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激发热情_消除畏惧心理 激发写作热情
 

激发热情_消除畏惧心理 激发写作热情

发布时间:2019-01-13 15:59:48 影响了: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传统的作文教学效率偏低,关键是学生缺少生活的体验。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教师应引导学生参与生活体验,探索生活奥秘,寻找生活乐趣,培养生活情感,让学生说生活之事,写生活文章。《语文课标》指出:只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才能实现个性化的写作,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习作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和探索性,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但是,学生普遍存有畏惧写作、厌恶写作的心理。怎样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呢?
  
  一、分析产生畏惧心理的根源
  
  一提起作文,有不少小学生便喊头疼。问其究竟,无非是没兴趣,无话说,写不来。其根源主要是受作文时心理障碍的影响,具体表现在:
  1.消极不安的心理:有的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心理压抑,反应迟缓,既说不出,又写不来,因而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而有的学生,精神过于兴奋,心理紧张,以致无法完成写作任务。这些消极的心理因素,造成学生作文难写的心理负担,导致思维活动闭合,产生厌弃作文的心理情绪。
  2.养成懒惰的习惯:一个学生一旦养成某一方面的行为习惯,就会成为他们心理品质中稳固的因素。学困生大多有懒于思考、意志薄弱、兴趣淡薄、信心不足等心理缺陷,这就造成了作文教学中的障碍。习惯懒惰的学生,有一种想写而又写不出的矛盾心理。其原因首先是“无米之炊”,即没材料写。这是由于平时不写日记,懒于观察、思考所致;其次是“有米不会炊”,即有话写不出和不懂得怎样写。加之有些教师不善于指导,使其中的大部分学生打好草稿后,懒于修改,作文本发下后,只是看一下分数了事。
  3.自卑对抗的情绪:一些学生由于开始作文效果不好而常受到老师、同学和家长的歧视,因而产生自卑心理;作文时写一页、撕一页、揉一页,却还是不愿请人给自己加以指导或提出修改意见。勉强写出的作文,往往缺乏自己的心里话,尽是一些空话、套话或假话。学生写不好作文而失去信心,往往又会产生对抗情绪。由于教师与学生在感情上形成了一道沟壑,因而教师对作文的指导,他们听而不闻,教师的批改,他们视而不见。
  
  二、多种渠道,培养写作兴趣
  
  尽人皆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学生一旦有了兴趣,做任何事都会有声有色、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的作文教学也应遵循这一规律。激发、保持、发展学生的兴趣,从而使学生想写、乐写而致能写。
  1.积极鼓励,启发诱导,消除畏惧心理。
  鼓励,实际上是启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对学习差的学生,更应该以鼓励为主,教师鼓励学生就等于在拨动学生创造的心弦,点燃思维的火花。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在一开始的教学中,作必要的心理疏导是很重要的。告诉学生其实作文并不可怕,只不过要求写清我们想要说的话而已。面对面地指导、真诚地交流会使他们感受到支持和信心。兴趣培养的过程也是情感交流的过程,作文前,教师可将作文题目、要求等透露给差生,提前指导,让他们有心理准备;作文课上与课后,多给差生个别指导;介绍读物,解释写作方法;差生的作文草稿或提纲拟好后,就及时给予初评,避免成文后再作“大手术”;允许学生写自己爱写的事物,不一定要按教师的命题去写,以达到“我口写我心,我手写我文”,循循善诱,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惧心理。评讲作文时,教师也应以鼓励为主。对于写得好的学生作文及时表扬;对于差生所写的作文,教师要努力去寻找作文中的闪光点,即使一句话、一个词用得好,教师都要及时指出,表扬鼓励他们,使他们对写好作文充满希望和信心。
  2.从教材入手,读写结合,设置训练。
  “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在作文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这也是新课标所提出的教学思想。读写结合是提高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在阅读时,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把看到的印象、合理想象的情景落实到具体的描写上。通过认真的阅读,使学生体会到观察细致才能写得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典型课例分析,教给学生一些条理清楚、内容浅显易懂的典型段式,由浅入深地指导阅读和进行写的训练。如《翠鸟》一课,课文描述了翠鸟各部位的美丽羽毛和灵活的动作,这些描写都与“叼鱼”有机地联系起来。通过阅读,学生明白,写动物的外形要抓其特点,(如形状、大小、颜色等)这样给人的印象真切。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悟出课文在写作上有哪些方面是我们可以效仿的。在此基础上,进行动物外形描写的片断训练。学生们从自己的生活中寻找描写对象,这样练笔时就觉得得心应手,如有的学生描写美丽的大公鸡,有的描写可爱的小狗,有的写讨人喜欢的小鸟、洁白的小兔……
  《我爱故乡的杨梅》作者采用“先总后分”的段式,从杨梅果的形状、颜色、滋味,把它们的逐渐变化和作者的感受进行了具体的描写,引导学生理解了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把事物写具体之后,再指导学生观察家乡的四季柚、柑橘或红萝卜、黄瓜等更好地巩固运用学到的知识。在阅读理解的思路同写作构思的思路统一起来后,抓住读写结合、读写相长,使读与写的训练互相渗透、互相结合,这样,读写对应,就能使学生读写能力互相迁移、互相促进。
  现行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文质兼美,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教材,把读写有机结合起来,设置各种片段或短文训练,是完全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的。
  3.感受生活,积累素材,培养兴趣。
  学生的作文题材来源于生活,只有学生充分感悟了生活,随时留意身边的所见所闻,才会有所思有所感,才能写出作文来;也只有当学生的生活素材丰富了,有可写的动西了,才会不怕作文。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踢足球、打乒乓球、拔河比赛、学校大队或中队活动等,这些事经常在他们身边出现。但真让他们写,又觉得没什么好写的。因此,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去观察生活,去感受生活,培养学生表达这种感受生活乐趣的愿望。教师要抓住机会,及时指导。除此之外,教师可布置学生回家帮助父母做一件家务事,可以是炒菜、洗衣服、整理书柜、擦玻璃、扫地、洗碗等,并记录下自己做这件家务事的过程以及其中的动作、语言、心理等。在学校,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有益的活动,如讲故事、猜谜语、扳手腕等。在活动中,教师要认真指导学生进行观察体验,让学生轻松地把全身心放在活动中,学生感触多了就会促进习作的兴趣和动机的产生,他们有了可写的东西,当然就不会把习作当作苦差事了。
  总之,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做生活的有心人,这样,他们才会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作文才会快乐,才会激发写作的热情。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