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中学作文写作方法 “真实的作文”是中学写作教学的出路
 

中学作文写作方法 “真实的作文”是中学写作教学的出路

发布时间:2019-01-24 04:10:24 影响了:

   李海林老师在“沪港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研讨会”上,以独到、尖锐的眼光给中学作文教学指出了一条“新路”:中学作文教学从根本上说是“走错了路”,是“走入了一条死胡同”,中学作文写“真实的作文”才能走出当前作文教学的困境!
   但是叶黎明老师在《语文学习》(2005年第11期)上发表了《“真实的写作”是中学写作教学的出路吗?――兼与李海林老师商榷》一文,对李老师的“真实的作文”的意义有很大的曲解。他在《对当前写作教学改革热点的反思》(《语文学习》2006年第9期)一文中,又把“真实的写作”等同于学生自发、自由、自愿的写作,这也不是李老师的意思。所以我们有必要对“真实的作文”作更详细的阐述,尽快地走出理解的误区。当然本文最大的目的是让更多的语文教育工作者来关注“真实的作文”,共同探讨作文教学的出路。
   “真实的作文”的理论内涵的表述从古至今皆有之。陆游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又说:“君诗妙处吾能识,正在山和水驿中。”叶圣陶指出:“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作出什么样的文字,否则就会陷入不切实际的惟技巧论。”这都说明了如果我们要写“好”文章,还是要从“生活”本身入手。作文应是来源于真实的写作行为,是缘事而发的写作行为,“真实的作文”展现学生七彩斑斓的独有世界,这个世界是不同于成人的,有学生真实的生活,符合每个特定年龄段的学生心理特点,是学生活动内容的呈现。这样的作文教学以“人”为本,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鼓励学生表达自我的思想,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是未来作文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真实的作文”要有生活的源头活水,这一点与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思想是不谋而合的。
   “真实的作文”又是有别于学生漫无目的的写作,也不只是学生自发、自由、自愿地创作。“真实的作文”教学有待于教师深入学生的生活,挖掘学生的生活,研究学生生活的范围、内容、类别、特点,深入到学生生活的每个时段,每个领域。它对教师写作教学开发生活的感受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正如日本的语文教育学者所说,如果能了解学生感兴趣的生活领域,并给以写前的题材提示,他们执笔为文就容易多了。而且,作文的生活意识不能全靠自然而然地形成,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在日本,有的学者把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归纳起来,给以分类,制作成作文的题材发给学生,以提示学生注意积累生活并发现题材。如家庭生活:一日三餐,家庭的魅力,家的压力。学校生活:我的同伴,理解的喜悦,考试,体育的目的等。说自己:说我,反省自己,意想不到的自己的发现,我的思想的转变等。这就是从家庭、社区、社会、学校以及本人接触到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来获得丰富的写作素材,从微观的自己的学习生活具体活动入手,从自己一天所做的事情出发进行充分地思考并组织写作活动,让学生用作文来形成自己的观点。中国有句古语“文以载道”,说的就是作文要形成自己的观点这个道理,而自己的观点就是来自于对生活的感悟。
   《美国语文》(系中国第一套系统引进的西方中学教材)中的微型写作课,就有很多假想学生是特定环境中的当事人的写作教学例子,目的是培养当事人如何去感知生活、处理生活,增强学生对生活的感受能力,启发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思考,着力于指导学生的生活实践。
   “真实的作文 ”还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根本途径。当学生意识到写作是人与人之间书面的交流手段,是个人思想书面形式的再现时,就会发现写作的无穷乐趣。在写作中,思维会变得越来越清晰,因为只有想得充分,才能写得清楚。如果学生到了不一“写”为快誓不罢休的境界,作文教学的难题就能解决了。学生怕作文的原因是苦于没有写作的内容。加上应试教育的原因,学生的写作重点是放在作文写作形式的训练之上,学生因此而感到写作的枯燥和乏味。从低年级段的写作之初就培养学生乐于表达的习惯,培养学生用书面表达的强烈欲望,学生作文就不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写作能力的提高也就指日可待了。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拟题目。总之,课标强调让写作与周围的事物相联系,提高学生的生活感受能力,使其乐于用书面的形式表达周围的事物和自身的感受,从而逐渐激发写作的兴趣。
   但是在以往的作文教学中,课标的精神往往得不到很好的运用和落实,从而导致作文教学走上了歧路。另外,课标的要求也没有在教材编制中细致地加以探讨,适当地予以展开,使之具体化,可操作化;同样在教育实践中也没有引起广大教师的足够关注,从而通过教学实践来充实其内涵。李老师提出的“真实的作文”正是对课标内容的细化,是对课标理论框架的充实。李老师颇有见地提出的“真实的作文”的四个特征,即真实的任务,真实的读者,真实的情境,真实的结果,针对的是“目前中小学生写的大多是‘虚假的作文’:写文章不搞调查、不查资料、不去了解具体的情况、也没有亲身的体验,在一堂课或者几堂课中瞎编了事”。这一深刻的理论构建,值得我们细细研究。
   综上所述,“真实的作文”并不能笼统称为学生自发、自由、自愿的写作,它将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的创新体系。“真实的作文”的具体操作和方法还有待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倾力合作,攻关解决难题。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人
  文学院研究生学院)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