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职业教育哲学研究须辨清的几组关系】职业教育哲学
 

【职业教育哲学研究须辨清的几组关系】职业教育哲学

发布时间:2019-01-20 03:50:56 影响了:

  摘要:当前,职业教育哲学研究的滞后已经严重影响到职业教育理论体系的构建和创新,加强对职业教育哲学的研究力度势在必行。文章从宏观、中观、微观三维视角对当前职业教育哲学研究中须辨清的几组关系进行了较为深入地剖析和解读,以期对职业教育哲学的深入研究有一些启发意义。
  关键词:职业教育哲学;研究;几组关系
  作者简介:马君(1979―),男,回族,宁夏同心人,天津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基本理论;周志刚(1950―),男,天津人,天津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08)15-0007-04
  
  我国学界对职业教育哲学的专门研究是近来的事情,以往虽然在一些文献中不时地会出现对职业教育哲学的思考,但这种思考基本上属于零敲碎打,不成体系。职业教育哲学研究被置于边缘化的境地,也很少有学者潜心对此进行专门研究(而在台湾已有职业教育哲学专门论著)。这虽有历史的原因,但也与职业教育学科的不成熟有关,而这种不成熟也恰恰与缺少对职业教育进行哲学视角的考量有关。随着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和职业教育学科建构的需要,职业教育哲学作为必需的研究领域,乃大势所趋,这决不是跟风盲从。探索、研究、建构起职业教育哲学理论体系应该被提上日程,应引起职教学者足够的重视。因为这是奠定职业教育科学地位的重要基础。这样的拓展性理论研究的困难也是可想而知的,这需要矢志不渝的决心和知难而上的毅力。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我们发现,在对职业教育的哲学思考中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需要加以消解。因此,在对职业教育哲学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之前尚需辨清几组关系,这将会影响到职业教育哲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本文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论述和探讨了这几组关系。
  
  一、宏观层面:职业教育哲学与教育哲学和技术哲学的关系
  
  职业教育哲学与教育哲学和技术哲学的关系,从概念上来讲,职业教育哲学是关于职业教育(学)的哲学反思;教育哲学是关于教育(学)的哲学反思;技术哲学是关于技术(学)的哲学反思。从学科视角讲,职业教育学有着教育学、技术学、职业科学三者的属性,职业教育学是一门交叉学科。从职业教育的特征讲,职业教育具有教育性、职业性、技术性特征。因此,从这些角度看,教育哲学和技术哲学可作为职业教育哲学的基础。
  (一)职业教育哲学与教育哲学的关系
  职业教育哲学作为教育哲学的分支,显然是可以说得通的。一是因为职业教育学科就是教育学的分支学科,二是职业教育是教育的一种类型。尽管它和普通教育存有较大差别,但它是教育门类中的一类。因此,职业教育哲学可作为教育哲学的从属学科,从而在关系上是上位与下位的关系。同时,它们之间的关系也存有包含与被包含、整体与局部、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教育哲学的研究应涉及职业教育哲学的领域,职业教育哲学的构建应以教育哲学为指导,职业教育哲学的方法论构建可建立在教育哲学的基础上。这是它们之间“同”的方面。
  但无论从理论上来探讨,还是从实际中分辨,职业教育哲学与教育哲学之间是“异”大于“同”的。首先,从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本质属性来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其次,从职业教育的受众(客体)和研究阈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差异也是很大的。再次,从职业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目的来看,职业教育学与教育学也是有着极大区别的。以上种种可以表明,职业教育哲学虽为教育哲学的分支,它们之间有互补性,但绝不可相互代替,无论从研究对象还是研究目的、任务和问题阈来看都是不同的。拿职业教育哲学和教育哲学的问题阈来讲,职业教育与教育的本质问题、职业教育学与教育学的学科结构问题、职业教育与教育的理论和评价问题、职业教育与教育的基本假定、原则、目的问题等等,都是需要加以辨析清楚的,因为它们确实是两种不同性质的问题。
  (二)职业教育哲学与技术哲学的关系
  将技术哲学作为职业教育哲学的基础,是近来研究的成果。有学者从职业教育的技术性的特征出发,通过深入分析,认为技术哲学应该成为职业教育的哲学基础之一。因为在技术哲学与职业教育哲学的研究对象里有着许多共同的命题。有些职业教育哲学的命题常常需要技术哲学的支撑和帮助。比如职业教育研究领域中的“技术是什么的问题”、“技能是什么的问题”,等等,都需要我们敞开视野寻求技术哲学的支持来提升职业教育哲学的思维水平。所以说,职业教育哲学与技术哲学之间又存在着交集,如果撇开技术哲学来试图解析“技术”与“技能”究竟是什么,这将是一条不明智的路径,必将有害于职业教育哲学的构建。而技术哲学专家已经为我们了解和掌握这些东西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关于什么是技术和技能?技术哲学专家、学者已给我们提供了诸多可供借鉴的解释,我们可从中汲取营养。
  因此,职业教育哲学的构建,需要我们对技术哲学资源的运用在广度和深度上进一步拓展和挖掘,加大基于技术哲学的职业教育哲学研究的力度。
  
  二、中观层面:职业教育哲学与职业教育学的关系
  
  实际上,对于职业教育学和职业教育实践活动的哲学反思,可以说几乎是与职业教育学同步产生的,因为任何一个职业教育学研究专家都无法回避对这样一些问题的思考与回答:职业教育学究竟是什么?怎样看待职业教育理论与职业教育实践?职业教育实践中如何实现人的价值?等等。这些问题并不是单纯的职业教育学问题,而是关于职业教育学的哲学问题。严格意义上讲,职业教育哲学作为一个新兴研究领域,它与职业教育学有着紧密的联系之外,还有着明显的区别。
  (一)职业教育哲学与职业教育学的区别
  1.研究对象和客体不同
  职业教育哲学属于哲学范畴,它所研究的是作为各种职业教育学建立之前提的基本理论假设,旨在揭示职业教育学的基本范畴、基本关系及其运动规律,为职业教育实践者提供正确的职业教育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职业教育学则是属于应用科学范畴,它直接研究职业教育活动中的各种具体问题,为人们提供有关职业教育的相对具体的原理、原则和方法。职业教育哲学从属于哲学研究领域,它是根据哲学思维的根本特性反思人类职业教育实践而形成的哲学理论。职业教育哲学是关于职业教育学的哲学研究,其研究对象主要包括:职业教育学的现象描述、职业教育学的概念系统、职业教育学的因果解释、职业教育学的理论建构、职业教育学的知识应用,等等。职业教育学考察的是具体的职业教育活动,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和总结职业教育活动的基本规律。职业教育哲学并不考察具体的职业教育活动,而是以反思的哲学思维方式,从更一般、也更抽象和思辨的层面,去追问职业教育活动的存在性质和存在方式,去追问此种活动存在的合理性和价值性等。如果我们把职业教育学看作是现实职业教育活动及其规律的认知和总结,是关于职业教育活动的思想理论,那么,职业教育哲学则是对职业教育认识的再认识,对职业教育思想的再思想,对职业教育思维的再思维。
  职业教育哲学的对象问题从根本上来说是职业教育学的基本问题。职业教育哲学主要反思批判职业教育思想史,以清醒的理性思考树立一种理解职业教育学的理论视野,以职业教育学发展的历史逻辑为基础,对职业教育学自我理解进行追问,把职业教育学知识作为研究对象,不是掌握其知识,而是实现用思想的力量把握职业教育学知识的历史。这是职业教育哲学与职业教育学研究对象的根本区别。
  2.研究方法不同
  职业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可以有多种,如历史分析法、文献分析法、定量与定性分析法、多学科分析法、归纳演绎法等方法,呈现出多样性。而职业教育哲学的研究方法则是唯一的,这就是哲学所固有和特有的批判反思的思维方式,职业教育学的研究方法本身就是职业教育哲学批判反思的对象。
  职业教育学研究方法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职业教育哲学对职业教育学研究方法进行批判反思,侧重对职业教育学研究方法的总体性把握和辩证性思考。如果我们把职业教育学方法论的研究视角概括为职业教育学研究方法是怎样,那么,职业教育哲学的研究视角则是职业教育学研究方法何以这样、又应该怎样的问题。所以,职业教育哲学主要采用的是哲学思辨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主要是采用演绎的思维方法,从已知的法则、理论出发,推演出新的知识,包括提出原创性的公理或者根据已有公理、理论推演出某种命题。
  3.研究目的和任务不同
  职业教育学研究的目的和任务在于揭示职业教育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职业教育哲学的研究目的则是双重的:一方面,它通过对职业教育实践的批判反思,为职业教育学研究和规范职业教育实践活动提供一种哲学方法论支撑;另一方面,它在对职业教育实践进行批判反思的基础上,形成自己关于职业教育世界的哲学观,达到对职业教育世界的一种整体性把握。其研究目的主要是承担着对各种职业教育学理论体系进行反思和批判的职能,职业教育哲学为人们提供解释职业教育的元理论,而非实证知识。职业教育哲学研究职业教育理论中的公共问题,对职业教育思想、职业教育理论进行反思、整合,从而为人们认识职业教育提供世界观。
  (二)职业教育哲学与职业教育学的联系
  1.职业教育哲学根植于职业教育学土壤中
  职业教育哲学根植于聚焦职业教育实践的职业教育学土壤中,以各种职业教育理论作为自己的反思对象。从中概括和提升出职业教育哲学的范畴和理论。职业教育学又必须以职业教育哲学作为指导,才能从丰富的职业教育经验中总结出职业教育学的理论。因为任何一种具体思想理论的背后都深藏着某种特定的哲学世界观,任何一种特定的职业教育理论也总是以某种特定的哲学视角为其思想理论前提而演绎出各种具体的职业教育学说和结论的。现当代职业教育哲学没有形成成体系的理论,是导致职业教育理论水平低下的根本原因之一。
  2.职业教育学学科的不成熟使得职业教育哲学的研究无所适从
  在职业教育哲学的研究中,研究的问题来源深深地根植于职业教育科学和职业教育活动的历史发展之中。职业教育思想史是我们进行职业教育哲学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可以说,没有职业教育学的发展史作为基础,职业教育哲学的研究就是空洞的,甚至是无法进行的。对于职业教育哲学而言,职业教育学的发展历史为其提供了极其丰富的经验材料和问题的来源。职业教育哲学必定具有一定程度的哲学理论的抽象性。职业教育哲学研究职业教育的本质和一般规律,因而依赖于职业教育学对职业教育的各种特殊问题的研究,以职业教育学的研究成果为素材,再作进一步的概括和总结。否则,职业教育哲学就势必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进行职业教育哲学研究首先必须从职业教育实践和职业教育理论的实际情况和素材出发,而不应首先从哲学的基本理论出发,用哲学理论简单地套职业教育学的基本原理。
  
  三、微观层面:职业教育本质与职业教育是什么和职业教育本质属性之间的关系
  
  (一)“职业教育本质是什么”与“职业教育是什么”的关系
  当前,在对职业教育哲学的思考和研究中,存在着许多概念混淆、模糊的问题,其中之一便是常常将“职业教育是什么”与“职业教育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混同起来,作为一个问题来研究,这显然是一种误解,这两个问题本身是并不同一的。首先,从词意来看,前问的主词是“职业教育”,后问的主词是“职业教育本质”。其次,根据逻辑推论规则,“职业教育本质”与“职业教育”显然是两个概念。因此,这两个问题虽有着极为密切、极其重要的联系,但它们毕竟是有重要区别的两个问题,既不能相互取代,也不能相互混淆。
  “职业教育本质是什么”与“职业教育是什么”是既相联系又互相区别的两个问题。其区别体现在:第一,问题的重心和对象不同。“职业教育本质是什么”问题的重心在于“职业教育本质”,而“职业教育是什么”问题的重心是“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本质是什么”实质上要回答的是“职业教育中最根本的东西是什么?”这个“根本的东西”是职业教育的灵魂、源泉和动力,而“职业教育是什么”则要回答“所称为职业教育的那个东西是什么”。第二,问题的意义不同。职业教育本质观是职业教育观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区分职业教育思想与其他类型教育思想的重要标志,在指导职业教育实践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也起着重大作用。而“职业教育是什么”,则是对教育或现象的界定、诠释和说明,它是职业教育问题研究的基础,人们对职业教育问题的研究一般是以确定的或共同认可的“职业教育是什么”为前提的。第三,问题答案的表达方式不一样。“职业教育是什么”可以通过规范性方式、描述性方式、诠释性方式等加以表达.并且有多层面的意义结构,而“职业教育本质是什么”则只能运用确定性、规范性方式予以回答。因为它具有唯一性。第四,问题的意义结构不一样。“职业教育是什么”本身具有多层面的意义结构,有事实判断、价值判断和规范判断,即“现实的职业教育是什么”、“规范的职业教育是什么”、“理想的职业教育是什么”等复合层面;而“职业教育本质是什么”似乎不应存在诸如“好的职业教育的本质是什么”、“现实职业教育的本质是什么”、“规范的职业教育的本质是什么”的意义结构。两者的联系主要是:“职业教育是什么”是“职业教育本质是什么”研究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确定性的“职业教育是什么”,自然就没有确定性的“职业教育本质是什么”,但“职业教育本质是什么”的研究又是“职业教育是什么”研究的深化和发展,有助于更好把握“职业教育是什么”,因此两者相辅相成。
  (二)职业教育本质与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的关系
  目前,在职教界对于职业教育本质的理解的主流观点是“本质属性说”。这种学说最大的问题是用反映本质的某些特性界定本质,因而对职业教育本质的研究就必然把职业教育某些本质特性或多种特性加以简单概括、综合甚至相加。而从理论上和事实上来讲,本质与本质属性是不同的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概念,它们是“实在与表征”、“存在根据与存在状态”的关系。“本质”是事物所以“是”(being,存在)的根据,而不是指事物具有哪些本质特性。本质属性是对事物存在状态和表现特征的描述,而本质是对事物本身是什么的回答。
  本质属性说看到了职业教育的本质不是由职业教育中某单方面因素决定的,因而这是它的一个进步。但是它却认为职业教育中的各种因素平行的、并列的决定了职业教育的本质,形成了一系列并列的职业教育本质属性,如职业性、生产性、社会性、多样性等。这实际上是没有找到职业教育的本质。一个事物只有一个本质,而不是多个本质,也不是多重本质。一个事物的本质可以表现出几个角度的本质属性。但是这几个本质属性或几重本质属性之间不会是并列的,它们之间存在着有机结构联系,统一于某一个共同的东西,或某一个总的本质属性,这个共同东西或总的本质属性就是事物的本质。本质属性说看到了职业教育有各种不同的本质属性,但却没有把这几种不同的本质属性统一起来,找到它们所共同统一的东西,即没有找到它们共同的本质这一共同根基,也在根本上否定了事物本质的单一性,所以是值得商榷的。
  
  参考文献:
  [1]李兰芬,王永明.论管理哲学的学术视野及其功能[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4):57-58.
  [2]曹健,芮国强.论教育哲学研究的问题域[J].江苏社会科学,2005(2):50.
  [3]李伟言,王卓.教育本质问题研究新探[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9):51-52.
  [4]高岩,陈凡.技术哲学视角下的现代高技能人才培养[J].辽宁教育研究,2007(6):21.
  [5]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46.
  [6]杨俊亮.试论职教哲学构建的几个问题[J].辽宁高职学报,2003(5):136.
  [7]梁卿.我国职业教育哲学研究:进展、问题与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07(28):12.
  [8]顾建军.关于教育本质研究的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1(5):7.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