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把书读“厚”】 把厚书读薄
 

【把书读“厚”】 把厚书读薄

发布时间:2019-01-25 04:42:01 影响了:

   在语文教学中,我提倡把书读“厚”,把语文课本读成“自己的书”。    从初一开始,我就要求学生在语文课本上做笔记。开始前我充满激情地鼓动学生:“课本应该是伴随我们一生的东西,我们应该在课本上郑重地留下自己学习、思考的痕迹。在课本上记录知识,整理思维,锻炼表达。它不仅是为了方便以后复习、考试,而且这也是人生成长的痕迹。当你长大工作之后,再回头看一看留下你汗水和激情的课本,那该是一种多么美好的回忆和享受呀!”学生们对人生和未来总是充满了幻想和希望,所以很容易点燃他们的热情之火。接着我提出具体要求:“没有自己文字的书不是好书。”“密密麻麻写满了自己字的书也不是好书。”“只记老师的话没有自己加工的书不是好书。”接下来便是具体指导学生怎样在课本上记笔记,并要求他们养成习惯。具体做法如下:
   一、预习笔记。预习时就把遇到的生字、词语记录整理在课本上,并、词典,把必要的音义记下来;要求学生把自己读出的课文内容概括地写在课文相应的位置上。
   二、课堂笔记。在课堂上,我是个“懒”老师,从不在黑板上写完整的句子和大段的话。我总是指导学生在研读课文时自己圈点、勾画、批注,并且指导学生要认真听师生发言中的关键词、关键句,随时记录。由于时间关系,记不了完整的句子,可以记关键的词,记不了完整的段,可以记关键的句子,记下重点,留下空间,下课后自己再整理,或者参照同学的笔记加以补全。我的“懒”,带出“勤”学生,他们善于勤思考、勤整理、勤比较。
   三、贴页笔记。语文教材在课后设置了很多小型口语交际和写作片段。编者的意图是把阅读课文当成口语交际和写作的材料,以此与阅读内容紧密相连。在课堂上,我引导学生就阅读内容进行各种小型口语交际练习和“说”作文练习,并要求他们在课后,把这些说的内容整理到课本上,有很多学生觉着书上留的空白不够用,我就引导他们把课堂发言整理到一张纸上(一块纸或者一条纸),然后贴到课后相应的地方,成为课本中的一页。比如,学习《观沧海》一课后,学生就“走近曹操”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然后课下写下了如下贴页笔记:“以前,从电视里和大人们的口里,知道曹操是个奸诈阴险、心狠手辣、心胸狭窄的坏人、小人。读了《观沧海》后,对曹操有了新的认识,他是一个胸怀天下、有着远大抱负、奋斗一生想统一中国的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是多么鼓舞人的充满豪情的诗句呀。他在政治上的远大抱负、在军事上的雄才大略、在文学上的卓越成就,真可谓是千古一伟人。另外我知道了小说《三国演义》是从忠君的正统思想出发拥刘反曹的,小说中的曹操和历史上真实的曹操是不一样的。”同样一课的贴页笔记,不同的学生可以长短不同,内容不同,真正是他们自己的体会和收获。这样,一学期写了几十页高质量的贴页笔记,读到最后,真的把书读“厚”了,从而提高了思维水平和表达能力,学习读书的兴趣更浓了。
   做事情要持之以恒,才能养成习惯。在课本上做笔记,开始阶段要勤检查,勤评比,至少每周一次。我让学生把自己的语文课本(此时已经成为别样的读书笔记)打开来放到课桌上,大家排成队依次一一浏览,看谁记的既内容充实,又干净整洁。我也有针对性地抽查,差的给予指导,好的读来让大家听一听, 激励、促进、巩固。当在课本上记笔记已经成为学生自觉的行为时,良好的习惯也就形成了。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语文课本的眉、脚、边、缝都有了学生自己的智慧,贴上的活页更是体现了学生的创造,此时的课本变得生动、亲切,学生十分珍爱。记得有一个学生的语文课本被同学拿去看没有告诉她,她以为丢了,急得大哭,老师答应给一本新书仍然哭,直到同学还回了她的课本才破涕为笑。很多上高中的学生回来跟我谈,在课本上记笔记很方便,他们一直沿用着这种学习方式,而且扩展运用到了其他学科。把课本读“厚”,读成自己的书,感觉方便实用,自主随意。
  (作者单位:松原市前郭县教师
  进修学校)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