洲,形成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的爆发充分表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已经成了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社会化的机器太生产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这就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社会经济条件,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
  
  (三)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
  随着资本主义产业革命的完成,资本家工厂制度在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生产部门普遍建立,这一巨大变革不仅创造了一个工业资本家阶级,也创造了一个人数众多的工业无产阶级,使社会日益分裂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立的阵营。工业革命增强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使其逐步掌握了国家政权,上升为统治阶级,此时无产阶级也日益壮大成熟。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不断激化在阶级关系上就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公开对抗。机器在工业生产中被广泛采用后,工人遭到大机器生产的排挤,成为机器的附属品,其境况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而日益恶化,社会两极分化不断加剧。工人与资本家两大对立阶级之间的斗争越来越尖锐。起初,工人阶级还只是“自在的阶级”,进行自发的斗争,自发地破坏机器、捣毁工厂,在斗争中不断加强团结、总结经验。到了19世纪的三四十年代,在欧洲开始出现大规模的有组织性的政治性大罢工及工人武装起义,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法国里昂纺织工人起义、英国工人宪章运动以及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这三大工人运动表明,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开始为本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而战,已从“自在的阶级”上升为“自为的阶级”,从而为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阶级基础。
  科学社会主义诞生至今,其理论与实践在人类近现代史上都写下了光辉的篇章,虽然历经挫折和反复,但社会主义经过充分发展代替资本主义仍然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科学社会主义必然会以其强大的生命力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解放,因为它的源头动力就来源于科技革命的推动。在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今天,科学技术作为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会赋予社会主义运动更加强大的动力。在新科技革命的有力推动下,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必然会达到新的高度,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