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如何在幼儿科学教学中体现实效性_服务实效的体现
 

如何在幼儿科学教学中体现实效性_服务实效的体现

发布时间:2019-01-20 03:47:43 影响了:

  内容摘要:幼儿的科学教育是幼儿身心发展的必然需要,它是顺应时代发展需要。对幼儿来说,科学是一个名词,更是一个动词。 “科学是一种思考,一种获取新知识的方法,一种正确的对待周围世界的态度。”科学教学中如何帮助幼儿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培养幼儿的能动作用?幼儿科学教育中将如何教学呢?
  关键词:科学教学 问题 指导
  
  一、幼儿科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无目的、无任何要求的操作让幼儿虽然忙得不亦乐乎,场面很热闹。但孩子究竟获得什么,却是一个未知数?
  2、有目的,但操作要求指向不明确,如“有趣的树叶”教师提供各种各样的树叶,目的是让幼儿观察比较树叶的大小、形状、颜色的不同。可幼儿探索时,教师不是要求“看一看、比一比,这些树叶有什么不一样?”而是要求“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结果多数幼儿都力图自己的发现能与众不同,如:这片树叶上有很细的茎(叶脉),这个树叶上有小圆点花纹,这片树叶生病了(有斑点),这片树叶被小虫子咬了唉。真正需要幼儿探索的内容却被忽略。
  3、重操作形式,忽视透过操作发现本质。教师多数注意让幼儿动手动口,但是不善于创设问题情境。让幼儿带着一定的问题去探索,通过设疑,激发幼儿的探索愿望,通过解惑(解决问题),促进幼儿的潜在能力的开发。因此,科学探索操作没有实现应有的教育价值。
  4、老师的目的意识不强,巡视指导流于形式,失去价值。一些教师以为幼儿进入探索操作活动,是幼儿在完成学习的任务,与我关系不大。教师的任务只是维持操作的常规,提醒幼儿注意纪律、注意材料的收拾。
  二、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1、教师运用的指导策略是否适当、有效?幼儿学习的兴趣、探究的积极性是否得以激发?教师的引导、点拨是否恰到好处?是否能引发幼儿作深层的思索与探究?是否适时提升幼儿的学习策略与学习经验,并在同伴中分享与交流?
   2、教师确定的主题目的是什么:是让幼儿学习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是让幼儿了解科学学习的完整过程?让幼儿通过探索了解某些现象、获得某方面的知识?重在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引发更强烈的探究欲望?
  3、教师所设计的操作程序是否体现了循序渐进,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每一环的操作是不是有必然的联系,缺一不可?探索与发现这一核心环节是否突出?这样的操作,幼儿能否清楚地发现或观察了解所要发现的现象,从而较准确地得出结论?整体时间的安排是否合适?核心环节的探索与发现时间是否足够?有没有给幼儿相互交流和讨论的机会与时间?
  二、解决的措施
  1、活动前老师明确提出任务。以引起幼儿探索动机。可以以任务形式提出问题,或在游戏操作活动中引出任务。
  2.活动过程中的首要任务是使幼儿学会探索的思路和方法,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学习他人的经验,学会总结交流经验。 帮助幼儿提出假设;活动的任务确定以后,教师应带领幼儿设想自己的假设,共同讨论、交流探索计划,通过别人的计划完善自己的计划,听取别人的意见。引导幼儿大胆尝试:在幼儿操作过程中,教师要选择时机,提出发散性问题与聚合性问题帮助幼儿理清思路,明确探究方向。
  3、当幼儿的探究活动远离目标时,教师应适时提醒,让幼儿明确探索的任务。如请幼儿说说操作的要求是什么,或教师重复一遍操作的要求。
  4、当幼儿遇到困难以致探究无法进行时,教师要根据幼儿的认识水平,化抽象为直观,给予适时、适度的帮助,使其探究活动得以继续、深化。如提醒幼儿使用辅助材料,或引导幼儿尝试用其它的办法解决问题。提供帮助时,教师要给幼儿留一点解决困难、解决问题的空间,过于“及时”,会让幼儿失却许多获得自主发展的良好机会。
  5、当部分幼儿较快地完成任务无所事事时,教师应向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想一想,试一试,有没有不一样的方法?哪种方法最好?为什么?
  4、当幼儿不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述自己得出的结论时,教师要提供必要的帮助。如用确切的语言给予帮助,并让幼儿学说。
  5、活动结束后,教师应引导幼儿总结活动中的做法,思考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成果,从别人的做法中得到启示。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