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论提高中学语支教学效率的途径】提高程序效率的根本途径不在于
 

【论提高中学语支教学效率的途径】提高程序效率的根本途径不在于

发布时间:2019-01-24 03:51:19 影响了:

  语文教学效率不高的症结何在?吕淑湘先生十几年前指出的语文教学存在着“少、慢、差、费”的现象至今没有彻底解决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经过多年的学习、分析、研究,我感到根本的原因是旧的教学观念的困扰。一是教师唯恐考试中出偏差、担责任而着眼于知识的传授、内容的分析,忽视方法的指导;二是教师唯恐学生不理解,篇篇精讲细讲;不管学生是否已经理解;三是学生多年来习惯听老师讲解,好的学生也只能充当录音机、记录员,忽视向老师要方法,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四是教师不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能力,更不允许学生离经叛道。多年来,陈腐的观念束缚着师生,限制了教学改革。在此情况下去研究教学改革,只能是改良,不能有质的突破。叶圣陶先生多次强调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要真正做到这些,就必须从根本上抓起,这就是观念的转变。观念变了,教学方法自然也会随之转变。为此,我在实践中,着力抓了以下几点:
  
  一、抓观念的转变
  
  只有教师的教学观发生转变,才能引导和教育学生学习观的转变。这就要求教师从以传授知识为目的向“课堂的一切做法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的转化。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指导学习方法,最终落实到学生能力的提高上。这样,在备课时,每一单元、每一课书、每一节课,以至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要有明确的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抓住教材与培养学生的结合点,教学方法也由讲授为主向训练为主转变。
  教学改革没有学生参加、支持和配合,是搞不好的。观念的转变,必须把学生(包括家长)观念的转变包括在内。我经常向学生和家长宣传我的认识,讲明学习语文的方法和途径,要求学生在学习观上从上课听讲向上课思考转变,从向教师要知识向从课上要学习方法、要学习能力转变。明确能力的获得,不在于知道答案和结果,而在于寻求答案和结果的追求、思索中。只有全神投入、积极思维,在老师的指导下去追求正确的答案,能力才会提高。因此,一节好的语文课,应该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具体的训练内容、能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能力。在县近年组织举办的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活动中,我用这样的观念和指导思想设计的课,两次均获得良好的成绩。
  
  二、抓说、读、写的训练量
  
  没有量的积累,就没有质的飞跃。但抓量训练绝不县搞题海战术。现在学生终日在课堂上,埋在作业里,学习负担学沉重,没有多少说话训练、看课外书的机会;作文水平的提高,仅仅依靠每学期几次作文是远远不够的。为此,我把说话引进课堂,课堂上给学生说话的机会。如每节课都用前五分钟搞口头作文训练,课堂上还经常让学生两人一组,互相进行说话训练,培养学生语言与思维的集中性、条理性和准确性。同样,阅读能力的形成和提高,也离不开量的积累。为此,我把教材中所有的篇目都在课堂上处理,保证了教材的阅读量。课文的内容,学生理解的坚决不讲。有的课文,就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文章的最妙之处、最感人之处就行了。同时,针对学生课外阅读少得可怜的现象,把课外阅读纳入语文教学,让学生可以堂堂正正地读课外书。在加大说话量、阅读量的同时,我加大了写作量。每周让学生写一篇周记,写一篇对抄录文章的评价,既可以写自己的理解、评价,也可以写读后感。由于贴近生活,学生有内容可写,写起来兴致盎然,并能形成习惯。很多学生珍惜周记本,为每篇周记配上插图和精美的装饰,为周记本命出题目,还写了序言。既丰富了生活,使学生愿写、爱写,又逐渐提高了写作能力,丰富了知识、扩大了视野。
  
  三、抓品味
  
  这里的品味,指的是阅读训练中的深思细想。抓品味,就是抓住理解能力的培养。众所周知,阅读过程包含着非常复杂的心智活动,对语言文字的感知理解,要运用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的逻辑思维,要运用联想和想象的形象思维。而理解能力,则是指阅读者把感知的材料联系起来,利用原有的知识储备和经验体会,经过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去了解感知材料的本质含义的能力,是阅读能力核心。抓住这个核心,就可以提高阅读能力,促进思维能力的提高和学生智力的发展,培养优良的思维品质。抓品味,就是引导学生积极地思维,从文章的语言文字人手,细细品味语言的深层含义,品味语言的表达效果,结合自己的感受去品味作者的用意和匠心,从而达到对作者的理解与沟通。只有经过品味,才能理解语言本身蕴含着的但并未直言的内容,进一步揭示语言深层的理性内涵。正因如此,我感到:品味是语文教学中必须抓住的教学环节。
  
  四、抓悟性
  
  “悟”,是在品味的基础上的哲学思考,达到物我同一。那么“悟”就是理性的把握,是对语言文字深层理性的揭示,是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由一个点悟及一条线、一个面,由一篇悟及多篇,悟出同类中的规律,悟出相同中的不同,不同中的相同,由知其然上升到知其所以然。一句话,“悟”是引导学生把自己从文章中读出来,高高地站在课文之上,找出门径,学到方法。学议论文,要悟出阐述型议论文与论证型议论文在构思上、立论过程上的异同;同一论据,要悟出由于论点的不同,阐述方法也应有不同。同是状物散文,要悟出《白杨礼赞》、《松树的风格》、《灯》等同类文的规律及各自的不同;同是游记散文,要悟出《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登泰山记》、《雨中登泰山》、《小石潭记》等的不同。“悟”,是一种更深的思索和探求,是一种更全面的知识的运用,抓“悟”,就是抓知识的综合运用,就是抓思维的发展、智力的不断开发,就是抓理解能力的升华。
  
  五、抓实用
  
  对语文知识要进行分析、归纳。有的知识是要求识记和理解的,为以后的运用做储备的;有的是为了指导训练和应用的,是学了就应掌握、就应会运用的。讲究实用,不是要求把所有的知识都立刻学用结合、立竿见影,立刻转化成能力。我们的教学重点和我们的主要精力,应该放在那些实用基础知识方面,这就是“抓实用”的指导思想,写作能力是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我重点抓了阅读和写作的结合。凡是好的写作方法、写作知识、表达方式,只要是能够仿写、学写的内容,我都要根据新课程标准和训练计划,分析出课文内容和写作训练的结合点,在学习写作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写作训练,保证每个单元,甚至每课教材的学习过程中都有读写结合的片断练习。如学习《母亲》一课,我就把细腻的心理活动描写定为读写结合点,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描写人物心理的几种方法,然后为学生提供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细腻描写人物真实的心理感受和思想活动。学生兴致很高,80%以上的学生能写出500字以上的生动、形象、感人的心理描写片断。这种方法已实施了多年,并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六、抓课内外结合
  
  语文学习,包括语文知识、语文素质和语文能力。无论哪一方面,仅从课内获取是不够的,必须在全部生活中学习。我的做法,就是把语文学习引入自觉的有意识的状态,把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向生活中汲取语文知识与用语文知识为生活服务结合起来。除上述要求学生坚持写周记、增加课外阅读和写文章评论外,还坚持为学生每周提供古今诗词、文言文篇(段),每学期举行两次语文讲座、两次语文普通话演讲比赛、小品比赛等等。还组织学生搞文学社团,办校刊小报。丰富的课外活动,促进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学生的语文能力在课内外结合的学习和实践中得到了不断的提高。
  我们培养的是跨世纪的人才,他们必须具有全面的、扎实的知识和适应新世纪要求的能力。时代要求我们彻底转变教学观念,坚持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更好地为现代化服务。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