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交给学生一支桨] 一支桨
 

[交给学生一支桨] 一支桨

发布时间:2019-06-16 04:23:32 影响了:

  【摘 要】培养学生语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朗读、熟读和背诵,这是完成作品理解的必由之路,在阅读中还要抓住关键词,勤思考,多揣摩,多比较。平时教学中要重视学法指导,鼓励学生多读多写,多掌握一些名言警句,多了解一些名人轶事,多关注一些社会现象,以拓宽自己的思路。
  【关键词】朗读 积累 实践 语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应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情感”。语言积累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基础,若没有语言积累,想增强语感提高语文能力完全是空中楼阁。如果说语文是浩瀚的大海,那么,语感就是帮助畅游大海的桨。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语感,交给学生一支桨呢?
  一、书声琅琅,方能悟出其中真味
  语文教学主要是语言教学,语言教学要抓语感,语感教学要抓诵读。所谓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汉语词汇丰富,对于声情并茂、感染力强的课文,朗读、熟读和背诵是完成作品理解的必由之路。很多专家都痛心于语文课堂很少听到琅琅书声,一些范文佳作,虽经教师两三课时口干舌燥的讲析,但不能熟读课文的学生大有人在。
  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教材“不单凭眼睛看,要用口来念”。朗读让读者与作者耳与心谋,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心灵相通,既受到感染和教育,又能增强语感。通过听读、朗读、背诵等有声有色的训练,能使学生形成语感。书面语言的有声化能调动形象感、意蕴感和情趣感,强化对语言的感受能力。文学作品再优美、再动人、再有感染力,如果不把它转化为有声语言,对学生来说也只是一个“静态作品”。朗读能把书面文字转化为声情并茂的有声语言,能使学生对所朗读的材料自然地形成一种直觉顿悟能力。朗读能展现课文的意境,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加强朗读必须在“声、情”二字上下功夫,这样才能披文入境,把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意义、情感唤醒、激活,“与作者心灵相通”。如教学《春》,就可借助朗读训练来培养语感。文章运用了多种手法,写花色的艳丽,用“火”、“霞”、“雪”来比喻,那火的炽热气势、霞的轻柔艳丽、雪的高洁纯净,能给人以生活的实感。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再要求学生抓住文中借以抒发作者情感的语句,进行巧妙自然的联想。这样,学生们感到自己好像也置身其中,感受到了春的新、美和力。
  二、解读文本,揣摩词句,形成特殊语感
  《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的要求是“体味和推敲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指导学生阅读体会文章语言的精妙,去触摸文章的思想感情脉络,是培养语感的一个重要途径。
  “一篇好作品,只读一遍未必能理解透。要想理解透,必须多揣摩。”因此,必须在阅读中养成揣摩词句的习惯。引导学生勤思考,多揣摩,多比较。不放过任何一个词。也就是说,不能单靠翻去求得答案,必须把生活经验联系到文字上去,借助语言的品析比较揣摩,才能提高语言的感受能力,由对文字的“直觉”到对内涵的“顿悟”。请看老舍笔下的旧社会北京城的人力车夫:“那些忙着买卖的……见井就奔过去,赶不上新汲的水,就跟驴马同在水槽里灌一大气。还有的,因为中了暑,或是发痧,走着,走着一头栽倒在地,永不起来。”这个语段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教学此处,可启发学生:“奔”、“灌”、“栽”能否分别改为“走”、“喝”、“倒”?为什么?经过启发、思考、讨论,学生认识到:这些词语不能换。用“奔”不用“走”,用“灌”不用“喝”,突出当时人力车夫口渴的程度和喝水之急,映衬天气的酷热,反应此时拉车的痛苦;用“栽”不用“倒”,说明发病的突然凶险,进一步突出烈日下拉车的艰苦、危险。这样,通过品评词语,既加深了学生对本文中心的理解,也使学生受到了思想教育,提高了语言感受能力。
  三、授之以“渔”,交给学生培养语感的钥匙
  培养语感是为了使学生准确理解表达者的用意,重新塑造作品中的形象。“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哪一个“哈姆雷特”更切合作者的原意,只有靠语境来证明。有语境义的词语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贬词褒用或褒词贬用。如,朱自清先生《背影》中的一句话:“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句中的“聪明”一词褒词贬用,结合创作意图,可知是反语,含讽刺味,对当年的无知表示惭愧,若不结合语境,我们就很难读出那感人肺腑的父爱,更无法体会蕴含其中的自责。另一类是某些词语在特定语境中产生特殊意义。离开这个“特定语境”,它的特殊意义也就不复存在了。如《小桔灯》有这样一句话:她又像安慰似的说:“不久,我爸爸一定会回来的。那时,我妈妈就会好了。”她用小手在我面前画了一个圆圈,最后按到我的手上:“我们大家也都好了!”如何理解两个“好”的含义呢?指导学生联系这个特定语境即可推断出两“好”的语义。
  当然培养语感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个别词句的理解上,还必须立足于教材,把握整体的语言环境,在整体中体验。如《孔乙己》一文结尾写道:“我到现在终于没看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里,“大约”和“的确”连用看似是矛盾,其实不然,如果能引导学生联系开头环境描写所烘托的当时那种冷漠无情的气氛来揣摩,联系作者在文中反复交代的没有人关心注意孔乙己,有的只是取笑及孔乙己最后一次在酒店出现时的凄惨情景来理解,学生便能体会其中的深意:人们对孔乙己这种“多余人”漠不关心,其结局只能是死路一条。
  总之,“一篇文章学生也许能粗略看懂,可是深奥些的地方,隐藏在字面背后的意义,他们就未必能够领会。老师必须在这些地方给学生指导一下,使他们开窍。”
  四、读写结合,广泛涉猎,实践语感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学生来说,这“米”就在于不断积累、吸收古今语言的精华,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就一定能为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天长日久,待到自己说话和作文时就能呼之即出,“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可现在中学生课外阅读大多已徒有虚名了,他们整天被各科作业压得抬不起头来,很少有学生光顾阅览室,报廊、报架也形同虚设。这样的现实,极大地限制了中学生的语言积累。只能是见缝插针,选择短小精悍的读物,这就要求语文老师精心指导,如介绍名著梗概,组织课外阅读,交流比赛等等。
  学生语感的形成还应有一定的途径,这就要让他们养成读写结合、勤动笔墨的好习惯。学生只有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才能激活自身的语言积淀,吸收他人的新鲜词汇,从而不断丰富自身语言。仿写作为一种语言实践有助于语感的培养。练习仿写,首先要有一定的语言积累,日常教学中要多进行仿写训练。如学了朱自清的《春》,可以启发学生仿照结尾,以“春天像……夏天像……秋天像……冬天像……”的句式仿造一组排比句。这样,既积累了语言,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更好地体现了语文性的特点。为此,平时教学中要重视学法指导,鼓励学生多读多写,多掌握一些名言警句,多了解一些名人轶事,多关注一些社会现象,以拓宽自己的思路,让创造性思维象礼花一样绽放。
  教学实践证明,语感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注重语感培养。
  作者单位:江苏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学校。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